七年级科学下册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docx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docx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docx_第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对应学生用书P49P50 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只可以在空气中传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B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不会产生回声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必须用无线电交谈3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在回音壁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应用的科学原理是(D)A声音的反射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能在墙壁内传播DA和B都对4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是为了(C)(第4题)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5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C)6人对着山崖喊话,经过2秒听到回声,喊话人到山崖的距离是(设声速为340米/秒)(B)A680米 B340米C170米 D17米7一般来说,影院、剧院的四周墙壁都做得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仅仅为了装饰 D以上都不对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得出的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从空气传播到水中,声速将变小9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和将两张课桌隔开,一位同学分别在一张桌子同一位置敲一下,另一位同学在两种情况下贴着另一张桌面听到声音的时间不同。(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乙。(2)甲实验证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丙实验说明了固体比气体传播声音快。【解析】甲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实验音叉接触水面后溅起水花,说明音叉正在振动。丙实验中当两张课桌紧挨在一起时,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的;将两张课桌隔开一段距离后听到的声音是由固体和气体传播的。10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播声音。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C)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解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本题以真空能否传播声音为背景,要考查的不是这个实验的结论,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要探究真空能否传播声音,就需要对实验中的“真空”和“非真空”环境进行对比研究。完好的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而已经漏气的瓶胆夹壁中进入了空气,不再是真空。11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空气温度()20100102030声音速度(米/秒)318324330336342348(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空气中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写出温度为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39米/秒。(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空气中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条件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在低温的环境下,声速小。12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的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低、密度大的路径。(2)赤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上(填“上”或“下”)拐弯了。(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向下(填“上”或“下”)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4)1921年5月9日,莫斯科近郊发生一次大爆炸,距爆炸点70千米范围内,清楚地听到爆炸声,70160千米的范围内听不到,但160300千米的范围内又能听到。分析原因是因为70160范围内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高。【解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晴天中午,上层与地面附近相比,温度低(空气密度大),声音向上拐弯传播,走的是温度低、密度大的路径。(2)沙漠地面附近温度高,上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