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章支原体.ppt_第1页
课件:第章支原体.ppt_第2页
课件:第章支原体.ppt_第3页
课件:第章支原体.ppt_第4页
课件:第章支原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微生物学,2,支原体,南华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吴移谋 教授,重 点 与 难 点,重点: 生物学性状 支原体的概念、培养特性及其与细菌L型的区别。 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1) 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 (2) 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及生殖支原体所致疾病。 难点: 支原体和脲原体的培养和繁殖特点。 肺炎支原体、解脲脲原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第一节 概述,定义 缺乏细胞壁; 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 能通过除菌滤器; 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 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能形成有分支的长丝,故称支原体。,柔膜体纲,支原体目,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嗜精子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穿透支原体,梨支原体,解脲脲原体 微小脲原体,分类,支原体科,支原体属,脲原体属,柔膜菌门,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 0.30.5 m; 高度多形性:球、杆、丝状和分枝状等; Giemsa染色呈淡紫色。,(二)结构 无细胞壁 细胞膜 外层:蛋白质及糖类; 中层:脂质( 磷脂为主,胆固醇占36%);凡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皂素、毛地黄甙、二性霉素B等均能破坏细胞膜致其死亡。 内层:蛋白质及糖类。 核质:基因组小,合成代谢有限。,荚膜或微荚膜:抗吞噬作用。 特殊的顶端结构:黏附宿主上皮细胞表面,与支原体致病有关。,(三)培养特性 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10%20%人或动物血清以提供胆固醇与其他长 链脂肪酸,多数还需添加酵母浸液、组织浸液等。 pH: 适宜7.68.0,但解脲脲原体最适pH为 5.56.5。 兼性厌氧,在含5%CO2和 90%N2中生长最佳。 繁殖方式多样,约34 h繁殖一代。,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固体培养基: 27天长出直径约10600m的“荷包蛋样”菌落。,支原体菌落(100倍),支原体菌落(100倍) Diense染色,液体培养基: 清亮,用颜色变化单位(CCU)表示。,肺炎支原体培养结果 1. 培养基对照;25. 肺炎支原体培养第25天,1 2 3 4 5,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异同点,不同点, 缺乏细胞壁,形态多样,能通过滤菌器; 固体培养菌落呈荷包蛋样或颗粒状; 临床表现相似,为间质性肺炎、泌尿生殖道感染、 不育等。,相同点,生化反应,(四)抗原结构 补体结合试验可检测糖脂类抗原 ELISA试验可检测蛋白质类抗原 血清抗体鉴定: 生长抑制试验(growth inhibition test, GIT) 代谢抑制试验(metabolic inhibition test, MIT),(五)抵抗力 对化学消毒剂敏感,对结晶紫、醋酸铊、亚碲酸钾有抵抗力; 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天然耐受,但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等敏感。,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机制 黏附素:黏附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 荚膜或微荚膜:抗吞噬作用。 毒性代谢产物:神经毒素、磷脂酶C、核酸酶、过氧化氢和超氧离子均能引起宿主黏膜上皮细胞或红细胞的病理损伤。 超抗原:免疫调节。 其他: 如穿透支原体黏附侵入CD4T细胞引起损伤。,(二)所致疾病 存在广泛,多不致病; 肺炎支原体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不育症; 穿透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为艾滋病的辅助致病因素。,(三)免疫性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 抗膜蛋白的抗体包括IgM、IgG和SIgA。 细胞免疫: 主要是特异性CD4Th1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支原体,0.20.3m,高度多形性; 初次分离约10天左右长出菌落;多次传代后生长加快,菌落呈“油煎蛋”状; 能发酵葡萄糖,不能利用精氨酸与尿素; 对美蓝、醋酸铊、青霉素不敏感。,一、肺炎支原体,(一)生物学性状,2019/4/19,21,可编辑,致病性 主要经飞沫传播,多数发生于夏末秋初,515岁青少年发病率最高; 含特殊的顶端结构:P1表面蛋白(170 kDa)和P30(32 kDa)为主要的黏附蛋白; 具有超抗原作用,能刺激炎症细胞在感染部位释放大量的淋巴因子(如TNF-、IL-1、IL-6)引起组织损伤。,(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所致疾病 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或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以临床症状: 咳嗽、发热、头痛、咽痛和肌肉痛为主,有时并发 支气管肺炎、皮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 病理性变化: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免疫性 血清特异性IgM、IgG及SIgA和致敏的淋巴细胞; 呼吸道局部黏膜产生的SIgA对防止再感染有较强 保护作用; 出现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促使哮喘病急性发作。,分离培养 痰或咽拭子接种在SP-4培养基,挑选可疑菌落,经形态学、糖发酵、溶血性、血细胞吸附试验进行初步鉴定,进一步鉴定需用特异性抗血清做GIT与MIT实验。,(三)微生物学检查法,血清学检查 冷凝集试验 用病人血清与人O型血红细胞或自身红细胞混合,4过夜时可发生凝集,而在37时凝集又分散解离开,但仅50左右的患者才出现阳性。此反应为非特异性。 快速诊断 ELISA:检测P1和P30蛋白mAbs。 PCR:从痰标本中检测16S rRNA或P1蛋白基因。,预防: 肺炎支原体减毒活疫苗和DNA疫苗在动物实验中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在人群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 治疗: 大环内酯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四)防治原则,二、人型支原体,(一)生物学性状 分解精氨酸。最适pH7.27.4; 固体培养基上形成200300 m的菌落,呈典型 的“油煎蛋”状。 (二)致病性 寄居于泌尿生殖道,通过性接触传播,可引起附睾炎、盆腔炎、产褥热等; 新生儿感染则可引起肺炎、脑炎和脑脓肿。,(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人型支原体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 左图:培养基对照; 右图:人型支原体分解精氨酸产碱,酚红指示剂变红。,病原体检测 液体和固体培养基接种; 特异抗血清做GIT与MIT进一步鉴定。,核酸检测 PCR检测: 检测16S rRNA基因。此法快速、特异,适宜于大批量标 本检测。,预防: 加强宣传教育,注意性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治疗: 人型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敏感,对红霉素(100 mg/L)不敏感; 可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但有耐药株产生。,(四)防治原则,三、生殖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基本形态为烧瓶状,能发酵葡萄糖使培养基变酸; 培养基上不生长,须在无醋酸铊SP-4培养基生长但缓慢,菌落呈典型的“油煎蛋”状; 顶端结构有黏附素MgPa,140 kDa,能黏附在人泌尿生殖道上皮,主要引起尿道炎; 较难培养,生长慢,不适宜于常规实验室分离培养。实验室最好的诊断方法是核酸检测。,四、穿透支原体,1991年Lo首次从1例艾滋病患者尿中分离出一种新支原体,其形态为杆状或长烧瓶状,一端为顶端结构,具有黏附与穿入的作用。,穿透支原体电镜照片,穿透支原体黏附并穿入红细胞,穿透支原体发酵葡萄糖,分解精氨酸,不分解尿 素,在SP-4培养基上生长形成典型的“油煎蛋” 状菌落; 顶端结构能黏附于人红细胞、单核细胞、CD4T 淋巴细胞及人尿道上皮细胞,导致宿主细胞受损 或死亡; 可能是艾滋病发病的一个辅助因素。,五、解脲脲原体,形态:0.50.3m。 培养 :最适 pH为5.56.5, 48h后固体长出 “油煎蛋”状菌落。 生化反应:分解尿素,不分解糖类和精氨酸。 抵抗力:对1:2000醋酸铊不敏感。 抗原:MB抗原是其主要膜抗原,将解脲脲原体 分为A、B两大群,14个血清型。,(一)生物学性状,致病机制 黏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引起细胞膜损伤; 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如NH3,对宿主细胞有急性毒性作用; 人IgA特异蛋白酶降解IgA1; 磷脂酶损伤宿主的细胞膜。,(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所致疾病 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尿路结石等,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早产、死胎,或在分娩时感染新生儿引起呼吸道感染。,(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解脲脲原体病原体检测与防治原则与人型支 原体相同; 核酸检测可从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中检测尿 素酶基因、多带抗原基因和16S rRNA基因。,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支原体(mycoplasma) 简述支原体形态结构的主要特征。 细菌L型与支原体在生物学性状方面有何相似之处?其主要区别是什么? 简述致病性支原体的种类及其致病性。,中英文关键词,支原体(mycoplasma)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 pneumoniae )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 urealyticum ) 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 ,M. hominis ) 生殖支原体( Mycoplasma genitalium ,M. genitalium ) 穿透支原体( Mycoplasma penetrans ,M. penetrans ) 颜色变化单位(color changing unit,CCU) 生长抑制试验(growth inhibition test,GIT) 代谢抑制试验(metabolic inhibition test,MIT)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 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课外阅读资料,1 吴移谋,叶元康. 支原体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 Blanchard A, Browning G. Mycoplasma: Molecular Biology, Pathogenicity and Strategies for controlCRC press, 2005 3 Rot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