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配套练习(二)_第1页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配套练习(二)_第2页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配套练习(二)_第3页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配套练习(二)_第4页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配套练习(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配套练习(二)数字推理题是公务员考试行政测试中一直以来的固定题型。所谓数字推理,就是给应试者一个数列,但其中至少缺少一项,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为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白项。解答数字推理题时,应试者的反应不仅要快,而且要掌握恰当的方法和技巧,数字排列规律主要有六种: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数列、积数列、幂数列及其他特殊数列。其他形式均从这六种形式上发展变化而成的。第一节 等差(和)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而这种形式在考试中,往往不会以最直接最简单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而是经过“掩饰”之后展示给大家。如多级等差,间隔等差(隔项相减)等表现形式。例题1:5,12,21,34,53,80,( )A115 B117 C119D121解答:参考答案B。一级差:7,9,13,19,27,二级差:2,4,6,8, ?10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二级等差,因此回溯答案为102780117。例题2:3,2,11,14,(),34A.18 B.21 C.24D.27解答:参考答案D。间隔差:1138;14212;?11();341420。抓住8,12,(16),20可以构建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因此答案为161127。和数列的典型是裴波纳契数列(1,1,2,3,5,8,13,21),表现为移动求和数列。现在数字推理考察发展为求和后构成新的数列或多项求和数列。例题3:67,54,46,35,29,()A.13 B.15 C.18 D.20解答:参考答案D。此题属于移动求和构成规律,这种形式是相对于求差的一种姐妹类型。67+54=11,54+46=10,46+35=9,35+29=8,29+(20)=7。例题4:7,8,13,15,21,28,(),49A.34 B.36 C.38 D.42解答:参考答案B。7815,81321,131528,1521(36),212849。等差数列,和数列的特征:1一般等差:差值幅度变化跨度不大,且表现具有平稳的序列性;数字性质基本保持明显的规律性。2间隔等差:差值幅度变化跨度也不大,表现有一些“波浪”型(忽大忽小)。但从间隔角度去看数字性也是基本保持明显规律性的。3一般和数列:差值变化幅度不大,且有时具有平稳的序列性,有时具有一些“波浪型”特点。数理角度去看比较接近间隔等差的特点。4间隔和数列:差值幅度变化不大,且数项较多,通常6项及以上。第二节 等比/移动求积数列等比数列:是数列项与项之间的比值是一个常数,我们称这样性质的数列为等比数列。在公考试题当中,等比数列不可能赤裸裸的用来考查应试者,一般都是进行“伪装”。如:结合等差数列,使其差值之后看出是等比数列;或者比值不是常数,其项与项之间的比值构成一个新的等比数列,我们称其为多级等比数列。例题5:2,6,18,54,()A112B142C162D188解答:参考答案C。236,6318,18354,543162例题6:8,4,4,6,12,30,()A.60B.72C.84D.90解答:参考答案D。80.5=4,41=4,41.5=6,62=12,122.5=30,303=90移动积数列和等比数列是姐妹关系(乘除是一家),其典型代表就是阶乘:n!1234n,如:1,1,2,6,24,120,720。呈现1,2,3,4,5,6倍(乘数构成序列)。就目前考试来说,通常都是考察阶乘的变形形式(对阶乘的加减修正),如下面这个例题。例题7:-1,0,4,22,()A118B120C112D124解答:参考答案A。此题从数列的幅度上看呈现的是“加速”性放大。尽量考虑乘积或次方关系。加速性放大的趋势一般表现为移动性乘积。此题数据不是很好处理,特别是0在乘法关系当中不好处理,可以向办法规避0的出现,适当的修正。如给所有的选项2规避掉0,构成新数列:12,02,42,222,变成阶乘数列。当然,此题也可以考虑直接倍数修正:(-1)2+2=0;03+4=4;44+6=22;225+8=118。例题8:1,3,3,9,27,()A251B243C223D143解答:参考答案B。133,339,3927,927243。等比移动积数列的特征:1一般等比数列的变化幅度跨度相对较大。但趋势相对平稳。2特殊等比数列(如例题6,7,8所示),数列变化幅度跨度相对呈现“加速”特征(从小幅度到大幅度的逐渐变化过程)。第三节 次方、开方数列(一)次方数列一般指数列中各数字之间在等差数列的基础上进行乘方运算后重新进行排列。应对这类型数列,需要大家熟练掌握110的3次方,120的2次方,2的110次方,3的16次方,以及在做题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一些“稀有”次方数。在记忆这些内容的时候,尽量做到正反都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幂数列通常分为三种形式。底数序列型,幂序列型,底数幂双序列型。例题9:0,7,26,63,124,()A125B215C216D218解答:参考答案B。1-1=0,2-1=7,3-1=26,4-1=63,5-1=124,6-1=215例题10:7,7,9,17,43,()A.119 B.117 C.123 D.121解答:参考答案C。从数字来看,可分解性比较差,变化幅度有一些加速度放大。可考虑做差之后留心乘积和次方的变化。做差:0,2,8,26,();观察发现这是3与1构成的数列:30-1=0,31-1=2,32-1=8,33-1=26,因此答案为34-1=123.例题11:1,3,11,67,629,()A2350B3130C4783D7781解答:参考答案D。10+0=1,21+1=3,32+2=11,43+3=67,54+4=629,65+5=7781。例题12:1,32,81,64,25,()A.1 B.6 C.8D.10解答:参考答案B。这类题目的特点比较明显,幅度变化呈现的是一个开口向下抛物线变化。其构成特点是底数和幂呈现2个不同方向的序列性。161,2532,3481,4364,5225,616幂指数:6,5,4,3,2,1;底数:1,2,3,4,5,6。幂数列特征:1一般幂数列整体表现的幅度变化幅度越往后越具有跳跃性。2特殊性幂数列差值变化幅度具有加速性变化和抛物线变化。因为常常和等差数列混合编题。因此差值幅度的跳跃性需要认真识别。3一般情况下幂数列的数理性质基本保持明显的规律性,有时候前面1,2个项会有例外(看作起始项)。(二)开方数列跟次方数列对应的是开方数列,但是开放数列有一定的特殊性,一个无理数开方数在于自然数进行运算之后的表现形式较为明显。因此对于开方数列实则还是比较简单的。一般规律集中在根号内,和根号外的双向数列关系。当然也有一些涉及分数形式的开方数就少许复杂一点。比如:这样的一种表达形式:=这是关于带根号的分数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转换。在有些数列给出的选项当中往往会将其转换而让考生很难一下子发现答案。例题13:,。A. B. 2 C. D.解答:参考答案为A。这就是典型的分数形式的根号数列,其实不难发现第二个,第三个的分母是,不妨假设第一项的分母是;具体解法如下:, ,=。例题14:2+,4+,8+,A16+ B。16+ C。8+ D。16解答:参考答案为B。此题是根号数列中的双重数列问题。每项都是由整数和根号数组合相加而构成。2,4,8,(16)这是最明显的等比数列。根号数列则可以转化为:,()抛开根号不谈。2,7,12,17就是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例15:,( ),A6 B. 3+ C. D. 3+解答:参考答案为C。此题还是属于根号数列的双重数列,我们把每一项都分成2部分来看待。看每一项“+”前后数字构成的数列:“+”前:1,3,()“+”后:,(),根号内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第四节 混合数列混合型数列,是指把传统的基础类型数列混合杂糅到一起构成的复合型数列。或者是指涉及具有三项及三项以上的多重复合运算的类型数列规律,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涉及到递推形式、分数形式、因式分解形式等,这类数列是考试当中的难点,也是考察的重点题型。(一)分数数列分数数列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通分的方式隐藏其规律。只要我们明白这一点,通过其它最简分数来构建规律,还是可以轻松应对的。分数数列从形式上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分数之间的基本规律(等差、等比、递推等基本规律)(2)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的运算(和、差、积)构成的新数列规律(3)分数的分子、分母构成双重数列(4)分子、分母组合构成的整体规律例16:,( )A B。 C。 D。解答:参考答案B。此题最大的特点在于数字从简到繁的变化,从小到大的变化。那么我们就可以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一定存在某种计算表达。如我们发6+1117,观察17+2946,刚好是2倍的23因此即可断定我们的分子应该是由前面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求和得到的。因此答案的分子应该是的分子分母求和即46+76=122,具体规律:1+1=2,1+2+1=4,即。 2+4=6,4+6+1=11,即6+11=17,11+17+1=29,即。 17+29=46,29+46+1=76,=46+76=122,76+122+1=199,即。例17:,1,( )A B。 C。 D。解答:参考答案C。此题观察得知应该是需要通分的,分母应该介于24和54之间,那么就应该是这样一种形式:,首先我们发现分子均相差9,通过43+9=52完全有理由相信C是正确的,我们不妨按照这种分子差9的模式构建规律,倒过来看:,分母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分子是43+9=52,即答案为。例题18:,A B。 C。 D。解答:参考答案A。分数题实则就是多重数列形式,由于分数的本身的特点,可以分为分子,分母两个部分的数列规律。其次也可以是分子分母相互交叉组合的数列规律,再加上其具有约分通分特点,其难度更是高出其他类型一些。此题首先从前三个数的分子来看,0,1,3。差值是1,2,根据演变可以是3,也可以是4,进而采取假设验证即可得出答案。如果是3,那么就应该是0,1,3,6,10,15。数列为:,。(二)递推数列递推,顾名思义就是多项(三项及以上)之间发生的关系构成了一个规律公式。例如我们知道最经典的递推公式就是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其规律特征就是前两项之和接下来的一项。An=An-2+An-1,这就是递推数列的最简单的表现形式。递推数列除了移动加法运算,还包括减法、乘法、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等多种形式,从三项构建关系有时候扩展到四项或是跨项An+An+1=An+3。解决此类递推以及变形的数列不仅仅需要从思维上突破传统的规律想法,还需要善于抓住2、3个数字先行建立一种规律,以及来验证并逐步排除,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例题19:2,3,7,16,65,321,()A.4546 B.4548 C.4542 D.4544解答:参考答案A。选项非常大。其幅度变化也具有加速性,因此可考虑前面两项也就是65和321之间的乘积或次方关系组合。成绩和选项有差距不太可能。那么从二次方的角度来看65比较接近选项。此时,我们可以用小数字验证,如:3、7、16, 32+7=16,可以构建a 、b、c的规律。故而答案为652+321=4546(看尾数)。例题20:22,36,40,56,68,()A84B86C90D92解答:参考答案C。这是典型的混合运算递推规律。规律表达式:An=An-2+An-1/2,具体做法:22+36/2=40,36+40/2=56,40+56/2=68,56+68/2=(90)。例题21:13,9,31,71,173,()A235B315C367D417解答:参考答案为D。此题其实和例题2是异曲同工。其规律表达式:An=An-2+An-1*2,具体解法:13+9*2=31,9+31*2=71,31+71*2=173,71+173*2=417。例题22:6,7,8,13,15,21,(),36A27B28C31D35解答:参考答案为B。这个类型就是我们上述提到的递推数列当中的跨项运算。其表达式:An+An+1=An+3,也就是说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具体解法:6713,7815,81321,1315(28),152136。例题24:38,24,62,12,74,28,()A74B75C80D102解答:参考答案D。这个类型是递推当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我们称之为“接力递推”。之所以叫做“接力递推”也是因为其规律的形式所得名。这个题目具体解法:382462,621274,7428(102),我们发现,其前面一次移动求出的结果(数列项)是作为下一个运算的起始值。故而得名“接力”。当然如果项数不凑巧,我们就必须考虑38和24、62和12、74和28之间的关系了。递推规律是变化无穷的。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最主要还是我们学会开放思维,适“题”应变,不要拘泥于固定几种形式。这样才是学习数推的最佳方法。当然一切学习的根源在于掌握其基础的题目作为模型。以此发散,主动思考。(三)双重数列所谓双重数列,是指在一道数列中出现两种规律。这类数列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奇偶项数列;第二,分数形式的分子分母各成规律的数列(这类情况将在分数类型当中讲);第三,两种数列通过项与项之间的和、差、积、商所表现出来的数列。例题25:1,6,20,56,144,()A.256 B.312C.352D.384解答:参考答案C。这类题目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我们把它叫做组合题当中的因式分解型:11,32,54,78,916,1132352。从这个分解角度我们就可以利用数列所含有的明显因子序列特征来判断选项。如此题含1,3,5,7,9,11的因子。可以考虑答案是11的倍数。例题26:12,10,14,13,16,16,(),()A14,18B20,19C18,19D20,18解答:参考答案C。这是典型的奇偶项数列。这类规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项数比较多,一般都在7项以上。具体解答如下:奇数项:12,14,16,(18)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偶数项:10,13,16,(19)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例题27:3,8,17,32,57,()A96B100C108D115解答:参考答案选B。像这样的题目难度是比较大的。但是只要大家注意熟悉这个类型,和掌握基础的数推规律,那这样的多重数列组合成一个整体数列题也自然不在神秘了。另外一种方法:此类题目你可以这样看,首先这个数列估算相邻项之间是2倍关系。32+2=8,82+1=17,322-7=8,572-?=(),再看被减去或者加上数的构成的数列是:2,1,1,-2,-7,?=-14,我们发现差值是-1,-3,-5,-7等差数列,因此答案就是572-14=100。例题28:153,179,227,321,533,()A789 B919C1079D1229解答:参考答案C。此题也是一道组合题。在前面我提到了一些基础的数字性质和规律需要掌握,如果大家对次方数比较敏感的话。那么这个题目相对而言还是很轻松解决的。扫描一下题目,我们发现尾数部分也是3的幂指数的尾数部分,至此规律就一目了然了:153=150+31,179=170+32,227=200+33,321=240+34,533=290+35,(1079)=350+36。前面的部分:150,170,200,240,290,(350)是二级等差数列。例题29:6,8,8,0,-32,()A-128 B64C-64D-96解答:答案为A。这是一道看似难题的简单题目,它也是一条复合双重数列题。拿到这个题目,我们最初的判定方向是围绕负号和0展开的。0任何数结果都是0,且以0项为界限。后面是负数,后面都是正数。因此有理由相信,这个数列分解因式是围绕0前后的数字而进行的。即因子序列应该是3,2,1,0,1,2。632,824,818,00(16),321(32),(128)2(64)另一种解法则可以根据移动差值的倍数来解答:(86)*48;(88)*40;(08)*432;(320)*4128。相比较而言,起始第一种思路根据有启发性。混合型数列的特征包含了所有基本简单数列类型的特征。因此对于基本的数列类型特征做到细致入微,通过做题积累经验,那么对于繁杂的混合型数列就能把握。第五节 图形数字推理数列图形数列特点其实和传统数列相似,只不过图形数列是把一种规律通过几组毫无运算关联的的数据展现出来,从而增加了判断的难度。图形数列分为2种形式:有中间数形式和无中间数形式。(一)“中间数”形式例题30:A8 B9 C13D16解答:参考答案C。这一种形式的图形数列是有一个“中心数”的,所有图形周围的数字通过固定格式的运算方式得到中间数,这种固定格式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规律。此题我们看最有特色的中心数就是第三幅图:60,看四周的数2,6,4如何构成60。显然这里面必定有次方存在,因为24648也不足60。范围缩小了,那么就是由26-4=60。到这里,我们回头再通过其它几个图来验证此规律。具体解法:13-1=0,32-2=7,26-4=60,42-3=13。例题31:A5B4C3D2解答:参考答案A。图形表现的共性是中间数均比较小。因此应当考虑其他三个数的减法关系或除法关系。;(二)无“中间数”形式例题32:A13 B.7C.0D.6解答:参考答案D。这一种没有“中心数”的图形数列其变化就有这样几种,(1)上面两项(和差积商)运算下面两项运算(和差积商)(2)左侧两项(和差积商)运算右侧两项运算(和差积商)(3)两条对角线两项(和差积商)运算相等。(4)不同图的四个数求和求积构成相同结果。此题的特点是左边比右边小。因此左边可以考虑乘法,右边考虑加法,构建关系。692826,391512,0966图形数字推理并无很明显的特征,因此解答此类问题,要善于从所给出的几组数据找出具有“相对特殊性”的一组作为突破口,从而便于思路的打开。第六节 其他特殊类型数列除了上述几种类型的数列,各地公务员招录考试试卷中也出现了一些非常规性的特殊数列。基本可以将常考的这些数列分为以下几种。当然这种特殊性的数字推理规律一般是很难短时间内想到的,只就要求考生具有极强的数字敏感性,并在平时多多积累,见多识广才能做到心中有“数”。(1)质数、合数数列利用质数(2,3,5,7,11)或合数(4,6,8,9,10,12,14)结合前面几种主要的数列类型构建的特殊数列。例题33:12,16,22,30、39,49,()A61B62C64D65解答:参考答案A。(数字变化幅度不大,不妨考虑做差。4,6,8,9,10,12很明显属于合数序列。故而答案为49+1261。(2)拆分数列拆分数列是将数项的个位,十位,百位等上的数字拆出来重新按照某种规律组合运算的形式。这类题目对考生的数字敏感度要求较高。例题34:2137,4036,2380,3532,4702,()A5257B3833C3948D5053解答:参考答案D。此题是数字拆分相加和为固定值。2+1+3+713;4+0+3+613;2+3+8+013;3+5+3+213; 4+7+0+213。(3)取整、取余数列数列的每个数值的整数部分(可进行四舍五入等手段调整)或整除某一常数所得到的余数表现出规律的数列形式。例题35:,4.8 , 2.32,( )A5.9 B.1.83 C.6.5 D.7.8 解答:参考答案C。只看整数部分,去掉小数部分。即发现整数部分为1,2,3,4,5,(6)。因此选C。例题36:1,6,21,46,31,111,()A123B145C91D159解答:参考答案C。此数列属于余数数列,当所有项除以指定除数5时,其余数均为1,因此根据这一特征,可选91满足。(4)对称数列数列在基础规律的运算基础上,形成的新数列呈现以中间项为中心的对称数列。例题37:3,5,10,21,29,40,45,()A52B51C49D47解答:参考答案D。这是一道对称数列,我们先对原始数列进行差值运算。其差值构成的新数列为:2,5,11,8,11,5,(2),这个数列围绕这8这个中间项对称。故而选D。(5)周期数列:数列在基础规律的运算基础上,新数列有若干个相同小数列组合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列。例题38:243,217,206,197,171,(),151A160 B158C162D156解答:参考答案A。这是一道周期数列,其差值构成了2组或更多组相同形式的小数列出现。如此题的差值是26,11,9, 26,(11),(9)。26,11,9这个小数列我们将其称之为一个周期。因此此题答案是17111160。(6)分组数列形式上是以固定个数的项为一组,每组均构成相似规律。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还必须要小心,当项数不够分组时,需要考虑每组之间的衔接规律。例题39:5,24,6,20,(),15,10,()A7,15 B8,12C9,12D10,10解答:参考答案B。这是一道分组数列,我们把数列分成两两一组。其构成的乘积均为120。具体解法:524120,620120,(8)15120,10(12)120。(7)尾数数列当两项利用加法,乘法,减法等运算得到的个位数描述的一种规律。例题40:8,4,2,8,6,8,()A.4B.6C.8D.0解答:参考答案C。乘积取尾数。即6848的尾数是8,故而选C。(8)描述性规律数列对前一项的数字构成进行描述或利用项所在位置的序号对某一性质的数字进行描述。例题41:212,2211,2221,3211,131221,()A.1332211 B.31322111C.132231D.312213解答:参考答案C。此题属于描述性数列,就是后一项是对前一项的描述,如此题。2211是对第一项212的描述表示为2个“2”1个“1”构成2211.因此此题应该选C。二、数字推理解题策略与技巧。数字推理的考察重在考生的归纳能力,除了平时的积累和练习培养对数据的敏感性以外,还需要掌握解答数字推理的基本技巧。(1)变化幅度:差值幅度和比值幅度。注意观察幅度的变化特点,从变化幅度的大小性质上看是否是跳跃性的变化,还是平缓性的变化。从变化趋势分为:线型,抛物线型,波浪型,以及无序型。例题42:2,8,20,38,62,()A.100B.92C.93D.72解答:参考答案B。观察幅度变化比较平缓,因此可以考虑等差角度思考。一级差:6,12,18,24,(30)发现是一个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因此答案应该是306292。(2)从项的奇偶性上观察数列是大致属于传统型规律还是特殊型规律。同时也可以扩展利用这一数理特性检查项的整除特性。比如被3,4,5等数整除之后所表现的数理特点。例题43:14,20,54,76,()A.104B.116C.126D144解答:参考答案C。从项的数理性质角度,都是偶数,没有区分度,再偶数的基础上我们再一次“扒皮”验证奇偶性,相当于除以2之后是7,10,27,38,是奇数,偶数间隔,故而应当考虑的是选项除以2是奇数。即只有C。具体解答此题,可县观察幅度变化是波浪型的,考虑摇摆数列或者运用间隔差,但是因为项比较少,间隔差不能明显判断规律,可考虑摇摆型规律。32+5=14,52-5=20,72+5=54,92-5=76,112+5=126(3)项的可分解性与局部特征的规律性,一些复合型数列需要我们对项的特点有感知能力,判断是否可以根据项数列中隐藏的因子序列看出“破绽”,同时对于局部性规律的深入研究也是有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对局部性规律进行假设验证推至整体。例题44:0,4,16,48,128,()A.280B.320C.350D.420解答:参考答案B01,22,44,68,816,1032320.从分解性上看,通过发现数据具有1,2,4,8,16,32序列因子,根据32的倍数定位320.(4)联系选项分析,通常也是帮助我们寻找解题思路的一种手段。这有助于我们快速判断幅度变化的延续性。例题45:2,3,7,45,2017,()A.4068271B.4068273C.4068275D.4068277解答:参考答案B。此题选项比较大,跟题干的幅度变化判断可知应该是次方级数,根据45和2017判断应该是2017的平方数,用前面的数字验证:22-1=3,32-2=7,72-4=45,452-8=2017,20172-16=4067273(用尾数判断)。三、数字推理训练。1、A39 B.40 C.41 D.422、A6 B7 C8 D93、A9 B10 C11 D124、A5 B4 C3 D25、A9 B10 C11 D126、A.14 B.15 C.16 D.177、A.6 B.12 C.16 D.248、A.6 B.8 C.10 D.129、A.54 B.63 C.85 D.10810、A.24 B.36 C.54 D.10811、A.9 B.18 C.28 D.3212、,( )A B C D13、16,23,9,30,2,( )A37 B41 C45D4914、2,1,3,10,103,( )A8927 B9109 C9247 D1061915、1,2,7,19,138,( )A2146 B2627 C3092 D386516、,2.32,( )A5.9 B1.83 C6.5 D7.817、0,0,6,24,60,120,()A.180 B.196 C.210 D.21618、2,3,7,45,2017,( )A.4068271 B.4068273 C.4068275 D.406827719、2,2,3,4,9,32,( )A.129 B.215 C.257D.28320、0,4,16,48,128,( )A.280 B.320 C.350 D.42021、0.5,1,2,5,17,107,( )A.1947 B.1945 C.1943 D.194122、1.2,3.1,4.4,7.6,12.1,()A.18.8 B.19.8 C.20.2 D.21.223、-1,2,11,38,()A119 B133C121D11724、4,11,30,67,( )A121 B128C130D13525、10,18,35,56,99,( )A.120 B.130 C.143D.15226、27,29,33,41,57,()A87 B88C89D9127、1,1,3,5,11,()A8 B13C21D3228、0,7/3,22/5,45/7,76/9,( )A.12 B.13 C.103/11 D.115/1129、5,12,21,34,53,80,()A121 B115C119D11730、1,32,85,2113,()A.2133 B.3564 C.4170D.345531、3, 0,15,8,(),24A.20 B.30C.35D.4032、2,3,10,15,26,()A29 B32C35D3733、-2,-8,0,64,()A64 B128C156D25034、3,16,45,96,(),288A.105 B.145C.175D.19535、,( )A B C D36、2,2,3,4,9,32,()A.129 B.215C.257D.28337、-344,17,-2,5,(),65A86 B124C162D22738、,( )A B. C. D.39、1,4,14,31,55,()A.83 B.84C.85D.8640、20,20,33,59,98,()A.150 B.152C.154D.15641、2,10,( )A24 B.38 C.+64 D.+3242、675,225,90,45,30,30,()A.27 B.38C.60D.12443、0,1,1,2,4,7,13,( )A22 B23C24 D2544、0,16,8,12,10,( )A.11 B.13C.14 D.1845、82,98,102,118,62,138,()A68 B76C78 D8246、11,81,343,625,243,()A1000 B125C3D147、568,488,408,246,186,()A105 B140C156 D16948、2,4,3,(),A1 B C D49、0,0,6,24,60,120,()A180 B196C210D21650、7,0,1,2,()A.3 B.6C.9D.1051、1,8,9,64,25,()A36 B343C49D21652、2,3,0,27,()A.64 B.128C.162D.19253、0,7,( )A. B. C. D.3254、,3.14,( )A.2.52 B.5.56 C.3+ D.1.7355、1,1,3,15,323,()A.114241 B.114243C.114245D.11424756、3,2,11,14,27,()A.30 B.32C.34D.3657、2,4,3,7,16,107,()A.1594 B.1684C.1707D.185658、1/4,3/4,1,7/6,31/24,167/120,()A.59/40 B.271/180C.1087/720 D.1337/96059、243,162,108,72,48,()A.26 B.28C.30D.3260、3,-2,1,3,8,61,()A.3692 B.3713C.3764D.381661、1,6,5,7,2,8,6,9,()A.1 B.2C.3D.462、2,6,11,18,29,()A.41 B.48C.45D.5963、1,1,2,8,64,()A.1024 B.1280C.512D.12864、5,9,19,37,75,()A.79 B.100C.149D.15065、212,424,234,446,658,()A.245 B.267C.233D.21266、8,4,8,10,14,()A.22 B.20 C.19D.2467、0,2,6,12,(),30A.14 B.16 C.26D.2068、-26,-6,2,4,6,()A.16 B.12 C.14D.669、4,7,12,20,33,(),88A.54 B.42 C.49D.4070、6,10,16,24,32,(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