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华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云南省华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云南省华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云南省华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云南省华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宁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9月月考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3.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一卷(共50分)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梭伦改革前的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贵族对平民的剥削是造成城市危险的主要原因 B城市真正到了危险境地的表现之一是平民暴动一触即发 C实行僭主政治似乎成为一个重要的尝试 D萨拉米斯岛战役的失败决定了城市危机不可调和 2、图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是( )一、雅典:从部落联盟到国家二、从寡头政治到民主政治三、华夏:从首邦到国家四、从宗法制到专制主义 A、环境:大陆与海洋 B、政体:帝制与共和C、传统:专制与民主 D、基础:农业和商业3、在梭伦改革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地派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派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岸派的人多主张温和的改革。这反映了( )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非常尖锐 B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他们的政治诉求 C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D各派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4、下列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解负令扩大了公民的基础鼓励发展工商业 按财产等级使公民权利与义务相挂钩 创立五百人议事会()A B C D5、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6、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7、关于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中,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内部公民的民主 B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D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8、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其中著名的是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申不害的变法、商鞅变法,这些变法的共同根源是( ) A. 铁犁牛耕促进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B. “百家争鸣”思想的影响 C. 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和推动 D.各国诸侯王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9、下列对于商鞅变法的历史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 )A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落后的国家 B.秦国国君希望变法图强C.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形成潮流 D. 秦国各阶层认同了商鞅的变法主张10、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废除井田制,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D.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11、美籍华裔史学家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取代封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12、战国时期,随着秦对外征战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东方六国惊呼“夫秦,虎狼之国”也,使秦国成为虎狼之国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B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C秦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快 D秦国的旧制度被根本废除13、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 A.秦孝公大力支持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14、“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重农抑商政策开端于商鞅变法 B. 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举措C. 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15、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实行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人 赋税征收严重,农民负担重民族矛盾日渐突出 冯太后崇尚“汉法” A.B.C.D.16、鲜卑族拓跋部崛起并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北方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这种经济形式是( )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畜牧业经济17、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土地兼并仍然盛行 D.庄园经济成为主流18、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9、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具体措施有( )迁都洛阳 实行俸禄制,严惩贪污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移风易俗 A. B. C. D.20、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21、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22、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过弱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23、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王安石变法”更侧重于()A整顿吏治 B理财富国 C培养人才 D充实边防24、出于与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类似的目的,北宋采取的措施是( )A设三司使、枢密使、参知政事 B设转运使C让文官做知州,并由通判监督 D“杯酒释兵权”25、北宋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使得政府的官俸和军费开支越来越大,导致其中期财政危机。由此应得出的教训是( ) A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 B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证 C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 D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 第二卷(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材料三 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材料四 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连仲世界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6分)(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6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初风俗至陋,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二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迁都”的原因。(8分) 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4分)(2)据材料二,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2分)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4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臵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8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8分)选择题:15 D C B A D 610 B B A D A 1115 B A B C C 1620 B C D C C 2125 C A B A C 26题、(1)不同:商鞅:君臣司法;梭伦:公民参与司法。(2)条件:商鞅:军功;梭伦:财产。共同作用:打破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3)商鞅: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梭伦: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27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