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研究论文-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现状分析.doc_第1页
财政研究论文-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现状分析.doc_第2页
财政研究论文-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现状分析.doc_第3页
财政研究论文-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现状分析.doc_第4页
财政研究论文-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现状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研究论文-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现状分析摘要政府采购制度作为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重要制度,其核心是公开竞争。政府采购制度能够强化财政职能、减少腐败,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但在政府采购具体运作过程中不存在着违规操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应采取强化监督及信息化技术与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关键词政府采购;招标;寻租;信息不对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其迅猛程度超过了既有的水平。为了顺应国际经济发展大趋势并与国际经济接轨,我国于1994年正式采用了政府采购制度,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正式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这一制度尽管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很快,在收到成效的同时也难免存在许多问题。正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下一步作好政府采购工作的当务之急。一、政府采购的现状政府采购制度,也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部门为满足其日常政务活动的各种需要,在财政部门和公众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进行公开购买。以招标方式为主的政府采购制度诞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其核心是公开、公正和有效竞争。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遏制采购活动中的腐败行为,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力,优化资源配制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途径,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部门和中央各部门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我国“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制度实施范围和规模,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部署,积极开展政府采购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自1998年以来,政府采购的规模逐年扩大。根据全国36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和部分中央单位报表统计,2001年全国政府采购预算731.6亿元,实际采购金额653.2亿元,比预算节约资金78.5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0.7%.政府采购的范围已由货物采购扩大到工程及服务领域,这表明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充分发挥其优势。二、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强化财政职能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后,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制,使采购机关、供应商和资金管理部门三者的内存目标一致起来:对采购机关来说,要优中选优,获得价格质量更好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对供应商来说,要使其适应市场要求,提高竞争实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对资金管理部门来说,有利于提高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节约支出。这就克服了过去层层下拨资金,环节多、周转慢、漏洞大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财政资金流量的流向,明显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真正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二)促进廉政建设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节约采购资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公共采购活动中的腐败现象。根据寻租理论分析,腐败的产生与利用政府所产生的“寻租”行为密不可分,可以说,行政权力的腐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寻租”行为的发生。而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交易。公开、公正、公平是招投标方式的基本原则和特征。在政府采购制度规范下的各项采购活动,形成了财政、审计、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等全方位参与监督的机制。而公开竞争机制的引入则大大降低了其合谋的概率,提高采购活动的透明度,铲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这从源头上有效地抑制幕后交易、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从而维护了政府官员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三)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政府是市场最大的买家,通过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将政府作为单一的消费者对待,政府可以利用巨额采购资金的规模优势,发挥导向作用,落实政府的政策意图,宏观调控。实现通过采购规模及购买结构的调整,可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及产业结构,扶持和促进国内产业的建立和发展;通过强制实行公开竞争采购方式,调节内需、稳定物价并可以引导全社会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三、政府采购存在问题分析(一)制度不完善造成违规操作政府采购是一场重大的分配体制改革,涉及到地方、部门、个人利益的划分。因此,从始至终都存在着公与私、真与假、善与恶、好与坏的矛盾冲突。受部门、地方和个人利益的驱动,相关经济人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往往为避免失去原有利益而变相侵害其它经济主体和社会整体利益,产生新的不正之风。由于采购制度的不完善,存在招标公开范围有限、招标采购对象不明确、招标和投标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使以行政命令约束的政府采购程序开始后,公众对监督的依据不清楚。这就在经济人和公众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少数人容易“暗箱”操作,利用公众对信息了解不足操纵采购,以满足个人或本部门利益。例如:有些地方搞假投标、人情标或限制范围,搞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使政府采购流于形式,在合法外衣下搞“暗箱”操作;有的政府采购计划在编制和执行上存在相当的随意性,导致盲目采购和重复采购。(二)认识上存在误区和偏见尽管政府采购制度在西方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也是一项改革举措,了解的人不多,误解的人却不少。有人认为这是财政部门想垄断采购事务,也有人把政府采购等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几十年一贯制的“统分统购”。特别是政府采购主要是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通过竞争方式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必然触及一些部门、行业和个人的既得利益,加之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往往设有物资采购部门,要他们一下子把采购权让出来,难度很大。还有一些部门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格局,利用职权实行支出领域的贸易保护和经济垄断,反对实行政府公开采购。这样,认识偏颇和利益驱动,成为推进政府采购工作的阻碍。(三)缺少一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采购队伍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由于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要采购人员掌握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商品的采购活动关系到经济、法律方面,也与商品的生产性能等有关。而我国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大部分采购人员熟悉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和紧缺经济时代的采购方式,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买方市场的采购方式所必须具备和掌握的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及商品、工程和服务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缺少大量通晓国际通行采购方式的采购管理干部、招投标人员、机关采购人员成为尽快全面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一个难题。四、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对策(一)完善监督措施,规范和制约政府采购行为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的主管机关,应增强对所属部门的业务监督,提高政府采购职能部门的自我监管能力,并积极配合,支持纪检、监察等部门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工作。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应将政府采购工作纳入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对称。建立必要的举报奖励制度,保证政府采购的高度透明,充分调动和激发社会公众的公共监督意识。促使政府在采购中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另外,整个采购过程应处于供应商的监督之下,供应商如发现违反“三公”原则的人和事,应立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