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习题.docx_第1页
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习题.docx_第2页
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习题.docx_第3页
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习题.docx_第4页
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习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一月考历史试卷说明:本科考试时间60分钟,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道题,总计80分)1在周代,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诸侯,诸侯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这一制度是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2礼记中讲,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毙”,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对于“死”的不同称谓体现了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3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像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有天壤之别。从传统的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形成 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4史记殷本纪说,商王之继统,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史记宋世家也说:“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这都体现了A 严格的等级序列 B 禅让制的被取代C 血缘纽带的强化 D 王位世袭的混乱5礼记乐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表明礼乐制度A 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 B 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C 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D 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6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A 浓厚的宗族色彩 B 强烈的等级意识C 浓重的神权色彩 D 发达的礼乐制度7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在孔子看来,夏商周三代制度的关系是A 完全相同 B 互相冲突 C 继承发展 D 相互借鉴8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的问题。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 A 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河 B 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河C 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 各自为政,分段治理9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 分封制 B 封建制度 C 君主专制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10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 开创皇帝制度C 统一度量衡、货币 D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11“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材料实质上反映A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 B 秦朝推行皇权专制 C 先秦政治以民为本 D 秦朝出现政治倒退12高自双指出:“秦始皇心系天下,事无论大小都亲自过问并及时做出决定。他甚至用秤来称量各种用于书写文件的竹简的重量,每日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材料认为秦始皇A 昏庸无能 B 勤政敬业 C 天资聪慧 D 专断独裁13史记秦本纪曰: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邦、冀戎,初县之”;公元前350年,商鞅下令“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这说明秦国A 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B 分封等级秩序消失C 县制从内地推广到边疆 D 郡县行政组织完备14汉朝时,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封国并存,后来封国势力越来越大,威胁到中央。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王国势力,采取的措施是A 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 在地方设通判C 颁布“推恩令” D 实行三省六部制15“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A 丞相制度 B 内阁制度 C 刺史制度 D 察举制度1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据此推断,秦汉“化家成国”主要得益于A 实行分封制 B 实行宗法制C 采用严刑酷法 D 推行郡县制17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历史结论是A 西汉地方上继承秦朝制度 B 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C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D 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18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C 地方实行郡县制 D 中央三公九卿等官职19唐朝的中央机构为三省六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中书省草诏 B 门下省执行C 尚书省审议 D 枢密院军事20北宋时,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各路设转运使,掌财赋;设提点刑狱,掌刑政;设提举常平,掌常平、水利等;设安抚使,掌军政。这四个机构相互平行、互相监督,又共同负责对地方州郡的监督。也被称为“外台”。这一举措A 削弱了三省六部的权限 B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C 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D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21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B 北宋采取“制钱谷”措施严格C 唐朝城市管理非常严格 D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22(题文)中国古代有一制度“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该制度发源于A 汉朝 B 魏晋南北朝 C 隋朝 D 唐朝23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影响甚大。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A 三公九卿制 B 确立三省六部制C 增设三司 D 设立内阁24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A 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 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C 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D 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25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到: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若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称为“涂归”。材料中“”指代的政治机构是A 汉代“外朝” B 唐代门下省C 宋代政事堂 D 元代的行省26唐朝三省六部、宋朝二府三司、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A 宰相权力不断增强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 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D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27某班同学对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必要性产生了激烈争论,下列观点较为合理的是A 只有实行行省制度才能消除地方割据B 要加强中央集权就必须实行行省制度C 只有实行行省制度才能加强君主专制D 巩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要求革新地方行政体制28.“省”作为我国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始于A魏晋 B唐 C元 D明29下列制度中旨在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A 西周实行“封邦建国” B 宋代文臣出任州郡长官C 明朝设立内阁制 D 清朝设立军机处30元史载:“若元(元朝)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每省置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从一品。”随着时间推移,元朝中期后频繁更换皇帝,仅大德十一年(1307年)至元统元年(1333年)就更换了36个皇帝,在位都很短,全部由权臣摆弄下诏或颁布诏令。皇帝成为傀儡,不能决策大事。材料表明元朝A 宰相权力相对有所扩大 B 中央政府权力遭到严重削弱C 推行行省制度使得皇帝成为傀儡 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并举31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32“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直接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适应军事需要C 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D 巩固加强皇权33将分封制 郡县制 厂卫制 科举制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3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它主张A削弱相权 B限制君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35以下为中国古代历代中央机构演变示意图。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 B C D 36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势力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A B C D 37中国历史不乏分裂的时期,但政治上的分裂往往经由文化上的一致以及经济上的互通,还会修补成为一体。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社会演变规律 B 功能互补、紧密凝聚的多重复合特征C 厌恶离乱、人心思定的民族文化诉求 D 分则两害、合则两利的历史发展认知38有学者指出,明朝内阁是皇帝与官僚系统之间的桥梁和中介,是一种行政执行权与决策权的间接结合结构,阁臣参预中枢行政决策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内阁同皇权的关系。这表明明朝内阁A 形成了合理的制约机制 B 决定了中央行政体制的运行C 辅政方式有灵活多变性 D 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要求39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下列哪一现象不符合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A 皇帝直接统领六部B 明中叶后,大学士具有票拟资格,但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C 清初军国要务一般都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D (清朝)“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40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机构是三无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而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该机构是A 清代军机处 B 元代中书省 C 宋代枢密院 D 唐代门下省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题题(共1道题,总计20分)4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门的共同点是什么?(10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是什么?(2分)(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6分)(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2分)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80分)15 DACCC 610 BCCAA 1115 BBACC 1620 DBAAB 2125 BCCCB 2630 DDCBA 3135 DBABD 3640 BBDCA二、材料题(20分)41(1)秦始皇让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以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分割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每点2分,共8分)共同点:相权受到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