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基础知识.doc_第1页
建筑施工安全基础知识.doc_第2页
建筑施工安全基础知识.doc_第3页
建筑施工安全基础知识.doc_第4页
建筑施工安全基础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资料)地下工程公司二OO六年三月目 录第一节 岩土施工的特点1第二节 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3第三节 建筑施工现场伤亡事故的预防7第四节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10第五节 施工现场人员和行为的安全基本要求19第六节 施工现场安全急救、应急处理和应急设施24施工安全基础知识第一节 岩土施工的特点 (一)产品固定,作业流动性大 岩土施工的产品,位置固定,各种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施工人员都必须围绕这个固定的产品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展,上下左右不停的流动,一项产品完成后,又得流向新的固定产品,作业流动性大。 (二)产品体量大、露天作业多 产品多为高耸庞大、固定的大体量产品,使建筑施工生产只能在露天进行,施工生产作业露天多。 (三)形式多样、规则性差 产品要服从各行各业的需要,外观和使用功能各不相同,形式和结构多变,加上产品所处地点不同,施工过程处于不同的外部条件。即使同类工程、同样工艺、工序,其施工方法和施工情况也会有所差异和变化,规则性差,施工生产很难全部照搬采用以往的施工经验。 (四)施工周期长,人力物力投入量大 产品的施工生产过程往往是需要长期地、大量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有限的施工现场上集中大量的人力、建筑材料、设备设施、施工机具,少则几个单位,多则二三十个单位共同进行作业,施工生产过程需衔接配合,连续性强,因此立体交叉作业的情况多。 (五)施工涉及面广、综合性强 岩土施工生产在施工企业内部,要有序地在特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组织多队伍、多工种人员的作业。从企业外部来说,施工生产活动通常需要同专业化单位和材料供应、运输、公用事业、市政、交通等方面的配合和协调,加上施工生产本身就是在“先有用户”的情况下进行的,施工生产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建设计划和用户,对国家、地区、用户的经济状况反映敏感,受建设资金和外部条件影响大,在一定程度上施工生产的自主性、预见性、可控性比一般产业较困难。 (六)手工作业多,劳动条件差,强度大产品大多是由较为笨重的材料和构件聚合所成,虽然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推广普及,机械化施工比重逐渐增大。但与其他产业相比,湿作业多、手工作业多,劳动条件差、强度仍然很大,用于笨重材料物件加工、施工机械配合作业的劳动强度高于其他一般产业。(七)设施设备量多,分布分散,管理难度大产品的施工现场,大型临时设施多,露天的电气线路、装置多,塔吊、井架、脚手等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无型号、无专门标准、自制和组装的中小型机械类型数量多,手持移动工具多,而且布局分散、使用广泛,管理难度大。(八)人员及其素质不稳定为有效地组织好施工生产,施工作业队伍、人员就不可避免地经常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由于作业量的变化,为适应工期和工序搭接的需要,队伍、人员常常是进进出出,本身就不很稳定。加上目前的建筑市场的施工作业人员,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或偏远山区的外包工、临时工,文化程度低,又未受过专业训练,专业知识技能主要是通过工作实践逐步积累,作业年限长短对人员素质影响明显。年限长的因劳动待遇等问题,流动量较大。大批新民工涌人建筑市场,一些单位的经营承包管理人员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在管理和监督稍有薄弱的情况下,非法转包和招聘一些不能胜任怍业的队伍、人员,致使作业人员及其素质更加不稳定。(九)施工现场安全受地理环境条件影响现场安全会受到产品所处的地理、地质、水文和现场内外水、电、路等环境条件的影响,施工过程如对产品所处的地理,地质水文和现场内外环境条件的不安全因素,重视不够,措施不当,就可能引发事故。(十)施工现场安全受季节气候影响施工现场安全受到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的影响较大。各种较恶劣的气候条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都是很大的威胁。如不采取针对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特点的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就很容易受季节气候的影响引发事故,由于上述特点的影响,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火灾、中毒、爆炸、车辆伤害等九类事故。岩土施工的伤亡事故虽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发生频率出现了下降的势头,安全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事故数量和频率仍高居各产业的前列,仅次于交通和煤炭业,是发生事故较多的产业。第二节 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一、事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事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是造成人的伤害,物的损失事故的先决条件,各种人身伤害事故均离不开物与人这二个因素。人身伤害事故就是人与物之间产生的一种意外现象。在人与物二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因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背后,实质上还是隐含着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绝大部分事故的二个方面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通常也可称作事故隐患。分析大量事故的原因可以得知,单纯由于不安全状态或者单纯由于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情况并不多,事故几乎都是由多种原因交织而形成的,是由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结合而成。二、人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是指影响安全的人的因素,即:能够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性能不良的事件的人员个人的不安全因素和违背设计和安全要求的错误行为。人的不安全因素可分为个人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两个大类。 (一)个人的不安全因素个人的不安全因素是指人员的心理、生理、能力中所具有不能适应工作、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安全的因素。个人不安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是指人在心理上具有影响安全的性格、气质和情绪(如急躁、懒散、粗心等)。2生理上的不安全因素生理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大致有5个方面:(1)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不能适应工作、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2)体能不能适应工作、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3)年龄不能适应工作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4)有不适合工作作业岗位要求的疾病。(5)疲劳和酒醉或刚睡过觉,感觉朦胧。3能力上的不安全国素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知识技能、应变能力、资格等不能适应工作和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是人为地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性能不良事件,是违背设计和操作规程的错误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通俗地用一句话讲,就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的失误。1不安全行为在施工现场的类型按国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可分为13个大类:(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2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1)系统、组织上的原因。(2)思想上责任性的原因。(3)工作上的原因。3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工作上的主要原因(1)工作知识的不足或工作方法不适当。(2)技能不熟练或经验不充分。(3)作业的速度不适当。(4)工作不当,但又不听或不注意管理提示。(三)必须重视和防止产生人的不安全因素1999年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条文说明中指出:“分析的事故中有89都不是因技术解决不了造成的,都是违章所致。由于没有安全技术措施,缺乏安全技术措施,不作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仲国劳动统计年鉴对近年来的企业伤亡事故原因(主要原因)进行比例排序: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原因列居首位,占11项原因总统计量的45以上,如果加上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对现 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挥错误等不安全行为原因的事故,就占了全部事故统计量的60以上。而值得重视的是国有企业不安全行为原因造成的伤亡比例均值,大于城镇企业和其他企业。另有资料反映:美国有人曾分析了75000件伤亡事故,其中天灾仅占2,即98的伤亡事故在人的能力范围内,是可以预防的。在可防止的全部事故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占88。日本1969年制造业歇工8天以上的事故中,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发生的占96,1977年制造业歇工4天以上的104638件事故中,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有98910件,占945。以上资料表明,各种各样的伤亡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是在人的能力范围内,可以预防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工现场劳动条件的改善,机械设备的进一步完善,在造成事故的原因比例中,由人的不安全因素的比例还会有所增加。因此,我们就更应该重视人的因素,杜绝和预防出现人的不安全因素。三、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包括机械设备等物质或环境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通常人们特此称之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称之为物的不安全条件,也有直接称其为不安全状态。(一)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内容(1)物(包括机器、设备、工具、物质等)本身存在的缺陷。(2)防护保险方面的缺陷。(3)物的放置方法的缺陷。(4)作业环境场所的缺陷。(5)外部的和自然界的不安全状态。(6)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7)保护器具信号、标志和个体防护用品的缺陷(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类型(1)防护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四、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通常也可称为管理上的缺陷,它也是事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作为间接的原因共有以下方面。(1)技术上的缺陷。(2)教育上的缺陷。(3)生理上的缺陷。(4)心理上的缺陷。(5)管理工作上的缺陷。(6)学校教育和社会、历史上的原因造成的缺陷。第三节 建筑施工现场伤亡事故的预防一、构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一)事故发生的结构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管理上的缺陷。事故发生的背景就是因为客观上存在着事故的条件,若能消除这些条件,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已知的事故条件继续存在就会发生同类同种事故,尚且未知的事故条件也有存在的可能性,这是伤亡事故的一大特点。 (二)潜在危害性的存在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具有潜在的危害,所谓危害性,并非他一定会发展成为事故,但由于某些意外情况,它会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加,在这种危害性中既存在着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存在着物质条件的缺陷。事实上,重要的不仅是要知道潜在的危害,而且应了解存在危害性的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劳动产品、生产环境、工作过程、自然条件、人的劳动和行为。以此为基础,及时高效率地解决任何潜在危害的预测。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消除不安全因素构成的危害和可能性具有根本意义。二、安全生产的五条规律(一)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生产的安全规律这条规律的实质是,承认生产中的潜在危险,这为制订安全法规、制度、措施及其实施创造了原则上的可能性,这一规律的作用受到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在我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应在有目的的活动中付诸实现。(二)劳动条件适应人的特点的规律人适应环境的可能性具有一定限度,这条规律则要求在策划、计划、组织劳动生产、构思新技术或设计新工艺、工序,以及解决其他任务时,必须树立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本)的观点,必须以保证操作者能安全作业活动为出发点。要重点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危险因素及其消除方法。 (三)不断地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的规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生产方式的完善,应努力消除和降低生产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这一规律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具体体现。从国家、地方、行业乃至一个企业、一个工地,劳动条件应理所当然地应有所改善、好转,而不能有所恶化、倒退。劳动条件得不到改善而恶化、倒退,尤其是产生恶果的是我们国家的安全法规所不能允许的。 (四)物质技术基础与劳动条件适应的规律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但不能排除有新的、重要的危险因素的出现,或者有扩大其有害影响的可能性,如不重视这一规律,将导致新技术的效果的下降。这一规律的实质是劳动条件的改善在时间上要与物质技术基础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五)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规律事故防止科学是一门以经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管理科学,经验是掌握客观事物所必须的。将个别的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加以科学总结,而形成的一门知识体系。安全的科学管理,其目的是以个人或集体作为一个系统,科学地探讨人的行为,排除妨碍完成安全生产任务的不安全因素,使之按计划地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的实现,必须是建立在安全管理是科学的有计划的、目标明确的、措施方法正确的基础之上,这一规律揭示,形成劳动安全计划指标是可能的,指标(目标)必须满足:现实对象明确,定量清楚,与客观条件相符,经济而有效,可以整体检查,并能显示以确保安全为目的作用的整体性。三、伤亡事故预防原则为了实现安全生产,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要有全面的综合性措施,实现系统安全,预防事故和控制受害程度的具体原则大致如下:(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2)降低和控制潜在危险数值的原则。 (3)提高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的坚固原则。 (4)闭锁原则(自动防止故障的互锁原则)。 (5)代替作业者的原则。 (6)屏障的原则。 (7)距离防护的原则。 (8)时间防护原则。 (9)薄弱环节的原则(损失最小化原则)。 (10)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 (11)个人防护原则。 (12)不予接近的原则。 (13)避难、生存和救护原则。 四、伤亡事故预防措施 伤亡事故预防,就是要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作业行为和作业条件安全化。 (一)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作业行为安全化 (1)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规章制度教育。 (2)进行安全知识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 (3)推广安全标准化管理操作和安全确认制度活动,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进行各项作业。 (4)加强重点要害设备、人员作业的安全管理和监控,搞好均衡生产。 (5)注意劳逸结合,使作业人员保持充沛的精力,从而避免产生不安全行为。 (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作业条件安全化 (1)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改善劳动条件。 (2)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采用安全防护装置,隔离危险部位。 (3)采用安全适用的个人防护用具。 (4)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不安全隐患。(5)定期对作业条件(环境)进行安全评价,以便采取安全措施,保证符合作业的安全要求。(三)实现安全措施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是实现安全措施的重要保证。建立、完善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岗位培训和安全竞赛活动,通过安全检查制定和落实防范措施等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除事故隐患,搞好事故预防的基础工作。因此,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安全施工管理,保障安全生产。第四节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般概念与要求(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般概念管理:即管辖、控制、处理的意思。安全:即在施工现场,凡不发生导致伤亡、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生产、生活环境都可以认为是安全。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和不出事故。安全总是与危险、事故及损害相对立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就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采用现代管理的科学知识,防止危险、事故、损失进行安全目标要求的管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施工现场作业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三个方面。施工安全贯穿于现场的生产和生活的所有时间,从始至终的全过程。施工过程的每时每刻都可能会产生不安全因素,危及安全。施工生产贯穿于施工的每一项施工工艺、每一项分部分项作业、每一个工种、每一位成员的生产活动,涉及全方位、所有空间。在施工现场的每一项与生产相关的活动都可能会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贯穿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原则要求施工现场的工地围档、道路、施工临时用电线路装置、排水、供水设施、构件材料堆放及场地、工棚、库房、办公生活等大临设施,各类施工设备设施,安全宣传图牌标志,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和其他临时工程的设施和使用,均要在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按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和要求加强过程的控制,做到合理有序,便利施工。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任务(1)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对安全工作的要求、指示,使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做到目标明确、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措施落实保障现场的施工安全。 (2)建立和完善本工地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汇集本工地有关施工生产有关的各工序施工安全要求、各工种和机械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3)宣传和组织好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对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认识,促使职工掌握生产技术知识,遵章守纪地进行施工生产。 (4)努力运用现代管理的科学知识、技术、方法,对工地的安全目标的实现进行控制,经常调查工地的安全现状、动态,收集信息,并分析研究情况,选择并实施实现安全目标的具体方案。 (5)对事故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妥善处理并向上级汇报。三、施工现场安全组织 (1)建立和明确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应视工程的性质、规模和特点,配备合格的安全专(兼)职人员或安全机构。 (2)建立以工地项目经理为组长,由各职能机构管理人员和分包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并组成自上到下覆盖各单位、各部门、各班组的安全管理网络。 (3)要建立和落实由工地领导参加的包括施工员、安全员和其他管理人员在内的轮流值班制度。 (4)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设施验收和事故报告等管理制度。 (5)按工作和作业的岗位要求,落实持证上岗工作,并做好上岗前的教育交底。 (6)工地的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安全管理网络和安全机构人员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应努力发挥其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协调、监督方面的作用。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一)什么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制度,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等原则,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岗位、各工种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的管理制度。(二)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把安全与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从制度上固定下来,从而增强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使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志管成线,群管成网,责任明确,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实外。(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和实话原则及要求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原则。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和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按照国家颁发的“劳动法”、“建筑法”等法规和国家、地方、作业,安全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要求做到安全生产的职责、责任合法明确,覆盖全员、全方位。安全责任制符合“各级主管领导对本单位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分管生产的领导对本单位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负具体领导责任。具体组织生产施工的领导对本单位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负直接管理责任。各级其他领导,各职能人员和各工种人员在各自的业务范围或生产岗位上对实现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文明生产的要求负责”的基本要求,职责责任必须具体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应进行确认、颁布后再行实施。实施过程应加强检查和监督并将实施情况同责任制的奖惩考核挂钩,从而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管理作用的发挥,保障生产施工的安全。 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什么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和作业安全,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危害,从技术上采取的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要求 1所有的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吊装、爆破、水下、深坑、支模、拆除等大型特殊工程,都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在开工前编制,经过上级部门审批,并应有较充分的时间作准备,保证各种安全设施的落实。对于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更改等情况变化,安全技术措施也必须及时相应补充完善,并做好审批手续。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依据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场地环境、气候等主客观条件和安全法规、标准。每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都应按下列要求做到有针对性。 (1) 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可能造成施工的危害,从技术上采取措施,消除危险,保证施工安全。 (2) 针对不同的施工方法,如立体交叉作业、滑模、网架整体提升吊装、大模板施工等,可能给施工带来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采取措施,保证安全施工。(3) 针对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变配电设施给施工人员可能带来哪些危险因素,从安全保险装置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加以防范。(4) 针对施工中有毒有害、易爆、易燃等作业,可能给施工人员造成的危害,从技术上采取防护措施,防止伤害事故。(5) 针对施工场地及周围环境可能给施工人员或周围居民带来的危害,以及材料、设备运输带来的困难和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采取措施,给予保证。 (6) 安全技术措施应贯彻于全部施工工序之中,力求细致全面、具体。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 建设工程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结构共性较多的,称为一般工程;二是结构比较复杂、施工特点较多的,称为特殊工程。 1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 桩基、土方、地下室工程防土方塌方、位移。 (2) 脚手架、吊篮、工具式脚手架等选用及设计搭设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 (3) 高处作业的上下安全通道。 (4) 建筑围档封闭、安全网的架设措施方法。 (5) 垂直运输设备、位置搭设要求、稳定性、安全装置。 (6)洞口及临边的防护方法和立体交叉施工作业区的隔离措施。 (7) 场内运输道路及人行通道的布置。 (8) 施工临时用电的组织设计和临时用电图:在建工程(包括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间距没有达到最小安全距离采取的防护。 (9) 防火、防毒、防爆、防雷等安全。 (10) 在建工程与周围人行通道及民房的防护隔离设置。 2特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对于结构复杂、危险性大、特性较多的特殊工程,应编制专项的安全措施。如爆破、起重吊装作业、沉箱、沉井、烟囱、水塔、各种特殊架设作业、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基坑支护、模板工程、塔吊、物料提升机及其他垂直运输设备和拆除工程等均应编制专项的安全技术措施,要有设计依据,有计算、有详图、有文字要求。 3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就是考虑不同季节的气候对施工生产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可能造成各种突发性事故,从防护上、技术上、管理上采取的措施。一般建筑工程可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中,编制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危险性大、高温期长的建筑工程,应单独编制季节性的施工安全措施。季节性主要指夏季、雨季和冬季。季节性施工安全的主要内容是: (1) 夏季施工安全措施。夏季气候炎热,高温时间持续较长,主要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雨季进行作业,主要做好防触电、防雷、防坍塌和防台风的工作。 (3) 冬季施工安全措施。冬季进行作业,主要应做好防风、防火、防滑、防煤气等中毒的工作。 (四) 贯彻执行安全技术措施要求 (1) 经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具有技术法规的作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遇到因条件变化或考虑不周必须变更安全技术措施内容时,应由原编制、审批人员办理变更手续,否则不能擅自变更。 (2) 要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工程开工前,由生产、技术负责人、编制人员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向参加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和职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单项工程开始前,应进行单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执行者了解掌握交底内容。安全交底应有书面材料,有双方的签字和交底日期。 (3) 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装置的实施应列入施工任务单,责任落实到班组或个人,并实行验收制度。 (4) 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技术负责人、编制者和安全技术人虽要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的行为、问题,必要时要对其及时补充和修改,使之更加完善、有效。安全部门要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依据,以安全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为准则,经常性地对工地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监督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5) 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除认真监督检查外,还应建立必要的与经济挂钩的奖罚制度。 六、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一)安全检查的目的 (1)通过检查预知危险、清除危险,把伤亡事故频率和经济损失率降到低于社会容许的范围以及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2)通过安全检查对施工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预报和预防。(3)通过检查,发现施工中的不安全、不卫生问题,从而采取对策,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生产。 (4)利用检查,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增强领导和群众安全意识,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6)可以互相学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7)了解安全生产状态,为分析研究加强安全管理提供信息依据。 (二)安全检查的内容 安全检查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制度、查机械设备、查安全设施、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保用品使用、查伤亡事故处理等。 (三)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 (1)工地(项目)每周或每旬由主要负责人带队组织定期的安全大检查。 (2)生产施工班组每天上班前由班组长和安全值日人员组织的班前安全检查。 (3)季节更换前由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和安全专职人员、安全值日人员等组织的季节劳动保护安全检查。 (4)由安全管理小组、职能部门人员、专职安全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对电气、机械设备、脚手、登高设施等专项设施设备、高处作业、用电安全、消防保卫等进行专项安全检查。 (5)由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安全专兼职人员和安全值日人员进行日常的安全检查。 (四)安全检查的要求 (1)应根据检查要求配备力量,特别是大范围、全面性安全检查,要明确检查负责人,抽调专业人员参加检查,并进行分工,明确检查内容、标准及要求。 (2)每种安全检查都应有明确的检查目的和检查项目、内容及检查标准、重点、关键部位。对大面积或数量多的相同内容的项目可采取系统的观感和一定数量的测点相结合的检查方法。检查时尽量采用检测工具,用数据说话。对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不仅要检查是否有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还应进行“应知应会”的抽查,以便了解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的安全素质。 (3)检查记录要认真、详细,特别是对隐患的记录必须具体,如隐患的部位、危险性程度及处理意见等。采用安全检查评分表的,应记录每项扣分的原因。 (4)要尽可能认真地、全面地进行系统、定性、定量分析,进行安全评价。以利受检单位根据安全评价可以研究对策,进行整改和加强管理。 (5)对检查出来的隐患进行处理。 (6)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该进行登记,作为整改的备查依据,提供安全动态分析,根据隐患记录和分析,制定、指导安全管理的决策。 (7)安全检查中应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引起整改单位重视。对凡是有即发性事故危险的隐患,检查人虽应责令其停工:,被查单位必须立即整改。(8)对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检查人员可以当场指出,进行纠正。(9)被检查单位领导对查出的隐患,应立即组织制订整改方案,按照“三定”(即定人、定期限、定措施),立即落实进行整改。(10)整改工作应包括:隐患登记、整改、复查、销案。即整改完成后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派员进行复查,经复查整改合格后,进行销案。第五节 施工现场人员和行为的安全基本要求一、施工现场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与要求按照“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进行违章作业,并且要随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积极参加安全生产各种活动,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的要求,遵章守纪,做到“三不伤害”(即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被他人所伤害),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现场上岗作业人员的安全要求:掌握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能掌握安全“三宝”的正确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工种、岗位所涉及的工具和设备。能对工具、设备、环境以及劳动用品穿戴情况进行自查。能注意劳逸结合,搞好自身的劳动保护。能使用常用的灭火器材设备。能掌握防止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以及机械、电气等常见事故伤害的一般技术措施。能应付常见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理。二、施工现场安全纪律国家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的“六项”安全纪律如下:(1)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文化、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的各种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搞好安全生产。(2)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时集中思想,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严禁酒后上班,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4)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好安全带,高处作业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不得往下投掷物料,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5)在施工现场行走要注意安全,不得攀登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和随吊盘上下。(6)正确使用防护装置和防护设施,对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和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随意挪动。三、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十项操作要求即做到“十不盲目操作”:(1)新工人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复工换岗人员未经安全岗位教育,不盲目操作。 (2)特殊工种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安全上岗操作证,不盲目操作。(3)施工环境和作业对象情况不清,施工前无安全措施或作业安全交底不清,不盲目操作。(4)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岗位无安全措施,未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交底,不盲目操作。(5)安全帽和作业所必须的个人防护用品不落实,不盲目操作。(6)脚手、吊篮、塔吊、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起重机械、电焊机、钢筋机械、木工平刨、圆盘锯、搅拌机、打桩机等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盲目操作。(7)作业场所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安全隐患不排除,威胁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时,不盲目操作。(8)凡上级或管理干部违章指挥,有冒险作业情况时,不盲目操作。(9)高处作业、带电作业、禁火区作业、易燃易爆作业、爆破性作业、有中毒或窒息危险的作业和科研实验等其他危险作业的,均应由上级指派,并经安全交底;未经指派批准、未经安全交底和无安全防护措施,不盲目操作。(10)隐患未排除,有自己伤害自己,自己伤害他人,自己被他人伤害的不安全因素存在时,不盲目操作。四、施工现场行走或上下的“十不准”要求(1)不准从正在起吊、运吊中的物件下通过。(2)不准从高处往下跳或奔跑作业。(3)不准在没有防护的外墙和外壁板等建筑物上行走o (4)不准站在小推车等不稳定的物体上操作。 (5)不得攀登起重臂、绳索、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和随同运料的吊盘及吊装物上下。 (6)不准进入挂有“禁止出入”或设有危险警示标志的区域、场所。 (7)不准在重要的运输通道或上下行走通道上逗留。 (8)未经允许不准私自进入非本单位作业区域或管理区域,尤其是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9)严禁在无照明设施,无足够采光条件的区域、场所内行走、逗留。 (10)不准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五、防止机械伤害的“一禁、二必须、三定、四不准” (1)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摆弄机电设备。 (2)机电设备应完好,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 (3)机电设备停电、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关机,按要求上锁。 (4)机电设备应做到定人操作,定人保养、检查。 (5)机电设备应做到定机管理、定期保养。 (6)机电设备应做到定岗位和岗位职责。 (7)机电设备不准带病运转。 (8)机电设备不准超负荷运转。 (9)机电设备不准在运转时维修保养。 (10)机电设备运行时,操作人员不准将头、手、身伸人运转的机械行程范围内。六、防止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的十项基本安全要求(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着装整齐,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2)高处作业人员严禁相互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3)在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用具结构必须牢固可靠,使用必须正确。(4)各类手持机具使用前应检查,确保安全牢靠。洞口临边作业应防止物件坠落。(5)施工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攀爬脚手架、跨越阳台,在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行走。(6)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现场应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7)高处作业时,所有物料应该堆放平稳,不可放置在临边或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8)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都要加以清理和及时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保持作业走道畅通。 (9)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10)各施工作业场所内,凡有坠落可能的任何物料,都应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拆卸作业要在设禁区、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七、防止触电伤害的十项基本安全操作要求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 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触电伤害的操作要求有:(1)非电工严禁拆接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2)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要检查线路、插头、插座、漏电保护装置是否完好。(3)电气线路或机具发生故障时,应找电工处理,非电工不得自行修理或排除故障。(4)使用振捣器等手持电动机械和其他电动机械从事湿 作业时,要由电工接好电源,安装上漏电保护器,操作者必须穿戴好绝缘鞋、绝缘手套后再进行作业。(5)搬迁或移动电气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6)搬运钢筋、钢管及其他金属物时,严禁触碰到电线。(7)禁止在电线上挂晒物料。(o)禁止使用照明器烘烤、取暖,禁止擅自使用电炉和其他电加热器。(9)在架空输电线路附近工作时,应停止输电,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措施,要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触碰。 (10)电线必须架空,不得在地面、施工楼面随意乱拖,若必须通过地面、楼面时应有过路保护,物料、车、人不准压踏碾磨电线。八、防止车辆伤害的十项基本安全要求(1)未经劳动、公安交通部门培训合格持证人员,不熟悉车辆性能者不得驾驶车辆。(2)应坚持做好例保工作,车辆制动器、喇叭、转向系统、灯光等影响安全的部件如作用不良不准出车。(3)严禁翻斗车、自卸车车厢乘人,严禁人货混装,车辆载货应不超载、超高、超宽,捆扎应牢固可靠、应防止车内物体失稳跃落伤人。(4)乘坐车辆应坐在安全处,头、手、身不得露出车厢外,要避免车辆启动制动时跌倒。(5)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在场内掉头、倒车,在狭窄场地行驶时应有专人指挥。(6)现场行车进场要减速,并做到“四慢”即:道路情况不明要慢,线路不良要慢,起步、会车、停车要慢在狭路、桥梁弯路、坡路、叉道,行人拥挤地点及出入大门时要慢。(7)在临近机动车道的作业区和脚手架等设施,以及在道路中的路障应加设安全色标、安全标志和防护措施,并要确保夜间有充足的照明。(8)装卸车作业时,若车辆停在坡道上,应在车轮两侧用楔形木块加以固定。(9)人员在场内机动车道应避免右侧行走并做到不平排结队有碍交通;避让车辆时,应不避让于两车交会之中,不站于旁有堆物无法退让的死角。(10)机动车辆不得牵引无制动装置的车辆,牵引物体时物体上不得有人,人不得进入正在牵引的物与车之间,坡道上牵引时,车和被牵引物下方不得有人作业和停留。第六节 施工现场安全急救、应急处理和应急设施一、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骤(一)急救概念现场急救,就是应用急救知识和最简单的急救技术进行现场初级救生,最大程度上稳定伤病员的伤、病情、减少并发症,维持伤病员的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例如呼吸、脉搏、血压等,及时做好伤病员转送医院的工作,途中给于必须的监护,并将伤、病情,以及现场救治的经过,反映给接诊医生。这样才能使急救保持连续性。现场急救是否及时和正确,关系到伤病员生命和创伤的结果,同时,现场急救工作又为下一步全面的医疗救治作了必要的处理和准备。不少严重工伤和疾病,只有现场先进行正确的急救,伤病员才有生命的希望。如果坐等救护车或直接把伤病员送人医院,则会由于浪费了最关键的抢救时间,而使伤病员的生命丧失。只有先在现场作必要的急救才可望提高一些危重伤病员的生存率。(二)急救步骤急救是对伤病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汉,给伤病员以最大的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个急救步骤:(1)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对你、伤病员或其他人无任何危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2)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神志、气道、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通畅,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止痛、防止休克、包扎伤口等措施,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3)呼救。应请人去呼叫救护车,你可继续施救,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时你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病情和简单的救治过程。(4)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的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损伤、骨折和病变。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和伤残率。二、施工现场安全应急处理(一)施工现场的火警,火灾急救1火灾急救施工现场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组织撤离和扑救。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引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如切断电源,撤离火场内的人员和周围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贵重物品,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用具。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扑救火警、火灾可单独采用,也可几种同时采用。用破坏燃烧三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中的任一条件的灭火方法(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中断法)进行扑救,在扑救的同时要注意周围情况,防止中毒、倒塌、坠落、触电、物体打击、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在灭火后,应保护现场,以便日后 调查起火原因。 2火灾现场自救注意事项(1)救火人应注意自我防护,使用灭火器材救火时应站在上风位置,以防因烈火、浓烟熏烤而受到伤害。 (2)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3)必须穿越浓烟地走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或贴近地面爬行。 (4)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5)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3烧伤人员现场救治在出事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尽快与致伤因素脱离接触,以免继续伤害深层组织。(1)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长火势,防止手肿烧伤。如附近有河沟或水池。可让伤员跳入水中。如为肢体烧伤则可把肢体直接浸入冷水中灭火。(2)用清洁包布覆盖伤面做简单包扎,避免创面污染。自己不要随便把水痘弄破,更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和油剂。因为这样既不能减轻疼痛,相反增加了感染机会,并为进一步创面处理增加了困难。 (3)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4)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医院救治,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 (二)严重创伤出血伤员的现场救治创伤性出血现场救治是根据现场现实条件及时地、正确地采取暂时性的止血,清洁包扎,固定和运送等方面措施。(1)压迫止血法:先拾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2)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颞动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止血法。方法简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3)弹性止血带止血法:当肢体动脉创伤出血时,一般的止血包扎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之。如当肱骨上1/3段或股骨中段严重创伤骨折时,常伴有动脉出血,伤情紧急,这时,就先抬高肢体,使静脉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创伤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弹性止血带,在止血带与皮肤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以免扎紧止血带时损伤局部皮肤。止血带必须扎紧,要加压扎紧到切实将该处动脉压闭。同时记录上止血带的具体、时间,争取在上止血带后2h以内尽快将伤员转送带医院救冶,若这中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