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本育为谐--浅谈学校办学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doc_第1页
人为本育为谐--浅谈学校办学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doc_第2页
人为本育为谐--浅谈学校办学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doc_第3页
人为本育为谐--浅谈学校办学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doc_第4页
人为本育为谐--浅谈学校办学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为本,育为谐 浅谈学校办学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从化中学 黄小斌)学校是塑造人、培养人的地方,学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其所培养的青少年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早在2002年我校就开始思考自己的办学理念,通过几任校长的深思熟虑,不断完善,最终确定: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什么是以人为本?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曾深刻指出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我校的办学理念中也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涵义,那就是指以人的成长和发展为最终目标,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发展人。从学校的教育宗旨来看,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主动地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一、正确理解人本主义思想,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腊文词源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以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本主义”或“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将他的唯物主义学说称作“人本主义”,并把他的哲学著作命名为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他们都反对把灵魂和肉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灵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但他们所了解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他们不是联系具体历史、联系社会实践来考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今天,我们理解人本主义,关注人的发展,既要看到人的自然属性,更要看到人的社会属性,而且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更加体现出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由此可见,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1、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全面认识和了解学生如果说人是社会的主体,单个的人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那么,学生就是学校的主体,每一个学生构成学校的最小单元。若是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加工车间,学生就是这个车间的基本元素,不了解原材料的基本结构就胡乱进行加工制作,再好的机器制作出来的只能是不合格产品,甚至是次品。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尽快地认识和了解学生。做班主任时,我总是先让学生自由几天,这几天期间,我从不发号施令,也不会批评和表扬任何一个学生,学生往往有些奇怪,不知道班主任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但我自己目的明确,这几天时间要跟每一个学生面对面交流一次,在宽松的氛围中实施对学生的第一次火力侦察,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目标、学习能力、生活习惯、心理素质、性格特征、个性特长等,并用一个专用笔记本对每一项指标分A/B/C/D做好记录。这样我就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也可以做到量才而用。2、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是一个爱生如子的人,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衔半根草去!”是高尚的教育者的写照。但在关心和爱护学生上,许多人常常会走入误区:“严”是爱,“宽”是害,于是许多班主任一进教室就板着面孔,课室也许鸦雀无声,但学生往往在长期的压抑中爆发而生出许多莫名的事端;另一种情况是,心怕学生“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想尽办法为学生遮风挡雨,什么问题都帮学生扛着,其结果是学生“脆弱”的心灵更加“脆弱”。我想,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应该是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其正确看待问题、正确面对成绩和困难,更多要做的是激励、是发展。要做“慈母”,更要做良师益友。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爱,不歧视。我在班上排座位只有几条基本原则:坐在前面的不能挡住后面的基本视角需求,高度近视尽量受到大家的照顾,行于行之间两周一轮换。同桌基本是自由组合,但一定要双方自愿。我的班会课从来是开学初初步定好每周主题,然后全部交给学生,每人都有一次主持机会,三人一组,自由组合,自选主题,要求就是要充分准备,全班同学积极配合。全面关心爱护学生,关键是“关心”在点子上,“爱护”在关键处,也就是说切入点要选择恰当,不是瞎关心,不能溺爱。既要掌握火候,有时还要使用刚柔相济的技巧。曾经有一个学生,入学时成绩不错,遗憾的是迷上了上网,到高三时发展到白天在宿舍睡觉,晚上在网吧干通宵。一天上午,我在宿舍找到他,他正在睡觉,其实也没有睡着。一了解,两天没吃饭了,原来自己身上本身没什么钱,晚上在网吧还受到人家的敲诈,此时已经身无分文。我先给他买来早餐,再给他一个任务,上网查资料,写出上网的十大好处和十大坏处(当然,好处和坏处是相对的,或许都不是十个,但我只要他列出十个就行)。结果在我的电脑上找了半天,把别人编的都算上,好处怎么也写不出十个,坏处写完十个还意犹未尽。此时,我试着一个个和他共同分析,再结合他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母对他的希望(家庭经济较差,父母没有文化,帮人打工赚点小钱,即使如此状况,其父母还希望它能考上大学)让他自己去体会,不一会,他流泪了。这泪水是情感的自觉流露,不是我煽动的呀!我不批他,只给他十块钱,我说,这钱你可以继续去上网,也可以回家去找父母深谈一次,如果你父母找我了,就说明你还有将来,如果你父母没来找我,说明我关心你还不够。结果,第三天他父母来到我办公室。3、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的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从生物学的观点讲,人是一种有思维的、能创造和改变世界的高等级生命体,与其他生命形式一样它有着诞生、成长、死亡,所以说,人是自然的人。可正是因为人有思维能力,能创造和改变环境,随着人类思维力的提高,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今天,人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依赖越来越大,任何一个单个的人可以脱离社会、脱离其他人而独立存活,由此可见,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自然属性只是表现为一种生命形式,而人的社会属性才真正地体现这种生命形式的特征和价值。当然,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认识和理解得有一个过程,因为人刚诞生时还只是个自然人,只有在慢慢地接受知识、成长的过程中,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化。因此,不少学生往往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很少考虑群体的利益,这就不奇怪了。让学生认识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可以明显地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生也往往会把“我的责任”时常挂在嘴边。有段时间学生宿舍很吵闹,主要是几个快嘴习惯回到宿舍就天南海北神侃,声音大还不顾忌时间和别人的感受,其他同室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给他们提意见,可又影响大伙休息,最后有人报到我这。我没有直接批评他们,也不是立即给他们作结论,而是先让他们看一个视频片段(一个患有神经衰弱的同学由于忍受不了室友的长期吵闹,最终跳楼。视频不一定真实,但给他们看正合适。),看完后让他们自己谈感受,有人跳楼,谁的责任?开始谁都不说话,我也不开口,只是耐心地等待。最后,他们扛不住了,一个学生低语:“吵闹者的责任”。我说,人有说话的权力,也可以有吵闹的权力呀,为什么成了他们的责任了?因势利导,我告诉他们,大家生活在一个集体当中,那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单元,没有一定的约束和规矩,这个社会单元就不能正常运转,我们有说话的权力,这是人的自然属性,但我们更有维护宿舍正常秩序的责任和义务,在一个集体中,我们更需要的是,遵守规则,考虑他人不受影响。以后我再去检查这个宿舍,很少再出现就寝灯灭后有人讲话的现象了。本来这事就可以了结了,但我还是向全宿舍的成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熄灯后宿舍还有人讲话,谁的责任”?最后全体成员一致认为是全宿舍人的责任,讲话者负有影响干扰他人休息的责任,其他人负有维护正常休息环境的责任。这才是我要的最终效果。二、“以人为本”是战术手段,“和谐发展”是战略目标。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学校培养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取向。具体说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与自己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的时代新人。学生的自我和谐展开来说,就是要努力实现学生“五育”的和谐发展,即德、智、体、美、劳并举的和谐发展;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即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健康的心理品质、强健的身体素质以及审美情操等素质结构的和谐发展。要让学生实现“五育”并举地和谐发展,就需要全面认识和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勉励学生发展长处,克服弱点,形成真正的自我和谐。要让学生实现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就需要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因势利导,关注学生心理,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用爱心点燃希望之火,教会学生与人交往的方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用事实说话,让学生认识人有社会属性的事实,把握人的社会属性的特点,用敢于负责的态度面对他人,面对社会。要让学生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就需要学生认识自然人的本质。人首先是自然的,我们与其他生命形式同居一个自然环境中,相互依存,大家的权力是均等的,只有和谐相处,这样的环境才会永存。我们要热爱自然,要保护自然,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自然,更可以创造自然,但绝不能破坏自然。三、班级管理中践行学校办学理念的“三有、三自、三变”策略。遵循学校办学理念,在班级管理中我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力和发展潜能,民主、平等地善待学生,引领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和生活。班级管理的侧重点放在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能展示自己和发展自己,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上。1、三有:有班旗、班徽、班歌,有班级奋斗口号,有班级奋斗目标和目标实施方案。“三有”是班级管理的基石,它能凝聚班集体,同时又能发挥班级个体的特长。班旗、班徽、班歌由学生自己制作,作者在展示作品时需要表现作品的内涵,最后由全班同学评选出最佳作品,由最佳作品的创作人员收集同学意见再加以完善,就确定了本班的班旗、班徽、班歌。如我们05届9班的班歌飞向梦想至今还有人传唱。班级奋斗口号由小组集体提出,要求小组成员必须参与讨论、提出意见。然后全班同学对四个小组的提案进行讨论评价,择优录用。如04届7班的口号就是“用青春追逐梦想,用汗水铸就辉煌”。班级奋斗目标及实施方案则由班委会拟出交全班同学讨论通过。这样学生可以各展所能、有光就闪,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学生就是班级的主人,在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就会自觉地呵护班集体的健康成长。2、三自:自己组织,自主参与,自我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人,对学生的教育最终应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所以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参与和发展。在班级活动中,我一直强调和要求学生做到上面的“三自”。所有的活动交给学生自己组织,作为班主任只在活动中指导、监控、总结,记录学生参与的质量,观察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如作为集体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主阵地的班会课,我只是在学期开学初确定好整个学期的班会课主题,其它就全部交给班委会了。班委会也只在其中起组织和协调作用,他们按要求计划好学期班会课实施方案,由班会课课时数确定活动小组数,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班会课主题,可以自由挑选主题,成员自由组合,每个成员必须参与,小组推举一名成员做组长,组长统筹这次主题班会的策划,全组成员分工合作,前期准备、组织课堂、分析小结都由小组完成。这样的班会课往往目的明确,效果明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在自己策划、准备、组织、小结的过程中既受到教育,又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3、三变:形象变好,素质变高,能力变强。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要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完善自我,优秀的变得更加优秀,有明显不足的通过有效培养看到明显的进步。所以,每个学期我都要求学生力求达到上面提到的“三变”。形象变好,就是要求每个学生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形象从而树立起班级的形象,按照基本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遵守基本的社会公约、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提倡“一日三省吾身”,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得整个集体处处充满正气、时时焕发生机。班里设有形象评价机制,有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班级总评,每月一次,对个人公布结果。素质变高,就是要求学生在外树形象的同时内强素质、增强修养,用渊博的知识武装自己,用文明语言和文明行为展示自己。能力变强,就是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活动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分析问题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既要提高学习能力,又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和面对社会的生存能力。班级设立能力评价量表,每学期评价一次,由班委会给出学期能力发展评价评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