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知识点2015-12.doc_第1页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知识点2015-12.doc_第2页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知识点2015-12.doc_第3页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知识点2015-12.doc_第4页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知识点2015-1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知识点2015-12(1)地外生命与地外文明地外生命指存在于地球之外类似地球生命,具有新陈代谢、遗传、环境适应等特征。地外生命可能是大型动物、植物、或者是微生物等。外星人是指来自于地球以外,且与人类属于同一形态之高智能动物。若不同类形之外星智能动物,可称之为异形。我们通常所指的外星人指的是进化到一定阶段,甚至具有高度智慧的生命形式。地外文明是指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上可能存在的高级理智生物的文明,潜在的文明可分成三类:(2)绿岸公式1961年11月,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德雷克提出了一种估计银河系中具有通讯文明的星球数目的一个著名的方程,后来称之为“绿岸公式”:绿岸公式以一系列概率的乘积表达。N=RNefpflfifeL 科学家应用绿岸公式估计,距地球一百亿光年范围内,就可能有一百万个行星适于高级生命居住。但彼此离得非常远,平均距离竟达三百光年。(3)人类与地外生命的第五类接触:人类用友好信息与外星文明联系;为了证明外星人是否存在,人类一直在努力寻找确实的证据。这种努力和它可能带来的结果称为第五类接触。第五类接触包括以下方式:(1)利用人造宇航器对外太空进行探测。(2)向外太空发射“地球电报”,向外太空表明我们的存在。(3)外星智能生命搜索:通过射电望远镜收集可能存在的外星电磁记号。最早弗兰克德雷克就领导开展了奥兹玛计划,导致后来的 SETI计划的实施。SETI计划目前执行的是凤凰计划,用射电望远镜对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1000多个目标进行探测。(4)SETI计划SETI计划是接受外太空的信息的计划,SETI计划又名“凤凰计划”,通过大型电子天文望远镜,探测接受外太空的“声音”,包括背景辐射、星体发出的电波以及其他杂音。科学家再将这些信号通过电脑分析,希望从中可以发现外星传来的信息。(5)哥白尼与“日心说” :15、16世纪的时候,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天文观测的结果,提出“日心说”,出版了他著名的天体运行论。“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日心说把地球从居于宇宙中心的特殊地位降为一颗绕太阳旋转的普通行星,正确地反映了太阳系的实际情况。(6) 银河系的发现(A)哈雷与斯特鲁维的发现:17l8年,哈雷将自己的观测同1000多年前托勒密时代的观测结果相比较,发现有几颗恒星的位置已有明显变化,首次指出所谓恒星不动的观念是错误的。1837年,斯特鲁维测定了织女星与太阳的距离为日地距离(1.5亿公里)的165万倍,远远超出了太阳系的边界(日地距离的40倍)。(B)斯维登堡、赖特与赫歇尔兄妹及沙普利发现:18世纪中,瑞典的斯维登堡、英国的赖特以及1918年沙普利发现“银河”是直径达10万光年,由大量恒星组成的透镜形、“磨盘”状体系,盘状旋臂结构的星系,太阳并不处于其中心,是天文学上的第二个里程碑。(C)银河系:银河系实际是由12千亿个恒星组成,包括盘状区域-为银盘,直径约为八万五千光年,盘中心平面-银道面。中心凸起-核球,直径约为一万至一万三千光年,是恒星高度密集的区域,两条旋臂是恒星和星际物质密集的区域。 (7) 河外星系的发现(A)旋涡星系-威廉帕森斯发现:17世纪,人们陆续发现了一些“星云”。 1845年,罗斯伯爵威廉帕森斯建造了一架口径1.8米的望远镜,观察到呈旋涡状的美丽星云。天文学家了解到,这个旋涡星系的距离,为2100万光年,远远超出了银河系10万光年的范围。 (B)哈勃与“河外星系”的发现: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仙女座大星云中发现了一种叫作“造父变星”的天体,从而计算出星云的距离,终于肯定它是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称它们为“河外星系”。(C)河外星系:简称为星系,是位于银河系之外、由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而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即组成了天文学对于天体的最高称呼-总星系。天文学家从最新的哈伯望远镜的影像中研判,宇宙星系数量可能高达 1250 亿以上。 (8) 现代宇宙学的诞生(A)爱因斯坦的宇宙模型与勒梅大爆炸的预言:爱因斯坦1917年根据广义相对论,提出了一个宇宙模型。1927年,比利时的勒梅特根据引力场方程提出大尺度宇宙空间随时间膨胀的,宇宙大爆炸的预言。(B)多普勒效应与夫琅和费谱线:当波源与接收器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与波源的频率不同的现象。夫琅和费发现宇宙光谱中所产生的明暗线代表发射谱线的化学元素的“指纹”。(C)蓝移与红移:多普勒效应用宇宙中星球所发出的谱线观察星体的运动方向,如果光源在向我们接近,夫琅和费线就会向光谱的蓝端移动,这叫“蓝位移”。如果光源在后退,这些谱线会向光谱的红端移动,这叫“红位移”。 (D)哈勃定律:美国天文学家哈勃,运用光谱位移的原理发现,大部分星系的光谱都发生了红位移,距离越远的星系红移量越大。根据多普勒效应,这意味着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且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的速度也越快。直接的推论就是:字宙中所有的星系都在彼此远离,即宇宙处于普遍的膨胀之中。(E)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发现:伽莫夫提出寻找高热爆炸辐射以证实宇宙大爆炸的思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通过射电天文研究无意中发现了找到了推论中的宇宙大爆炸的“痕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当天文学家发现,微波辐射的温度在天空的所有方向上几乎完全一样,都是2.725开尔文(3K)-大爆炸留下的余温。(D)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1)勒梅特根据引力场方程提出大尺度宇宙空间随时间膨胀的,宇宙大爆炸的预言;(2)两个证据:(2-1)哈勃发现星系光谱的红位移证实了膨胀的宇宙;(2-2)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实宇宙大爆炸的发生;(3)1948年,伽莫夫发展在上述基础上与艾尔弗及赫尔曼一起,提出了大爆炸宇宙学说。大爆炸宇宙论要点:大爆炸宇宙论又称为宇宙标准模型理论。最初的宇宙没有空间和时间,物质密度极大, 温度极高,宇宙只有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全部物质和能量集中在一点-“奇点”。现在观测到的宇宙始于150亿多年一次大爆炸。大爆炸使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温度很快下降,在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相继形成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意义:该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宇宙学的开端。现今大爆炸宇宙论已为科学界普遍共识。 (9)宇宙的年龄:2008年,科学家们在对“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传回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后宣布,宇宙的准确年龄约为137.3亿年(正负误差不超过1.2亿年)。(10)恒星演化理论过程:1926年,英国天文学家,A埃丁顿和R阿特金森发展起来的恒星结构学说,爱因斯坦在二十世纪初提出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E=mc2,1938贝特和魏茨泽克才根据核反应的实验数据和热核反应的机理,提出氢聚变为氦的碳氮循环的热核反应来说明恒星的巨大能量来源。四十年代M.史瓦西把恒星结构和演化结合起来,获得太阳内部温度、密度和压力的分布以及氢、氦成分并得出太阳的年龄。(11)赫罗图与恒星演化:1913年天文学家赫茨普龙、罗素各自独立绘出表示恒星特征的量:表面温度和光度的光度温度图,称为赫罗图。在赫罗图上,大多数恒星分布在图中左上方至右下方的一条狭长带内,从高温到低温的恒星形成一个明显的序列,称为“主星序”。 主序星的特点是:表面温高度的恒星其光度也大,表面温度低的恒星其光度也小。在赫罗图的左下方,有一些恒星聚集,这些恒星表面炽热,但光度很小,称为白矮星。在赫罗图的右上方,也有一个恒星较密集的区域,它们是一些温度低但光度大的恒星,称为红巨星或超红巨星。赫罗图试图分析恒星的温度高低和辐射能量大小,揭示恒星的本原,是二十世纪天文学上最重大的成就之一。主序星的中心核反应为氢聚变成氦。当恒星中心温度达到800万度以上时,开始氢聚变反应,恒星停止收缩,形成了正常的恒星,进入了主序星阶段。主序星阶段占恒星一生寿命的90%,是恒星最稳定的阶段。如太阳就是典型的主序星。当恒星耗尽其氢燃料的,引力不受阻地使恒星坍缩,坍缩中恒星核变热形成足够高的温度而启动了氦聚变,从而使得恒星坍缩逆转。氦核可以聚变成碳,并通过进一步的聚变生成氧、氖以及其他一些元素。大质量恒星可以产生必要的内部温度-可达10亿度以上,使上核反应得以进行。温度超高使恒星膨胀成为庞大的巨星,甚至比整个太阳系还大。但尽管恒星核反应更加剧烈,恒星的表面温度却凉下来,因为庞大的恒星表面会把热量辐射出去。这时恒星呈现红色。这时天文学家称之为红超巨星-氦核聚变成碳。稳定地进行10亿年之久。 恒星中心热核反应出现铁元素,就进入老年期。迫使恒星内核向中心猛烈塌缩,数以万亿吨计的物质以每秒几万公里的速度向内暴缩,与正在反弹着的比金刚石更坚硬的致密恒星核区相遭遇,发生极为强烈的碰撞,同时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导致恒星外壳发生爆炸,并使光度瞬间剧增万倍至上亿倍,在几天时间内恒星增亮至太阳光的100亿倍,这就是所谓的超新星。当超新星爆发“昙花一现”之后,原有的恒星顷刻塌缩为体积小密度极高的致密星(恒星的残骸)和爆发出去的星云物质(新恒星形成的物质基础),完成了银河系内空间物质-能量交换过程的一次循环。恒星演化最后阶段的致密星包括白矮星(黑矮星)、中子星和黑洞三种不同类型的归宿,它们的形成与母体恒星质量有关。质量中等的恒星(小于1.4个太阳质量)经历超新星爆发后,恒星残骸由异常致密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表面温度升高至8000K,发出白光,称为白矮星。白矮星只能靠辐射热量发光,可有几十亿年寿命。白矮星的热能耗尽,变为黑矮星。质量更大的恒星经历超新星爆发后残存的质量如达到太阳质量的1.52倍,在暴缩情况下形成快速自转的中子星。主要由异常致密的中子组成。寿命小于10亿年。超新星爆发后如果残骸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23倍,即使到了中子星阶段还会继续塌缩至高于原子核的密度。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中心点进军,直至成为一个体积趋于零、密度趋向无限大的“点”, 即“黑洞”。 (12)虫洞理论与时空旅行虫洞理论来源于爱因斯坦更为深奥的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那个著名的引力场方程的一个解。1935年,爱因斯坦和其学术助手罗森在一篇论文中,把连接宇宙中两个遥远区域之间的假想通道称为“桥”-后来这被称为爱因斯坦-罗森桥,1963年克尔(Roy Kerr)得出一个解,表明有可能存在着可以通过的爱因斯坦-罗森桥,这时它就变成一个“虫洞”-通往另一宇宙的通道。但按照爱因斯坦场方程的预言,虫洞从产生到消失,时间极短,没有事物能从一个洞口穿过它到达另一个洞口。但索恩最终设想以具有“负能量密度”的奇异物作为保持虫洞持续开放的物质条件,并把实现条件设置在高级智慧生物无限先进的文明背景下。因此,虫洞理论为时空旅行找到了一些理论依据,如今不少科学家相信,科学家相信,宇宙中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为人们进行时空旅行提供了可能性。(13)时空旅行与因果律、祖母悖论(佯谬)如果人能够回到过去,就会对我们的常识构成挑战,就会在理论上产生一个严重问题,即对因果律的破坏,本来在我们的常识中,因果律是天经地义的任何事情有因才会有果,原因只能发生在前,结果必然产生于后。但是一旦人可以回到过去,因果律就要受到严峻挑战。这样的事情,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悖论(佯谬),上面这个问题,物理学家早就讨论过,他们的表述方法之一是“祖母佯谬”:如果你回到过去,遇见了年轻时的祖母(祖父),你和她一起登山,不慎导致她失足身亡,那么你的母亲将无法诞生,那么又怎么会有你的存在呢?这样就构成一个悖论。对因果律的破坏。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表述方法。(14)平行理论(多极世界) 平行理论(多极世界)是对祖母悖论另外一种解决方案,霍金解释,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后,时间线便出现分杈,分杈出来的时间线展开的是另一段历史。就是说一个人回到她祖母的时代,从那一时刻开始,宇宙的发展及演化就分成了两个平行的宇宙。第一种情况,他把他的祖母Kill了,现在这个人也就不再存在了;而在另一个宇宙中的发展还是像现在一样,这个人还是存在的。一些科学家们认为,空间是由无数这样的平行宇宙组成的。(15)大陆漂移学说 德国的气象学家和地质学家魏格纳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地质构造、古生物等的相似性。开始思索大陆是不是会有长距离的水平移动。1915年出版了海陆起源,这是地质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阐述了大陆飘移说的基本思想:(1)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大陆-冈瓦纳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2)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分离;(3)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大陆漂移学说证据(1)大西洋两岸大陆形状对应;(2)不同大陆古生物种属相似;(3)不同大陆古气候相似。(15)“海底扩张”学说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赫斯和迪兹等人提出的关于海底地壳生长、运动和消亡的一种学说。该学说认为大洋中脊和世界裂谷系统是地幔对流物质的出口,是新地壳不断产生的地方。新的海底地壳产生后,逐渐向大洋中脊的两侧扩张,当海底地壳到达海沟时,便向下俯冲并重新回沉到地幔中去,海沟是海底地壳的消亡带。这样,海底地壳在大洋中脊产生,在海沟消亡,不断更新、不断消亡。海底扩张学说证据:年轻的海底、海底地形图、被磁化地质条带、世界火山呈带状分布。(16)板块构造学1912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1962年,地质诗人赫斯提出了海底扩张的假说;1966年11月,在纽约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一次“地壳演变”专题讨论会上,一群科学家宣布了地球科学的变革。从不同的观点论证了“新全球构造学”,板块构造学说意义明确地形成了。板块学说在是大陆漂移学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产生的,解决了魏格纳和赫斯没有解决的漂移动力问题。魏格纳主张各个大陆都是被独立的推动的,因此大陆的运动就像一只船在柔软的洋底上行驶。赫斯却假设大陆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体系而运动的,大陆象木筏冻结在同样坚硬的海底地壳上并随海底一起运动,板块学说认为地球表面是由几个坚硬的板块构成。由于地球内部温度不同,密度不均匀,地幔内物质发生了热对流。在热对流的带动下,各的板块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都无法合理解释漂移或扩张的动力来源。观点1. 全球的岩石圈被断裂带分为六大板块。观点2.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观点3. 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此。(20)“三江并流”地球演化的历史教科书(A)三江并流指云南省西北部一片广阔的区域。风景区位于滇西横断山 脉纵谷,南北走向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和云岭山脉之间。三江是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景区包括怒江州、迪庆州、丽江地区、大理州部分地区,面积3500km2。(B)三江并流与全球板块运动三江并流是全球板块运动的结果,是一部地球演化的历史教科书。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曾是海洋,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 印度洋板块属于印度洋澳洲板块的一部分,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约在五千到五千五百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时期和亚欧板块撞合,这一时期,印度洋板块移动了约二千到三千公里,比任何板块移动的速度要快。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印度被挤压到亚欧之下。在他们的碰撞之处,底层受到强烈的挤压,产生褶皱,隆起成山,从而形成了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脉隆升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的自然奇观。根据观测,两个板块还在以每年.厘米的速度互相挤压,迫使喜马拉雅山继续升高,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还在以平均每年约.厘米的速度继续升高。印度板块现正以每年4.厘米的速度向亚洲俯冲。 (24) 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随着地球上人口增加,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扩大,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近代气候变暖被普遍认为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上升造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的目的是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措施。然而有些发达国家为了推卸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提出二氧化碳并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因。(25) 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在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中是否采取积极态度,很大程度取决于人们对气候变暖带给人类影响严重性的认识。大多数科学家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严重后果。第六次气候会议上气候学家提出的警告,在大会结束后不久于2001年以IPCC报告的形式发表,再次提醒人们关注全球变暖。气候变暖也给中国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影响。气候变暖已经或可能导致的影响综合看大致有如下方面:引起极地和高山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和岛国的经济发展和生存条件带来重大影响;(岛国图瓦卢已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出全国移民的请求)造成温度带的变化,进而导致气压和风的变化及降水的变化,从而使旱涝灾害更加剧,厄尔尼诺现象(包括反厄尔尼诺)频繁;使自然生态和农业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很多动植物的迁徙可能赶不上气候变化的速率,导致物种灭绝;农作物品种的地理分布也将发生变化,病虫害增多,农作物减产;热天气使传染病传播更广泛,疾病和死亡率增高;经济损失大,社会不安定。 (28) 现代人类起源的研究与“夏娃”理论1984年,吴新智和沃尔波夫、索恩共同提出“多地区进化说”。主张现代人类是在4个地区出现并连续进化,而且在各个地区之间都有基因交流,欧、亚、非现代人都是由当地猿人进化而来。但1987年威尔逊和卡恩斯通金从不同人群的线粒体DNA检测对比的结果提出,人类的最早祖先是生活在15万年前的一位非洲女性。线粒体DNA与人类进化:严格的母系遗传,进化钟。比较两组人群的线粒体DNA差异,可计算两组人群分开的时间,或追溯两组人群的共同祖先。线粒体DNA研究发现,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均来自非洲的一位女性,她是人类各种族的共同祖先。“夏娃”理论与“多地区进化说”不同,认为现代人起源于非洲,其它古人类都灭绝了,被现代人类的祖先完全取代了,也称“非洲单一起源学说”。“夏娃”理论得到了Y染色体研究的有力支持。(29) Y染色体与人类迁徙的研究(1)Y染色体DNA与人类进化:比线粒体的DNA信息量就大很多,理论上得到的结果也要可靠得多;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通过研究Y染色体在基因变化及时间,可以比较清晰的发现人群的迁徙和发展。 除非洲人之外,现今所有人种都带有 基因,现代男性都有一个共同的父亲,他生活的年代也应该在15万年前,这对“夏娃”理论是有力的支持。(2)10万年前-人类大迁徙:Y染色体DNA研究发现,10万年前,地球处于冰川期,各个部落抢夺着有限的食物,一部分人带着M168 开始走出非洲,扩散到整个世界。(30) 水体富营养化与滇池污染形成的原因滇池污染是种水华现象,就是水体中藻类如蓝藻、绿藻、硅藻大量繁殖的一种现象,导致水华发生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多数情况下,磷是富营养化限制因子,只要有足够的磷,该反应就能大量进行,既藻类生长明显生长。 滇池富营养化成因:(1)良好的自然气候是产生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必要条件,滇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冬暖夏凉性气候,这种气候特点正适合滇池水华的主要成分-微囊藻的大量繁殖,光照时间和强度均远高于平原地区,这种充足的光照条件为微囊藻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2)注入滇池的河流有20余条,但出水口却仅有草海的西园隧道和外海的海口中滩闸。这种封闭性对解决滇池的富营养化问题也极为不利,入湖营养物质常在未输出之前就沉积于湖底,增加了湖区内源污染物量。(3)营养物质的大量输入是导致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滇池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A、点源;B、面源;C、内源:磷是滇池最主要的内源释放营养物。据测定,每年入湖磷营养盐约有70沉入湖底。(31)水环境的污染源根据污染源的空间形状不同,水体污染源分为点源、面源和内源。点源污染:以点状的形式集中排放的污染物。非点源(面源)污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 。内源性污染源:已经发生了富营养化的湖泊,底泥在一定条件下会释放出磷氮,形成二次污染-内源性污染源 (32) 滇池污染的治理针对点源污染实施城市截污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工程;针对内源污染实施底泥疏浚工程;:恢复外海湿地生态系统,加强湖体的自净能力;流域河道环境综合整治:针对污染严重的入滇河流进行清污分流治理;向滇池补水,是彻底解决滇池污染的重要办法:即使实施了环湖截污、环湖生态建设、入湖河道治理、底泥疏浚、水源地保护五大工程,入湖污染负荷依然超过滇池水环境容量,要达到改善滇池水环境的目标,必须每年向滇池补充类以上水质的水量5.56.5亿立方米。(33) 生物多样性: 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40亿年生物进化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4)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常见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近海水域态生态系统、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湖泊河流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最高的是近海水域态生态系统,但就单位面积服务的价值而言,最高的是湿地生态系统。(35)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动物物种数比较(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裸子植物种数世界首位、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 (36)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影响 包括:物种的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断化、掠夺式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外来种的引入、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结果:(1)物种损失:生物物种的灭绝是自然过程,但是灭绝的速度和方式,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而大大加速。有学者估计,自1600年以来, 人类已经导致75 % 的物种灭绝。有一个估计达到每天100 种以上。更加敏感的是,通过改变管理而使生镜发生变化,例如除去放牧、通过气候变化,对于特定的种可能有深刻的影响。包括:物种灭绝加速、基因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多样性破坏。古生物家称为现代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灭绝地质史上的第六次大灭绝,它大约是已往地质年代“自然”灭绝的100-1000倍。 (37)外来物种 在农业上为了达到更高的收获量,往往就种植单一的高产品种,这些作物在世界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随着作物种类数量降低,与之相应的固氮细菌、菌根、捕食生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的生物以及一些在传统农业系统中几世纪共同进化的物种消失了。 在云南常见外来物种包括:紫茎泽兰、福寿螺、水葫芦、美洲的牛蛙、美国白蛾、非洲蜗牛等。 (38)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 (39) 霾和PM2.5: 近年来,我的国出现大面积的雾(灰)霾污染现象,霾是一种天气现象,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如果出现在雾天,则称为雾霾,干燥的天气称为灰霾。 霾天气属于大气颗粒物污染,霾指大气颗粒物以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粒子污染为主的现象,即PM 2.5污染,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霾污染越严重。 (40) PM 2.5危害: 其一 可入肺颗粒物,穿透力强,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进而进入肺泡、血液;其二,负载了大量有重金属和强致癌物等毒物,毒性高研究表明,PM2.5虽然小,含量少,但但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和强致癌物我环芳烃等毒物却近70%集中于PM2.5上。其三 滞留时间长、输送距远,PM 2.5可以在大气中滞留数年。并远距离迁移到8000KM以上。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灰霾天气频发与肺癌发病率飙升存在明显相关性。 (41) 霾和PM2.5预防控制: PM2.5来源于高温过程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