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慢性病基础知识.ppt_第1页
课件:慢性病基础知识.ppt_第2页
课件:慢性病基础知识.ppt_第3页
课件:慢性病基础知识.ppt_第4页
课件:慢性病基础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慢性病,长沙市疾控中心 彭竹漪,培训目标: 1、掌握高血压、脑卒中、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的定义、病因、诊断、危害、发病危险因素、防治策略和处理原则,熟悉病程、分级/型、病变、临表和流行现况。 2、熟悉痛风、慢阻肺、常见癌症、V肝炎、结核的定义、病因、诊断、危害、发病危险因素、防治策略和处理原则,了解病程、分级/型、病变、临表和流行现况。,方法: 自学教材相关章节4课时 面授重点慢病的重点、难点4课时 参考资料: 1、课件 2、培训教材第13章、第24章 3、其他资料,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定义: 是一组潜伏时间长、一旦发病不能自愈的, 且很 难药物治愈的疾病 特点: 常见、多发; 隐匿、潜伏期长; 多种因素(以人为因素为主); 一因多果,相互关联,一体多病; 增长速度加快; 年轻化趋势; 因此慢性病必须采取防治综合措施,高血压病究竟是个什么疾病? 高血压病是怎样发生发展流行的? 人为什么会得高血压病? 他得的高血压病厉不厉害? 如何预防、控制高血压?,主动脉,定义: 由于心输出量与外周阻力关系紊乱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以体循环动脉血压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 病因: 细、小动脉硬化、狭窄,诊断: 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mmHg (未用药) 高血压诊断的变化史: 1978:160/95 mmHg 1984: 149/90 mmHg 1999: 140/90 mmHg 正常血压130/85 mmHg 理想血压120/80mmHg 2003:“高血压前期” 120-139/80-89 mmHg 2005:120/80mmHg 为“正常血压” 。,分级:(2004年 中国标准),高血压病的分期和症状 1、早期:细小动脉间断痉挛、收缩 血压波动,伴有头晕、痛,失眠,易怒 2、二期:细小动脉长期痉挛、变硬、狭窄 血压持续,头晕、痛,耳鸣、眼花、失眠, 易怒加重 3、三期:内脏病变心、肾、脑、眼,1)心脏:高心病 外周阻力代偿性心肌收缩力 左心室肥厚失代偿性扩张心衰 2)肾:对称性体积、重、质硬、表面弥漫颗粒状/ 肾细小动脉增厚、腔狭窄肾小球缺血肾功能 可见蛋白尿、蛋白管型夜尿 等 3)视网膜病变: 眼底镜:中央动脉痉挛、血管迂曲、反光,动、静脉 交叉处压痕。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视力/,4)脑: 脑水肿(高血压脑病): 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抽搐、血压,称高血压危象 脑软化:小坏死灶 脑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颅内压脑疝昏迷、瘫痪、感觉消失 内囊出血:对侧肢体瘫痪,感觉消失/ 破入侧脑室:昏迷、死亡 左脑出血:失语 桥脑出血:对侧肢体瘫,同侧面神经麻痹 脑缺血 脑血管狭窄/、脑血管血栓形成 起病慢,逐渐出现肢体麻木,偏瘫或失语,按临床表现评估 期血压暂时性、一般N系统症状 期血压持续性、症状同上,有阳性体征 期血压持续性且药效、症状体征同上、 伴并发征 高血压危象血压、各系统症状、昏 厥、心绞等 高血压脑病血压突然、 N系统症状、 意识、昏迷等,高血压病的危害 脑、心、肾并发症 是脑卒中的第一发病因素 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因素,慢性病中最常见 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最高 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心环节 健康管理效果确实有效 目前民众对高血压健康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高血压的现况,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三高三低 94%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达标,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三高,三低,0,5,10,15,20,25,30,35,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百分比(),30.2,24.7 ,6.1 ,流行特点: 1、患病率高:18.8%; 1.6亿多(2002年) 2、逐年上升趋势:每年约300万新发病例 3、北方南方;西部东部;东北西南 4、中年后多,年轻化趋势 5、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6、城市农村 7、常在不被重视的情况下发展到晚期,发病危险因素: (多因素综合影响) 1、遗传因素:(30-40%) 有家族史者达95%,血管紧张素基因缺陷 2、环境因素(60-70) 1)高钠摄入(北方12-18/南方7-8g 2)超重肥胖(3-5倍) 3)过量饮酒(增加40%) 4 )缺乏体力劳动(增加20-50%) 5 )长期经神紧张,综合评估(评估心血管总危险) 危险因素: 家族史、年龄、性别、血脂、体重、血糖及不良生 活方式等 心血管病早期标志: 血压应激反应、尿蛋白、糖耐量、 心、脑、肾损害程度 血压指标: 一级、二级、三级,防治策略 1、预防为主, 三级预防并重 2、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 3、社区综合防治为原则,预防: 一级预防 对象:一般人群; 目的:防发生 措施:针对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1、限制高钠摄入,每人每日6克 2、合理膳食(减少脂肪,增加蔬菜、 水果和鲜奶) 3、限制饮酒,每日酒精量30ml/d 4、减轻体重BMI 22 5、注意劳逸结合,进行适当体育锻炼。 6、保持心理平衡、心情愉快。 7、戒烟,二级预防 对象:高危人群; 目的:防发展 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普查、定期测血压、行为干预、非药物治疗),三级预防 对象:病人 目的: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措施:规范化治疗;随访;健康教育;危险分层 管理;疾病分级管理;患者自我管理等 (如定期、定量、规范服药、监测血压),策略:控制高血压病是防治慢性病的切入点 血压达标。 认识:高血压是进行性心血管综合症,是心血管病最主要 的危险因素。 降低血压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措施:坚持长期非药物疗法; 坚持长期规范化降压药物治疗,控制,控制目标 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目标血压: 高血压患者 140/90 mmHg 糖尿病患者 130/80 mmHg 高危或很高危患者 130/80 mmHg 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危险因素,并适当处理病人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意义 有效降低血压 2-10 mmHg 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量 最大程度地发挥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非药物治疗手段平均SBP 降低值,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53 亿高血压患者,69.8%的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估计人数达1.07亿; 30.2%知道患高血压的人中,6%没有治疗,19%的人治疗,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得到有效控制的人,只有6%,大约为900万人。,高 血 压 的 药 物 治 疗,常用降压药的种类 当前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五类: 利尿药(血容量) 受体阻滞剂(心、血管的去甲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 素的合成)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性) 钙拮抗剂 (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药物治疗原则 小剂量开始 多数终身治疗、避免频繁换药 合理联合、兼顾合并症 24小时平稳降压 个体化治疗,定义: 脑血管病变的总称,包括出血 (脑出血、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脑梗塞、痉挛小中风) 病因: 高血压 脑动脉硬化 其他(10%) 危害: 致死、致残(偏瘫、失语、痴呆) 防治 防治原发病,脑卒中,流行: 现患600万,每年新增150万(75%丧失劳动力) 高危人群: 1、脑动脉硬化常出现头晕、痛,手足麻木, 视物不清,跌倒、晕倒者 2、常见心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加重时 3、已脑中风未规范治疗,两年内80%发生严重脑 卒中 4、家族史加肥胖加不良生活习惯者,预警信号: 1、头晕胀加剧,血压急增,神情恍忽 2、语言不利,舌头僵硬 3、两眼昏花、昏黑、一时失明,眼皮跳动 4、上嘴唇抽搐、麻木,口角不自主流涎 5、咀嚼发紧 6、走路不稳 7、皮肤麻木,高脂血症,定义: 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HDL 脂类不溶于水和血,只能与蛋白结合才能运输到全身 脂质+载脂蛋白=脂蛋白脂蛋白血症,血中的 脂类,甘油三酯 胆固醇 磷脂 脂肪酸,血中的 脂蛋白,乳糜颗粒 极低密度胆固醇 低密度胆固醇 高密度胆固醇,基础知识,高脂血症的诊断,高脂蛋白血症分型,流行特点流行特点: 1、患病率高:18.8%; 1.6亿多 2、逐年上升趋势:每年约300万新发病例 3、北方南方;西部东部 4、中年后多,年轻化趋势 5、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6、城市农村,高脂血症的现况,危险因素因 1、遗传基因缺陷 2、脂代谢紊乱 3、多食、糖尿病、饮酒、甲减、肾综、肥胖、 肾透析、肾移植、胆道阻塞等 高脂血症的危害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定义: 由于脂质沉积在大、中动脉内膜下,形成粥样物,导致动脉壁变硬、狭窄组织缺血的血管疾病,基础知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 1)斑块内出血: 斑块进一步扩大,可阻塞血管/。 2)斑块破裂:形成溃疡 继发血栓 3)血栓形成:引起栓塞/ 4)钙化:使血管变硬、变脆 5)动脉瘤形成:向管外膨出 易破裂。 6)血管狭窄:粥瘤形成阻塞管腔缺血,主要A的病变和危害 1、主A粥样硬化: 部位:主A(腹主A 胸主A 升主A)。 表现:收缩压,脉压增宽,可触及博动性肿块,听到 杂音。严重者易形成动脉瘤 2、冠状A粥样硬化冠心病 3、颈A及脑A粥样硬化 部位:颈内A起始部、基底A、大脑中A、Willis环。 表现:纤维斑块+粥样斑块管腔狭窄闭塞 供血不足(慢性)脑萎缩 记忆力减退、痴呆 供血中断(急速)脑梗死 A瘤破裂脑出血。,4、肾A粥样硬化 部位:肾A开口、主干近侧端、叶间A、弓形A。 表现: 肾血管性高血压; AS性固缩肾。 肾实质萎缩间质增生 5、四肢A粥样硬化 部位:下肢A 表现: 疼痛(间歇性跛行) 萎缩 干性坏疽/。 6、肠系膜A粥样硬化 表现:肠梗死、梗阻。,流行特点 发病率趋势逐年上升;最常见而严重的心血管 系统疾病 北方高于南方; 中、老人多,有年轻化趋势; 发达国家:为主要死因 我国:尸检40-49岁:冠状A 58%; 主A 88%;,动脉粥样硬化的现况,危险因素 1、 高脂血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VLDL LDL、HDL与AS发病率正相关 2、高血压:引起动脉管壁损伤 3、吸烟:引起动脉管壁损伤 4、致继发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甲 减、肾综 5、遗传:基因的突变影响脂质摄取、代谢和排泄 6、其它:年龄、性别、多食、肥胖,概念 冠状动脉狭窄50%导致的心肌缺血或中断的心脏病 分型 心绞痛、 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猝死 病变 心壁侧偏心或新月型狭窄、可伴痉挛 分级 :75%/,基础知识,重量:男300g女250g 心房壁厚:0.10.2cm 左室壁厚:0.91.2cm 右室壁厚:0.30.4cm,成人正常心脏解剖,好发于左冠脉前降支,次为右主干、左主干、左旋支、 后降支,各类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心绞痛 冠状A供血相对不足使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 临床表现 阵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压榨感,常向左 肩、左臂放射、休息或冠脉扩张剂可缓解 类型 1 稳定型 活动加剧时发作 2 不稳定型 进行性加重,常伴复合病变 3 变异型 无明显诱因,多在休息时发作,诊断 稳定型心绞痛 体征-心率、血压、心脏杂音、第二心音 分裂或交替脉 x线-心影、肺淤血 心电图-ST段0.1mV以上(静息时半数正常)、 有时T波倒置。负荷实验、连续检测可 提高发现率 放射性核数检查-可准确评估心肌活力 冠状动脉造影-可估计动脉狭窄部位和程度 其他-二维超声心动、冠脉内超声显像,不稳定型心绞痛(含变异型心绞痛) 与稳定型心绞痛比较为:(进行性加重) 诱因阈值、发作频率 疼痛时间延长 休息或冠脉扩张剂缓解作用,心肌梗死 冠状A血流中断,心肌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至的坏 死,90%见于冠状动脉狭窄 75%。 临床表现 剧烈持久疼痛,休息、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伴 发症14 类型 1、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2、透壁性心肌梗死(区域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诊断 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病理性q波、T波倒置。 动态观擦察有助评估 部位:梗死多为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 实验室检查: (血生化检测有早期诊断价值) wbc 24-48h 肌红蛋白12h高峰 肌钙蛋白11-48h高峰 CPK(肌酸磷酸激酶) GPT(谷一丙转氨酶) GOT(谷一草转氨酶) LDH(乳酸脱氢酶),心肌梗死合并症及危害 1、心衰:心脏收缩失调 2、心脏破裂/ :(313%)最严重,猝死; 3、室壁瘤:(1030%) 瘢痕向外膨出/ 4、附壁血栓:(左室多,可机化脱落) 5、心源性休克:梗死面40%,心排量骤减所致 6、急性心包炎/1530%)透壁心梗所致 7、心律失常:早搏、传导阻滞、室颤,猝死,2019/4/20,55,可编辑,流行 8.6%/年递增;3555岁发展快; 60岁前:男女 危险因素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高脂血症 3、高血压病 4、吸烟 5、糖尿病 6、肥胖,冠心病的评估,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的预防 1、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2、定期查心电图 3、定期定量服药 4、积极治疗原发病 5、注意低脂饮食 6、适量进行有氧运动,概念 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水、电解 质代谢紊乱,导致血糖、尿糖增高,继发血管和神经 系统病变的一种慢性疾病。 病因 1、遗传因素 2、病毒感染破坏胰岛细胞 3、自身免疫主要为1型 4、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 5、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结构缺陷,糖尿病(DM),血糖 80120mg,血管,血糖的来源,耐糖现象进食血糖 2h后血糖恢复正常 当血糖胰岛素分泌降血糖 当血糖胰高血糖素分泌 升血糖 其他使血糖上升的激素: 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素、(甲状腺素),血糖不衡定的影响,血糖过低-脑功能 血糖过高-糖尿病,胰岛,胰的内分泌部散在于胰腺实质内,尾多,头少 分泌: 胰岛素60-70%; 胰高血糖素15-25%; 生长抑素5-10%; 胰多肽2%;,胰岛素生理作用 1、糖代: 促细胞摄取和G分解利用 促G肝糖原、肌糖原,脂 抑制糖异生(脂、AA) 2、脂代: 促肝合成脂肪酸入脂C 促G入脂肪C 抑脂酶,脂解 3、蛋代 促AA入C 抑蛋分解 抑肝糖异生,血糖,血脂,合成 分解,病变 1、胰岛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减少 2、大、中动脉,微血管变性、坏死、硬化、狭窄 3、肾、视网膜、神经系统等病变 临床表现 主要: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三多一少 可伴腰痛、视物模糊、外阴瘙痒、龟头炎、尿痛、乏力、多汗、心慌、手抖、饥饿、低血糖、皮肤感染等,糖尿病的诊断 (WHO 1999) 1、患者:符合下列标准之一,且次日仍符合者 (1)临床表现随机血浆血糖11.1mmoI/L (2)空腹血浆血糖7.0mmoI/L(8 h未进食) (3)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h11.1mmoI/L 2、过度状态(高危状态) (1)空腹血浆血糖5.6mmoI/L7.0mmoI/L(IFG) (2)h7.8mmoI/L 11.1mmoI/L(IGT),附: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分型 (WHO 1999) 1、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遗传为主) 占5% 、青少年、急、快、重、须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遗传+环境) 占90% 、成年、老年、胖、轻、慢 (环境:不运动、能量过剩、肥胖) 3、妊娠糖尿病 4、其他特殊类型(少见),危害 1、急性并发症:死亡率高达40% 酮症酸中毒(1型多) 高渗性昏迷(老人多) 2、慢性并发症:亦可死亡、或致残 血管病变(冠心、高血压、脑卒中、下肢 坏疽糖尿病足) 微血管病变(致盲、肾衰) 神经病变 代谢综合症(TG、HDL、BP、FPG),糖尿病的现况,流行特征 1、患病率高:2.6%/2346万 (02年18岁以上) 1,715万空腹血糖受损者 2、发病率逐年增高趋势:10-15年后可能出现高峰 3、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4、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年轻化趋势 5、体力活动少者高于体力活动多者,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遗传 2、超重、肥胖 3、体力活动不足 4、膳食不平衡,防治策略及措施 三级预防并重 1、一级预防 对象:一般人群; 目的:防发生 措施:危险因素干预 1、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适当运动 3、合理膳食 4、戒烟限酒,2、二级预防 对象:高危人群 1、IFG、IGT、A1C 5.76.1% 2、家族史(双亲或同胞) 3、超重、肥胖 4、分娩巨大儿的妇女(出生体重4kg) 5、高血压等心血管患者 6、HDL0.91mmoI/L和(或) TC2.75mmolL 7、少运动、45岁以上 目的:防发展 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筛检-P454,筛检方法: 1、OGTT 2、FPG 3、指尖血血糖 筛检周期: 1、45岁正常人3年一次 2、高危人群每年一次OGTT、FPG,3、三级预防 对象:患者; 目的:防并发症 措施:个性化、系统化健康管理; 随访: 监测血糖、血脂、血压 评估疗效,调整方案 指导饮食、运动、减肥,督促实施 并发症的定期检查,概念 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脂肪细胞体积、数量,体脂/体重, 全身/局部 单纯性95% 病理性5%(内分泌疾病、药物性) 肥胖病的分型 全身性 中心性腹腔、腹壁 下身性臀、大腿,肥胖,基础知识P254,肥胖病的诊断 (中国) 1、患者: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成年28 腰围(WC):强调中心性 成年男性85cm 成年女性80cm 2、超重(高危状态) 体重指数(BMI):成年24 28,危害 1、是多种慢性病的发病危险因素 1)上身性肥胖导致糖尿病并发心血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