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xin).doc_第1页
教学工作计划(xin).doc_第2页
教学工作计划(xin).doc_第3页
教学工作计划(xin).doc_第4页
教学工作计划(xin).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旧县中心小学教学工作计划(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旧 县 中 心 小 学二一二年八月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质量、人才、开放”三个核心要素,深入落实教委提出的“主题”“主线”精神,进一步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个性”的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抓好常规工作,突出重点工作,展示亮点工作”的管理思路,提升“减负提质”的操作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工作内容:一、 积极推行“鼓励教育” 将“主题”“主线”落到实处(一)围绕“立”“历”“励”为主导 营造育人氛围1“立”是“学立百年 树德立人”,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既做到知识的传播,更要求身体力行,点滴做好。如,校园文化布置、德育活动的开展、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2“历”是“成长经历 历练体验”,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到课外活动的开展,既注重结果成绩,更注重过程中的收获。如,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参加市县校文体艺科活动、校内开辟蔬菜种植角、瓜果园地、花卉园地等,以弥补现代孩子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欠缺。3“励”是“鼓励创新 训励求真”。“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要理解孩子的心理,读懂孩子,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培养孩子自信、自尊、自强、自律、自省的品质。(二)鼓励教师成长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1建立多种评价标尺,激发教师发展热情。制定工作量化标准,明确量化的项目(备课、上课、作业、表册、成绩、学生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明确每项具体要求,了解项目分值,使日常评价让大家看得见、说得清。建立评价面谈机制,每月根据评价情况,主抓领导和组内每位教师进行一次有重点的面谈,针对常规、学生管理、成绩、教师发展等多方面进行,不断引领教师发扬优点、发现不足。2为优秀教师创造学习锻炼机会,做好教师的层次培养工作。加强市、县、校三级骨干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发挥出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支撑作用;为老师搭建平台,召开多层面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会,让优秀的教师站起来、走出去、长得高;推荐学校优秀教师参加教科研中心的学科组活动、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参加外出参观学习活动。3对成绩突出的教师个人和教研团队给予适当的奖励。(三)强化鼓励激励赏识作用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1各学科教师可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并实施适合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办法。教师在作业批改中,不是只用简单的对错符号,而是结合不同学科、年级的特点用鼓励性、示范性、激励性的评语与学生进行交流。2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型活动。如:在校内开办语数、书法、美术、体育、科技、英语等兴趣小组并举办相应的学科汇报、展示、现场赛等活动;举办口算、写字等全员参加的学生技能比赛,为学生能充分的展示自己提供舞台;开展古诗文积累、课外阅读等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3以小型竞赛为手段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科技活动的整体水平提高。各小组有计划、有记录、有成绩、有进步,主要是教师有想法。(跳绳、踢毽、足球、乒乓、象棋、围棋、绘画、合唱、舞蹈等)4以儿童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5规范教师课上课下语言,要富有鼓励激励赏识作用,尽量避免辱骂、谴责、刺激性语言,允许学生失败,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孩子自信、自尊、自强、自律、自省的品质。6进一步实施流动红旗评比制度以及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先进班集体评比制度。二、抓实课堂教学管理 优化上课环节(一)认真落实校长、教学管理干部随机及跟踪听课制度。要求教学干部走进课堂、走进教室、走近教师、走进学生,提高指导、研究能力,确保每一节常态课都是合格课堂,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每学期要有跟踪听课的重点帮助教师。结合听课,开展“课堂教学分层达标活动”,每学期向教研室提供学科教师课堂教学成绩评价表。认真做好课堂教学指导、听课评课和课堂教学反思总结工作。教学管理干部每学期听课或参加教研活动60节以上,要有听课笔记。(二)组织开展“新星杯”教师教学练兵系列活动。包括专任教师教学设计、说课以及专业技能基本功竞赛。(三)落实“六课”制度1落实“推门课”制度。各段教学干部坚持每两周听本段教师推门课每人一节,并及时进行沟通指导,以保证每节常态课都是合格课。2落实“引路课”制度。要求市县7名骨干教师每学期各做两节引路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范型,打开教师们的课堂设计思路,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3落实“评优课”制度。开展校内青年教师学科“评优课”活动,为参加县级学科评优选拔人才。4落实“跟踪课”制度。 对于发现的低效课堂,采取跟踪听课指导的方式,强化其教学行为转型,督促其进行教学反思,最低达到合格课标准。5落实每月汇报课制度。教师通过每月汇报课,展示自己教育观念转变的轨迹。教师每周至少听课1节,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要有详细的听课记录,听课记录要反映教学过程,有分析评价结果以及自己的建议。6落实“课后反思”制度。 教师每天上完课后,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目标、思设计、思教法、思过程、思效果等,每周上交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四)抓实五个环节。教师“教”(备课、提出问题、组织合作学习、个别辅导、成绩考核)学生“学”(预习、钻研问题、小组讨论、复习、作业考核)(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一)将校本教研工作抓真、抓实、抓细,切实抓好。1教研内容的确定(1)突出课程、课堂。教研关注课程的管理和课堂的优化,教研的基本点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有效的链接与融合上。(2)重视基本问题的解决。关注备课的针对性、深入性,上课的启发性、达成性,情境引入的价值判断,问题设计的价值判断,课堂例题与习题配置的价值判断,作业批改与讲评方式的效能分析,复习教学与水平测试的效能分析等。(3)重视基本能力的提升。强化教学的基本能力,理解教材、分析学情,选择教学内容、表述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方法、试题命制与质量分析,方式专业发展的基础。 (4)推进“课例引领,行动跟进”的课堂教学研究策略。有效利用校内骨干资源,导引课堂教学。加强课堂观察实验,帮助教师及时解决课堂问题,构建高效课堂。2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1)各学段管理干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开学初制订好本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活动计划。要求确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主讲人,研究课的具体安排,课题研究的方法措施等。在活动中认真执行计划,作好记录,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2)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组织教师选定专题课型进行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每一单元要有一节课的详细教案。通过随时研讨、交流把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的优势相结合, 切实把课堂教学要素的基本要求落实到不同专题课型中去(概念课、实验课、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3)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组织教师上一次交流课,一节研究课,一节示范课,以听课、说课、评课、理论学习、课题研究为主,立足于课堂教学。建立精品备课、集体备课优秀课例资源库。3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将全校任课教师按所教科目的不同划分为数学组、语文组、常识组与体艺组,分别采取集中与分散的形式,注重教学课例和案例研究,让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说课、上研究课、评课、总结反思等活动迅速成长。(二)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研室的各种培训活动,协调好上课与学习的时间安排,继续采用配班教师顶班制度,教学副主任顶课制度,教导处人员都有代课任务制度。(三)积极主动邀请专家到我校讲座或指导教学工作,为青年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四)进一步做好开放式办学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周二上午语文,周三上午数学,周四上午科任)、课改片以及学科工作室的各种培训活动;积极邀请各科教研员到我校指导教学;密切拉手校的联系,分别在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和课间活动、教学管理等方面学习先进经验,共同组织跨校教研活动。(五)加强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转化,以教研组的形式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并定期以不同形式进行测试检查,督促教师进步成长。(六)进一步完善教师业务档案,推动学科团队建设,规范校级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骨干教师的命名,是对优秀教师专业素质的认定、工作贡献的表彰和给予政治荣誉的综合性奖励。加强对三十五岁以下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尽可能多地创造学习机会、锻炼机会,使其尽快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七)骨干教师的使用与培养。加强对现有市县校三级骨干教师的业务培训和业绩考核的管理工作,通过压重担、分任务,促其带动和引领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和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水平。县校级骨干教师需承担或参与相应的课题;参与相应级别的论文评选并积极发表论文;鼓励编写学科专著;做相应级别的研究课和讲座;教学能力测试、基本功展示、教学成绩优异;积极参加教科研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四、抓实常规管理工作,探索“轻负高质”有效路径。(一)认真落实县教委关于进一步落实小学教育新课程计划实施意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质量,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备课过程管理 1备课组由教导处进行督查管理。备目标(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备学生(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备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备教法(适合学生的学习)、备学法(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 2抽查:为进一步落实备课的有效性,平时加强随机推门听课制度和常规检查,以随机推门听课检查的方式考察教师上课与备课是否一致。3总结:教导处定期按照“教师教学设计评价表”对各组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每月最后一周检查一次),每月汇总一次集体备课检查情况,进行记录。4备课要有单元备课,有练习课、复习课,有课后作业,以及自测小卷。5加强电子备课实用化探索。(三)学生作业管理1学生作业量要适当,形式要多样;布置的作业必须写入教案,必须教师自己做过,必须及时批改;加强学科作业实践化探索;教导处要实施作业有机平衡、有效监控。(四)加强研修团队建设1采用“横向沟通”的管理办法,即 “多学科协同跟进同一班级分析暂时落后原因,为改进班级纪律与教学质量服务”、“阶段性持续跟进同一教师为整体改进服务”、“课前课中课后连续跟进同一教师,为环节优化服务”等多种跟进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采用“纵向共进”的管理办法,将中高的语文数学教师分为语文组、数学组,进行教研活动。既加强各年级段的衔接性,又保证了各阶段工作任务的明确性。3提出教研组工作“三成”目标,即:青年教师成长、优秀教师成型、全体教师出成果。积极倡导各教研组建立团结、协作、向上、阳光的组内文化,组内互助、共享、共进,组织“师带徒”、“老帮新”、遇到大型竞赛会成立“智囊团”,这样,各组形成“有问题多讨论、有困难找同伴”的和谐融洽的氛围,青年教师在组内迅速成长,优秀教师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每名教学干部都把自己融入教研组,跟老师一起研究教学,协助教师命制试卷、帮扶学困生、搜集教学资源,成为服务者。(五)优化辅导。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重点抓好优秀生的培养、边缘生的提高和学困生的转化。在辅导目标的制定与达成度上,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六)优化测试。1 对课堂跟踪、当日练习、单元过关等检测,测试试题重点落在掌握学情、把握教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个环节上。练习卷的数量要减少,质量要高,更要注重监测结果的处理利用,教师要通过组织监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总结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调整策略,改进教学。2规范期中、期末质量检测。规范期中期末检测的过程管理,积极做好组织、阅卷工作,教师要深入细致地进行监测分析,查摆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把检测分析进行反馈。教导处要有分析报告。(七)加强小学实验教学工作,提升学生动手实验能力。从科学课做起,然后逐步铺开,要求科学教师梳理本册教材都有什么实验,实验室都有什么实验器材和药品,我们能做哪些不能够做哪些,怎样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等。(要出现在备课中)(八)规范小学书法教育,即写字课的管理。要求一二年级每学期举办一次硬笔书法展览,三四五六年级每学期举办一次软笔书法展览,从而提高小学生书写基本技能和书法艺术欣赏。(九)建立教师评价机制,强化对教师教学设计、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规程、教学质量检测的考核力度,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上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对教学管理干部的评价力度,规范管理行为,着眼于学校教学管理、学校教学研究、教师教学三个方面。(十)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体育锻炼质量。积极参加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做好“两操一课”,有效降低近视率和肥胖率,切实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十一)健全班级管理制度,提高学生养成质量。教导处指导班级建设,为班主任提供管理意见。班级设立班委会和日常工作检查小组,各负其责,与班主任老师密切合作,形成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教导处利用学生会日常工作的检查机会,监督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情况,每周进行总结,为班主任提供班级管理信息,期末做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逐步在学校中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良好风气。(十二)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电子学籍、借读生、一年级新生录入)、档案整理工作。(十三)做好特殊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如特困学生、单亲孩子、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的帮教工作;随班就读生的特殊教育工作。(十四)抓好资源教室的管理与应用,组织有关教师认真学习落实北京市随班就读管理意见,顺利通过北京市的验收工作。(十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