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汽油用于清洗油污C金刚石用来制作玻璃刀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2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碳酸钙和水 B高锰酸钾和汽油 C碘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水3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y可表示(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B C D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石灰水 B食盐水 C碘酒 D冰水5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A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溶质质量不变C溶液质量不变 D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6现有一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蒸发溶剂,增加溶质,降低温度,加热升温,这些方法中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只有 B只有 C D7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 B胆矾 C沙土 D汽油8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BR是KNO3C中清液是饱和溶液D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9 要使某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C增加溶质 D增加压强10已知30时,Na2S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在一定量Na2SO3的溶液中加入6.4g Na2SO3后,恰好为30的饱和溶液。若用Na2SO37H2O晶体代替Na2SO3,欲使原溶液在30时恰好为饱和溶液,则需加入的Na2SO37H2O的质量为()A12.8g B14.6g C20g D25g11如下图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活性炭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12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饱和溶液C、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到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13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37.037.3硝酸钾20.931.645.863.985.5110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B在20时, 向68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2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C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使其结晶的方法D分别将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至40,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14小红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KNO3的溶解实验,实验数据如下,根据以上实验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实验2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C实验4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验3大D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t2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B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C在t1时,a、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二、填空题16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CO2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和H2ONaOH、Na2CO3、NaCl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物质不同温度下在水中溶解度(S/g)常温下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0102030NaOH425110911917.3Na2CO37.112.221.839.70.01NaCl35.735.836.036.30.1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2)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20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不要求计算结果);(3)请写出一种把Na2CO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4)为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将CO2通入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请推测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推测依据是17图甲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乙),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_。18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2)图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游码标尺示位置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g;根据计算需要量水的体积是(水的密度为1g/mL)。(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10% 。三、实验题19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右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已省去)开展有关探究性实验。已知,过氧化氢足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开关K1和K2均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步骤如下:打开K1、K2,观察现象;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察现象;打开K1,观察现象;回收锥形瓶中的二氧化锰,洗净仪器放回原处。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2)步骤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有气泡从导 管中冒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是反 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3)实验完毕后,回收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是、洗涤、干燥;(4)由步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20为了探究“乙醇是否能溶于水”,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约2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滴有红墨水的水分层振荡试管,观察现象问题讨论(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什么?(2)在操作步骤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21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 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序号样品量筒起始读数mL量筒最终读数mL所需时间min1 g铁粉、0.2 g碳和10滴水10070约120l g铁粉、0.2 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10070约70(1)实验和说明NaCl可以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4)实验和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的样品组成。(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保留3位有效数字)。四、推断题22某化学第二课堂小组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准备利用含FeSO4和CuSO4的废水(无其他难溶杂质),从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流程如下图所示:(1)整个流程中,进行了两次操作1,操作1是_(填操作名称)。(2)金属X 是_(填化学符号),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固体A中含有_(填化学符号)。写出固体A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通过冷却结晶法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前需要进行操作2,请问操作2是_。2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的奥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1)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B_;C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_的功能。五、计算题24某同学取20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放入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19.8g,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5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136.00.2133.0请计算:制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该实验中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_理论上该实验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参考答案1A【解析】A、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正确;B、汽油用于清洗油污是乳化现象,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金刚石用来制作玻璃刀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A。点睛: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2D【解析】A、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错误;B、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错误;C、碘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错误;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故选D。3A【解析】试题分析: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水的质量减少,生成的氢氧化钙要结晶析出,溶液的质量也要随温度的改变发生变化,因为温度不变的质量分数不变,故答案选择A考点:氧化钙的性质、饱和溶液的转化4D【解析】试题分析: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D、冰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是纯净物,故选D考点:溶液的概念5A【解析】A、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题意,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结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质的质量分数等,进行分析判断。6D【解析】试题分析: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蒸发溶剂,增加溶质,加热升温,这些方法中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因为温度升高其溶解度变大。故选D考点:溶液的转化7B【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的形式相互混合。A. 面粉以固体颗粒与水分子混合,错误; B. 胆矾以离子和水分子混合,正确; C. 沙土以固体颗粒与水分子混合,错误; D. 汽油以油滴与水分子混合,错误;选B8D【解析】烧杯中有100g水,其中溶解了60gR溶质,在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60g,故R是KNO3。A. 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7.5%,正确;B. R是KNO3,正确;C. 中有100g水,溶解了60g的KNO3,恰好是饱和溶液,中有没有溶解的固体物质,是饱和溶液,正确;D. 因为不知道烧杯中液体的温度,所以无法确定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故无法比较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的概念。9C 【解析】 试题分析:A. 升高温度不一定变为饱和溶液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降低温度不一定可行,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C. 增加溶质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增加压强不一定可行,因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压强无关,故答案选择C考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10C【解析】【详解】设:6.4g Na2SO3溶解在质量为x水中达到饱和,由溶解度的意义可得:36g100g=6.4gx, x=64036g。设:加入的Na2SO37H2O的质量为y,由化学式Na2SO37H2O可知,Na2SO37H2O中Na2SO3与H2O的质量比=126:718=1:1,所以Na2SO3的质量为0.5y,含有的结晶水的质量为0.5y,由溶解度的意义可得:36g100g=0.5y64036g+0.5y解得:y=20g。故选C。11C【解析】根据物理知识中的连通器原理,可知左右液面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等,当液面发生变化;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说明容器内压强减小,根据热涨冷缩现象,导致压强变化。A、 活性炭溶于水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错A误;B、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B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C正确;D、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D错误。故选:C。12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图形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正确;t1时,丙的溶解度为40克,故50克水中最多溶解20克丙,B正确;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才相等,C错误;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到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正确。考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3D【解析】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在2030温度范围内分别从36g-36.3g、31.6g-45.8g,所以曲线会相交,故A正确;B、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所以68g的变化溶液中含有氯化钠18g,所以向68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2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8%,故B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使其结晶的方法,故C正确;D、升高温度,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20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分别将20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至40,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大于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D错误。点睛:固体的溶解度表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4D【解析】A、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100g为水的质量;故A错误;B、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因还能溶解溶质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该温度下,实验3、4所溶解的溶质质量相等,故实验3、4得到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错误;D、当向水中加入固体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二者的质量之和,表明溶液中有溶质固体剩余,所得溶液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故实验3、4得到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也表明在在该温度下,在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110g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时应溶质质量110g,溶液质量为210g;15B【解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可以确定出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确定出提纯物质的方法等。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即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由于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时,有晶体析出,此时仍是饱和溶液; 由于在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由于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可以采用降温结晶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混有少量b的a,故D正确;故选B点睛: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16(1)增大;(3)加入碳酸钠;(4)有沉淀产生,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小17 33.3%bac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解析】 (1).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溶解25g,得饱和溶液,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g(25g+50g)10%33.3% (2).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ab的溶解度减小,降温时析出晶体,得t1的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变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3). 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析出固体,使溶液变浑浊。18(1) (2)药匙 (3)18.2 (4)163.8 (5)小于【解析】试题分析: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先取溶质,然后进行称量,先将固体放入烧杯,后量取需要的溶剂的质量,最后溶解。图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药匙。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游码标尺示位置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18.4g;根据计算需要量水的体积是=18.2克/10%-18.2克=163.8克(水的密度为1g/mL)。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因为称量的固体质量会偏小。考点:配制溶液19(1)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2)白磷在热水中燃烧、4P+5O22P2O5、化合反应(3)过滤(4)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解析】试题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会产生氧气,白磷分别放在热水和冷水中,温度不相同,可探究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这一条件。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考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20(1)为了显色,便于观察现象 (2)用滴管缓缓滴入乙醇(3)静置后观察,发现红色均匀,液体不分层【解析】题中因为乙醇和水都是无色的液体,所以乙醇在水中是否溶解根本无法判断加入红墨水,通过红墨水的颜色看到乙醇与水一开始分层,振荡后红色均匀不分层,说明乙醇均匀地扩散到水里,证明乙醇能溶于水21(1)加快 (2)放热(3)Fe2O3xH2O (或Fe2O3) (4)1g铁粉、10滴水 (5)20.5 【解析】(1)实验和之间唯一的变量为是否有NaCl,根据含有NaCl的组实验,反应所需的时间较短,得到NaCl能加快铁锈蚀的速率;(2)通过温度升高,可以直接得出铁锈蚀的过程是放热的过程;(3)根据题干“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及“红棕色物质生成”,我们可以判定此物质为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xH2OFe2O3或Fe(OH)3;(4)“实验和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所以该对照组间唯一的变量应为是否含有碳,因为实验还有碳,则实验不含碳,而其它的因素应完全相同,所以实验的样品组成为1g铁粉、10滴水;(5)因为量筒内液体减少的体积即为广口瓶内所含有的全部氧气的体积,所以氧气的体积含量是30ml 146ml 100%=20.5%22 过滤 Fe Fe + CuSO4=Cu + FeSO4 Cu、Fe Fe + H2SO4 =FeSO4 + H2 蒸发(或者蒸发浓缩)【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1)操作1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所以操作1是过滤;(2)为除去废液中的Cu2+需加入活动性在铜前面的金属进行置换,要得到较为纯净FeSO4的溶液,只能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物中只有硫酸亚铁,加入其它金属溶液中又混有其它溶质,加入过量铁粉是为了将铜离子全部置换出来。金属X 是Fe,铁加入废水后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