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城市规划评析——巴黎.doc_第1页
典型城市规划评析——巴黎.doc_第2页
典型城市规划评析——巴黎.doc_第3页
典型城市规划评析——巴黎.doc_第4页
典型城市规划评析——巴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型城市规划评析巴黎摘要:本人曾于5年前有幸亲临巴黎游览,其大气而又精致的城市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城市一样,巴黎也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且二战初始即被击败),城市也曾一度破败不堪。但是它并没有被时代所淘汰,相反的,经过几次大的改建,巴黎一步一步地摆脱了各种旧的束缚,很好地解决了全球各个大城市发展中必须面对的若干问题,愈加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现今被誉为世界最美丽、最现代化的城市,也成为全世界历史古城改建发展的范例。这其中,本人认为有三个时期的改建规划非常重要,本文就这三个时期的背景,规划内容及影响为主线,简要探讨巴黎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大巴黎地区,及本人的一些看法。关键词:巴黎;大巴黎地区;改建;规划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大背景巴黎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一个位于塞纳河边名叫西岱的小渔村,后在罗马营寨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元360 年, 罗马总督于连拉波斯(JVLIENLAPOSTAC) , 把吕戈戴斯城正式命名为巴黎( PARIS) 。公元508 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CLOVIS) 正式建都于巴黎, 使巴黎城取代了里昂城, 成为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888 年法兰西封建王国又以巴黎作为首都。历史学家一般把公元476年到14,15世纪这一时期称为“中世纪”。这个时期的欧洲社会处于全面萧条状态。当时的巴黎,街道狭窄曲折,沿街市民房屋多为木结构。由于基督教对人民精神上的黑暗统治,除了教堂,居住区完全处于无规划杂乱无章的状态,零零散散的商铺和作坊散布其中。直到10 世纪,工商业开始复苏,城市发展开始有所转机。路易七世统治时期,国王和城市相互利用携手,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到了奥古斯都统治时期(1180 年1225 年),修建了卢佛尔堡垒和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工程。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资产阶级萌芽,基督教的地位被强烈动摇。16世纪的法国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统一,到17世纪中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王国。这一时期,城市建筑风格主要是为君主服务的“古典主义”。在建筑外形上显得端庄雄伟,但内部则极尽奢华,空间效果和装饰上带有强烈的巴洛克特征,到18世纪则演化成洛可可风格。在城市规划思想领域,”古典主义+巴洛克“的设计思想对后来的Haussmann改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绝对君权时期的改建创新17 世纪初亨利四世在位,为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做了一些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建设工程,把巴黎昔日许多破烂的房屋改成整齐一色的砖石联排建筑。这些改建工作多在广场或大街旁,形成完整的广场和街道景观。路易十四时期,在巴黎继续改造卢浮宫和建设一批古典主义大型建筑物,这些都与主要干道桥梁等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区的艺术标志。贵族离开庄园在巴黎营造城市府邸,促进了巴黎的城市改造。绝对君权最伟大的纪念碑是对着卢浮宫建立的一个大而深远的视线中轴,延长丢勒里花园轴线,向西延伸,于1724 年其轴线到达星形广场。这条轴线后来成为巴黎的中枢主轴,于18 世纪中叶至下叶完成了巴黎最壮观的林荫道爱丽舍田园大道。巴黎出现了分布在一条轴线上的广场系列的规划。纪念性的公共广场有很大发展,并且开始把绿化布置喷泉雕塑、建筑小品和周围建筑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注重处理好广场大小和周围建筑高度的比例。广场周围的环境以及广场与广场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广场是旺道姆广场和协和广场。 1.星形广场 2.方尖碑广场 3.丟勒里花园 4.卢浮宫 5.香榭丽舍大道这一时期建设基本完成了对市政、道路建设和建筑群、街道的改建,初步形成城市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城市景观,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基本奠定了大都市的雏形。确立了城市中枢轴线,为城市的面貌和发展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广场系列建设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秩序、组织、永恒的王权至上的要求,但其轴线变换、相互关系。尺度等系列处理手法极大地丰富和促进了城市设计的发展,为之后的城市设计做出了样板。另外,凡尔赛宫及园林的建设,冲破了意大利的约束形式,形成了法兰西独特的简洁豪放的风格。园周不设围墙,园内绿化与田野连成一片,是巴洛克造园取得无限感的手法。凡尔赛宫的总布局对欧洲的城市规划有很大的影响,它的三条笔直的放射大道和对称而严谨的大花园为其后一些城市的规划所借鉴。(见左图) 奥斯曼改建 1789 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城市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了城市建设的种种矛盾:城市化进程加快引起城市畸形发展;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引起了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大工业生产方式大大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盲目扩展、布局混乱、交通阻塞;城市公用设施提供较高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工业污染城市环境;城市设计整体环境欠考虑,建筑艺术衰退。1853 年1870 年,拿破仑三世执政,由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主持,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工作即历史上著名的“奥斯曼改建”。改建的主要内容:(1)改建道路结构网,形成新的城市结构。重要内容是完成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行路。“大十字”干道把里沃利大街向东延长,其西端与爱丽舍田园大道联成巴黎东西主轴,并作一条与之垂直的南北干道。(2)城市中心区的建设。这是继承19 世纪初拿破仑大帝的帝国式风格,将道路、广场、绿地、水面、林荫带和大型纪念性建筑物组成的一个完整统一体。(3)新建主要的基础设施。如建造了完善的大规模地下排水管道系统,改善自来水供应并且增加水压等。(4)新建社会类城市服务设施。建设了一些学校、医院、大学教学楼、兵营、监狱、公园等附属的非生产性建筑,为社区服务。(5)采用新的城市行政结构,从管理层次上变革。同时,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以适应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6)美化巴黎城市面貌。对道路宽度与两旁建筑物的高度都规定了一定的比例,屋顶坡度也有定制。重视绿化建设,各区都修筑了大面积公园。还把东西郊区绿化面积扩展至市中心,建设了滨河绿地和花园式林荫大道。其积极创新价值在于:1.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城市结构,建立新的城市结构和道路交通体系,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2.加深了对城市基础的全面理解。不仅注重对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改造,如市政设施、供水、排污等,而且加强对社会服务类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如学校、医院、兵营、监狱、公园等;3.城市道路结构模式的大胆改革对世界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样板;4.多级中心城市结构和管理体系的创立为世界大都市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5.城市美化运动为城市的发展与环境、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同时,此次改建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之后遭到了众多批评,被称为外科手术式的粗暴改建原因是其未能解决城市工业化提出的新要求、贫民窟问题以及对因国内和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并且改建中的急剧扩张,使城市道路交通、城市景观等方面难免出现矛盾、混乱的一面。但是无论怎么说,它却使巴黎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美丽、最先进、最开放的城市。在1 8 5 3 一1 8 70的1 7年中,巴黎完成了几项重大的工程,基本上形成了巴黎的面貌,如修通长400公里的城市道路,开辟广场,建设公园,拆除一些房子,改善了城市通风,基本上解决了巴黎窒息和不卫生的问题。在此期间,巴黎的面积增加130%,人口增加一倍。至此,巴黎市区的城市形态基本定型,其特征如下: 1数个在高度或在体量上具有一定特点的建筑物作为整个建筑群的主体性建筑统领全区,使该区内其他的建筑物围绕着这些主体标志规则布局。这就使得上述建筑群的布局大多呈现出三段式的典型形式。2. 各区内的建筑物多依其地形、道路的走向规则布局。各建筑物间的组合形式既有方形、长方形,也有梯形、三角形以及不规则的四边形等形状。(见图)且各组间多呈闭合状态。3. 在建筑群的中心轴线地带内,均为绿化园林区(带),各建筑群的布局均主题突出、清晰明确。4. 城市的各交通枢纽(交叉路口)均以城市广场作为其基本的布局形式。各交通枢纽间均以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相连,且每条大街都通向一处纪念性的建筑物。60年代巴黎规划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同欧洲各国一样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重点是战后重建。这一时期整个法国经济呈快速稳定增长趋势,与此同时人口亦大幅度提高,从1946年到1975年法国人口总量净增加1200万。而这一时期巴黎地区的发展便明显呈松散式管理状态,尤其是巴黎塞纳区以外区域发展严重失控。同时整个地区的发展也缺乏系统性,配合建设城市的建设发展主要集中在巴黎周边10至15公里范围左右的内外郊区这使巴黎地区在60年代面临重重严峻困难人口增长住房危机交通设施落后缺乏公共设施等等问题。1965年规划示意图从1960年开始整个巴黎地区的城乡规划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戴高乐将军委派保罗德鲁瓦Paul Delouvrier 负责巴黎地区的发展问题。1963年巴黎地区二十年发展规划草案初步形成,并形成了1965年巴黎地区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该规划首先考虑了到2000年的人口规模问题,并由此对四十年之后的区域性城市发展状态做了预测性展望:到80 年代中期经过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发展历程。这一城乡规划过程对发展的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20世纪前半叶的巴黎密集地区过渡到了大巴黎城市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1. 疏解城市中多中心区域空间布局模式心区人口。主要通过区域范围内的住房政策实现,通过人口疏解以及中心区的更新改造最终实现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目标。2. 利用城市近郊区发展多中心城市结构。3. 沿城市主要发展轴和城市交通轴建设卫星新城。这是与先前早期规划相比最大的贡献。这一做法对促进巴黎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并且已成为1965年巴黎总体规划的代表特征。4. 建设发展区域性交通运输系统。此次规划有一基本原则就是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随意随处可达的区域性交通运输体系。5.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1962年,法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运动并开始进行有关植被森林以及城市绿色空间发展的二十年规划这一计划持续了二十年并由此有效保护了整个大巴黎地区的绿色森林系统。1965 年是巴黎地区城市规划的转折点。巴黎地区城市规划实现了从以限制为主到以发展为主的发展战略的转变。提出城市发展轴线和新城的观念,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构架了区域空间格局的雏形,对未来的区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规划者的视野扩大到市郊,促进了整个巴黎地区协调有序的发展。以后的三次规划方案继承了以推动巴黎地区整体均衡发展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思路,将人为限制城市建设区的扩展转变为有计划地为城市建设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空间扩大,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增加。多中心的空间概念也从城市建成区延伸到整个巴黎地区,从而使区域的城市空间布局更具灵活性,适应了世界城市竞争的时代要求。最终,1976年,大巴黎地区的成立代替了原来的巴黎地区行政区。之后又经过几次大的规划调整,最终发展成为现在由8个省组成,拥有2%国土面积和20%的人口的大巴黎地区。从大巴黎区域性城市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城市区域整体性是一个逐渐加强的发展过程,这由城市的集聚作用引起。城市区域整体性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自然因素所为,如城市自身的自然、经济与技术条件等,另一方面是通过施加外部影响限定城市发展轨迹。这种外部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政策以及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等。区域整体性较强的城市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这是因为区域整体性首先来自经济规律的作用。由聚集效应产生的创新功能和辐射效应使其不仅是空间上的聚合形式,而且是超地域的经济聚合体,在经济活动和影响上超越了自身的范围,对外部具有强烈的吸引、支配和影响作用。多目标、多层次的整体规划是区域性大都市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区域性大都市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之间、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共生关系,这种依存共生关系在整体发展过程中不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