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中图版.docx_第1页
2018秋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中图版.docx_第2页
2018秋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中图版.docx_第3页
2018秋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中图版.docx_第4页
2018秋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中图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习目标:1.联系中国水土流失概况,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水土流失的概念;学会运用材料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2.结合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描述该区主要的自然特征,理解当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重点)3.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综合治理的措施。(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区域可持续发展(1)内容(2)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3)水土流失概念: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我国分布: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特别提醒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水土流失的原因(1)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易侵蚀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致使黄土高原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被毁掉,地表抗侵蚀性大大减弱。不合理利用土地,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特别提醒区域水土流失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原因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础因素,人为原因对现代水土流失起到加剧作用。3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1)水土流失的危害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2)水土流失的治理生物措施:因地制宜,植树种草。工程措施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自主诊断1生态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荒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等。()2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造成损失最大的地区。()3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4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属于工程措施。()【提示】1.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属于环境污染。2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造成损失最大的地区。3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下游形成“地上河”。4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属于工程措施。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以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人地矛盾著称于全国。 【思考交流】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提示】自然原因:地貌形态不稳定,黄土具有易侵蚀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人为原因: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毁掉了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不合理开矿。2目前,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原的触发机制主要是什么?【提示】露天开矿。归纳总结 1自然原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地貌、土壤、气候和植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具体分析见下表:原因产生的影响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击力大,水流速度快,为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地貌形态不稳定地面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峭易引起侵蚀和崩塌植被覆盖差地表疏松的土壤缺少植被根系的保护,易被侵蚀2.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其中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植被破坏又是人为原因的主要方面。具体分析见下表:原 因产生的影响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进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草类的保护毁林和樵采破坏森林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露天开矿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用来作为建筑材料滥用土地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开挖窑洞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方法技巧脆弱的环境和尖锐的人地矛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根本原因。 (1)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原因是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处于一些地理要素的过渡带上,地貌上,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位置上,从沿海向内陆过渡;气候上,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植被上,从森林向草原过渡;农业上,从种植业向牧业过渡。自然环境条件不稳定,自然灾害频发;另一方面是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起来相当困难,原因是受现有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2)人地矛盾尖锐。黄土高原农垦历史悠久,人口增长快,粮食短缺,燃料不足,迫使人类向土地要粮食,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1陕西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到90.4%。据此回答(1)(3)题。 【导学号:57522040】(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B风力强劲C土质疏松 D高原地貌(2)现代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有()营造宫殿、建御花园修筑梯田、开石动土开荒弃荒,轮荒作业退耕还草植树护坡、打坝建库露天开矿,开挖原生地面A BC D(3)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1)A(2)D(3)C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第(1)题,黄土高原沟谷发育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注意与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区别开。第(2)题,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有很多方面,如过度放牧、滥伐、开荒和开矿等。是古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可排除;是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可排除。第(3)题,现代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只要人类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为,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水土流失是可以治理的。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材料2017年9月25日人民日报5月中下旬,记者从内蒙古包头出发,沿黄河至山东利津入海口采访,看到了一条与往昔完全不一样的黄河。从托克托县河口镇到郑州桃花峪,1200多公里的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据5月实测数据显示,黄河含沙量不超过0.8公斤每立方米。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河段是清的。生态建设工程、气候变化、水利工程、经济社会发展是黄河泥沙锐减的重要原因。近期入黄泥沙锐减不能代表今后趋势,对未来来沙量估计不宜过于乐观。黄河治理应保持战略定力,防止受局部和短时期变化影响产生战略误判。【思考交流】1黄河中游泥沙主要来源于哪个地区?【提示】黄土高原。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除了使黄河泥沙含量增加外还有哪些危害?【提示】(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安全。(3)造成生态恶化。(4)淤积沿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5)影响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3根治黄河泥沙,关键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试分析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提示】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归纳总结 1水土流失的危害(1)对水土流失源头地区的影响主要考虑流水的侵蚀和搬运所产生的影响。如养分流失、土地贫瘠,农业减产,泥石流,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2)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考虑流水沉积所产生的影响。如河床抬高,湖泊、河流淤积,防洪难度增加。2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措施功能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生物措施植树种草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粮草间作、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充分利用光热3.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黄土高原人民总结出来的治理水土流失的宝贵经验,针对不同的地貌(塬、沟、坡)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具体分析如下:方法技巧水土流失形成的红漠化与石漠化江南丘陵水土流失后红色砂砾岩裸露形成的是“红漠化”;而云贵地区是喀斯特地貌的广泛分布区,丘陵、山地地带发生水土流失后,大量的石灰岩裸露,形成“石漠化”景观。2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57522041】(1)该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D地面沉降(2)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径流量减小,不易决堤造成洪水泛滥B径流量增大,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增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有利于内河航运(1)B(2)C第(1)题,读图可知,该河流汛期月输沙量可达1亿吨,说明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第(2)题,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大,易造成下游水库泥沙淤积。3鱼鳞坑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能够拦截坡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面两图分别为鱼鳞坑示意图和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四个地点中最适宜植树的是()A B C D(2)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1)C(2)D第(1)题,在地点植树更有利于涵养水源,拦截坡面径流,保持水土。第(2)题,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拦截坡面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故有利于物质的沉积。图 表 解 读悟 技 巧图表探讨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探讨1.试述黄土高原的范围。【提示】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古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省大部分或一部分。探讨2.黄土高原的地形有何特点?【提示】黄土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 000 m以上,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探讨3.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该区域降水有何特点?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何影响?【提示】根据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我们可以看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并且处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具有降水集中、多暴雨的特点。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和多暴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读图方法阅读上图应主要把握以下两点:(1)找出图中表示黄土高原范围的曲线,从而确定黄土高原和其他地形区的分界线以及所跨省区。(2)注意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即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读图训练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57522042】(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ABCD(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A地表起伏增大 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1)D(2)B第(1)题,根据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黄土高原的成因及产生的危害可分析回答。第(2)题,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影响内河航运。课堂小结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考查点1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环境的可持续发展B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A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下列不属于我国区域生态破坏问题的是()A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B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C三江平原的湿地减少D华北地区的寒潮D生态破坏是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寒潮属于自然灾害,不属于生态破坏问题。考查点2水土流失的原因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居民生产场景图。据此完成34题。 【导学号:57522043】窑洞牧羊3造成双水村民居建筑特色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 B降水C地形D土质4该村生产方式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环境污染C土地石漠化D土壤盐碱化3.D4.A第3题,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比较干燥,直立性强且不易崩塌的特性,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故选D。第4题,黄土高原植被稀少,大量牧羊,会使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考查点3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对当地的生产生活和地理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此回答56题。5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增加土壤中的水肥含量B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区的旱情D导致黄河含沙量减少6水土流失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体现在()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加剧沟壑发展,便于耕种淤积河湖,加剧洪涝灾害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使用A BCD5.B6.C第5题,水土流失会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弱,水肥含量减少;水土流失会加剧沟壑发展,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干旱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冲入黄河,导致黄河含沙量增加。第6题,水土流失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加剧沟壑发展,不便于耕种;淤积河湖,加剧洪涝灾害;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使用。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78题。【导学号:57522044】7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A保持水土B改良土壤C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8关于a、b、c、d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a处发展粮食生产Bb处开垦梯田,种植水稻Cc处植树造林Dd处打坝建库7.A8.B第7题,保持水土是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第8题,b处为缓坡,可开辟为梯田,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少,不适合种植水稻。教材活动点拨教材P34探索【提示】从图中的自然景观,可以清晰地看到植被稀少、沟壑纵横的黄土墚、黄土峁地貌,水土流失严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当地的气候特征(夏季多暴雨或降水集中等);当地居民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开垦陡坡、过度放牧、开矿等)严重破坏了植被,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坡面的土质疏松,则极易受流水侵蚀和搬运。教材P41思考【提示】两个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主要方法有工程措施包括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生物措施主要是利用退耕大于25的陡坡耕地用以造林、种草。造林乔灌结合,讲求实效。在沿沟和沿坡上均采用工程措施与林草生物措施有机结合的方法。陕北韭园沟是以坝系建设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