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真菌性病害.ppt_第1页
课件:真菌性病害.ppt_第2页
课件:真菌性病害.ppt_第3页
课件:真菌性病害.ppt_第4页
课件:真菌性病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真菌性病害,概况 霜霉病 白粉病、晚疫病 枯萎、黄萎病,2019,-,1,一、概况,1 病害种类 霜霉病,白粉病,早疫、晚疫病、枯萎、黄萎病、炭疽病、疫病、叶霉、灰霉、锈病、立枯、猝倒病等。 2 症状特点 变色、坏死、疮痂、溃疡、腐烂、萎焉等病状,有粉状物、霉状物、粒状物、点状物、盘状物和索状物等病症。,2019,-,2,植物病害的症状,腐烂,2019,-,3,3 不同器官的主要病害,叶部病害:霜霉病,白粉病,早疫、晚疫 病,叶霉、灰霉、锈病 根部病害:枯萎、黄萎病、立枯、猝倒病 果实病害:疫病、灰霉、晚疫病,2019,-,4,二 霜霉病,十字花科霜霉病:大白菜,萝卜 瓜类霜霉病: 黄瓜,冬瓜,甜瓜 莴苣霜霉病:莴笋,莴苣,2019,-,5,十字花科霜霉病概况,俗名龙头拐、癃病; 分布广泛,十字花科蔬菜均可发生; 潮湿、冷凉、多雾昼夜温差大地区易 发病; 秋季易流行,危害重; 霜霉病常与白锈病同时发生;,2019,-,6,1 症状,1.1 大白菜 成株上:被害叶片由外而内,层层干枯,严重时仅剩小小的心叶球。包心莴苣症状与此同。 幼苗:叶片背面出现白霜状霉,而叶片正面的症状则不甚明显,严重受害时,子叶和叶片变黄枯死。,2019,-,7,叶片症状,叶正面:病斑淡绿色,黄褐色,多角形。,2019,-,8,叶背面,布满白霉,病斑后期变褐; 在空气潮湿时,病情急剧发展,病斑数目迅速增加; 最后叶片变黄干枯。,2019,-,9,花轴:弯曲、畸形、肿胀,病部白霜状霉。 花瓣:变成绿色,经久不凋。 种荚:细小弯曲,结实小或不结实。,2019,-,10,1.2 甘蓝,叶片正面:出现微凹陷的黑色至紫黑色,点状或不规则的病斑。 叶背面:病斑白霜状霉。 花轴:白霉,有脓疱状斑点。,2019,-,11,1.3 花椰菜症状,花球被害后,顶端变黑,变黑部如蔓延及全花球,则花球失去食用价值。 叶片症状与甘蓝相似,2019,-,12,瓜类霜霉病概况,分布广泛:黄瓜、甜瓜、西瓜、南瓜、西葫芦和越瓜等蔬菜都可发生。 在生产上以黄瓜与甜瓜发病最为普遍。 黄瓜霜霉病俗称黑毛病,全世界均可发生,具毁灭性损失。 黄瓜霜霉病露地、保护地和北方地区均发病较重。 该病流行速度快。,2019,-,13,1.4 瓜类霜霉病症状,霜霉病与角斑病症状区别 相同点:病斑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枯黄色病斑。 不同点:霜霉病斑较大后期产生黑霉,角斑病较小后期病斑穿孔。 霜霉病与白粉病的混合感染症状 白粉病在叶片正面产生许多白粉; 霜霉病在叶片背面产生许多白霉和黑霉。,2019,-,14,霜霉病症状,2019,-,15,霜霉与角斑比较,2019,-,16,莴苣霜霉病,2019,-,17,2 病原,2.1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病原菌 Peronospora parasitica 色藻界卵菌门鞭毛菌亚门双霉目寄生霜霉菌 2.2 瓜类蔬菜霜霉病病原菌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色藻界卵菌门鞭毛菌亚门双霉目古巴假霜霉菌,2019,-,18,2.2 十字花科霜霉病菌形态特征,菌丝:无色,无隔膜,寄生于寄主细胞间隙,以吸胞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 吸器:初为梨形或圆形,后变为圆柱形或棍棒形,常作23回的叉状分支。,2019,-,19,孢子囊梗,由菌丝直接产生,从气孔伸出寄主体外,长260-300 m ,无色,无分隔,顶端作二叉状锐角分支6-8次,顶端的小梗尖细,向内弯曲,略呈钳状,其上着生孢子囊一个。,2019,-,20,孢子囊,无色,单胞,长圆形至卵圆形,在白菜上的大小为24-2725-30m,在油菜上的尺度为24-27 15-20m,在萝卜上的尺度为16-24 12-22m,萌发时直接产生芽管。,2019,-,21,卵孢子,黄色至黄褐色,近圆形,厚壁,表面光滑或有皱纹。平均为43.4-49.6 43.4 m 。卵孢子埋藏于寄主组织中,以肥厚的病组织内为多,病叶组织内一般较少。秋白菜较多,卵孢子萌发直接产生芽管。,2019,-,22,黄瓜霜霉病孢子囊,2019,-,23,2.3 病原菌生长的适宜环境,菌丝:适温为20-24。 孢子囊:适温812,萌发适温713,侵入寄主适温16 。RH低于90时不能萌发。 卵孢子:形成适温10-15,适宜湿度70-75%;在湿度高而温度为8-13时最适于病菌侵入。,2019,-,24,2.4 寄主与专化型 寄范围:侵染各种十字花科蔬菜 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菜薹、芥菜、芥蓝、榨菜、萝卜、甘薯、花椰菜等; 其中尤以大白菜、油菜、芥蓝受害最重。 生理专化型 芸薹属专化型(Peronospora parasitica f.sp.brassica) 荠菜属专化型(P.parasitica f.sp.capsella) 萝卜属专化型(P.prasitica f.sp.raphani),2019,-,25,3 黄瓜霜霉病病害循环!,3.1越冬场所 南方 在不同季节栽培的黄瓜上循环侵染。 北方 保护地栽培地区:冬季在温棚内栽培的黄瓜上,春夏秋季侵染露地黄瓜。 露地常规栽培地区:卵孢子何处越冬未找到。 大白菜冬季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菌丝在带病的种株或贮藏地窖内。? 3.2 传播途径(中心病株) 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靠气流和雨水传播 3.3侵染部位(中部叶片开始) 气孔和寄主表皮 3.3 有再侵染,2019,-,26,4 黄瓜霜霉病流行因素,4.1气候条件 温度:流行20-24 ,发生16 ,28 不易侵染,40停止生长,昼夜温差大。 湿度:RH在83以上。 光照:光照与黑夜交替。 根据温湿系数、温雨系数对病害影响的启示,有人尝试把结露时间、露点温度折算成温露系数(温露系数= 结露时间/ 露点温度)。研究在温室栽培条件下,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温露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病情指数增长值与温露系数的回归预测模型为 y = - 4. 732 + 7. 951x。 生产上可通过加强对温室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来控制或预测病害发生程度。,2019,-,27,4 黄瓜霜霉病流行因素,4.2 瓜类抗病性存在差异 4.2.1 抗性不同 据文献报道利用黄瓜高抗和高感品种为对照, 研究了节瓜、冬瓜、西葫芦、南瓜、西瓜、苦瓜对黄瓜霜霉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 节瓜、冬瓜抗病性较差,西葫芦、南瓜较强,西瓜、苦瓜最强,苦瓜的抗病性与西瓜类似. 以整叶透明法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 西葫芦、南瓜、西瓜的抗病性依次增强,且均大于黄瓜高抗品种。 西葫芦、南瓜、西瓜的抗病性可分为坏死型和抑制型两类。,2019,-,28,4.2.2 黄瓜霜霉病抗性与其它病害的关系,抗霜霉病的黄瓜也抗白粉病 黄瓜对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是由一对基因控制或二基因连锁 。 南瓜和西葫芦白粉病田间发病严重,却少见霜霉病的侵染。 抗霜霉病品种不抗枯萎病 较抗枯萎病和炭疽病品种:长春密刺 单抗霜霉病品种:津研2 号 多抗品种:鲁黄瓜1 号。,2019,-,29,4 黄瓜霜霉病流行因素,4.3栽培管理 灌溉方式:? 育苗时间:? 施肥:? 4.4 植株不同部位的叶片抗性有差异 嫩叶和老叶发病轻 成熟的中下层叶片发病重,2019,-,30,5 黄瓜霜霉病综合控制,可预防可控制的真菌性病害 5.1选育抗病品种 津研、津春等系列 据文献报道:黄瓜霜霉病在生长期均有发生,津春4 号对霜霉病的抗性较强,温棚3 号和山东密刺对黄瓜霜霉病的抗性一般,津春3 号抗霜霉病较差。,2019,-,31,5.2 高温闷棚,高温闷棚是一项高难度的设施栽培防治技术,一定要谨慎操作。 5.2.1闷棚前的准备工作 选择黄瓜生长旺盛期:? 连续阴天后晴天不能闷棚 闷棚前1天灌一次水,当天早上不能放风 最好闷棚前喷一次杀菌剂,2019,-,32,5.2.2 闷棚的关键要点,开始时间:晴天早上9点左右,不要放风。 棚内要安放温度计:在棚前、中、后黄瓜生长点部位各安置一个,1520min观察一次。 闷棚时间:温度45持续0.51个小时,不能超过47 。 密切观察瓜秧:生长点下34叶片向上卷,生长点斜向一侧属正常状况;若生长点萎缩、叶片不向上卷应立即停止。 闷棚结束后缓慢放风:先用几块草帘覆盖遮光降温,再陆续打开顶窗通风。 闷棚第二天再灌一次小水并追施尿素。,2019,-,33,5.3 药剂防治,设施内用烟剂和粉尘剂防治 52百菌清烟雾片剂防治要点 药剂用量:100平方米约37.5g。 用药时间:发病初期,或点片阶段;还可防治白粉病。 用药步骤 首先棚密闭,药片均匀放在铁丝架上,用烟头点燃,勿用明火; 人员迅速离开,密闭棚室一夜,第二天早晨放风。,2019,-,34,52百菌清烟雾片剂防治要点,注意事项 百菌清烟雾属易燃、易受潮湿药剂; 不能加水溶解再喷雾; 用药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喷雾。 粉尘剂:早晨或傍晚 液剂:杀毒矾等专性杀菌剂,2019,-,35,液体药剂防治方法 杀毒矾等专性杀菌剂,2019,-,36,5.4 其它防治方法,5.4.1 加强栽培管理 适时播种,高畦、地膜覆盖栽培,通风排湿。 5.4.2 增施二氧化碳气肥,2019,-,37,瓜类白粉病(Cucurbits Powdery Mildew),俗称“白毛”,各种瓜类作物(黄瓜、甜瓜)上均有发生。 在北方对露地春黄瓜,温室及塑料大棚秋黄瓜常造成严重危害,南方则以春季和秋季黄瓜受害较重。 病害一旦发生,病情发展迅速,给黄瓜生产造成极大威胁。,2019,-,38,1 症状,叶片:初在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近圆形的白色霉斑,白色霉斑连接成片,上面布满白色粉状物,叶片逐渐变黄萎垂,病叶最后枯干,白粉状物的颜色亦逐渐变为灰白色或灰褐色。,2019,-,39,白粉菌侵染叶柄或嫩茎,症状与叶片相似,只是产生较小白粉霉斑,白粉状物亦较少。,2019,-,40,空心菜白锈病,病斑在叶背面生,叶正面初现淡黄至黄色斑点,后渐变褐,病斑较大,叶背面生白色隆起状疱斑,近圆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有时愈合成较大的疱斑,后期疱斑破裂散出白色孢子囊。叶片受害严重时病斑密集,病叶畸形,叶片脱落。 再侵染。雨水和昆虫也能传播,种子能否传播有待研究。夜间凉湿,白天温暖,浓雾重露,土壤粘湿的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2019,-,41,韭菜锈病,要侵染叶片和花梗。最初在表皮上产生黄色小点,逐渐发展成为纺缍或椭圆形隆起的橙黄色小疱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环,以后扩展为较大疱斑,其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的粉末状物,叶片两面均可染病,后期叶及花茎上出现黑色小疱斑,病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失去食用价值。,2019,-,42,2 病原,真菌界双核菌门,子囊菌亚门(两种子囊菌) Erysiphe cucuribitacearum zheng&chen, 葫芦科白粉菌 Sphaerocheca cucurbitae (Jacz.) z. y zhao 瓜类单囊壳菌 它们引起症状没有明显区别。 寄主范围除葫芦科外,侵染其他科的多种植物。 两种菌均有明显的寄主专化性。,2019,-,43,形态特征,白粉菌无性繁殖发达, 分生孢子梗不分枝, 短棍棒型或圆柱形, 无色,2-4 个隔膜。分生 胞子串着生于孢子梗上, 呈念珠状,单胞,椭圆形。 闭囊壳球形或扁球形。,2019,-,44,3 侵染循环,越冬:南方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田间寄主上;北方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株残体遗留在田间。 传播途径:子囊孢子及分生孢子靠气流、雨水 侵染部位:表皮,俯生在寄主表面。 重复侵染:病菌在病部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使病害扩大蔓延。,2019,-,45,韭菜锈病发生规律,周年以夏孢子转移侵染,借助气流传播。温暖而多湿的天气有利于侵染发病,尤其毛毛雨或露多雾大天气时较易流行。品种抗病性差,偏施氮肥过多,种植过密和钾肥不足时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易发病。,2019,-,46,4 发病条件,4.1 环境条件:对湿度的要求幅度较宽。分生孢子萌发要求较高的温度,以2025最适,而不能低于10 或高于30 。 4.2 栽培管理 施肥不足,管理不善,土壤缺水,灌溉不及时; 浇水过多,氮肥过量,窝风地、洼地或排水不良地块,白粉病较重。 靠近温室或大棚的地块,一般发病较早且较重。 4.3 不同品种抗性存在一定差异:抗霜霉病品种,一般亦兼抗白粉病。,2019,-,47,霜霉病、白粉、锈病和白锈防治方法,一、空心菜白锈病 1.与其它蔬菜品种实行2至3年的轮作。 加强园田管理: 选地势高,排水好,通风的地块种植。施足肥料,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不使葱地过湿。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埋掉。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处理,并进行深耕,减少菌源。 2. 播种前,按100公斤种子300克35%甲霜灵的比例进行拌种灭菌;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选无病地块留种,新买的种子用50温水浸种25分钟,冷却后播种。,2019,-,48,3.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常用的药剂 1:1:240-300波尔多液;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 200-300倍,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 倍,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6.5%普力克水剂700-1000倍液。,2019,-,49,二、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1.选择抗病品种,津杂系列品种发病较轻。 2. 培育壮苗,苗床地增施有机肥,采用营养钵育苗,防止幼苗徒长和老化,使幼苗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3.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栽培。 4.是深翻和平整土地,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5. 生态防治。避免出现高温、高湿。减少前期浇水,定植到采收一般不浇水,尤其不大水漫灌,及时中耕,减少土水分等,都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发生。 6. 霜霉病一旦发生,应用药剂进行防治。药剂以水剂为主,喷药时要均匀周到,叶子正背面均匀喷洒,重点是病叶的叶背霉层。常用药剂有: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等。,2019,-,50,三、白粉病害控制,1 选用抗病品种: 可选用津杂1号 2 号 ;津研5 号、 6 号、 7 号;碧玉等。 2 加强栽培管理 : 可与矮生疏菜间作; 开好排水沟;施足基肥,适当配合使用磷肥,钾肥。 3 药剂防治:交替使用下列药剂 掌握发病初期,及时喷药,药剂应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常用药剂有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硫悬乳剂200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0%多-硫胶悬乳剂5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2019,-,51,4 保护地采用熏烟法(温室大棚内熏蒸) 用硫磺熏烟消毒,定植前几天,将棚密闭,每100立方米,用硫磺粉250克,锯末500克掺匀后,分别装入小塑料代分放在室内,于晚上点燃熏一夜。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安全型),每亩250克,分布多点烟熏,较为方便省力。 因白粉菌对硫制剂敏感,室温保持在20左右,应注意甜瓜、黄瓜抗硫性弱,在气温超过32时,不宜施药,以免产生药害。,2019,-,52,四、韭菜锈病防治措施,1轮作。定植大田应选择肥沃、有机质较足的田块,定植前应浇透水、施足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羊棚灰等农家肥3000公斤、25%复合肥30公斤,并在地表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2合理密植,做到通风透光良好;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湿度过高;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多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同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病菌借气流侵入。并在韭菜生长阶段适时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 3 收获时尽可能低割,并注意清洁畦面,收割后畦面喷洒45%硫磺胶悬剂4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消毒。,2019,-,53,韭菜锈病药剂防治,4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翠贝干悬浮剂5000倍液、25%凯润乳油3000倍液、5%云大翠丽微乳剂1500倍液,80%成标干悬浮剂800倍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等,上述药剂与天达2116混配交替使用,隔710天1次,防治12次,效果更佳,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巩固防治效果。,2019,-,54,蔬菜疫病( Phytophthora blight of vegetables),概况 病原:由疫霉属(Phytophthora)真菌侵染引起的一类病害。 症状特点:主要引起花、果、叶部组织,快速坏死和腐烂。 流行速度:是一类流行性很强,发生严重的毁灭性病害。,2019,-,55,辣椒疫病 (Phytophthora blight of pepper),分布: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分布; 温室、塑料大棚及露地均有发生。 症状:中棚、大棚 幼苗受害最重,常导致成片死亡; 成株期受害,轻则落叶,重则整株萎蔫死亡,对产量的影响极大,甚至绝收。 寄主:该病病原还常常引起观赏椒疫病。此外,还可以侵染西 瓜、南瓜、白兰瓜、番茄、茄子、木瓜、橡胶树、胡椒、香荚兰、甜瓜、黄瓜和菜豆属植物。,2019,-,56,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茎、叶、果实、根均可发病。根受害变褐腐烂,整株萎蔫枯死。,2019,-,57,2019,-,58,2019,-,59,2019,-,60,2019,-,61,2019,-,62,黄瓜疫病( Phytophthora blight of cucumber) 发生状况 是黄瓜栽培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黄瓜产区普遍发生,造成黄瓜严重减产甚至大面积死亡。 流行速度 来势猛,蔓延迅速,常常爆发流行,春黄瓜最重。,2019,-,63,2019,-,64,2019,-,65,2019,-,66,2019,-,67,番茄晚疫病 (Tomato late blight) 发生普遍 番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的番茄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发病条件 多阴雨年份发病重。在多雨、冷湿、多雾的地区常发生流行。 寄主范围 该病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马铃薯。,2019,-,68,番茄晚疫病,2019,-,69,2019,-,70,2019,-,71,2019,-,72,2019,-,73,2019,-,74,2019,-,75,2019,-,76,2019,-,77,2019,-,78,2019,-,79,番茄早疫病,2019,-,80,2019,-,81,番茄早疫病,2019,-,82,2019,-,83,2019,-,84,2019,-,85,2019,-,86,马铃薯晚疫病( Potato late blight),又称疫病,马铃薯瘟,是一种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凡是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在我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发生普遍。 其损失程度依当年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异。在多雨、冷晾、适宜晚疫病流行的地区和年份,植株提前枯死,损失2040%。历史上爱尔兰曾经发生因晚疫病流行而导致饥荒的事实。,2019,-,87,2019,-,88,孢囊梗不规则分枝或伞形分枝,细长,无色透明,宽1.5-3.5m,顶生孢子囊。 孢子囊形态变异较大,近球形、卵形、肾形、梨形、长卵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孢子囊基部圆形或渐尖,4080 29-52m,平均56.7 42.2m,长宽比为1427,平均1.9;具明显乳突12个,乳突高2.75.4m;,2019,-,89,2 病原菌,色藻界卵菌门 菌丝无隔、无色 繁殖: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2019,-,90,形态 菌丝分枝,无色无隔,较细,多核。孢囊梗无色,单根或多根成束,由气孔伸出,孢囊梗较菌丝稍细,分枝上有结节状膨大处,大小624-11366.27m。孢子囊顶生或侧生,卵形或近圆形,无色,顶端有乳突,基部具短柄,孢子囊中游动孢子少于12个,孢子囊大小22.5-4017.5-22.5m。卵孢子不多见。未见厚垣孢子.,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 称致病疫霉。,2019,-,91,2019,-,92,生理 菌丝发育适温24,最高30。最低10-13。孢子囊形成温限3-36,最适温度为18-22 ,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的适温10-13 ,并在寄主叶面有水膜时侵染;相对湿度高于91%,或18-22,相对湿度100%最适。孢子囊萌发,10条件下需3h,152h。20-251.5h芽管才能侵入。,2019,-,93,黄瓜疫霉 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echslera Tucker,厚垣孢子未见. 病原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9-37 ,最适温度为26-29。,2019,-,94,越冬 辣椒疫病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土壤或种子中黄瓜疫病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土壤或粪肥中越冬. 番茄和马铃薯晚疫病 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块或冬季栽培的番茄上越冬,成为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3 病害循环,2019,-,95,传播途径 卵孢子和厚垣孢子经雨水、灌溉水传播到寄主的茎基部或近地面果实上,引起田间初次侵染,形成发病中心或中心病株,游动孢子又借风、雨传播,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