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docx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docx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docx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选择题1(2017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二)战国后期,苏秦被任命为纵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这反映了()A中国实现局部统一的趋势B分封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社会转型改变传统用人观答案D解析材料中苏秦“担任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相”,有六国存在,体现不出当时出现了局部统一,故A项错误;分封制是指天子分封诸侯维护统治,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官僚政治是指官员由帝王任免,而不是世袭,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2(2017山西三模,24)吕氏春秋载:“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据此判断,嬴政时,铸“半两”意在()A突显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B宣传“天尊地卑”的思想C显示王权至上,大秦一统D促进大秦帝国内部的贸易往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天圆地方是天子统治天下的哲学基础,体现了天子顺承天意,至高无上的地位,故C项正确。3(2017北京昌平高三期末,1)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A能够解决地方无权B保证了民主决策C改变不了皇帝专制D防止了官员腐败答案C解析材料论述的是中央官制,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三公之间的分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不能保证民主决策,故B项错误;监察制度的性质,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在人治社会中,监察权的独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官员的腐败,因此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4(2017安徽皖智教育1号卷联盟高三11月联考,2)秦统一六国后,“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秦始皇实行此举措的目的是()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确立官僚政治制度C努力完成全国统一D实行军事上的集权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军事上采取在咸阳销毁全国的兵器,同时规定调动军队的凭证虎符由皇帝控制,其目的在于实行军事集权以加强君主专制,故D项正确。5(2018吉林一模,2)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A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B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C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D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说明朝议制度有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故A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皇权至高无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朝议制度,没有反映中央机构,故C项错误;朝议制度不能说明秦代中央官制完善,故D项错误。6(2017益阳高三9月调研,2)中国历史十五讲说:“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一“政治制度”是指()A郡县制度 B皇帝制度C行省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可知是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其有效地阻止了地方割据,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7(2018天津和平一模,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但历代皇帝“分王子弟,以为屏藩”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朝。这一现象说明()A分王子弟是封建专制的体现B宗法体系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封制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周代制度在后代得以延续答案A解析宗法体系不是中央集权的基础,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分封制不利于政权的稳定,故C项错误;分封虽然在后代得到延续,但是后来的分封已经不等同于西周的分封了,后代的分封是君主专制的内容和体现,故D项错误。8(2016周口高三期末,2)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C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D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答案D解析秦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全面推行郡县制,着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使得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B项错误;秦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故C项错误。9(2018河南豫北名校联盟高三精英对抗赛,24)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材料中的“根本决定”应是()A设立皇帝称号 B规定王位世袭C分封子弟为王 D推行郡县制度答案D解析从材料“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可以看出,这是对贵族分封制的否定,废除分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控制,而废除分封制的同时就是实行郡县制,故D项正确。10(2017宜宾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4)秦汉时期郡守作为中央代表,限于外郡人,在一郡之中享有全权处置且不受任何阻碍的权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郡守多由中央官员充任B秦汉郡守享有任命郡内各级官员的权力C对郡守的限制和放权巩固了统治D郡守权力过大导致汉代地方分裂割据答案C解析“限于外郡人”限制了郡守的权力,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在一郡之中享有全权处置且不受任何阻碍的权力”保证了郡守对郡内事务的充分决策权,有效管理地方,巩固了统治,故C项正确。11(2018湖南六校联盟高三联考,1)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表明柳宗元()A抨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认为郡县制度优于封建制C反对家天下的皇权专制D主张公正合理的选拔人才答案B解析根据“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可判断秦朝能够公天下的制度是郡县制,故B项正确。12(2017衡阳十校高考调研冲刺预测五,24)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该规定是为了()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B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D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答案B解析材料是对官员调任的规定,与官员任用程序无关,故A项错误;官员调任不允许带原有官吏,这样可以防止官员势力坐大形成利益集团,从而可以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故B项正确;材料中对官员调任的规定与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对官员数量进行裁减,因而无关官员数量的多少,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秦在中央设立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其长官是御史大夫。在御史大夫之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史等各级监察官员,而以监察史负责地方各郡的监察事务,汉承秦制,以御史大夫为全国最高长官,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亦称御史府,又称御史大夫寺,别号“宪台”。汉代在御史大夫之下设有御史中丞和中丞,其具体的职务是内掌图书秘籍,外督十三部刺史,举劾案章,居殿中察举非法。御史中丞之下设御史、侍御史,其具体职责是监察违法、举劾违失、受理中央诸公卿奏事,典法度、掌律令、督察部刺史等。汉代在完善中央御史府机构的基础上,还先后设立了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司直系丞相,司隶则直属皇帝。汉代在地方设立监察区,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部,各州部均设刺史一名,直接听命于皇帝及皇帝属下的中央御史府。 从秦到明清监察制度的变迁(1)根据材料,归纳秦汉监察体系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汉监察体系的作用。答案(1)特点:以皇权为中心;相对独立,垂直体系;层次分明,相对完备。(2)作用: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确保了监察权运作的相对独立性,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权力的滥用与地方势力的膨胀。(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中“直属皇帝”“直接听命于皇帝”等信息归纳出以皇权为中心和相对独立两个特征,据材料中各层不同级别及各自职责的分工,归纳为层次分明、体系完备。(2)根据材料中“直属皇帝”“直接听命于皇帝”等信息并结合教材所学,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角度进行论述,根据“直属”“直接听命”等意思归纳出权力实行过程中的相对独立,结合教材所学从限制权力膨胀的角度来概括。14(2017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准确提炼出材料蕴含的一个观点。如: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中央集权制度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等。示例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或“中央集权制度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论述: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韩非子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秦始皇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综上,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要求: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能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诸侯国的实践、韩非子的理论等多角度论述,至少3个方面,每个层面2分。论证充分,语言表述清楚,非单纯的知识点的罗列。示例2:观点: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内外朝制度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刺史制度的实施则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科举制度则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进一步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派文官担任地方最高长官,把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适应了对辽阔疆域管辖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明朝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要求: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论述能从纵向发展角度说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不必拘泥于全部答出所列出的几个朝代,能够任意答出三个时期(其中必须包含隋唐时期)即可,但是答出的三个时期要能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证充分,每一个时期的论述应能说明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非单纯的罗列史实。示例3:观点: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或答“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暴政和腐败”亦可。)论述: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如秦末暴政,隋末暴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权力者身边的人欺下瞒上、贪污腐败,且极力扩充势力范围,成为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如历史上的党争、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思想上,中央集权强调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