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兼听则明”.docx_第1页
浅析“兼听则明”.docx_第2页
浅析“兼听则明”.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兼听则明”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自古流传至今的一句谚语。兼听的理念早在古代的西周已经出现,如尚书?吕刑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周礼?秋官?小司寇云:以五声听讼狱,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我们研究中国司法的历史发展发现,虽然“发明”兼听的审判方式时代久远,但很难达到“明”的司法结果。其中缘由在哪里?怎样才能作到兼听则明呢? 一、兼听的内涵和意义 兼听就是司法人员要耳听双方的意见,明就是查明、探明、获悉,它强调的是审判官在断案时要听取双方的意见、辩论,以更达到公正审理的目的。耳听双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案情、分析案情、查明案情。耳听一方可能或只能从侧面、片面的角度来了解案发经过。从应然的角度上讲,兼听当然要比偏听的方式进步。 兼听的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正确作出判决。般情况下案件的发生能为多人所感知,俗语说,“众人抬柴火焰高”,多人的陈述更能展现案件的全部经过,一人或少人的陈述不全面,不真实。兼听能最大限度地掌握正反两方面的信息,才有可能鉴别真伪、去伪存真,才有可能运用法律和逻辑作出准确的判断。只听取一方的陈述,将导致偏听则暗。第二,在法律适用上,兼听有利于司法人员吸取正确的、精辟的辩护意见,有利于促进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辩驳能力,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 二、“明”的条件 从理论上来说,听必须建立在说的基础上,脱离说,听变成空中楼阁,去掉听,说变成了自言自语。说要能说则说,能讲则讲,言无不尽;听要有说必听,听无不厌,听说结合才能查明案情、了解案情,单听不说,或者单说不听都是单行道。可见,要做到兼听则明,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个条件是有说者和听者,说者位两边,听者居顶端,是“三角形”的诉讼结构;第二个条件是允许说者自由、充分表达意见,要求听者耐心听、细心听、平等听。第一个条件是基础,第二个条件是保障,两者缺一不可。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古代中国的司法官一身兼三职(行政长官、审判官、控诉人),诉讼结构是直线式,衙门内只有司法官与被追诉者的较量,司法官的审判方法大多数是凭经验和口供断案,而口供来自于合法化的刑讯逼供,被追诉者要么如实招供,要么屈打成招,几平没有申辩的机会,而且诉讼中不允许辩护人的存在,古代出现的讼师只是帮助他人代写诉伏,不准当庭辩护。在这种诉讼模式下,兼听变成偏听,“明”的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司法的结果是专制、黑暗。自从清朝晚期确立控诉人从司法官的角色中分离出来的制度后,诉讼结构从直线式转变为三角式,控诉人独立承担指控犯罪的职能,被追诉者及其辩护人享有辩护权,司法官的唯一任务是以中立的姿态审理案件。从形式上看,司法官既要听取控方意见,又要听取辩方的意见,似乎“明”的条件具备了,案件的审理应该达到“明”的结果。但我们看到,“有罪推定”的陈旧思想依然顽固不化、时常作崇作怪,被追诉者及其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经常受到不一般的歧视,他们的辩护意见被打入冷宫,他们的发言受到压制、威胁,律师的辩护被认为是挑衅,会见难、调查取证难、阅卷难等是律师执业中无可奈何的怪现象,再好的辩护律师也难以充分辩护,而且控辩双方的地位极其不平等,控方具有天然的优越性,法官经常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辩方,辩方的合法权利受不到保障,司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法官队伍“长而不强”,司法腐败现象严重,司法不公有目共睹,这样的“兼听”能明吗?如此的“兼听”其实也是“偏听”。 三、“明”的两点保障:说与听的互动 综上所述,现行司法要达到“明”的条件在于既要两造具备,又要两造(尤其是辩方这一造)能够充分、自由发表意见和司法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在现阶段的司法中,两造具备的条件已经具备,但允许说者自由,充分表达意见和要求听者耐心听、细心听、平等听的条件尚有很大的欠缺,要做到兼听则明,就应该创造、完善第二个条件,具体设想如下: 1、完善辩护制度,扩大辩护人的辩护自由度,从制度上保障说者自由、充分表达意见。 第一,取消“被告人、辩护人的发言须经审判长许可的规定”。 在庭审过程中,由于审判长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发言拥有批准权,经常导致审判长无理由限制、剥夺被告人、辩护人发言的权利,而对于控方的发言权,从未加以限制。为保障兼听则明,应该取消这一不合理的规定。 第二,在庭审过程中,应该赋予被告人、辩护人可以向公诉人发问权的规定。 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及辩护人向公诉人发问有利于审判人员查清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虽然公诉人背后有强大的侦查系统、专门的审查起诉制度作为“坚硬的后盾”,但由于侦查的“滞后性”、起诉的“人为性”和利益的“偏狭性”,在证据材料的搜集、排除和运用上有可能出现差错,对法律的理解上有可能出现偏差、误解。在法庭上被告人、辩护人向公诉人发问可以揭示控方的薄弱地带,揭露控方的错误地方,这样更能体现庭审的对抗性,更能充分发挥双方的“战斗力”,这样更能保障说者的表达权。 第三,规定裁判文书要体现辩护意见对裁判结果的影响力、约束力。 法律应当规定裁判文书中要阐述被告人和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并对辩护意见充分辩驳,这样能够保障审判人员不得不听取被告及其辩护人的意见。具体来说,法官的判决书、裁定书必须建立在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和辩护意见的基础上、必须充分考虑控辩双方的主张及理由后才能作出判决。 第四,为保障说者充分、自由表达意见,应清除阻碍律师充分辩护的外部障碍。 律师作为被告的“代言人”和权益维护者,同样应该保障他们能够充分、自由表达意见。但从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律师的辩护自由度小、活动空间窄,辩护难以充分。为改变这种状况,应从立法上作出改革,以充分保障和落实律师充分辩护的权利。(1)将律师在侦查阶段活动定位为辩护人。律师不仅是法律帮助者,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辩护人,能够提出辩护意见维护被追诉者的权益。侦查阶段的律师不是辩护人,势必影响律师的辩护作用,造成司法人员不重视、排斥律师的后果。(2)保障律师的会见权。取消有关单位对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审批权。(3)赋予真正意义的调查取证权,取消律师调查取证须经“有关单位同意”的规定。(4)扩大律师的阅卷权,阅卷不应仅限于诉讼文书、技术性材料、鉴定材料。(5)建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证人出庭作证,有利揭露证言的真假,揭示事实真相。(6)赋予律师在场权。侦查人员、检察人员讯问、取证时律师可以在场,这样可以了解案情,也可以监督司法活动。(7)赋予律师言论豁免权。司法实践中,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放不开手脚,原因在于刑法306条“妨碍作证罪”的束缚。取消该条款已经成为众多人士的强烈要求。(8)建立起诉状一本主义的制度。实行起诉状一本主义,可以杜绝法官先定后审的现象,将审理案件的重点转移到法庭辩护阶段。 2、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强化法官职业意识,保障法官自觉作到耐心听、细心听、平等听。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个有素质的法官在法庭上应当礼貌地听审、聪明地回答、清醒地思考,公正地裁判。培根大法官也说过,听证时的耐心和庄重是司法工作中的基本功,而一名说话太多的法官就好比是一只胡敲乱响的铜钹。一个在庭审中表现得烦躁和粗鲁的法官,我们难以相信他能作出公正的判决。在我国,要选拔和培养有较高素质的法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严格法官准入条件,建立法官遴选制度。法官的准入应该具备一定的学历条件和必需的专业知识。法官的选任应该精英化,法官的遴选应该制度化。(2)培养法官职业道德,强化法官职业意识。培养法官的职业道德,应该包括法官要忠于事实、执法如山、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爱憎分明,法官的职业意识应是中立的、平等的、公正的。(3)提高职业技能,定期对法官进行职业培训、考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