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成省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书.doc_第1页
李佳成省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书.doc_第2页
李佳成省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书.doc_第3页
李佳成省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书.doc_第4页
李佳成省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类别计算机课题编号11555104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目录序号名 称数量(份)1项目申请书12任务下达书13开题报告书14开题报告15研究责任书16成员责任书77签到簿18阶段成果19年度进展报告110变更申请111年度检查表1课 题 名 称:构建高职计算机专业网络互动平台的研究课 题 主 持 人: 李佳成 主持人所在单位: 七台河职业学院 (公章)开 题 日 期: 2010年9月11日课题研究的背景(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概述、本题研究的具体问题、研究的目的与任务)1、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网络教育具有其它技术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无不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6年初就要求在2000年以前把每一间教室和每一个图书馆都联到Internet上。英国到2000年已有24门学科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课程与网络的结合。日本政府在100所中小学进行的联网试验研究项目要通过一系列科学试验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以上各国主要从硬件和实践上建立网络教学的环境,并建起信息传递式、合作学习模式、模拟角色扮演式等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 我国的网络教育主要用于高等教育,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更充分利用、推进高等教育的平衡发展、构造终身教育体系等功能。目前,各地出现了一批远程在线考试系统或实现类似功能的系统,另外一些有条件的中学也开发设计了一批功能类似的系统。但是大多系统不能支持高职专业课程(如Microsoft Office Word、Microsoft Office Exce、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在线测试、测评功能。从整体上看,部分系统采用C/S结构,这样在易用性和扩展性方面受到限制。如广东省中级办公软件考评系统等。总的说来,目前我国已建成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的学校很多,但真正能够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功能的确很少。而基于B/S模式下的网络测试系统方面的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系统架构上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2、本课题的研究的具体问题研究内容: 调研,收集相关教学研究资料梳理与整合计算机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体系,对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综合分析,梳理出该课程知识脉络,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确定课程教学大纲,建立主干课程新的知识体系。 建立学科教师信息库包括教师专业、教学经历、教学与科研成果、联系方式等,以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了解,便于师生交流。 建立主干课程资源库包括计算机基础、VB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资源子库,每个子库含有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习题库、试题库、研究进展、相关资源等。 建立科研成果信息库包括科研项目名称与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目录;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范文)、学习指南、学习导航,以协助学生自主学习与信息获取,提供相关学习工具与扩展性学习资源。 建立自我测试、师生交流平台自我测试平台要求学生上网完成客观题作业,通过程序设计自动记录评测结果,并设立评价系统,根据自我测试评价的结果、学习的历史纪录,按照特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师生交流平台设立“在线交流”,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随时留言,教师在线时给予解答。 网络平台体系包括:专业介绍、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在线教程、视频教学、科研成果、相关资源、在线测试、在线交流、学生作品及相关链接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课题研究的价值(创新点、理论意义、应用价值)课题研究的预期结果与成果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也称作结构主义,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学习哲学,更可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皮亚杰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分为三种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式教学。从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来看 :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图形、影象、声音、动画于一体,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在辅助教学过程中,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真切,感受深刻,从而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较为鲜明的感性认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它是从已知到未知,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和从知识点到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应理解为学生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学习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性的信息加工过程。而计算机网络创设的环境,正适合这种认知过程的需要,它是确定呈现教学材料顺序的理论依据。 项目研究的价值 理论意义立足于本课题的研究,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的网络教学模式,优化网络教育资源,以构建学科操作优化范例,逐步丰富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 应用价值 在互联网上为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创建“高职计算机专业网络互动平台”。使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中的教与学更加符合教学中的认知规律;学生也能在此平台上根据自己的基础自主选择内容学习、实验、测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培养整合网络教育资源方面行家,实现优化的网络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设计的相互融洽。 学术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使课题组的教师对网页制作、软件开发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有更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对建构主义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在研究过程中,培养一大批掌握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教师,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探索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带动高职类其它课程的网络化,减低教学成本。 有效地转变教师学科教学的观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校网络教育资源达到优化,发挥其最大的资源效益。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探究在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模式,撰写出优秀的科研论文或教学经验。使高职院校师生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此网络平台的功能,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益,对同类学校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因而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创新程度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创建一个综合的网络互动平台,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环境下教和学的环境,使网络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基础教学中真正地落到实处。预期结果与成果1、预期结果在互联网上能直接访问“高职计算机专业网络学习网”使国内外所有高职院校的老师、学生都可以登录此平台进行学习与交流。 向学校课题组提交课题研究实验报告一份。 撰写经验总结和论文。 将所有在本课题研究中制作CAI网络课件刻成光盘交到相关部门。 总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典型课例。 总结成功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实验课例。2、成果目前构建高职计算机专业网络互动平台的研究课题,已经初步完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VB程序设计等平台的制作,学生在相应的平台上已经进行自主学习,具体成果为:召开课题组会议6次制作完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VB程序设计3个学习平台。课题负责人分别在电子商务期刊上发表了两篇论文。课题负责人制作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经初赛、复赛、入围了在中央财经大学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并获三等奖,同时此作品现已经被中国教育资源网收录在其“优课网”中。课题组成员王润玲、李明江、齐秀国分别发表论文1篇。课题概念界定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课题研究进度安排与具体措施1、概念的界定进行网络化学习环境的研究,首先对其进行概念上的界定,把它与计算机学习环境、远程学习环境、开放式学习环境相区分。顾名思义,网络化学习环境,就是在学习环境下引入网络因素,首先因为必定使用计算机,它被包含于计算机学习环境中;其次,网络可以是互联网(Internet)或局域网(LAN),可以以远程形式进行,也可以在教室中进行,它不一定使用远程学习环境可能使用的印刷材料、电视、收音机等传播媒体,与远程学习环境尤其是今天的远程学习环境有很大交叉部分,但二者仍属不同领域;开放式学习环境,又称灵活学习环境,比远程学习环境的范畴要大,但相似度要大于和网络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似度,很多国家(如英国),开放学习的概念基本等同于远程学习。国外同仁所提及的Distance Education(远程教育)、Distance Learning(远程学习)基本等同于远程学习;Open learning(开放学习)、Flexible Learning (灵活学习)基本等同于开放学习;Web-Education、WWW-Education、E-Education引入的是WWW因素,WWW是Internet服务的一种(在WWW上,我们可以进行多媒体信息的浏览,而这是网络的其他服务,如Telnet、FTP,所不具备的特点),而在国外Web常作为WWW的同义词,因此尽管大家通常将之等同于网络学习环境,我们还是要指出它只是网络化学习的一种。我们使用了“学习”的说法,而不是“教学”或“教育”,原因众所周知,是网络造成了一个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为中心的崭新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教师只是站在学习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位置上。这种学习方式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网络的产生,造成了学习的变革,使得“终生学习”的概念成为可能,教育扩展到学校之外, 形成“学习化社会”的新概念。武法提对学习环境做了以下界定:“我们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根据这个定义,学习环境的要素就不仅仅是支撑学习过程的物质条件(学习资源),而且还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非物质条件。”1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是较为合适的,加以拓展于是得到“网络化学习环境”的界定:引入网络因素后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硬件资源、软件环境、人员支持、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2、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研究内容: 调研,收集相关教学研究资料梳理与整合计算机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体系,对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综合分析,梳理出该课程知识脉络,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确定课程教学大纲,建立主干课程新的知识体系。 建立学科教师信息库包括教师专业、教学经历、教学与科研成果、联系方式等,以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了解,便于师生交流。 建立主干课程资源库包括计算机基础、VB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资源子库,每个子库含有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习题库、试题库、研究进展、相关资源等。 建立科研成果信息库包括科研项目名称与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目录;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范文)、学习指南、学习导航,以协助学生自主学习与信息获取,提供相关学习工具与扩展性学习资源。 建立自我测试、师生交流平台自我测试平台要求学生上网完成客观题作业,通过程序设计自动记录评测结果,并设立评价系统,根据自我测试评价的结果、学习的历史纪录,按照特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师生交流平台设立“在线交流”,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随时留言,教师在线时给予解答。 网络平台体系包括:专业介绍、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在线教程、视频教学、科研成果、相关资源、在线测试、在线交流、学生作品及相关链接等。研究目标: 创建“高职计算机专业网络互动平台”。 构建合理的学生在线测试、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与趣味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研发出与一些与学科教材配套的完备的课程资源,上挂到互联网,实现与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资源共享。总结新一代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的第一手资料,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而推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2、课题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信息在网络及资料中都可以查得到,因此我们广泛搜集可供指导实践的理论,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开发点,为构建高职计算机专业网络互动平台的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论。 调查研究法根据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调查了解实验对象(实验教师、实验班学生)的相关情况,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网络资源平台开发与应用”的教育实践活动。 观察分析法观察和分析师生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网络资源平台开发与应用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中各种变化,积累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和调控提供实验依据。 对比研究法为了对我们所形成的高职计算机专业网络互动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成效性等方面进行探究,我们将采用科学实验法,运用等组设计原理,随机选定两个平等班,对实验班采取网络互动教学,使实验班学生有机会在互动平台上学习和交流。而对对照班,则采用常态教育教学。处理实验反馈信息,并对课题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3、课题研究实施途径:根据高职学生和计算机专业学科特点创建网络学习平台,拟定学生实践目标、方法和实施计划。根据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进行实验。总结实验过程中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