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6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阶段验收评估(六)课件_新人教版_第1页
三维设计2016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阶段验收评估(六)课件_新人教版_第2页
三维设计2016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阶段验收评估(六)课件_新人教版_第3页
三维设计2016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阶段验收评估(六)课件_新人教版_第4页
三维设计2016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阶段验收评估(六)课件_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验收评估(六) 1选B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对种群的密度不起直接决定作 用,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重要因素。种群处于衰退期,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2选A 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某些动物也可 以是分解者。 3选C 虽然甲、乙、丙、戊四种鱼间不存在食物上的竞争关 系,但存在水体中的溶解氧、空间资源等生存条件的竞争。,4选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此外还有硝化细菌等;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5选B B项描述的内容属于基因多样性层次。 6选B 调查土壤中的动物类群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分析表 中数据可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的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数量差异较大。从表中数据不能判断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7选C 调查水稻田中某种害虫卵的种群密度时用样方法; 水稻的合理密植不属于利用群落的分层现象;弃耕后的稻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人们在稻田里除草、治虫等活动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方向,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8选D 图中有多条食物链,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 昆虫、鸭,鸭和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若不再添加饲料,这个生态系统会因能量供应不足而崩溃。,9选A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由于能量 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两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且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越多,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 10选D 图中所有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 们共同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消费者体内的部分代谢产物(如CO2)可通过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11选B 由表格数据可知,有杂草组步行虫数目增加,说明杂草可 能有利于步行虫的生活。步行虫数目增加后,加大对纹白蝶幼虫的捕食,使纹白蝶幼虫的死亡率上升,降低纹白蝶幼虫对甘蓝菜的危害。但是有杂草组中由于杂草会和甘蓝菜竞争阳光等资源,导致甘蓝菜的生长受到影响,产量下降。 12选A 每年的68月,温度适宜,农作物繁盛,蝼蛄的生存条件 接近理想条件,因此种群数量会呈“J”型增长。因在作物生长期蝼蛄数量较多,对作物危害很大,在年底蝼蛄数量少的时候应进行防治。每亩农田中蝼蛄的最大容纳量不应仅以过冬期的数量为依据。从总体来看,每年蝼蛄的种群数量都会随季节变化而剧烈波动,因此引起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食物来源。,15选D 从题干信息可知,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所处的生态系统相对 稳定,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的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由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可分析得出对应的生物间形成的一条食物链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该食物链是一条捕食链。由于该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故各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后者则包括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由于该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故外源性因素应是主要的调节因素。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负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而正反馈对生态系统可能有极大破坏作用。由题意可知该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故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三者之间的数量变化应是一种负反馈调节。,16选B 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它们通 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CO2进入无机环境。生活中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等途径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CO2,减少生物群落排放到大气中的CO2量。碳在生物体内(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目前,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导致大气中CO2含量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缓解温室效应。,17选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影 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18选B 自养生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因此增加自 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由图可知,大气中的CO2有三个来源,因此大气中CO2含量与这三种生物都有关;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19选B 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生产者(c)具有的能量最多,一 般生产者的个体数量也最多。据生物富集原理可知,有机磷农药进入生物群落并通过食物链而浓缩,营养级越高受到的危害越严重。当d消耗的能量最多且由c到a的能量传递效率最低时,a种群得到的能量最少;d获得1.3108 kJ能量最多需消耗c的量为1.3108 kJ/10%1.3109 kJ,因为a至少得到的能量为(5.81091.3109)(10%)24.5107 kJ。 20选B 若栖息地范围较广,则种内斗争不激烈,个体生存机会增 大,出生率升高,同时死亡率降低,种群数量增多,种群维持时间变长;种群小,变异类型少,遇到不良环境容易被淘汰;栖息地的破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21解析:(1)据图分析,种群对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越严重,种群的 数量下降越严重,结合曲线图判断可知,曲线能说明该种群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当该动物种群数量几乎降低为零时,说明环境已不适宜其生存,故不宜进行就地保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下降,捕食量减少,那么流向该物种的能量就会减少,而与该物种处在同一营养级上的其他物种获得的捕食机会就会增加,食物增多,所以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增加;该物种和同一营养级上的其他物种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3)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根据题意,食草动物从青草的减少获得食物不足的信息,然后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4)“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为 Nt,N0t,N0为人口的起始数量,Nt表示t年后人口数量,表示人口数量是一年前人口数量的倍数,所以若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倍数,就会使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减慢,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就会减弱。 答案:(1) 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基因频率 (2)增加 (种间)竞争 (3)信息传递 (4),22解析:(1)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 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2)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个体数标志个体总数/重捕中标志个体数。即可求出种群中个体总数为80只,又知调查范围是1 hm2,可算出种群密度为80只/hm2。当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偏高。(3)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大多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数用于该营养级个体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4)由题干可知,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1)3% (2)80 偏高 (3)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23解析:(1)据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 为非生物的物质(大气中的CO2)。过程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在生产者和大气之间(),碳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表示微生物的呼吸作用。(2)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后者中,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利用,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3)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减少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降低。 答案:(1)光合作用 CO2 有机物 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2)同化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5 (3)降低,24解析:分析图中箭头的方向,可判断出A是生产者,E是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B是分解者,C、D、F为消费者。(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以光合作用为主。分解者可以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或动物,所以可以是原核生物,也可以是真核生物。(2)图中存在的3条食物链分别是AC,ADC,ADF,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3)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的D和C之间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4)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