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诚信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学校诚信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学校诚信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学校诚信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学校诚信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诚信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结题报告包淑红一、问题的提出 继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后,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向,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规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报告还特别强调诚实守信教育是这次道德教育的重点,这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有其特别的时代性、现实性和特殊性。 尽管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尽管当前我国社会文明程度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在社会生活中各种陋习还时常可见,经济活动中的欺骗、欺诈行为还有相当市场。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国家形象,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还影响着青少年一代心灵的健康成长,这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选择了诚信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突破口。应如何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内在需求,寻找更适合时代特征的道德教育途径,采取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特点、不同教育内容的不同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小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这是我校本次课题实验的目的所在。 实验中,我们积极探索少年儿童诚信道德教育的“有度”、“有力”和“有效”问题,科学地界定符合小学生“诚信”德育目标的认知水平和行为特点的道德教育要求;探讨当前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效的系列教育方法与途径,特别是在促进少年儿童道德情感的升华与内化上下工夫、出成效,实现道德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道德教育方式的有效性和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诚信道德行为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诚信的道德素质,进一步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二、研究的主要目标提升学生诚信品质,诚信教育。验证我校诚信教育层次性目标与内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探讨切实可行有效的诚信教育的基本实施方法、途径的体系; 形成适合我校这类处于城乡结合部学校实际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系列活动方案;有效提高本校学生对“诚实守信”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增强他们实践“诚信”的自觉性以及这方面的动力和能力。三、研究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认真学习青少年道德教育相关理论,了解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心理特点,严格依据纲要的理论框架,遵循我校学生道德发展特点,研究制定适合我校学生的道德建设层次性目标与内容系列,使之具有科学性,防止步入盲目超前和成人化误区。2、实践性原则:研究过程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感悟“诚信”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进而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3、渗透性原则:充分拓展“诚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假期、双休日,“诚信”教育不休息;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个强大的教育网,这样不仅能加强“诚信”教育的落实,还能使“诚信”之风由学校吹向社会;4、点面结合原则:以实验班为重点,集中研究对象,加强教育方案的落实,比较实践效果,探讨研究策略,及时获取经验并向全校推广,使整个校园形成“诚信”之风。 四、实验研究方法与步骤 1、实验研究方法: a、行动研究法在课题活动中,边实践边研究,按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知、情、意、行及教育教学活动,探索课题研究对学生身心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b、自然实验法教育者教师为实验者,受教育者学生为被试者,在课题研究过程的自然状态下进行,重视实验信息反馈,同时按研究目标探索评价方法。 c、经验总结法以具体事实为基础,注意材料的积累,调查研究关注个案轨迹,通过资料的分析,揭示研究过程的得失,探索“诚信”课题研究的本质和规律。 2、实验步骤与时间安排: (1)准备发动阶段(2006年9月) (2)实施研究阶段(2006年9月10月) (3)总结应用阶段(2006年9月2007年7月)五、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活动内容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采用“三主两渗透”的教育方式。“三主”指的是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班队活动的特有教育功能;“两渗透”是指道德教育要有意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去中,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教育途径与活动内容归纳起来有八个方面: 途径之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首先做好教师的培训准备工作。谁是未成年人的第一道德榜样?在孩子们道德养成的过程中,固然有多重因素,但更直接影响来自哪儿呢?在学生生活的世界里,他们的目光无时无刻都在默默注视的人生第一榜样是谁?他们敏感而丰润的心灵每每寻找着的精神家园在哪儿?当孩子们迈出家门踏进校园的时候,照亮他们心灵成长的引路人,除了父母就是老师!孩子们与教师朝夕相处,老师们一举手一投足,点点滴滴都将真切地记录在孩子们的生命历程中。中国圣贤曰:“吾日三省吾身”;西方哲人说:“唤起人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所以我们在课题准备阶段,首先进行教师的师德培训,提出:当我们教师责怪孩子们自私、懒惰,责怪他们没有责任心,责怪他们不文明粗俗的时候,请先反观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吧!你上班时间玩游戏吗?离开办公室你随手关电器吗?你上课时接听电话吗?你洗手后有随手关水龙头吗?你是否也经常讲粗话?你随地吐痰吗?乱丢烟头吗?注意吸烟的场合吗?衣着整洁得体吗?为人师表的老师们要真正成为未成年人的第一人生榜样、第一道德榜样,道理说来也简单老师也要学会爱与尊重,学会自律和心理减压,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你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吗?对此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反思自己,要勇于承认和改正自己的过错。但要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我们组织班主任教师观看教师礼仪(其中有“教师的形象、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装饰、教师的仪表”等内容)。积极参加班主任素质工程的学习,进行专门讨论并达成共识。随着师德教育的深入,我校教师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各项捐资助学累积达万元之多,在学生中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为了真正提高班主任及年级组长的工作水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我校还特地为全体德育工作者订阅小学德育,为顺利开展“诚信”课题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引导班主任在开展“诚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思考、记录,把自己的亲身体会整理成具有理论高度的论文或典型案例,并汇编了“诚信”课题研究论文集。途径之二:坚持常规教育,坚守道德教育阵地道德教育重在建设,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良好行为习惯要从身边点滴小事培养起。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把文明礼貌(礼仪)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到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中。讲文明、讲诚信成为学校常规教育的主要内容,每年的训练都突出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三抓”(抓起始、抓平时、抓及时)形成制度,仪容仪表要求是每位进入学校的学生必须学习的第一课,文明礼貌和校园礼仪也是新生训练的必修课。针对我校的特点,规定所有进校的在校生,必须穿着统一的校服和佩戴红领巾。“道德文明之星”的评选推进了班级道德建设;“七项评比”中渗透着对学生良好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成立了教师仪容仪表督导队和学生文明示范队,负责对文明礼貌和校园公德建设起积极指导和督促作用;“实验人”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在各项校内外主题活动中均有上乘的表现,特别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都渗透着浓浓的讲文明、讲礼貌、讲公德的校园文化特色教育,在社会上留下良好的口碑。 途径之三: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形成浓烈的教育氛围实践证明,主题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在特定的教育氛围中,容易产生整体效应,往往容易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集中力量开展“诚实守信我先行”的主题系列活动,如:诚信校园篇、诚信家庭篇、诚信社会篇,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和实际内容,从而提高教育实效。 围绕这一主题,通过班会、自学、广播等形式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一年多年来,我们先后举行了20节以上的以“诚信与我同行”为主题的班(队)会系列活动,在全校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德育处、大队部多次组织校园、班级“诚信”专题板报评比,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各种“诚信”手抄报、漫画竞赛;教研室、语文组联合组织“诚信”征文比赛,有30位学生分别获得不同等级奖,为此我们也组织编辑了“诚信”学生小论文集。 在“国旗下讲话”的时间里经常安排“诚信”道德教育的专题演讲;校园广播站充分发挥宣传喉舌作用,积极组织专题报道,宣传道德实验的相关材料;此外不同年段还举行不同形式的专题活动,如低年级的“诚信”讲故事比赛、中年级“诚信知多少”知识竞赛、高年级举行“盗版有理吗?!”辩论赛、“诚实是金、守信无价”的演讲比赛。大队部利用主题日活动举行“我是队员我先行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使学生的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讲文明、守礼仪的意识有了进一步加强。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更多学生的道德认知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并转化到学习当中,使我校近一年来成绩稳步提高。 途径之四: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实现课题实验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课堂教学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本次实验中我们课题组积极与教务处配合,发挥课堂教学寓德于教作用,将课题实验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我们采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显性教育即挖掘教材中的教育点,将诚信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而隐性教育则是本次教育的重点,这也是课改的需要。陈敏老师的“315与诚信”在学生中引起较大的共鸣。在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约而同地引导学生要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赞赏,一句话就是学会尊重。学会尊重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就能感悟到诚信更深层次的意义。叶艳萍老师的“如何与他人相处”的班会课让学生懂得了当代小学生应该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社会、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美术学科让学生为保护校园环境设计经济适用又富有特色的垃圾筒;针对“随手扔”陋习,设计“友情提示语”等。这些题目的设计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也进一步升华了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再受到一次心灵的撞击。教师还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渗透规范教育,如:祝晓玲老师的礼仪知识讲座更加引起许多学生对礼仪、礼节的重视。在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中,老师们特别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过程。可以说,寓德于教无处不在。 途径之五:抓住重、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项主题活动 从理论上说,诚信重要性的理解不成问题,但现实社会带给少年儿童许多反面的教育,理论与现实的反差就造成诚信教育的无奈、无力。因此小学生诚信品质教育既是本次实验的重点也是难点。组织实验年段的学生参加“诚信从我做起”签名活也要继的主题活动的班级,成效都出乎意料,学生诚信情感的真实流露和行为表现让老师感动不已,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体验的很好形式,也尝试出一种“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形式。环境保护教育是我们课题实验的另一项重头戏。从理论上说,近年来环境保护教育亦令人头疼,这是学校后勤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如何解决?经过调查研究我们感到问题的症结还出在学生公德素养上,我们认为只有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意志并内化为道德情感时,才能真正转化为环境保护的自觉行为。所以我们全部工作的重点放在“内化”上做文章,把“保洁”工作作为检验学生环保素养的试金石,通过“学、查、评、比”的活动,及时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在行为规范上,我们提出“十不”要求,(“十不”即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踩踏绿地,不采摘花果树木,不在校内吃泡泡糖,不闯红灯,不骑车带人,不说脏话,不无理顶撞师长)。我们还倡导“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实验班级开展各种有特色的实践活动, “绿色卫士行动”、“弯腰行动”、“关注一平米活动”、“环保小制作”,设立“废电池回收箱”,推进争创“卫生红旗班级”活动。在这些活动的自评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基本按照自己的承诺做到了“十不”要求。 此外,在诚信品质的训练中,我们还有意识地强调了“守时”品质的养成,将“守时表现”上升为诚信品质的一种外显表现,并让学生知道与国际生活接轨的时代,守时不仅是中华民族美德要求,也是关系国格人格的大事。实验结果表明,守时教育上升为道德教育更能被大多数学生接受。包括上课迟到现象也得到有效的遏制。 途径之六:指导道德实践,促进情感内化 道德教育重要的一环是道德实践问题,没有实践就没有感悟,就不可能有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提升。因此实验中我们强调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去认识,并在实践中升华。 道德实践要讲究合适的契机。我们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道德实践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道德实践,我们鼓励各年段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创设有特色的常规训练方案,如开展“主动向老师问好”活动,从一个小切口,让学生在“做”中感悟到一个大道理。专项活动都是最佳的教育契机。大队部发起的“与贫困学生手牵手”爱心助学行动和为印度洋海啸灾民捐赠活动中,1角、2角、1元、5元、10元,同学们踊跃捐出自己一天、两天,甚至是一星期、一个月的零花钱。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海洋。学生们用“真诚”换来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仅这两次捐款就收到17756.5元。又如利用假期开展“八个一”活动(提一条加强“诚信”的“金点子”,参加一次社区环保活动,开展做一次“家庭小帮手”活动,制作一份道德教育手抄报,参加一项关于道德教育主题内容的书画,参加一次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写一篇“无人监考”的心得体会)。这些主题系列活动特别是孝敬父母的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生感受到:只有去实践,才能领悟到许多真正的做人道理。我们还多次举行家长会,聘请专家,从道德心理教育理论和科学育人方法的结合上指导家长,让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的诚信道德教育。六、对诚信教育效果调查分析通过二年的实验时间,为了检查实验的成效。在事先不告知教师情况下,随机抽查同教材的课各20节,并进行了如下分析。项目迟到或拖课失礼、失信现象诚信育人满意率实验前12.5%17.5%82.5%实验后00100%为了检查实验班实验的成效。在事先不告知学生情况下,随机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各60人进行抽查,并进行了如下分析。2、学生诚信情况分析 项目本班诚信情况满意率诚信行为达标率诚信考试合格率实验班100%100%98%对比班45%30%70%七、实验取得的初步成果 两年多的实验,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实验取得的初步成果有: 1、找准“诚信”教育的切入口,目标明,过程实,效果好。 2、形成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的氛围,提高了教师对“诚信”教育的信心。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无论是对学生养成教育,还是对教师的为人师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诚信立人,形成诚信的品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交往更守信,更有责任感了,他们对待学习比以前更主动积极了。特别是作为班集体,大家在一起学习生活,讲诚信,守规则,孩子们的心情更舒畅了。作为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