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doc_第1页
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doc_第2页
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doc_第3页
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doc_第4页
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章伟民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上海 200062摘要 本文从教育文化表现形态的历史演进的角度,论述了三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与教育技术的关系,指出了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文化形态方面的趋势。关键词 语词文化;视觉文化;计算机文化;教育技术文化一词在教育中有两个涵义:一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指其中的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二是指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以语文为主的读、写、算的一般知识,如“学文化”即指学习文字和求取一般知识,“文化水平”即指一个人的语文和知识程度。1在英文中,这两个涵义则分别是用culture和literacy两个单词来表示的。如果要将它们用中文加以区分的话,前者可说是广义的文化,表示人类总体达到的文明程度;后者可说是狭义的文化,表示人们个体掌握的知识水平。本文就从后者(literacy),即狭义文化的角度,谈谈其发展演变与教育技术的关系。一、语词文化奠定了传统教育技术的基石人类原始的教育活动是在生产劳动和家庭生活中,凭借自己身体的器官进行的,压根没有专门的学校、职业的教师和特制的教育工具,年长者为教育者,劳动场所就是教育场所,人的口、耳、手是主要的教育工具。通过教育者的口述和受教育者的耳闻,教学信息在双方之间传递。有时教育者还伴以动作或展示实物,使受教育者易于理解和模仿。为了延续氏族和部落的习惯和传统,把生活知识和生产经验传递给他人和后代,原始人开始探求一种具有共同性和持久效能的媒体。经过几万年的牙牙学语,人类先是把简单的声音与某些经验或行为联系起来,然后再把单个的音节连缀成多音节的语句,经过长期不断地重复和积累,有意义的声音发展成具有约定的一致性的口头语。原始语言不仅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同时也在教育中应用,它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内容。经过几万年以后,语言这个符号系统逐渐形成,奠定了口耳相传这一最简单、最基本的教育技术。在很长时期的人类教育活动中,口耳相传一直是最主要的教育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口耳之术也在不断提高、完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的系统逻辑学,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提出的逻辑推理学,都为口耳之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公元前三四百年间,从希腊各地聚集到雅典来的智者们(sophists)是一批传授知识和辩论技术的职业大师。他们收取高额学费,广招门徒,教学生以争论辩驳的技术,要求学生既有广博的知识,又精于演说。为奴隶主国家培养统治人才的宫廷学校,要求未来的官吏必须善于辞令,“巧妙的辞令胜过贵重的绿宝石”。在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的修道院学校曾经是法兰克王国的惟一教育机构。国王查理曼大帝要求训练传教士达到“思想虔诚,谈吐文雅,行为端正,语言流利”。2原始的口头语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不能远传,又不能保留,传播信息的功能十分有限。人类随着生存空间的扩大,以及积累、保存知识经验的需要, 开始寻求新的传播媒体。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在象征性的记号、图画和已有的口头语言的基础上,人类渐渐创造了文字。其实,文字的真正成熟,还在于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记号和象形图画等加以简化,并逐渐规定简化的规则,再把语音、语义与之联系起来,构成形、音、义三者统一的表达符号。其中有的以语音为主,让象形记号为声音服务,如拉丁文的表音文字;有的以象形记号为主,让语音为记号服务,如中国的汉字。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的出现,和“教给儿童们以文字”的需要,3开始产生专门执掌教育事务的人员教师和专门进行教育活动的场所学校。教师和学校的产生,使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可以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通过有效的途径,将社会的经验和文化集中地、迅速地转化为学生的财富。最初的文字是写在各种各样的东西上的。就我国而言,曾采用过的就有甲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布帛等。在欧洲,石头、贝叶、蜡板、羊皮等也曾被采用。我国的竹木书是用毛笔和漆写成的。这些文字载体不是书写费力,携带不便,就是来之不易,价钱昂贵或者容纳文字少,因此都难以推广使用。公元前2世纪,我国已经有人使用麻类纤维做原料,发明了造纸技术。至公元105年,东汉时代的中常侍蔡伦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改用树皮、破布等做原料,成功地造出了“蔡伦纸”,不但提高了纸的质量,还降低了纸的成本,使文字有了理想的载体。有了文字和各种书写材料制成的书,如果不能将它大量复制,仍难以广泛地传播文化。印刷术的发明解决了这一难题。中国也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公元7世纪即唐朝前期,雕版印刷技术产生。11世纪中叶,宋朝的毕升又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四百年后德国人谷登堡使用金属活字排印。从此书籍可以快速地大量印制。文字体系的形成,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语言和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相结合,成为交流思想和传播社会经验的主要工具。专为教育目的编印的教科书更使“编写阅读”成为与“口耳相传”同样重要的教育途径,使教学信息的来源大大扩展,从而打破了教育非由师生面对面进行不可的局面。西方国家已用“语词文化(verbal literacy)”涵指上述的教育活动中的文化形态,即语言和文字既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教育的主要媒体。作为教育媒体,它具有简单、便捷、通俗、廉价等优点。因此可以说,语词文化是在古代社会逐渐形成起来的,后来长期延续下去的传统教育技术的根本基础。二、视觉文化揭开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序幕其实,在源远流长的文化嬗变中,语词文化早就不是惟一的教育文化形态了。如在古代的教科书中,特别在宗教的教义中,常把教学的内容绘成图画,以求得直观形象的效果,使读者能有亲眼所见之感,便于更好地记住教学内容。我国这种图像化的教材较早的有明朝的蒙养图说、清朝的字课图说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编撰的世界图解(1685年)更是名噪一时。此外,我国现存的许多古代壁画,以及世界各古老民族留存下来的古壁画,虽然初衷未必在于教育,但是它们都被后人用作教材。虽然有些人一个字也不认识,但是也可以根据图画看懂其中的意思。这样的教育内容和媒体,后来被西方人称作视觉文化(visual literacy)。视觉文化在教育传播中的优越性是很明显的,如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和记忆等,因此,受到革新的教育家的青睐就理所当然。如被誉为“直观教学之父”的夸美纽斯就主张“让一切学校布满图像”、“让一切教学用书充满图像”。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断言,“只有从观察中得到的真理,才能给人那种不使他的心灵受到成见和错误思想侵袭的力量”。5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哲学家杜威也说过:“学生通过观看,能不断形成各种课题的确切的、生动的映像,所以我认为,把现在用于课程的准备和呈现的许多时间和精力转而用于训练学生的图像能力会更明智和有效。”6杜威所说的图像能力(power of imagery)实质上就是一种视觉文化的表现。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所看到的视觉材料中学到相应的知识的”,“学生只有经过正确解读视觉材料的指导,才能形成从这些材料中获得意义的相关能力。”7所以,视觉文化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为此,美国的许多学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视觉文化课程,以社会、环境等为主题的摄影、录像、电影制作等构成了基本的教学内容。美国教育技术学专家海涅克(R . Heinich,1999)认为,可以通过两种主要的方式来培养或提高学生的视觉文化:其一是输入方式,即通过诸如图片分析或影视节目讨论之类的视觉分析技能的练习,来帮助学生熟练地对视觉材料进行解码或“阅读”;其二是输出方式,即通过诸如拍摄照片、编制视频节目之类的视觉表达技能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对视觉材料进行编码或“撰写”,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别人交流。人们一旦具备了视觉文化基础,就可以拓展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渠道。沉默了千百年或者说长期缓慢发展的教育技术,由此也获得了张扬自己或者说迅速发展的契机。虽然最早问世的传递图像的机器装置是幻灯机,学者公认由它揭开了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序幕;电影的发明更令各界有识之士兴奋不已,并预言“不久学生将通过视觉来接受教育”,“电影将是教育工具中最伟大的一个”。8但人类社会真正经历一场文化形态变革,抑或也是一次教育技术飞跃,其标志是电视技术的兴起。各种电视技术(后来还借助通讯卫星和计算机)把图像的记录、储存、处理和传输等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在新闻、教育、文艺、娱乐等诸多领域成为了新宠或新贵。特别在教育领域,它为视听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推动了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步伐。我们知道,视听教学兴起至今已近百年。在前半程,即电视运用于教育之前,它只是小吹小打,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仅起教育辅助物(educational aids)的作用,十足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后半程电视的加入,才使视听教学红红火火地成长壮大起来,也才使教育技术现代化获得了真正的生命力。电视(包括电影)尽管是图文并茂、声像兼备,但文字往往是“附加”在图像上的字幕,声音往往是起“配合”图像的作用,其主体和擅长主要是图像。而且由于相对图画、照片、幻灯等视觉材料,电视展现的是活动图像,视频效果随科技发展越来越好,这不仅大大丰富了电视作为传播媒体的底蕴和功能,还进一步提升了视觉文化的内涵和层次,甚至有些人干脆称其为电视文化。9视觉文化的正式提出大约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那时,“通过图像进行传播已经发展到了空前的规模。一切的视觉表达方式正在侵入每个人的世界,正在渗透到全部的现代生活中。无论作为知识的媒体,还是作为娱乐和科研的工具,形象在今天的文化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表现了出来。”10于是,视觉文化的传授和习得在现代社会就变得必不可少,学校和教师就特别有责任确保今天的学生不致成为视觉形象的“盲人”。正如美国评论家唐迪斯(A. D. Dondis)在谈到视觉文化时所指出的:“掌握视觉文化并非轻而易举的事,但它对我们的现代媒体教育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这正如语词文化的教学对印刷技术是关键的一样。确实,从目前和将来的发展看,视觉文化将可能是构成完整的传播通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1可见视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关系非常密切的。正因为如此,它得到了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高度重视。AECT不仅倡导和促进了当时的一场视觉文化运动,参与筹办了全国视觉文化大会和国际视觉文化协会,还在自己的组织内部设立了一个视觉文化工作组,在自己的专业刊物视听教学和视听传播评论上经常发表有关视觉文化的研究成果。三、计算机文化体现了当前教育技术的风貌20世纪中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此后,计算机就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应用起来,并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人类社会也随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计算机的功能和优势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社会是否会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计算机文化?现代文明是否需要一种新的文化素养计算机文化素养?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实际上,在计算机推广应用后不久,就有人开始提出了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的概念。据说最早提出这个想法的人是摩尔拿(Molnar,1978),他说“存在着一种全民的培养计算机文化的需要。而且,如果我们要满足这种需要,就必须保证中学毕业生知道计算机在社会中的用途和用法,以及计算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影响一个关注社会需求和经济增长的民族不能脱离文化形态问题。如果我们想要从高科技中得到好处,就必须发展社会的计算机文化。”121981年在瑞士洛桑举行的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会议上,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A. P. Ershov)所作的大会主题报告题为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Programming:The Second Literacy)。他的报告首先拿计算机的程序设计与现有文化作了对比分析,指出程序设计与现有文化一样,也有着自己的来源、开始和发展;也起源于某种技术的发明,如印刷技术对于语词文化、电视技术对于视觉文化;也反映了人的组织能力,包括发挥社会功能的能力,如沟通交流的能力、工作能力。他还指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一方面在相互平行地发展,另一方面又在相互补充,使人们形成新想法和新观念。13这以后,人们对什么是计算机文化和怎样算有计算机文化的问题产生过两种不同意见。有些人认为,会编写和解读计算机程序是计算机文化人的最基本技能;另一些人则认为,一个有计算机文化的人只须知道怎样正确使用计算机即可,而对计算机内部原理知道少些没关系。如同汽车司机知道怎样驾驶和简单保养维护足够,而无须对汽车内部原理了如指掌。为此,托兰特(M. Torandi,1985)还专门在全美国范围内对计算机专家进行调研,以确定一个计算机文化人应具有的重要的能力,并开发一个计算机文化的测试标准。后来,奥瓦特(L. Oviant,1990)还在这一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被人广泛认可的见解。他们认为,计算机文化是对计算机的特性、功能和作用的理解,以及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来有效地解决个人和社会的问题。掌握计算机文化的人应该有四个标准:能一般性使用计算机、知道计算机系统的一般概念和原理、能用计算机语言编程序、对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持有积极的态度。14人们学习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多、更快地获得知识,更方便、更准确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在有没有计算机文化,在这两个方面就完全不一样了。如在基于印刷技术的语词文化背景下,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阅读书刊和与人交谈,不免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基于电视技术的视觉文化虽然弥补了这些缺陷,但解决不了被动吸取知识的问题。而计算机具有的反馈即时性和互动性特点,可以使人们主动地查询,积极地提问,更多更快地获得知识。又如,通过计算机进行表达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不一样,一般没有编辑人员进行“把关”,原来可能没有机会发表的看法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此外,利用计算机文化所提供的各种有用的工具,如画板、计算器、记事本等,可以更加方便、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编辑出富有声音、文字、图形、视频图像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说明,计算机文化对于教育内容和教育技术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关系和意义。先拿教育内容来看,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谁如果不会使用计算机,就像工业社会中的人们不会读、写、算一样,将是一个“文盲”。因此,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中开设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已越来越普遍,甚至有的地方已将它们统称为计算机文化课,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与时俱增。如曾有媒体报道,东华大学从2002年开始,将全校开设的计算机文化的课程由原先的4门课变成了4类19门课。15再拿教育技术来看,除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使用计算机,其他学科的教学也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是实施计算机文化课程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是适用面很广的一种先进教育技术,它的出现使人类的教育技术又实现了一次飞跃。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向多媒化、超媒化、网络化方向进一步发展后,它可以为我们传播越来越快捷、丰富的教学信息,提供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创造越来越理想、完美的教学环境,其前景十分美好。于是,近年来又有人采用起多媒体文化、超媒体文化、网络文化等术语。其实,它们的本质都是强调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认识和表达能力的要求,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堪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沿,所以它们都属于计算机文化的范畴。四、多元文化相辅相成是未来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从前面的阐述中已经可见,媒体技术是形成教育文化的主要途径,教育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媒体技术的发展。那么,是不是会由先进媒体促成的新兴文化形态来取代传统媒体导致的原有文化形态呢?事实证明,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当年令人目眩的视觉文化的崛起并没有给语词文化带来致命的冲击。目前方兴未艾的计算机文化的普及推广,也没有根本动摇语词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地位。如同教育技术的发展会引起文化形态的嬗变是客观规律一样,新兴教育文化不会淘汰传统教育文化也是一种客观事实。那些认为“现在信息化是普遍趋势,教育只要靠上去或融进去就行了”的看法,其实是降低了对教育文化传统的内在的普遍性因素和普遍性价值的肯定和信心。记得十多年前,西方发达国家曾惊呼过“功能性文盲”的剧增。据说当时西德有三百多万人、美国有二千多万人不会看书写字,约分别占到总人口的5%和8%。这些都是原来接受过教育,后来又重新回到文盲状态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他们区别于发展中国家大量存在的“初始性”文盲,称之为功能性文盲。这类文盲的增多与电视的全面普及有关。因为对于有些人来说,一台电视机便可以满足“求知欲”,需要看书和写字的时间越来越少。久而久之便“翻不开书”、“拿不动笔”了。为此,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们开始研究、揭示语词文化与视觉文化的不同特点,警示人们“在过去,正是因为不可能表达和传达直接的经验,使语词的使用成为必要,因而也强迫人们使用概念来思维。当传播可以通过手指一按来进行时,人的嘴便沉默了,写作也停止了,心灵也会随之凋谢。”而且用“一个好读者才能成为一个好观众”的口号来呼吁人们节制电视消费,预防读写能力的衰退。16鉴于同样的原因和道理,现在又有许多学者开始质疑计算机的教育功能,认为“鼠标时代”可能造就一批“半文盲”。一些专家相信,亲笔书写文字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而在键盘上打字,因计算机会代替人们纠正拼写或造句的错误,不利于掌握最基本的书写和阅读技能。17报刊载上海有位资深数学教师作过一项对比实验:一个班级的数学课程主要由多媒体演示和教师讲解,而另一个班级则要求精心研读教科书上对概念、定义、原理的严密论述。结果发现,注重精心阅读的学生的理解力要高于另一个班级。于是作者认为:“传统的书本阅读所具有的积极的功能,在今天这个多媒体时代,依然不能低估。在看似枯燥的文字阅读中,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将受到积极有效的锻炼。18我们引用上述两则材料的目的,不是想贬低电视、计算机等先进教育媒体,以及视觉文化、计算机文化等新兴教育文化的功能,而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正像各种教育媒体不能相互取代一样,各种教育文化形态也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因为它们各有特点,各有擅长,应该互鉴和交融,应该相辅相成。这也将是教育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为此,我们建议,最好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提什么“核心媒体”和什么“强势文化”。计算机媒体的教育功能确实了不起,但它一定能够在教育技术中占据核心地位吗?计算机文化的影响确实很深远,但它一定需要在教育技术中被强调到与其他文化形态“誓不两立”吗?不然的话,由于忽视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进行必要的语词文化的培养和训练,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其实,在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提倡各种文化形态的并存、互鉴和交融是比较恰当的。“并存”自然不消多说;“互鉴”也是非常需要和实际可能的(在各种文化形态的取长补短方面我们有许多工作可以做,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展开);而“交融”则既是“互鉴”的一种必然结果,也是“并存”的一种高级形式。总之,兼为人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的“文化(literacy)”,对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反过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现代化,也促进了这些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语词文化、电视文化和计算机文化等,作为不同时代的科技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产物,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体教育技术中不可割裂的根本内核。我们要充分认识它们的本质和价值,从而因势利导,更好地发挥它们的特长和作用,使教育技术这片“文化”园地百花齐放,为全面提高国人的综合文化素养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l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