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doc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doc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doc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doc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E1. 下列描述微生物的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A. 个体微小 B. 分布广泛 C. 种类繁多 D. 可无致病性 E.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E2. 下列对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有细胞壁但不含肽聚糖 B. 有细胞膜但不含有胆固醇C. 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 D. 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遗传物质 E. 无核膜,核质为裸露环状DNAA3. 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 外膜 B. 核膜 C. 线粒体膜 D. 荚膜 E. 细胞膜 C4. 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A. 抗吞噬作用 B. 产生毒素 C. 耐热性 D. 粘附于感染部位 E. 侵袭力 D5. 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 A. 干扰细菌蛋白合成B. 抑制细菌的酶活性C. 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 D. 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E. 破坏细胞膜 E6. 关于细菌L型,错误的是 A. 主要是由肽聚糖结构的缺陷引起 B. 可在体外试验中形成 C. 呈多形性 D. 需在高渗透压培养基中分离培养 E. 失去产生毒素的能力而使其致病性消失E7. 与致病性相关的细菌结构是 A. 中介体 B. 细胞膜 C. 异染颗粒 D. 芽胞 E. 荚膜A8. 细菌素 A. 具有窄谱抗菌作用 B.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C. 可由放线菌产生 D. 可杀死肿瘤细胞E. 属抗生素范畴中的一种A9. 去除热原质的最好方法是 A. 蒸馏法 B. 高压蒸气灭菌 C. 滤过法 D. 巴氏消毒法 E. 干烤法E10. 用于检测靛基质的生化反应是 A. 甲基红试验 B. 尿素酶试验 C.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D. VP试验 E. 吲哚试验E11. 白喉棒状杆菌产生外毒素是因为基因发生了 A. 转化 B. 转导 C. 接合 D. 突变 E. 溶原性转换A12. 前噬菌体是指 A. 整合在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 B. 进入宿主菌体内的噬菌体 C. 尚未感染细菌的噬菌体 D. 尚未完成装配的噬菌体 E. 成熟的子代噬菌体B13. 下列哪项不是噬菌体的特性 A. 个体微小 B. 具备细胞结构 C. 由衣壳和核酸组成 D. 专性细胞内寄生 E. 以复制方式增殖C14. 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遗传物质是 A. 性菌毛 B. 细菌染色体 C. 质粒 D. 毒性噬菌体 E. 异染颗粒B15. 有关质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质粒是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 B. 质粒是细菌的必备结构 C. 质粒可独立存在于细菌体内 D. 质粒是双股环状DNA E. 质粒在细菌间通过接合方式转移D16. 对普通培养基的灭菌,宜采用 A. 煮沸法 B. 巴氏消毒法 C. 流通蒸汽灭菌法 D. 高压蒸汽灭菌法 E. 间歇灭菌法 D. 乙醇 E. 高锰酸钾C17. 关于紫外线杀菌,错误的是 A. 杀菌作用与其波长有关 B. 可损伤细胞的DNA构型 C. 穿透性弱,对人体无损伤D. 适合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E. 一般用低压水银蒸气灯做紫外线杀菌处理C18. 欲杀灭芽胞,不宜采用 A. 高压蒸气灭菌法 B. 间歇灭菌法 C. 流通蒸气灭菌法 D. 焚烧法 E. 干烤法C19. 巴氏消毒法消毒牛奶的目的是 A. 使牛奶中的蛋白变性,易于吸收B. 杀灭牛奶中所有微生物 C. 杀灭牛奶中的病原菌 D. 使牛奶不含活菌 E. 防止和抑制微生物在牛奶中生长和繁殖E20. 引起菌群失调的原因是 A. 生态制剂大量使用 B. 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 C. 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 D. 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 E. 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D21. 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有益无害 B. 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可拮抗肠道细菌感染 C. 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是厌氧菌 D. 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 E. 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随年龄、营养、环境等因素变化E22. 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不包括 A. 抗肿瘤 B. 刺激机体免疫应答 C. 合成维生素 D. 与外来菌争夺营养 E. 刺激补体的合成C23. 细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 A. 基本结构 B. 特殊结构 C. 侵袭力和毒素 D. 分解代谢产物 E. 侵入人体的途径D24. 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 破伤风痉挛毒素 B. 霍乱肠毒素 C. 白喉外毒素 D. 肉毒毒素 E.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25. 抗毒素 A. 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 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 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 可中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E. 性质稳定,耐热D26. 带菌者 A. 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 B. 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 C. 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 D. 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未完全清除,不断向体外排菌者 E. 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可传染他人者A27. 血平板上形成双溶血环的细菌是 A. 产气荚膜梭菌 B. 肉毒梭菌 C. 炭疽芽胞杆菌 D. 白喉棒状杆菌 E. 鼠疫耶氏菌E28. 能产生SPA的细菌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 白喉棒状杆菌 D. 百日咳杆菌 E. 肉毒梭菌A29. 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的微生物是 A. 回归热螺旋体 B. 沙眼衣原体 C. 产气荚膜梭菌 D. 肺炎链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E30.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是一种A. 立克次体引起的感染 B. 衣原体引起的感染 C. 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 D. 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 E. 乙型溶血型链球菌引起的感染C31. 关于脑膜炎奈瑟菌的感染,错误的是A. 主要经飞沫传染 B. 引起菌血症 C. 6个月内的婴儿易感染 D. 主要由内毒素致病 E. 感染可用磺胺类药物治疗B32.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淋病奈瑟菌感染只能由性接触传播 B. 淋病奈瑟菌为G+菌C. 人类不是淋病奈瑟菌唯一宿主 D. 淋病奈瑟菌可产生内酰胺酶E. 有毒株无菌毛C33. 初步鉴定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常用的试验是A. IMViC试验 B. 甘露醇分解试验 C. 乳糖发酵试验 D. 胆汁溶菌试验 E. 葡萄糖发酵试验C34.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特点是A. 只引起儿童肠道感染 B. 不引起泌尿生殖器感染C. 内、外毒素同时发挥作用 D. 外毒素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E. 一般不引起败血症A35. 我国城市水饮用的卫生标准是A. 每1000 ml水中不超过3个大肠菌群数 B. 每1000 ml水中不超过10个大肠菌群数C. 每 100 ml水中不超过5个大肠菌群数 D. 每 100 ml 水中不超过30个大肠菌群数E. 每 500 ml 水中不得超过3个大肠菌群数C36. 我国引起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痢疾志贺菌1型 B. 痢疾志贺菌2型 C. 福氏志贺菌 D. 鲍氏志贺菌 E. 宋内志贺菌A37. 对细菌性痢疾,下列正确的是A. 病变部位在直肠及乙状结肠 B. 抗菌治疗可延长带菌状态C. 结肠和小肠均有炎症 D. 粪便直接涂片可检出病原菌E. 粪便中有大量单核细胞D38. 伤寒沙门菌释放内毒素使A. 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 B. 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C. 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 D. 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E. 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不变D39. 筛选伤寒带菌者的方法是检测血清中的A. O抗体 B. H抗体 C. K抗体 D. Vi抗体 E. O加Vi抗体A40. 肠热症发病一周内,检出伤寒杆菌最高阳性率的方法是A. 血培养 B. 尿培养 C. 粪便培养 D. 痰培养 E. 胆汁培养B41. 肥达氏反应有诊断价值的抗体效价通常是A. O凝集价1:40,H凝集价1:40 B. O凝集价1:80,H凝集价1:160C. O凝集价1:40,H凝集价1:40 D. O凝集价1:40,H凝集价1:80E. O凝集价1:80,H凝集价1:40E42. 关于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免疫性,正确的是A. 病后可重复感染同一型细菌 B. 血清抗体量的高低与病情轻重成正比C. 血清抗体对此菌无杀伤作用 D. 因体液免疫而获得较牢固免疫力E. 因细胞免疫而获得较牢固免疫力D43. 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是A. 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增菌培养基 B. 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C. 在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鱼群样穿梭”现象D. EL Tor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是因为有芽胞形成E. 革兰染色阴性D44. 关于霍乱肠毒素,错误的是A. A亚单位是毒性亚单位 B. B亚单位是结合亚单位C. 由一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 D. 其受体是糖蛋白E. 是霍乱弧菌主要的致病物质E45. 关于霍乱,错误的是A. 属于烈性传染病 B. 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宿主C. 病愈后,少数人可长期带菌 D. 接种霍乱死菌苗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 E. 病后免疫力短暂B46. 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是A. 空肠弯曲菌 B. 幽门螺旋菌 C. 胎儿弯曲菌 D. 鼠伤寒沙门菌 E. 副溶血弧菌A47. 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最有可能罹患的疾病是A. 波浪热 B. 结核病 C. 伤寒 D. 破伤风 E. 肉毒中毒B48. 鼠疫耶氏菌的传播媒介是A. 鼠虱 B. 鼠蚤 C. 恙螨 D. 蚊 E. 蜱D49. 下列哪项不是白喉棒状杆菌感染的特点A. 白喉杆菌是棒状杆菌属中唯一能引起人类白喉的病原体B. 白喉的传染源包括病人和带菌者 C. 白喉棒状杆菌侵入鼻咽部粘膜生长繁殖D. 白喉棒状杆菌在局部繁殖后入血扩散 E. 白喉的早期致死原因是假膜脱落引起的窒息D50. 关于白喉毒素,错误的是A. 只有携带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原性白喉杆菌才能产生白喉毒素B. 完整的白喉毒素分子无毒性C. A片段具有酶活性,作用于EF-2,最终使细胞蛋白合成受阻D. B 片段上有毒性功能区,能协助A片段进入细胞E. B 片段是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的主要片段C51. 白喉棒状杆菌的特点是A. 革兰染色阴性 B.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迅速 C. 有异染颗粒 D. 内毒素致病 E. 对磺胺敏感E52. 关于结核分枝菌生物学特性,错误的是A. 抗酸染色呈红色 B. 专性需氧,生长缓慢 C. 菌落表面粗糙呈菜花状D. 耐酸碱,在6%硫酸和4%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存活30minE. 耐煮沸,1000C15min才死亡A53. 细胞壁中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A. 结核分枝杆菌 B. 白喉棒状杆菌 C. 衣氏放线菌 D. 霍乱弧菌 E. 幽门螺旋菌C54. 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A. 索状因子 B. 磷脂 C. 分枝菌酸 D. 蜡质D E. 硫酸脑苷脂E55. 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的途径除外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破损的皮肤 D. 泌尿道 E. 节肢动物叮咬E56. 有关结核菌素试验错误的是A. 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B. 可检测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状态C. 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为标准D. 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状态 E. 1218小时观察结果B57. 注射TAT的目的是A. 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B. 对可疑破伤风患者治疗及紧急预防C. 杀灭伤口中的破伤风杆菌 D. 主要用于儿童的预防接种E. 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E58. 破伤风梭菌形态特点是A. 抗酸染色阳性 B. 有荚膜 C. 有鞭毛 D. 菌体呈竹节状排列 E. 芽胞椭圆形位于菌体顶端E59.下列关于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A. 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 B. 细胞外的病毒结构 C. 具有感染性 D. 包括核衣壳结构 E. 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成分B60. 下列与病毒包膜无关的是A. 来自宿主 B. 构成几种对称型 C. 保护核衣壳 D. 脂溶剂敏感 E. 免疫原性D61. 朊病毒的化学本质是A. 核酸、蛋白质 B. 核酸、蛋白质、糖脂 C. 核酸 D. 特殊的蛋白质 E. 糖蛋白D62. 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病毒是A. 溶解细胞病毒 B. 病毒编码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到宿主细胞膜上C. 病毒基本结构中含有宿主的脂类物质D. 有包膜病毒 E. 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病毒C63.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过程,正确的是A. 吸附、接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B. 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C.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熟及释放D. 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成熟及释放E. 接合、复制、生物合成、组装及释放C64. 下列疾病中与朊病毒无关的是A. 羊瘙痒病 B. 疯牛病 C. SSPE D. Kuru E. CJDE65. 不能用照射紫外线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原因是A. 此种灭活疫苗的抗原性弱 B. 此种灭活疫苗容易诱发被接种者癌瘤C. 紫外线杀伤力弱不能灭活所有病毒 D. 此种灭活疫苗不易保存E. 此种灭活疫苗经可见光照射可复活毒株B66. 组织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取决于A. 病毒是否产生毒素 B. 细胞表面受体 C. 组织中易感细胞的数目 D. 病毒的特殊结构 E. 病毒的核酸类型C67. CPE于普通光镜下可见A. 染色质边移 B. 膜蛋白被病毒编码蛋白取代 C. 细胞变园、脱落 D. 膜通透性增加 E. 核仁结构发生变化B68. 病毒在体内扩散蔓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A. 胎盘 B. 神经 C. 虫媒 D. 水平传播 E. 消化道C69. 潜伏感染的基本特点是A. 潜伏期长达数月至数十年 B. 症状多为亚急性C. 潜伏状态检测不到任何病毒体的存在 D. 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E. 病毒能被彻底清除B70. 病毒感染后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称A. 潜伏感染 B. 亚临床感染 C. 慢病毒感染 D. 持续性感染 E. 慢性感染A71. 产生IFN-的细胞是A. T淋巴细胞 B. 红细胞 C. 郎罕氏细胞 D. 肥大细胞 E. 白细胞A72. 干扰素抗病毒的特点是A. 作用受染细胞后,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B. 直接灭活病毒C. 阻止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D. 抑制病毒体成熟释放E. 增强机体体液免疫B73.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凡能破坏病毒成分和结构的理化因素均可使病毒灭活B. 灭活的病毒不能保留其抗原性C. 灭活的病毒仍可保留红细胞吸附的活性D. 灭活是指病毒失去感染性E. 乙型肝炎病毒需加热1000C10min才可被灭活A74. HSV-2感染与下列哪种病毒密切相关A. 宫颈癌 B. Kaposi C. 原发性肝癌 D. B细胞淋巴癌 E. 鼻咽癌B75. 用直接电镜法可检查标本并作出早期快速诊断的病毒是A.乙脑病毒 B. 轮状病毒 C. 流感病毒 D. 巨细胞病毒 E. 腺病毒E76. 有关病毒标本的采集和运送,错误的是A. 发病早期或急性期采集标本 B. 在感染局部采集合适标本C.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达实验室 D. 标本应加入抗生素E. 标本应在保温瓶中保暖运送,通常为370CD77. 不能作为病毒在细胞内生长繁殖的指标是A. 致细胞病变作用 B. 红细胞凝集 C. 干扰现象 D. 细胞培养液变混浊 E. 细胞培养液pH改变A78. 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是A. 淋巴细胞 B. 成纤维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肥大细胞 E. 郎罕细胞D79. 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是A. 新型肠道病毒 B. 志贺菌 C. Nowwalk病毒 D. 轮状病毒 E. 大肠埃希菌C80. 引起普通感冒最多见的呼吸道病毒是A. 流感病毒 B. 副流感病毒 C. 鼻病毒 D. 呼吸道合胞病毒 E. 冠状病毒C81. 关于流感病毒及其致病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抗原转变 B. 丙型流感病毒不发生变异,抗原性稳定C. 流感病毒不能进行培养,只能依靠血清学试验进行病原学诊断D. 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E. 甲型流感感染后病情严重,且易导致流行或大流行C82. 下列不是甲型肝炎特征的是A. 甲肝病毒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可污染水源、食物、食具等,引起甲肝的暴发流行B. HA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C. 甲肝的潜伏期为1530天,在血清ALT升高后56天,开始从粪便中排出病毒D. HAV在患者肝组织复制高峰时,肝脏病变并不最严重E. 发病2周后,随着抗-HA的产生,粪便传染性消失D83. 下列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A. Dane颗粒是完整的HBVB. 病毒外衣壳由HBsAg镶嵌于脂质双层构成C. 病毒内衣壳由HBcAg组成D. HBAg只存在于感染的肝细胞膜上和胞浆内,很难在血清中发现E. 病毒核心含完整双链DNA和DNA多聚酶,在正股5末端有一短的核苷酸序列,作为合成引物A84. HSV2主要潜伏在A. 骶神经节 B. 三叉神经节 C. 颈上神经节 D. 局部淋巴结 E. 口唇皮肤A85.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染源是A. 幼猪 B. 库蚊 C. 虱 D. 蜱 E. 螨A86. 下列对逆转录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A. 病毒颗粒呈20面立体对称的球形,直径27nm左右B. 病毒外层包有脂蛋白膜,并嵌有gP120和gP41糖蛋白C. P24蛋白构成病毒衣壳D. 病毒衣壳内有两条正链RNA基因组,呈双聚体形式E. 病毒核心部分含有其进行复制的蛋白酶、整合酶和逆转录酶C87. 对HIV复制过程,错误的是A. gP120与T4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受体融合B. 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 C. 病毒直接进入宿主细胞D. 形成双股DNA,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 E. 病毒复制、包装、释放并引起各种临床症状C88. 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微生物是A. 细菌 B. 衣原体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螺旋体A89. 支原体与细菌的不同点是A. 无细胞壁 B. 含两种类型核酸 C. 含核糖体D. 无核膜及核仁,仅有核质 E. 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B90. 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A. 肺炎衣原体 B. 肺炎支原体 C. 普氏立克次体 D. 肺炎链球菌 E. 奋森疏螺旋体C91. 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A. 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B. 含两种类型核酸 C. 严格细胞内寄生 D.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E. 对抗生素敏感C92. 观察钩体的最好方法是A. 革兰染色法 B. 抗酸染色法 C. 暗视野显微镜法 D. 悬滴法 E. 压片棉蓝染色法E93. 真菌不具有的成分是A. 细胞壁 B. 细胞核 C. 线粒体 D. 内质网 E. 叶绿素B94. 真菌孢子的主要作用是A. 抗吞噬 B. 进行繁殖 C. 引起炎症反应 D. 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 E. 引起变态反应D95. 不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的是A. 白假丝酵母菌 B. 曲霉菌 C. 毛霉菌 D. 皮肤癣菌 E. 新型隐球菌B96. 白色念珠菌常引起A. 癣病 B. 皮肤黏膜、内脏感染 C. 毒血症 D. 皮下组织感染 E. 真菌中毒症D97. 下列真菌中最易侵犯脑组织的是A. 黄曲霉菌 B. 红色毛癣菌 C. 许蓝毛癣菌 D. 新生隐球菌 E. 申克孢子丝菌B98. 一名晚期爱滋病患者出现脑膜炎症状和体征,对脑脊液进行墨汁负染后镜检,见有大量有厚荚膜的酵母型菌。这种感染可能的病原体是A. 白假丝酵母菌 B. 新生隐球菌 C. 厌酷球孢子菌 D. 荚膜组织胞浆菌 E. 脑膜炎奈瑟菌三、名词解释1、正常菌群人和动物机体内正常情况下存在的微生物群.2、类毒素由于变性或化学修饰而失去毒性的毒素,但仍保留其抗原性3、条件致病菌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4、消毒(disinfection)毒 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5、灭菌(sterilization)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6、无菌(asepsis)物体中无活的微生物存在7、无菌操作(asepticteChnique)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8、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浸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9、毒血症致病菌浸入宿主体内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10、败血症致病菌浸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11、脓毒血症指化脓性病菌浸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内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12、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13、垂直感染病毒由宿主的亲代传给子代的传播方式14、潜伏感染一种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状态,原发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的组织或细胞中,并不能产生感染性病毒,也不出现临床症状。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增生,感染急性发作而出现症状15、慢发病毒感染为慢性发展的进行性加重的病毒病毒感染,较为少见但后果严重四、问答题1、湿热灭菌法为什么比干热灭菌法好?湿热灭菌法包括几种,哪种灭菌方法最有效?A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变性B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C湿热的蒸汽有潜热效应存在,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放出潜热,可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湿热灭菌法有煮沸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间歇蒸汽灭菌法。其中高压蒸汽灭菌法最有效。2、试述革兰染色的步骤、 结果和医学意义。革兰染色步骤初染:结晶紫,1min ,水洗。媒染:卢戈碘液,1min,水洗。 脱色:95%乙醇,30s,转动玻片,水洗。复染:稀释复红液,30s,水洗。染色结果 革兰氏正反应菌体都呈紫色,负反应菌体都呈红色。意义1、可以协助鉴定细菌 2、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3、有助于了解分析细菌的致病性3、细菌内与外毒素有何不同。化学成分为脂多糖)是在活细胞中不分泌到细胞体外,仅在细菌死亡后自溶时候才释放。 细菌的外毒素定义为:指病原菌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有的属于酶,有的属于酶原,有的属于毒蛋白。 最根本的区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