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人体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人体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2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人体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3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人体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4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人体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十二)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B.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C.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血红蛋白D.毛细血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答案B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所以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A项正确;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B项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所以人体血浆中一般不会出现血红蛋白,C项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D项正确。2.(2017长春二模)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B.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C.内环境相对稳定时,组织液进入血浆和淋巴的量相等D.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小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答案B解析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A项错误;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项正确;当内环境相对稳定时,组织液进入血浆的量多于进入淋巴的量,C项错误;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D项错误。3.(2017江西调研)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B.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C.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D.该“媒介”pH的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答案D解析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麦芽糖是植物二糖,而植物二糖必须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单糖才能被机体吸收,即内环境中没有麦芽糖,A项错误;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B项错误;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C项错误;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D项正确。4.(2017郴州市四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的代谢活动都会减弱B.HIV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损C.静息电位时,神经细胞膜内K通过协助扩散排出细胞外D.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侵入体内的不同抗原,再呈递给B或T细胞答案C解析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的代谢活动会紊乱,但不一定是减慢,A项错误;HIV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B项错误;静息电位时,神经细胞膜内K通过协助扩散排出细胞外,C项正确;吞噬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是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项错误,故选C项。5.(2017合肥市三模)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和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中某些物质可以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浆B.组织液中K浓度明显降低可导致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下降C.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既受激素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抗利尿激素通过调节渗透压来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答案D解析组织液中某些物质可以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浆,A项正确;组织液中K浓度明显降低可导致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下降,B项正确;血糖浓度的调节是神经一体液调节,C项正确;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的受体,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项错误。6.(2017甘肃一诊)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浆细胞会分裂并产生抗体C.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病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可以发生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可以发生在特异性免疫中答案D解析机体主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稳态,A项错误;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该细胞不具有分裂的能力,B项错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病,C项错误;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可以发生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可以发生在特异性免疫中,D项正确。故选D项。7.(2017甘肃二诊)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A.应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值B.稳态的形成有许多器官、系统共同参与C.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D.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答案A解析由于内环境中存在调节pH的缓冲物质,所以用弱碱性的水会被内环境中弱酸物质中和,内环境的pH值将保持相对稳定,A项错误;根据稳态的概念可知,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在许多器官、系统共同参与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项正确;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直接意义是有利于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间接意义是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C项正确;由于细胞直接生活在内环境中,所以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项正确。8.(2017衡中六调)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某药物M诱导正常小鼠发生体液免疫而导致糖尿病的机理,做了如表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血清注射药物M的小鼠血清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注射药物M的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A.药物M没有改变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B.药物M使小鼠产生了抗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的抗体C.该种糖尿病小鼠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D.该种糖尿病小鼠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可能较高答案C解析根据实验过程的处理,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血清,与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都无抗原抗体反应,而注射药物M后的小鼠血清与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都有抗原抗体反应,这说明注射药物M到小鼠体内后,引起小鼠体内发生了特异性体液免疫,产生了对应抗体,该抗体能与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与药物M抗原的结构有类似之处)发生了结合反应。9.(2017武汉调研)下列关于艾滋病及其病原体HIV的说法,正确的是()A.HIV侵入T细胞后,将RNA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B.HIV侵入人体后,T细胞不会受HIV刺激而增殖C.HIV容易发生变异,使机体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HIV破坏T细胞后,病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升高答案D解析HIV是逆转录病毒,其入侵T细胞时,先逆转录形成DNA,DNA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A项错误;HIV侵入人体后,T细胞一段时间内会增殖,B项错误;HIV容易发生变异,但机体能识别HIV,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C项错误;HIV破坏T细胞后,免疫功能降低,病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升高,D项正确。10.(2017赤峰一模)从H1N1到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的不断出现,威胁着人类健康,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它的遗传物质仍为DNAB.新型禽流感病毒可用自己的酶转录翻译出蛋白质C.病毒增殖时,利用宿主的原料、能量、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D.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答案C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项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不能利用自己的酶转录翻译出蛋白质,B项错误;病毒侵染宿主时,只有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其增殖时,利用宿主的原料、能量、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C项正确;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项错误,故选C项。11.(2017赤峰一模)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B.T细胞会辨识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C.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若研究清楚埃博拉病毒特异性抗原蛋白的结构,就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生产该蛋白作疫苗答案B解析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A项正确;T细胞会辨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但不能裂解靶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裂解靶细胞,B项错误;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项正确;若研究清楚埃博拉病毒特异性抗原蛋白的结构,就可以利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生产该蛋白作疫苗,D项正确,故选B项。12.(2017烟台一模)下列有关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渗透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受血浆蛋白含量的影响B.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大都容易引发组织水肿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D.细胞内液渗透压的改变不会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答案C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项错误;血浆渗透压增大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容易引发组织水肿,B项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因此其过程有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和神经递质的参与,C项正确;细胞内外渗透压保持动态平衡,因此细胞内液渗透压的改变会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项错误,故选C项。13.(2017渭南市二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天人在户外产生冷觉属于反射B.血红蛋白、抗体、激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C.发烧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体内产热量小于散热量D.人体内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稳定,机体就处于稳态答案C解析冬天人在户外产生冷觉只涉及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因此不属于反射,A项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存在于内环境中,B项错误;发烧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即体温下降的过程中,体内产热量小于散热量,C项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人体内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D项错误,故选C项。14.(2013课标全国)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_。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_,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3)脂肪细胞_(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的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_。答案(1)胞吐协助扩散(2)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3)是(4)先升高,后降低解析(1)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质,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胞吐;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2)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合成糖原和被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3)由题干信息可知,胰岛素可使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说明脂肪细胞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等经消化和吸收进入血浆,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转化和合成糖原,使血糖逐渐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15.(2017汕头三模)回答下列与人体体温调节等稳态调节的有关问题:(1)人体在炎热夏季室外活动时,机体通过一系列调节作用来增加散热,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出汗是高温条件下重要的散热方式,大量出汗后,尿量会减少,其原因是_;此时散热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产热。(2)人体长时间处在严寒的环境中,会表现出面色苍白、躯干部及四肢的骨骼肌剧烈颤抖等症状,面色苍白的原因是_;骨骼肌颤抖的意义是_,此反射直接受位于_中的神经中枢控制。(3)人体被病原体感染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源(使人体发热的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引起人体发热,研究发现,发热时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加快,短时间低烧医生不建议立即降温,因为发热能使人体的_调节能力增强;但高烧时要及时降温,因为体温过高可引起_反应受阻,严重影响细胞代谢。答案(1)汗液分泌增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减少等于(2)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迅速大量增加产热脊髓(3)免疫酶促解析(1)人在炎热夏季室外活动时,皮肤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沿相关神经传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最终使汗腺分泌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