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5.docx_第1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5.docx_第2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5.docx_第3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5.docx_第4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卷5.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计数时一般选取菌落在30300之间的平板,C错误。考点:本题意在考查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2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 B C D 【答案】C【解析】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使用固体培养基,故 正确;平板划线法采用接种针进行操作,而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涂布器进行操作,故错误;纯化时,要进行无菌操作,需要在火焰旁接种,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混入培养基,故正确;平板划线法一般用于分离而不是计数,故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3尿素是尿素分解菌的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A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多越好B尿素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少越好C尿素分解菌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无机氮D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有机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配制培养基时,葡萄糖和尿素的含量都要适中,A、B都错误;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但能利用尿素中的氮元素发生同化作用,尿素本身就是有机物,所以尿素中的氮是有机氮。故C错误,D正确。考点:尿素分解菌的相关知识【名师点睛】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1)原理:CO(NH2)2H2OCO22NH3;由于NH3的产生,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因此可通过检测pH的变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2)方法: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则pH升高,说明该种细菌能分解尿素。4将硝化细菌接种到下列培养基中,其中可以长出硝化细菌菌落的是()。A. 无氮培养基,试管密闭B. 无氮培养基,试管口用棉塞塞住C. 含氮培养基,试管密闭D. 含氮培养基,试管口用棉塞塞住【答案】D【解析】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应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在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满足微生物对pH、氧气等要求。硝化细菌是自养需氧型微生物,利用无机氮源,因此培养硝化细菌需含氮的培养基,试管口用棉塞塞住。5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 )A.含碳有机物、氨、光B.含碳无机物、氮、氮C.含碳有机物、氨、氨D.含碳无机物、氨、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硝化细菌能利用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故是含碳无机物,硝化细菌能将氨氧化常亚硝酸,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小山,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故氮源是氨,能量来源也是氨,故D正确,其余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6下面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B. 划线操作时完全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C. 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D. 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最终要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落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但是在划线过程中和划线后对培养基不能进行灭菌,A错误;划线操作时不能完全打开皿盖,划完后要立即盖上,B错误;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可能导致菌的无氧呼吸或者杂菌污染等情况,C正确;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不能相连,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平板划线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下列是关于“微生物接种以及单个菌落观察”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入培养皿备用B接种前接种环须经酒精灯火焰灼烧C接种时应用无菌刮铲在培养基表面涂匀D倒置培养皿,37恒温培养4872小时后观察【答案】C【解析】8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成分NaN03K2HP04KC1MgS047H20FeS04(CH20)H20青霉素含量3g1g0.5g0.5g0.01g30g1L0.1万单位A. 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B. 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C. 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CH20),唯一氮源是NaN03D. 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则应除去(CH20),再添加纤维素【答案】D【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因配方中没有凝固剂琼脂,所以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A项正确;因配方中有青霉素,所以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项正确;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CH20),唯一氮源是NaN03,C项正确;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则应除去(CH20)和青霉素,再添加纤维素,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的分类和应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正确解答此题,需以“培养基的成分”为切入点,从中抽提出有效信息:该配方中有青霉素、但没有凝固剂琼脂、含碳元素的物质只有(CH20)、含氮元素的物质只有NaN03、将其与“所学相关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并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知识建立联系。9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B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置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C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D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消毒处理【答案】B【解析】A.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尿素和葡萄糖是碳源;错误。B.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置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正确。C.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错误。D.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进行灭菌,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消毒处理;错误。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利用【名师点睛】选择培养基的制作方法(1)在培养基全部营养成分具备的前提下,加入物质: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抗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如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时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但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从而可将该菌分离出来;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时可抑制细菌、放线菌的生长,从而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2)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分离自生固氮微生物,非自生固氮微生物因缺乏氮源而无法生存;培养基中若缺乏有机碳源则异养微生物无法生存,而自养微生物可利用空气中的CO2制造有机物生存。(3)利用培养基的特定化学成分分离特定微生物:如当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从而分离出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4)通过某些特殊环境分离微生物:如在高盐环境中可分离耐盐菌,其他菌在盐浓度高时易失水而不能生存;在高温环境中可分离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其他微生物在高温环境中因酶失活而无法生存。10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了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右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菌的死亡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的有无来确定B第2、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可杀死MRSA菌C实验还需设计有2g / 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此实验设计不能揭示蛋白质H的作用机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菌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因而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A正确;第2组和第3组对比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H混合物可杀死MRSA菌,B错误;由于第2组的青霉素是20g/mL,而第3组的青霉素是2ug/mL,所以实验还需设计有2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C正确;此实验设计只发现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H混合物可杀死MRSA菌,但不能揭示蛋白质H的作用机理,D正确;答案是B。考点:本题考查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1培养基配制需要运用灭菌和消毒技术,但两者消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消毒结果和灭菌结果之间的关系()A. B. C. D. 【答案】B【解析】灭菌是指杀灭或者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孢在内。注意微生物不仅包括细菌,还有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等。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的部分微生物,也可能是致病的微生物,细菌芽孢和非病原微生物可能还是存活的。所以,一般来说,灭菌的结果应包含消毒的结果,选B。【点睛】比较消毒和灭菌项目消毒灭菌条件使用较为温和的理化方法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结果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适用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微生物的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如100 ,56 min),巴氏消毒法(80 ,15 min),酒精、氯气、石碳酸等化学药剂消毒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12下表是不同筛选的方法或结果,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筛选耐盐的杨树品种,用不同浓度的NaCl液处理不同品种杨树幼苗,应以幼苗成活率为观察测量的指标,A项错误;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只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存活,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酚红指示剂在pH升高后将变红,这样可以准确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B项正确;抗生素抗性基因只是基因工程中用作载体的质粒应含有的标记基因的一种,C项错误;筛选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常是将杂交瘤细胞多倍稀释,接种在多孔细胞板上进行筛选,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方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对平时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题意进行灵活运用。13培养基的配制需要运用灭菌技术。下列关于灭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杀死一定环境中的所有细菌 B杀死一定环境中的所有的有害细菌C杀死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 D杀死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答案】D【解析】14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 DNA粗提取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酒精进一步纯化DNAB. 制作果醋时应避免通入空气以保证有关菌种正常代谢C. 制作果酒时应反复冲洗葡萄以避免杂菌的影响D. 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数目,应采用平板划线法【答案】A【解析】DNA粗提取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酒精进一步纯化DNA,醋酸菌是好氧菌,果酒制作应反复冲洗葡萄去除污物,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数目,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所以A选项正确。15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多于实际的活菌数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均可分离和提纯细菌,但前者不能用来计数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有可能是由多个细菌形成的,所以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A不正确;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B正确;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均可分离和提纯细菌,但前者不能用来计数,C正确;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以减小实验误差,D正确考点:菌落数目的统计16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关于这两种接种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都只能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 B. 都能用于微生物的计数C. 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 D. 接种工具使用后需要灭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微生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常用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以形成单菌落,所以常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解:A、将微生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的方法通常为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B、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以形成单菌落,所以常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平板划线法常用来筛选分离微生物,B错误;C、两种接种方法在培养基中形成单个菌落,C正确;D、为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工具需要灭菌后使用,D正确;故选:B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17在甲、乙、丙、丁四组相同培养基上分别接种正常的R型菌、正常的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基中只有S型一种菌落B利用培养的细菌在小鼠体内转化时,R型菌先上升后下降C 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混合培养,可证明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D甲、乙、丙三组可作为丁的对照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S型活菌的DNA仅能使部分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故培养基中有R型和S型两种菌落,A错误;利用培养的细菌在小鼠体内转化时,R型菌先下降后上升,B错误;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混合培养,可证明S型菌体内存在着某种转化因子,但无法证明转化因子就是S型菌的DNA,C错误;甲、乙、丙三组可作为丁的对照组,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18对分解尿素细菌的初步筛选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的目的是A指示剂变蓝能认定该菌能分解尿素B对菌种进一步鉴定C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D培养基中缺乏酚红作营养物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酚红指示剂在pH升高后将变红,这样可以准确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考点:考查酚红指示剂的目的。点评:难度较小,理解酚红指示剂在pH升高时会变红的原理。19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有土壤取样 称取土壤 稀释土壤溶液 涂布平板 微生物的培养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中,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需要灭菌,所取的土壤样品不能灭菌,称取土壤样品时和进行梯度稀释及涂布平板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所以操作需要在火焰旁进行。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无菌操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以减少实验误差,A错误;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B正确;尿素分解菌的氮源是尿素,其他不能利用尿素的菌就不能生长,所以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可以选择尿素分解菌,尿素分解菌可以将尿素分解为氨,可以使酚红指示剂变红,故C正确;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D正确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微生物的利用【名师点睛】 1微生物的分离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一营养物质的“嗜好”,专门在培养基中加入该营养物质,使该微生物大量增殖这些物质主要是一些特殊的碳源、氮源,如纤维素可用来富集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尿素可用来富集尿素分解微生物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种抑制物质的抗性,在混合培养物中加入该抑制物质,经培养后,由于原来占优势的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分离对象却可趁机大量增殖,使之在数量上占优势如筛选酵母菌和霉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因青霉素可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抑制两类微生物的生长,而酵母菌和霉菌正常生长增殖2、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3、计数方法显微镜直接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二、非选择题21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脂肪酶,微生物B可以产生油脂。这两种物质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1)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六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油脂为_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2)显微观察时,微生物B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染色。微生物B产生的油脂易挥发,可选用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A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法进行计数。(4)加酶洗衣粉是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除脂肪酶之外,常用的酶制剂还有_等。(至少写出两种)【答案】 碳源 苏丹(或者苏丹) 水蒸气蒸馏法 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根据题意梳理并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1)筛选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A时,应该使用只有目的菌能够生存的,而其他微生物不能生存的选择培养基,所以培养基中应该添加油脂作为唯一碳源。(2)油脂通常可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由于微生物B产生的油脂易挥发,所以可选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A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该种方法测定的菌体包括活菌和死菌);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4)加酶洗衣粉中除脂肪酶之外,常用的酶制剂还有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22(7分,每空1分)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是不经过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理由是 。(2)培养基中氮源是 ,这种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 培养基,目的是只允许能合成 的微生物生长,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3)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 法进行接种。(4)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使指示剂变红【答案】(1)不能 缺少植物激素(2)尿素 选择 脲酶(3)稀释涂布法或平板划线(4)酚红 【解析】试题分析:(1)该培养基的成分中没有植物激素,因此不能用于植物组织培养。(2)该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因此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细菌能够产生脲酶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将因缺少氮源无法生长繁殖,因此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3)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4)鉴定尿素分解菌常采用酚红指示剂染色,使指示剂变红色。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3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1)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需采取 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 (填“无机碳”或“有机碳”)。在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炭疽杆菌生长对 、 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 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 ,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 ,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 比对照组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 、 。【答案】高压蒸汽 有机碳 pH、氧气显微镜细菌大量繁殖 等量生理盐水 浑浊度吞噬细胞、浆细胞【解析】试题分析:(1)液体培养基灭菌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炭疽杆菌是异养生物,所以液体培养基中的碳源应是有机碳。培养基除了提供营养物质外还要满足微生物对pH、氧气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2)要观察细菌的形态需要用显微镜。(3)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对照组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应加入的是等量的生理盐水。如果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低,说明可能是被炭疽杆菌感染。因为4小时时浑浊度较高,而6小时后变清,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炭疽杆菌体内的,大量繁殖后能将该菌体裂解,浑浊度下降,说明之前繁殖的细菌是炭疽杆菌。(4)产生抗体的是体液免疫,参与体液免疫的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因此还应有吞噬细胞和产生抗体的浆细胞。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24如图是以鲜葡萄汁为原料,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甲过程结束后,葡萄酒制作是否成功,可用_溶液来鉴定。乙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制作葡萄醋需要向发酵罐提供_。(2)若直接用洗净的红葡萄制作果酒,最后得到的葡萄酒呈红色,这是由于_造成的,发酵过程中每天搅拌23次的目的是_。(3)葡萄籽中含有大量葡萄风味物质,这些物质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醋中,因此常用_法来分离提取。(4)通常可釆用_法(填2种)对分离纯化的醋酸菌进行计数,_法常用于对活菌进行计数,但其最终的统计结果却往往小于样液中的活菌数。【答案】 酸性重铬酸钾 氧气 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 释放酵母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 萃取 血球(细跑)计数板计数法和稀释涂布平板 稀释涂布平板【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学生识记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2、灭菌: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4、发酵: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内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1)甲过程完成后,得到的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醋酸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因此制作葡萄醋需要向发酵罐提供氧气。(2)若直接用洗净的红葡萄制作果酒,最后得到的葡萄酒呈红色,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溶解在其中,使葡萄酒呈红色。发酵过程中每天搅拌23次的目的是释放酵母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3)葡萄籽中含有大量葡萄风味物质,这些物质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醋中,因此常用萃取法来分离提取。(4)微生物(醋酸菌)的计数方法有血球(细跑)计数板计数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由于无活力的微生物无法形成菌落,所以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于对活菌进行计数,但其最终的统计结果却往往小于样液中的活菌数。25【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蛋白酶在生物医药和日用化工等生产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某同学为筛选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做了如下实验步骤(配置了下列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步骤取样培养基培养结果I土壤样品葡萄糖,(NH4)2SO4,K2HPO43H2O,KH2PO4,NaCl,CaCl2,MgSO47H2O,加水定容培养液aII1mL培养液a同上菌落III挑取单菌落细菌培养基培养液b(1)为实现筛选目的,步骤I所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中,应去除_并加入高浓度的_。(2)为实现目的菌的分离和计数,步骤II所使用的培养基中还应加入_制成平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实验结果如图A。(3)步骤III应挑取图A中_处的菌落,本步骤的目的是_。(4)图B是该蛋白酶和其它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酶活性。在该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通常需对发酵液在6070保温一定时间的,其作用是_。【答案】葡萄糖蛋白质琼脂稀释涂布平板法a快速增加目的菌的种群数量(扩大培养)大幅度降低发酵液中其他酶的活性【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及酶活性的检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具备探究简单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1)培养基中添加特定的成分以促进需要的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用于进行微生物筛选;根据题意,为筛选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步骤I所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中,应去除葡萄糖并加入高浓度的蛋白质。(2)为实现目的菌的分离和计数,步骤II所使用的培养基中还应加入琼脂(凝固剂)制成平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3)图A中a处的菌落透明圈最大,故其菌种分解蛋白质的能力最强,所以步骤III应挑取图A中a处的菌落,本步骤的目的是快速增加目的菌的种群数量(即扩大培养)。(4)图B曲线表明,6070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很高而此时其它酶的活性很低,因此在该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通常需对发酵液在6070保温一定时间的,可大幅度降低发酵液中其他酶的活性。26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 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实验前酵母菌需加水进行活化处理,其代谢类型是_。(2)接种量相同时,摇床转速为250 的酵母菌种群在前6h增长较快的原因是_。(3)根据实验结果,较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变量组合有_。(4)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该兴趣小组采用了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法。若某同学吸取培养液制成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图1是一块规格为1mm 1mm0. 1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观察到图2所示的图像。从试管中吸出酵母菌培养液前要_,目的是确保随机取样时有均匀的种群密度。图1这块血球计数板上有_个计数室.图2表示的这个大方格上含有_个中方格,其体积是_。若计数得图2中每一中方格里酵母菌平均数为20个,则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_个。【答案】 (1). 异养兼性厌氧型 (2). 氧气供应充足,酵母菌代谢旺盛,增殖快 (3). )转速,接种量1.0 mL和1.5 mL (4). 振荡(摇匀) (5). 2 (6). 25 (7). 0.1mm3 (8). 5脳106【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模型,考察酵母菌的代谢方式,增长规律及原因,和使用血球计数板计算酵母菌的种群密度的方法。解析:(1)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究竟发酵。(2)在酵母菌培养初期,酵母菌种群数量少,而培养基中生存空间充裕,物质和能源丰富,氧气充足,生存环境优越,故酵母菌繁殖速度快;。(3)比较三幅图可知转速230rmin-1时,三条曲线均体现出了“S型增长;(4) 在吸取酵母菌培养液之前,要先摇匀,保证酵母菌分布均匀;血球计数板上有两个计数室由图2可知这个大方格上含有25个中方格,其体积是1mm1mm1mm=0.1mm3若计数得图2中每一中方格里酵母菌平均数为20个,则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个数=20250.1mm3lmL=5106(1mL=1000mm3)点睛:27回答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1)微生物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 处理,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和 ,其对应的接种工具分别是 和 。(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 培养基(按用途分类),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 。在将样品进行梯度稀释时,要用到101倍稀释的样品,需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菌悬液至盛有9ml 的试管中。(3)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采用的MS固体培养基中除含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外,通常还需添加植物激素,其中主要是 和 ,当这两种激素同时使用的时候可以提高 。在进行接种之前,要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既要考虑药剂的效果,还要考虑外植体的 。(4)通常要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 法进行鉴定,下图为其结果示意图,A、B、C、D四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 ,请问乙代表的物质是 。【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接种环 涂布器 (填对应才给分)(2)选择 碳源 无菌水(3)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分化频率 耐受能力(4)纸层析 AD 其他色素和杂质【解析】(1)微生物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应的接种工具分别是接种环和涂布器。(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只含有纤维素唯一碳原的选择培养基。在将样品进行梯度稀释时,要用到101倍稀释的样品,需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菌悬液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3)采用的MS固体培养基中除含有多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外,还需添加植物激素,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趋势同时使用这两种激素可以提高分化频率在进行接种之前,要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既要考虑药剂的效果,还要考虑外植体的耐受能力(4)通常要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法进行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中会有杂质,层析时会留下痕迹,而标准样品没有杂质,层析时不会留下杂质痕迹,所以,A和D属于标准样品乙代表的物质是其他色素和杂质。【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名师点睛】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2、胡萝卜素的提取:(1)胡萝卜素的性质: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2)胡萝卜素的提取来源: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一是从植物中提取;二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荻得;三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3)萃取剂:最适宜作胡萝卜素萃取剂的是石油醚(4)实验流程: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石油醚)过滤_浓缩胡萝卜素鉴定(纸层析法)28(15分)甘蔗含糖量高,是生产燃料酒精的优质材料。为了提高酒精产量,需要优质甘蔗品种和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作为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果要用甘蔗的外植体作为材料对甘蔗进行大规模繁殖,在对甘蔗外植体细胞进行接种前,需对制备的培养基进行 、外植体进行 后,才能接种。(2)在外植体培养获得幼苗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激素是 与 。(3)为了获得理想的酵母菌菌种,可以对野生菌种进行诱变处理。然后在 (A固体 B液体 C选择 D鉴别)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该培养基要比基本培养基额外添加 ,在该培养基中挑选 菌落,即为耐高糖、耐酸特性的突变酵母菌。 (4)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MS培养基和微生物培养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 。【答案】(1)灭菌 消毒 (2)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3) AC(2分,答对一项给1分) 高浓度蔗糖(或葡萄糖);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 (4)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 【解析】试题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接种前对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外植体要进行消毒。(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入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3)要想筛选所需要的菌种,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题意要求筛选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作为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因此培养基中要额外添加高浓度的蔗糖;在添加高浓度蔗糖的酸性培养基中生长的酵母菌即是需要的菌种。(4)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是MS固体培养基,需要添加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而微生物培养基不添加植物激素,都需要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9【生物技术实践】运用生物技术实践知识回答下列问题:I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保持遗传性状的一致等优点,其基本过程为:外植体一愈伤组织一试管苗。(1)外植体接种前需要进行_(填“消毒”或“灭菌”)处理。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之为_。(2)培养基中需要添加_一作凝固剂,一般还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当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_(填“高”“适中”“低”)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3)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的原理是_。II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周围出现了杂菌污染,为判断该杂菌是否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某小组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置的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实验。(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2)接种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