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4页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 某某 某土 土地 地开 开发 发整 整理 理项 项目 目 实实 施施 方方 案案 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 : : 规划设计单位规划设计单位: : 某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公章): 目 录 第一部分 项目分析 .1 项目特 性表2 1 项目区基本情况 .3 1.1 项目范围 .3 1.2 项目区自然条件 .3 1.3 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 .5 1.4 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 .5 2 项目分析 .6 2.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6 2.2 土地利用评价 .6 2.3 水资源平衡分析 .9 2.4 环境影响分析 .12 第二部分 规划设计说明13 1 工程布局 .14 1.1 工程布局原则 .14 1.2 工程布局说明 .14 2 工程设计 .16 2.1 工程设计依据 .16 2.2 工程设计内容 .16 3 项目建设任务目标 .31 3.1 项目建设任务 .31 3.2 项目建设投资预算 .32 3.3 项目建设效益目标 .32 第三部分 实施方案 .35 1 项目概况 .36 1.1 项目范围 .36 1.2 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 .36 1.3 项目工期 .37 1.4 项目任务目标 .37 2 组织实施机构 .37 2.1 领导机构 .37 2.2 项目管理机构 .38 2.3 技术指导机构 .38 3 管理制度实施方案38 3.1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38 3.2 实行招投标制度 .38 3.3 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38 3.4 实行合同管理制度 .39 3.5 实行公告制度 .39 3.6 实行工作制度 .39 4 质量管理 .40 4.1 质量标准 .40 4.2 质量监督控制方案 .40 5 资金管理 .41 5.1 资金风险防范方案 .41 5.2 资金管理机构建设方案 .42 5.3 资金管理方式 .42 6 进度计划 .42 6.1 工程进度计划 .42 6.2 资金使用计划 .43 7 权属管理 .44 7.1 权属调整工作方案 .44 7.2 权属调整协议 .46 8 文件资料管理方案 .46 9 检查验收工作方案 .46 9.1 制定依据 .46 9.2 检查验收程序 .47 9.3 验收范围和要件 .47 9.4 验收内容 .47 10 土地利用方向及后期管护 .48 11 县级实施单位审定意见 .48 第四部分 项目预算书 49 1 项目概况 .50 1.1 项目区概况 .50 1.2 投资概况 .50 1.3 分年度投资概况 .51 2 预算编制依据 .51 3 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说明 .51 3.1 工程施工费 .52 3.2 设备费 .54 3.3 其他费用 .54 3.4 不可预见费 .55 4 各单项工程实物工作量项目及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55 5 关于本预算造价的特别说明 .56 项目预算表 表 1 土地整理项目总预算及分年度预算表57 表 2 预算总表58 表 3 工程施工费预算表59 表 3-1 直接费预算表 60 表 3-2 直接工程费预算表 61 表 3-3 间接费预算表 67 表 4 设备费预算表68 表 5 其它费预算表69 表 5-1 前期工作费预算表 70 表 5-2 工程监理费预算表 71 表 5-3 竣工验收费预算表 72 表 5-4 业主管理费预算表 73 表 5-5 拆迁补偿费预算表 74 表 6 不可预见费预算表75 表 7 季度分月用款计划表.76 附表 1 人工预算单价计算表.77 附表 2 工程材料预算价汇总表.78 附表 3 砼砂浆材料计算表.79 附表 4 机械台班预算单价计算表.80 附表 5 直接工程费单价表.81 0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项目分析项目分析 1 项目特性表项目特性表 编号项目单位数量编号项目单位数量 一工程位置11新建灌溉渠km2.092 1涉及行政村个112维修灌溉渠km2.474 二开发整理面积hm2120.8113新建排水沟长km2.583 1开发整理面积hm2120.8114新建截水沟长km0.5 2原耕地面积hm275.2915新建蓄水池(50m3)口12 3开发整理后耕地面积hm295.5016新建沉沙凼口14 4土地平整新增耕地面积hm210.6117新建农涵个31 5土地平整新增耕地率%8.7818维修山坪塘口1 6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hm29.60七项目预算万元106.65 7土地开发新增耕地率%85.261工程施工费万元93.37 8总新增耕地面积hm220.21土地平整万元30.56 9总新增耕地率%16.73农田水利万元31.24 三地貌类型低山田间道路万元31.57 四抗旱天数天30其他工程万元0 1灌溉模式能灌能排2 设备费 万元0 2排涝标准10 年一遇3其他费用万元11.19 五土地权属集体前期工作费万元4.94 六工程数量工程监理费万元1.40 1人工挖运土方 万 m3 1.9835竣工验收费万元2.80 2爆破改土 万 m3 1.5400业主管理费万元2.05 3人工清理荒草地表土 万 m3 2.2524不可预见费万元2.09 4归并水田田坎hm28.08八项目建设工期月5 5田埂修筑 万 m3 0.6949九项目效益 6干砌块石坎 万 m3 0.14641新增耕地面积hm220.21 7人工挖沟槽土方 万 m3 0.06452年增加净效益万元27.34 8维修田间道长km0.9263预算总投资万元106.65 2 9新建生产路长km3.3784静态投资收益率%25.63 10维修生产路长km11.2095静态投资回收期年4 1 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基本情况 1.1 项目范围 某某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重庆市南部,是重 庆市的南大门。全县幅员 2178.5km2,南北长 82km,东西宽 48km。介于东 经 1062310655,北纬 28272911之间,东邻万盛区与南川市,扼川黔交 通要道,南接贵州桐梓、习水两县,西连江津市,北与巴南区交界。 某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位于某某县北部低山粮经区,距离县城约25km, 介于东经1064145“1064241“和北纬 290502“290548“之间,涉及图幅 H48106(44),项目涉及某某村一、二、三、四、九社。项目区范围以地 类界为界,涉及土地开发整理面积 120.81hm2。 1.2 项目区自然条件 某某位于石油沟背斜与三角镇向斜之间,近三角镇向斜一方,即石油 沟背斜东翼、三角镇向斜西翼之间。两翼之间的横山成为倒置山,发育成 顺岩向成坡、逆岩向成陡岩单斜山地貌,项目区位于某某县的北部低山区, 属于单斜山地貌,地势西坡较陡,东坡较缓。海拔高度介于 620870m 之间, 相对高差 100m 左右。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热量充足,气温不稳定;降雨充沛,但 地区和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云多日照少,山地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春早霜 雪少,夏热多伏旱,晚秋多阴雨,冬暖少严寒。 3 项目区年均气温在 15.8,据近 20 年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262.2 小时,属全国低日照区。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 1057.7mm,但时空分 布不均;多年平均蒸发量 449mm,10年活动积温为 4877,多年平均无 霜期 287 天,年均相对湿度 80%。总体上项目区雨热同期,适宜多种植物 生长。 项目区土壤以红棕紫泥 水稻土为主,红棕紫泥水稻土由侏罗系遂宁厚层 鲜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砂岩风化而成,其母质风化度低,土壤厚度 4070cm,土壤 pH 值介于 4.95.7 之间,土壤显微酸性。项目区土壤中钾、钙、 镁矿物质含量丰富,理化性状良好,土体松泡,土壤自然肥力高,沙粘适中,适 种性广,地形条件好,作物产量较高、稳。 受地质构造和自然地貌的影响,项目区风化裂隙含水层,由于深度浅, 地形切割零碎,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就近排泄,地下径流途径短,水位、水 量变幅大,埋藏分散,不易储集,可采价值小。项目区有两座小(三)型水库, 一座是思林水库,占地面积 1.18hm2,总库容量 8 万 m,有效库容 6 万 m, 另一座是上湾水库,占地面积 0.45hm2,总库容量 5 万 m,有效库容 3.5 万 m。大小山坪塘 16 口,占地总面积为 1.48hm2。 项目区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倒春寒。据某某县气象资料统计:近 20 年中,干旱中以伏旱和春旱最重,出现伏旱 19 年,其中中至强度伏旱 16 年,占旱年的 80%;出现春旱 9 年,占旱年的 47.4%。旱期长 2045 天,对 水稻扬花结实影响最大;出现倒春寒频率为 80%,共计 23 次,最多一年发 生 3 次,一般发生在 3 月下旬4 月下旬,引起烂秧、烂种和小麦花而不实, 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4 1.3 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 据 2005 年统计,项目区现有农户 331 户,总人口 1195 人,耕地面积 75.29hm2,人均耕地 0.063hm2。2005 年人均纯收入 2757 元,经济收入主要 来自传统农业,其次是多经产业。农作物主要以优质水稻、玉米、小麦、蔬菜、 红薯及豆类等为主,玉米产量 5250kg/hm2,小麦产量 2800kg/hm2,水稻产 量 5410kg/hm2,蔬菜产量 19435kg/hm2。经济作物主要由油菜、花生等,经 济林木主要以桑、柑桔、柚类、梅、梨为主。用材林主要以杉、松、柏、青杠为 主, “四旁树”以南竹、慈竹、槐栗为主。项目区农民在长期的垦殖经营中,积 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比较精细的耕作传统,而且接受先进的农业科 学技术较快,耕作技术水平较高。 1.4 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 项目区西南与东南西北走向的浸新(某某至某某巨龙)县级公路相临, 项目区内有两条田间道贯通,总长约 3km,项目区交通较为便利,这为土地 开发整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路面基本上为土质路面,年久失修,路面破 损严重,需要进行维修,另外项目区耕作小道较少,部分路况较差,需维修和 新布置生产路。通过田间道的维修和生产路的布置调整,能大大改善农民的 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水平。 项目区有两座小(三)型水库, 一座是思林水库, 占地面积 1.18hm2, 总库容 量 8 万 m3, 有效库容 6 万 m3, 另一座是上湾水库, 占地面积 0.45hm2, 总库容量 5 万 m3, 有效库容 3.5 万 m3。大小山坪塘 16 口, 占地总面积为 1.48hm2, 多分布 在地势较低, 水田较多的地方。由于旱地位置较高, 山坪塘分布较少, 不能满足 5 蓄水、灌溉的需要, 需修筑一定数量的蓄水池, 便于灌溉。 此外,项目区已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改造后电压稳定,380V,220V 电力供给充足。 由此可见,项目区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能满足项目 区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需要。 2 项目项目分析分析 2.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2.1.1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项目规划符合重庆市某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区规划和某某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用途、位置、面积等方面协调一致。项目区整理后土 地的用途为农用地,不存在用途转换及位置等的变更。 2.1.2 符合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要求符合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要求 项目区规划和某某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在土地用途、位置、面积上协调 一致。 2.1.3 符合其它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其它法律、法规的要求 项目符合水土保持、林地保护的要求。项目工程措施以保护自然生态条 件为前提,不损毁原有林地为原则。 2.2 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评价 2.2.1 土地利用问题土地利用问题 项目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6 (1)项目区田形不均,水系紊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由于耕地高低不平, 夏季降雨集中,容易受到洪涝威胁,水毁田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长期形成 的顺坡耕种的耕作习惯,客观上也加剧了坡地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流 失,瘠薄地、低产田土增多,而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则逐年减少。同时由于水 土流失导致坑塘、沟渠等淤积,缩短了工程寿命甚至使其报废,降低了水利 工程效益。 (2)农业基础设施不配套。项目区山坪塘分布不均,利用率低,有的需 要进行清淤和维修,而灌溉、排水设施也较少,使得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 能力弱。项目区旱地排灌沟渠和田间道路有待完善,健全网络,形成完善 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 (3)项目区遭受的自然灾害中,以伏旱最为严重。伏旱开始早结束晚, 一般始于 7 月下旬至 8 月下旬;伏旱持续时间一般为 30 天左右。由于伏旱 出现时期正是作物生长旺盛、抗旱能力弱、需水量又很大的时期,严重影 响了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2.2.2 土地整理适宜性评价土地整理适宜性评价 项目区土壤以红棕紫泥水稻土为主, 红棕紫泥水稻土由侏罗系遂宁厚层鲜 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砂岩风化而成, 其母质风化度低, 土壤厚度 4070cm, 土壤 pH 值介于 4.95.7 之间, 土壤呈微酸性。项目区土壤中钾、钙、 镁矿物质含量丰富, 理化性状良好, 土体松泡, 土壤自然肥力高, 沙粘适中, 适种性 广, 地形条件好, 作物产量较高、稳, 是某某粮、林、油主产地。 项目区现有荒草地 11.26hm2,多分布在 625 坡度的地段。土壤矿质养 分含量丰富,据实地调查,通过开发 7 荒草地,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开发系数可达 85.26%。 2.2.3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根据某某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斑面积统计 册和实地地形现状测绘(1:2000)面积统计的结果,项目区实施土地开发整 理面积为 120.81hm2,具体土地利用现状见表 1。 表 1 某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土地利用现状表(2005 年) 单位:hm2 村 名 地 类 某某村百分比(%) 水 田60.7750.30% 旱 地14.5212.02% 耕 地 小 计75.2962.32% 田 土 坎29.6924.58% 农村道路1.211.00% 农田水利用地0.250.21% 坑塘水面3.11 2.57% 农用地 其它农用地 小 计34.26 28.36% 荒 草 地11.269.32% 未利用土地 小 计11.269.32% 合 计120.81 100.00% 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主要来源于提高净耕地系数,通过对田土坎进行 归并和开发荒草地来增加耕地。项目区现有净耕地 75.29hm2,相应的田土 坎有 29.69hm2,净耕地系数为 71.72%,可开发的荒草地 11.26hm2。因此项 目区土地整理和开发潜力较大,通过开发整理净耕地系数可达到 82.41%。 8 项目区整理后新增耕地面积 Mz公式计算: Mz=(1-R2)(M1-M2)+(R1-R2)M =(1-0.1759)(15.83-4.93)+(0.28282-0.17587)104.98 =20.21(hm2) 式中:Mz整理后新增净耕地面积;M整理农地区的原耕地毛面积;M1整理农地 区非耕地地类的面积(含农田水利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其它未利用地);M2待整 理农地区整理后保留的非耕地地类面积(含农田水利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R1 整理前的田土坎系数;R2整理后的田土坎系数。 项目区拟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 120.81hm2, 通过对中低产田土整理, 减 少田土坎占地面积, 可新增耕地 10.61hm2,新增耕地比例为 8.78%; 开发荒草可 新增耕地 9.60hm2(新增耕地比例按 85.26%计)。项目区开发整理共增加耕地 20.21hm2,新增耕地比例为 16.73%,新增耕地来源见表 2。 表 2 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前后面积对照表 单位:hm2 农 用 地未利用地 地 类 水田旱地田土坎 农村 道路 农田水利 用地 坑塘 水面 荒草地 合计 整理前60.7714.5229.691.210.253.1111.26120.81 合计 整理后68.8526.6520.381.410.383.140.00120.81 面积增减 8.0812.13-9.31 0.20.130.03-11.260.00 2.3 水资源平衡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域,降水充沛,降雨与农作物生长需水同 步,在生育周期内,农作物仅因春旱、夏旱和伏旱缺水,其余时间作物需水 能自给。因此,项目区是雨育农业区,不同于灌溉农业区。本开发整理设计 只针对农作物干旱时期需水分析水资源供给状况。 9 2.3.1 需水量计算需水量计算 2.3.1.1 农作物品种 项目区农业用地主要为水田和旱地,以种植粮经作物为主。参照当地种 植制度和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水稻、玉米、小麦和蔬菜来确定作物 需水量。 2.3.1.2 抗旱天数设计标准 水资源平衡分析的目标是在水资源总量基本充足的基础上解决水 资源季节性供应不足,重点解决项目区的干旱季节缺水期间的灌溉问 题。根据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和项目区种植制度, 项目区灌溉工程可按抗旱天数进行设计,设计抗旱天数为 30 天。 2.3.1.3 农作物需水量预测 (1)确定项目区灌溉面积 项目区开发整理后耕地分布相对集中,灌溉面积涉及整理后的耕地面 积,故项目区灌溉面积确定 95.50hm2,其中水田面积 68.85hm2,旱地面积 26.65hm2。 (2)作物需水量预测 在水资源平衡分析中,主要是针对干旱季节作物需水。据某某县农业局 和水电局多年的研究表明,水田日耗水量为 3.7mm/d,旱地日耗水量为 2.1mm/d。 Q净需=E水S水TE旱S旱T =3.7/10001000068.8530+2.1/10001000026.6530 =0.932105(m3) 式中:Q净需代表农作物的需水量;E水代表农作物日耗水量; 10 S 代表灌区面积;T 代表抗旱天数 2.3.2 可供水量计算可供水量计算 2.3.2.1 坑塘、蓄水池蓄水量 经实地调研和量算, 项目区有山坪塘共计16 口, 占 地 总 面积1.48m2, 平均蓄 水深度为1.5m; 项目区规划新建50m3蓄水池12 口, 利用降雨蓄水, 考虑灌溉时 坑塘、蓄水池不一定蓄满,故在计算可供水量时,取最大蓄水量的 80%。 (1)坑塘蓄水量 W塘=Sh0.80 =1.48100001.50.80 =0.178105(m3) 式中:W塘山坪塘供水量,m3;S山坪塘占地面积,hm2; h山坪塘平均蓄水深度,m。 (2)蓄水池蓄水量 W池=Vn0.80 =50120.80 =0.005105(m3) 式中:W池蓄水池供水量,m3;v蓄水池容积, m3;n蓄水池数量,口。 (3)坑塘、蓄水池蓄水量 W塘、池=W塘+ W池 =0.178105+0.005105 =0.183105(m3) 式中:W坑塘、蓄水池供水量,m3。 2.3.2.2 水库可供水量 项目区思林水库占地面积 1.18hm2,有效库容 6 万 m,上湾水库占地面 11 积 0.45hm2,有效库容 3.5 万 m,均按干旱季节 80%供水计算。 W库=(60000+35000)0.8 =0.760105(m3) 2.3.2.3 项目区供水量 项目区总供水量 W= W塘、池+ W库 =0.183105+0.760105 =0.943105(m3) 2.3.3 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 项目区干旱季节农作物需水量为 0.932105m3,项目区干旱季节供水量 可达 0.943105m3,故在干旱季节项目区可供水量能满足项目区农业生产的 需要。 2.4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1)项目区相当部分为山坡地带,土壤极易冲刷流走,不利保水保肥。 项目建成后,通过修筑梯地,能达到保肥保土的作用。 (2)土地开发整理主要对原有耕地进行改造、整治、归并,田间道的布局 整理,并配套硬化渠道等农田水利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大量的移 动土方工程量,加之建筑材料、物流的集中和转移都将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但从长远看,这种影响是轻微的、暂时的。对于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和物流 的集中和转移,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施工操作程序施工,尽量将施工对环 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对于施工后整理出来的耕地,尽早安排农民耕种, 恢复植被。 12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规划设计说明规划设计说明 13 1 工程布局工程布局 1.1 工程布局原则工程布局原则 本项目规划遵循以下原则: (1) 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与某某县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和某某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2)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 坚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4) 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应用和推广农业先进科学技术,与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 工程布局说明工程布局说明 根据项目区所存在的主要矛盾,结合当地生产传统和习惯,遵循工程技 术上可行、经济合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兼顾的前提,坚持改进项目区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和工程整理同步进行的指导思想,通过对项目区的土 地进行开发整理综合整治,通过各项配套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从整体上形成 “田成形,路相通,沟成网”的布置格局,成为一个农业基础设施完备、生产力 高的良好农田生态系统。 项目区主要工程类型包括三种:一是土地平整工程,包括平整土方以及 田土坎工程;二是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新建和维修灌溉渠及新建排水沟、 截水沟、蓄水池、沉沙凼和维修山坪塘等;三是田间道路工程,主要是维修 田间道及新建和维修生产路。 14 1.2.1 土地平整工程布局土地平整工程布局 由于项目区水田经过农民多年的修整,已经形成比较规范的田块,本规 划原则上不做大规模田块调整,仅考虑对部分零星小田块进行归并,以减少 田坎占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本规划对旱地及荒草地实施坡改梯技术,修 成坡式梯土,并对 1525的旱地及荒草地通过土地平整使台面坡度平均降 到 15,15 以下旱地及荒草地不作降坡处理。田块布设按“等高不等宽、大 弯随弯、小弯取直”的原则,沿等高线修成坡式梯田,梯田田面长一般为 30150m,田面宽一般为 414m。梯田田坎沿等高线原则上每隔 2.0m 高程 布设一排。 1.2.2 农田水利工程布局农田水利工程布局 根据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和已有水利基础设施情况,本工程规划三种类型 的沟渠,一种是灌溉渠,维修部分灌溉渠,并在缺水地区适当新建灌溉渠,与 已有的灌溉渠和蓄水池连接,保证项目区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二是排水沟,主 要是沿坡面布设,以便将坡面径流归流后引向山下,减轻水土流失程度;再 就是截水沟,主要布设在坡面面积较大且与水田交界处,以便将坡面径流归 流后引到已有沟渠、坑塘内,以减轻水田洪涝的程度。同时在旱地面积较大 且附近没有坑塘的情况下沿排水沟或截水沟布设蓄水池,以积蓄雨水,方便 灌溉。在蓄水池和水田前布设沉沙凼,以便让水土归流。 1.2.3 田间道路工程田间道路工程 道路布置以方便居民的生产和交通为原则,且尽量少占地。从总体来看, 该项目区主干机动道路基本形成,道路状况较好。只对新房子通往某某小学 15 的机耕道进行维修。为了耕作方便,结合项目区已有道路基础设施情况新建 生产路。规划的生产路主要将居民点与居民点、居民点与公路、田间道及人 行大道相连,同时在坡面规划上山生产路,以保证生产和管理的畅通。 2 工程设计工程设计 2.1 工程设计依据工程设计依据 本设计是在详实的资料基础上进行的,充分考虑了当地农田水利建设 实践经验和教训,吸取了农、林、水、国土等部门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具体单 项工程设计过程中主要参照以下规范进行: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4)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 2.2 工程设计内容工程设计内容 2.2.1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2.2.1.1 设计标准 坡改梯田面宽度一般为 414m。田坎设计参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 规范(GB/T164531996),按 10 年一遇 6 小时最大暴雨设计。 2.2.1.2 梯田田面设计 本设计对旱地及荒草地实施坡改梯技术,修成坡式梯土,并对 1525 16 的旱地及荒草地通过土地平整使台面坡度平均降到 15,15 以下旱地及荒 草地不作降坡处理。 由于项目区水田经过农民多年的修整,已经形成比较规范的田块,本规 划原则上不做大规模田块调整,仅考虑对部分零星小田块进行归并,以减少 田坎占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2.2.1.3 梯田田坎设计 设计每隔 2m 高程布设一排田坎。田坎原则上采用土坎设计,在沿田间 道边、土层较薄或陡坎地段也可因地制宜地布设一些石坎,数量控制在 10%, 土台筑坎:清除表土,坡地起坎,坎顶宽 30cm,上游坎高 20cm,下游坎 高根据坡面倾角和梯田宽度计算确定,起坎宽度视地面坡度而定,土坎应随 弯就直,照面平整,在夯筑土坎时,应清除新旧土接触层的杂草,并且分层 夯实,在土坎稳定后种植护坡蓑草或酸牧草。土坎外坡取 70,内坡取 80, 土坎坎面内斜 5以下。 块石干砌筑坎:清除表土,坡地筑条石坎,坎顶宽 40cm,上部高 20cm, 嵌入原土层不小于 20cm,石坎外边坡比为 1:0.2。块石之间应互相嵌实咬紧, 石缝错开,分层砌筑,从而保证石坎稳定,不垮塌。块石坎基础必须置于坚 硬的基岩或土质上。 2.2.1.4 土方工程量计算 项目区土地平整根据地形、面积、空间结构特点将项目区划分成若干坡 度土地平整单元区,每个单元区为一个梯田基层,单元区内土地平整的填挖 17 方尽可能限制在本单元区内部,尽量做到单元区内土地平整的统一化;推高 填低,尽可能做到挖填平衡,相邻单元区之间平整后的高差作为相邻梯田的 高差,通过典型坡度进行土方计算。 本工程土方工程量主要包括坡改梯的挖土方量。 为提高坡改梯的挖土方量计算的精度,在项目区选取九种典型坡度分 别计算坡改梯移动土方量,即坡度 68 取 7,坡度 810 取 9,坡度 1012 取 11,坡度 1215 取 13.5,坡度 1517 取 16,坡度 1719 取 18,坡度 1921 取 20,坡度 2123 取 22,坡度 2325 取 24,计算剖面 图和工程量见单体设计图梯田部分。 (1)坡改梯面积统计、典型田块不同坡度面积统计分别见表 3、 表 4。 表 3 碎部图斑坡改梯面积统计 单位:hm2 坡度级旱地毛面积荒草地面积合计 61510.563.9414.50 15259.677.3216.99 合计20.2311.2631.49 (2)坡式梯田的挖土方量根据下述公式计算: 坡式梯田单位面积降低坡度的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H tg tgtg LBV 8 1 式中:V单位面积(公顷)梯田土方量(m3);L单位面积(公顷)梯田长度(m); H田坎高度(m);原坡度; 降低后坡度; 18 表 4 典型田块不同坡度面积测量统计表 坡度范围 典型田块 1 典型田块 2 典型田块 3 典型田块 4 合计(亩) 换算为 公顷 681.8321.8320.122 8100.7570.7570.050 10122.1512.1510.143 12152.8180.7013.5190.235 15172.3252.9005.2250.348 17192.4391.9824.4210.295 19213.8050.3582.8236.9860.466 21231.0721.1392.2110.147 23252.2832.1294.4120.294 合计 7.5587.1608.3908.40631.5142.100 (3)根据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坡改梯土方位工程数量表 5。 表 5 坡改梯土方单位工程数量 原地面 坡度() 采用坡度 () 降低后坡 度() 田面毛宽 Bm(m) 田面净宽 (m) 坎长 L/hm2(m) 平整土方 (m3/hm2) 典型田块面 积(hm2) 68716.28915.862613.910.000.122 810912.62812.195791.890.000.050 10121110.2899.85971.910.000.143 121513.58.3317.8841200.340.000.235 151716116.9756.471433.69101.790.348 171918136.1555.5611624.70264.090.295 192120155.4954.831819.84367.830.466 212322174.954.2262020.20431.120.147 232524194.4923.7192226.18463.840.294 经上述数据综合计算得知:1525典型田块平均每 hm2平整土方为 312.57m3。 说明:(1)图中数据根据典型梯田设计图计算;(2)平整土方中已扣除筑土坎工程量。 (4)根据坡改梯面积统计表,其土方量分别计算如表 6: 表 6 项目区坡改梯土方工程量 原地面 坡度() 平整土方爆破改土 19 坡改梯面积 (hm2) 单位量 (m3/hm2) 小计 (m3) 爆破改土面积 (hm2) 单位量 (m3/hm2) 小计 (m3) 6151.0540004200 152514.19312.5744352.80400011200 合计44353.8515400 2.2.1.5 田坎工程量计算 田坎单位工程数量从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断面中通过 CAD 量算得到。 为细化工作量,项目区选取九种典型坡度分别计算田坎工程量,即坡度 68 取 7,坡度 810 取 9,坡度 1012 取 11,坡度 1215 取 13.5,坡 度 1517 取 16,坡度 1719 取 18,坡度 1921 取 20,坡度 2123 取 22,坡度 2325 取 24,计算截面图和工程量见单体设计图土地平整部分。 (1)坡改梯面积以及典型田块不同坡度面积统计分别见表 3、表 4。 (2)田坎单位工程数量见表 7。 表 7 坡改梯田坎单位工程量 原地面坡 度() 采用坡 度() 田面毛宽 Bm(m) 田面净宽 (m) 坎长 L /hm2(m) 筑土坎 (m3/hm2) 砌石坎 (m3/hm2) 挖石坎基槽 (m3/hm2) 典型田块 面积(hm2) 68716.28915.862613.9145.0412.466.560.122 810912.62812.195791.8960.4316.728.80.050 10121110.2899.85971.9177.1721.3411.260.143 121513.58.3317.8841200.34100.1627.6614.660.235 1517166.9756.471433.69160.1939.1219.020.348 1719186.1555.5611624.70255.8754.223.60.295 1921205.4954.831819.84356.2869.8228.60.466 2123224.954.2262020.20459.2685.9234.060.147 2325244.4923.7192226.18563.22102.4440.040.294 经上述数据计算得知:615 典型田块每 hm2筑土坎为 78.34m3, 砌块石坎为 21.65m3,挖石 坎基槽 11.45m3;1525 典型田块每 hm2筑土坎为 342.16m3, 砌块石坎为 67.67m3,挖石坎 基槽 28.19m3。 说明:砌条石坎工程量按田坎总量的 10%计算。 (3)田坎工程量见表 8。 表 8 坡改梯田坎工程量 原地面 坡度 () 坡改梯 毛面积 筑土坎砌块石坎挖石坎基槽土方 20 (hm2) 单位量 (m3/hm2) 小计 (m3) 单位量 (m3/hm2) 小计 (m3) 单位量 (m3/hm2) 小计 (m3) (1)(2)(3)(4)(5)(6)(7) 61514.5078.341136 21.65314 11.45166 152516.99342.165813 67.671150 28.19479 合计31.49 6949 1464 645 说明:(3)=(1)(2) ;(5)=(1)(4) ;(7)=(1)(6) 。 2.2.2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2.2.2.1 蓄水池 根据当地地形起伏不大,汇水区域面积较小的特点,以及已实施土地开 发整理经验,项目区宜多修小型蓄水池,既方便灌溉又有利于蓄满水,因此 本工程蓄水池设计容积为 50m3。池型均采用圆形,直径 5.48m,净深 2.4m。 池内均设置 0.6m 宽,每步 0.18m 高的梯步。池壁均采用 M7.5水泥砂浆砌砖, 表面抹 M7.5水泥砂浆,为防止渗漏,内掺水泥重量 5%的 LD 防水粉。池底 浇 C20混凝土,为防止渗漏,内掺水泥重量 12%的 UEA-H(1)型外加剂。为 防止人畜跌入蓄水池,在蓄水池四周砌 0.9m 高的砖栏杆。共计新建蓄水池 12 口。 2.2.2.2 灌溉渠 为了有效的利用项目区的水资源,设计灌溉渠从已有渠道或坑塘引出。 依据灌溉控制面积,新建灌溉渠设计规格为净宽 30cm,净深 30cm,共计 2.092km,用 M7.5水泥砂浆砌块石,沟底为 6cm 厚 C20底板,沟壁厚 25cm,表 面进行勾缝,沟底坡降比取 2.5。同时维修灌溉渠 2.474km,其中疏通项目 区原有的毛条石灌溉渠,并在原沟底基础上铺设 5cm 厚 C20底板。另对部分 土渠按新建灌溉渠进行整修,设计规格为净宽 30cm,净深 30cm,沟底坡降 21 比不变。 2.2.2.2.1 灌溉渠道断面的设计 (1)灌溉流量的确定 渠道灌溉流量的确定根据作物的灌溉制度和控制的灌溉面积确定。项 目区渠道所通过最大流量的时段发生于水稻泡田高峰期内,故以该时段所 过流量为渠道设计流量。用下公式计算: Q=MF/86400tn 式中:Q渠道设计流量(m3/s); M水稻用水定额(m3/hm2); F本渠道灌区内泡田高峰期泡田面积(hm2); t泡田高峰期天数(d); n该渠道至田间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M 取水稻泡田定额 1350m3 /hm2,泡田高峰期按 10 天定,渠道至田间 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9 计,各灌溉渠道计算流量见表 9。 表 9 灌溉渠计算流量表 灌溉渠 编号 长度 (m) 控制面积 (hm2) 其中田面积 (hm2) 其中高峰期泡田面积 (hm2) 计算流量 (m3/s) GG124620.4615.3511.210.0194 GG23893.603.302.410.0042 GG31793.092.852.080.0036 GG42261.431.120.820.0014 GG51412.790.860.630.0011 GG61851.540.860.630.0011 GG77266.045.924.320.0075 小计209238.9530.2622.10 2.2.2.2.2 灌溉渠道断面的确定 灌溉渠采用矩形断面,过水流量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 QAC计算。Ri 22 式中:Q渠道的设计流量(m3/S); A渠道过水断面面积(m2); R水力半径(RA/x m); i渠底比降; C谢才系数(C1/nR1/6); X过水湿周(m)。 经计算,新建和维修灌溉渠横断面设计成果见表 10。 表 10 新建和维修灌溉渠横断面设计成果表 灌溉渠 编号 长度 (m) 渠宽 (cm) 设计水 深(cm) 渠深 (cm) 堤顶宽 (cm) 渠道比 降() 允许通过的 流量(m3/s) 维修渠道 新砌(m) GG1246302530252.50.0391 GG2389302530252.50.0391 GG3179302530252.50.0391 GG4226302530252.50.0391 GG5141302530252.50.0391 GG6185302530252.50.0391 GG7726302530252.50.0391 小计2092 WG129330253025293 WG241360253025 WG311560253025 WG439830253025398 WG5883025302588 WG662260253025 WG73743025302584 WG89760253025 WG97460253025 小计2474 其中:维修 300 300 土灌溉渠 863m,维修 300 300 条石灌溉 渠 290m, 维修 600 300 条石灌溉渠 1321m。 2.2.2.3 排水沟 (1)设计排涝模数 采用平均排除法计算排涝模数,排涝标准采用一日暴雨一天排除,设计 23 排涝标准为 10 年一遇,采用(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给定的公式计算排 涝模数: 排涝模数按下式计算: qR/86.4T 式中:q设计排涝模数(m3/Skm2); R设计暴雨量的径流深度(mm),查 10 年一遇 24 小时最大暴雨量 为 174.00mm,径流系数 0.5,设计径流深 R87.00mm; t设计排水时间,取 1d。 经计算,设计排涝模数 q=1.0069m3/skm2。 考虑项目区面积较小,地面坡度陡,径流路径短,设计排涝模数采用计 算值 q=1.0069m3/skm2。 (2)设计排涝流量 排水沟设计排涝流量按下式计算: QqF 式中:Q设计排涝流量(m3/S); q设计排涝模数(m3/Skm2); F排水沟控制的排水面积(km2)。 排水沟计算流量见表 11。 表 11 排水沟计算流量表 编号长度(m)控制面积(km2)排涝流量(m3/S)承 泄 区备注 GP14320.03370.0339入原有沟渠 GP21200.01440.0145入田路旁排水沟 GP31320.00450.0045入灌溉渠 GP42210.00860.0087入灌溉渠 GP53790.04550.0458流出项目区外 GP61060.00720.0072入路旁排水沟 GP71170.01210.0122入塘 GP8680.00480.0049入林 24 编号长度(m)控制面积(km2)排涝流量(m3/S)承 泄 区备注 GP9410.00990.0099入田路旁排水沟 GP103650.05800.0584入塘 GP11990.02460.0248入路旁排水沟 GP121050.01680.0170入灌溉渠 GP13640.02220.0223入灌溉渠 GP143340.05700.0574入塘 小计25830.3193 (3)排水沟断面设计 排水沟采用矩形断面,过水流量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 Q=ACRi 式中:Q渠道的设计流量(m3/S); A渠道过水断面面积(m2); R水力半径(m); i渠底比降(5); C谢才系数(C1/nR1/6),n 取 0.025。 经计算,排水沟设计成果见表 12。 表 12 排水沟横断面设计成果表 序 号 编号长度(m) 沟宽 (cm) 水深 (cm) 沟深 (cm) 堤顶宽 (cm) 排水沟比降 () 允许通过的流量 (m3/s) 1GP14323025302550.0438 2GP21202020252550.0186 3GP31322020252550.0186 4GP42212020252550.0186 5GP53793035402550.0613 6GP61062020252550.0186 7GP71172020252550.0186 8GP8682020252550.0186 9GP9412020252550.0186 10GP103653035402550.0613 11GP11993025302550.0438 12GP121052020252550.0186 13GP13643025302550.0438 14GP143343035402550.0613 小计2583其中:200 250 排水沟 910m,300300 排水沟 595m, 25 序 号 编号长度(m) 沟宽 (cm) 水深 (cm) 沟深 (cm) 堤顶宽 (cm) 排水沟比降 () 允许通过的流量 (m3/s) 300400 排水沟 1078m。 (4)排水沟设计 排水沟沿下山道路呈纵向布置,要与蓄水池或天然排水道相连,以便将 坡面径流顺利引向山下。排水沟在平直地段沟底坡降为 5,在斜坡段沿生 产路台阶边斜面向下布设。排水沟断面详见设计成果表。排水沟原则上用 M7.5水泥砂浆砌块石,表面并进行勾缝,沟壁厚 25cm,沟底铺 6cm 厚 C20砼。 若遇基岩可直接开挖成形。 2.2.2.4 截水沟 (1)设计排涝模数 截水沟设计排涝模数与排水沟相同。 (2)设计排涝流量 截水沟设计排涝流量公式与排水沟相同。 截水沟计算排涝流量见表 13。 表 13 截水沟计算流量表 编号长度(m)控制面积(km2)排涝流量(m3/S)承 泄 区备注 GJ11850.02490.0251入排水沟 GJ23150.03460.0348入河沟 小计5000.05950.0599 (3)截水沟断面设计 截水沟采用矩形断面,过水流量计算公式与排水沟相同。 经计算,截水沟设计成果见表 14。 26 表 14 截水沟横断面设计成果表 序 号 编号 长度 (m) 沟宽 (cm) 水深 (cm) 沟深 (cm) 堤顶宽 (cm) 排水沟比降 () 允许通过的流量 (m3/s) 1GJ11853025302550.0438 2GJ23153025302550.0438 小计500 (4)截水沟设计 为避免坡面径流沿山而下,在坡面面积较大且与水田交接处或者坡较 陡处布设截水沟,避免坡面径流冲刷水田和旱地,以减少水土流失。截水沟 沿在平直地段沟底坡降为 5,在斜坡段沿斜面自然向下布设。截水沟断面 详见设计成果表 14。截水沟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