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读书报告最终版.doc_第1页
生态经济学读书报告最终版.doc_第2页
生态经济学读书报告最终版.doc_第3页
生态经济学读书报告最终版.doc_第4页
生态经济学读书报告最终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经济学读书报告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紧缺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开创生态经济学这门学科,发展生态经济学理论以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态经济学是研究使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得以进行的经济系统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学科,是既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经济活动的影响,又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结合形成的更高层次的复杂系统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规律的学科。生态经济学的目的,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从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结合上来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它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探讨人类社会经济与地球生物圈的关系,包括人口过剩、粮食匮乏、能源短缺、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持能力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为制定符合生态经济规律的杜会经济综合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森林、草原、农业、水域和城市等各主要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综合效益问题;研究基本经济实体同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的问题。生态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走向综合统一科学体系的大趋势。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基本矛盾是经济无限发展过程同生态系统顶级稳态之间的矛盾。即随着现代社会人口猛增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物质能量的需求超过生态系统物质、能量自我更新的能力,在生态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产生结构性的、功能性的不适应状态,这种不适应状态就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有:一、生态生产力更新的长周期与社会生产力的短周期之间的矛盾;二、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与恢复生态平衡的技术滞后之间的矛盾;三、生态系统要素的自然有序与经济系统要素的社会有序之间的矛盾;四、生态系统负反馈机制与经济系统正反馈机制之间的矛盾。由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着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互不适应、互不协调的严重局面,人类怎样才能从这种生态经济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呢?为了回答这个全球性的紧迫问题,人们围绕着世界前景、增长极限、人口爆炸、环境状况、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等问题进行辩论,对人类的前途和世界的未来预测的研究,又同未来学、发展战略学研究紧密联系,共同来探讨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关系。于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应运而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认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是现代经济社会及其在生产运动的基本规律,人类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实施生态经济协调战略,遵循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是生态与经济协调互促。要遵循和实现这一基本规律,人类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人类追求的目标既不是单纯的经济最优,也不是单纯的生态最优,而是生态经济最优,这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从纯经济活动或利润动机出发,而是必须顾及生态后果,同时,只要不超出允许的限度,就不能一味的反对人类干预、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和开发自然资源。二、人类在制定经济决策时要有远大的眼光,不可急功近利。许多场合,生态系统的改善不能马上表现在经济发展上带来好处,而生态系统稳定的破坏也不一定立即影响经济的增长,有时甚至会出现负相关的倾向,三、人类社会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顺应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由失衡走向平衡,人与自然由对立走向和谐。为顺应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适合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互促发展的产业生态产业应运而生。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生态产业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等。根据产业发展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同的分类标准,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可将生态产业划分为广义的生态农业、广义的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广义的生态农业包括生态种植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和生态渔业。生态农业是向着健康、环保、安全方面发展的新型农业,它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对各类农作物综合搭配、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防止生态环境污染。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三、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四、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浙江省萧山市山一村等7个单位先后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各地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后粮食总产量增幅1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21.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9%,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8.4%,生态环境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比1990年水土流失减少49%,土地沙化面积减少21%,森林覆盖率增加3.7%。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生态农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理论基础上不完备。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四、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五、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六、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七、推广力度不够。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工业发展模式。生态工业模式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认为割裂的弊端,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即考虑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采取污染预防战略,同时运用工业生态 系统理论构建生态共生体系,以求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生态化的最高目标。生态工业是要求综合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一切有利于工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它与传统工业具有很大的区别。一、追求的目标不同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是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目标为己任,忽略了对生态效益的重视,导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局面发生;而生态工业将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从战略上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集约、循环利用,有助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不同传统工业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目标,只要有利于在较短时期内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方式都可采用。因此,工矿企业林立,资源的过度开采、单一利用等状况比比皆是,引发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生态工业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的目标出发,在生态经济系统的共生原理、长链利用原理、价值增值原理和生态经济系统的耐受性原理指导下,对资源进行合理开采,使各种工矿企业相互依存,形成共生的网状生态工业链,达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循环使用。三、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要求不同传统工业由于只注重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是区际封闭式发展,导致各地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集中,与当地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结构不相适应。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环境恶化严重,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生态工业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其中的人流、物流、价值流、信息流和能量流在整个工业生态经济系统中合理流动和转换增值,这要求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以与其所处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结构相适应,以符合生态经济系统的耐受性原理。四、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同传统工业实行单一产品的生产加工模式,对废弃物一弃了之。因为这样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出率,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而生态工业不仅从环保的角度遵循生态系统的耐受性原理而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而且还充分利用共生原理和长链利用原理,改过去的“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为“原料产品废料原料”的模式,通过生态工艺关系,尽量延伸资源的加工链,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既获得了价值增值,又保护了环境,实现了工业产品的“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控制和利用。五、工业成果在技术经济上的要求不同各种生态产品,无论作为生产资料,或作为消费资料,都强调其技术经济指标有利于经济的协调,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而传统的工业产品对此没有要求。六、工业产品的流通控制不同只要是市场所需的工业产品,传统工业一律放行,而生态工业却加入了环保限制。只有那些对生态环境不具有较大危害性,而且符合市场原则的工业产品才能流通。这无疑更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口、经济、环境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目前发展生态工业主要以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为主。生态工业园区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与传统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生产方式不同,生态工业园区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它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20世纪70年代初丹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卡伦堡工业园区开始,生态工业园区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工业园区改善和完善的方向。一些发达国家,如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先进的国家,很早就开始规划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他国家如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也正积极兴建生态工业园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工业园区开始成为世界工业园区发展领域的主题,并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我国也相继建立了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如贵港生态工业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石子河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鲁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高明沧江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天津泰达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四川沱牌酿酒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等。随着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例如,曾经令人神往的旅游景点,如今生态退化、风采不再而无人问津;精致豪华的物流包装给人们带了美感和心里效用的满足,但导致了洪水猛兽般的城市垃圾;国际贸易使人们能够享受多样和廉价的产品,但背后的代价是“污染天堂”的哭泣。因此,生态保护不能局限于第一第二产业的产业生态化,还必须追求第三产业的产业生态化,从全方位的角度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服务业是蓬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的必定发展方向。生态服务业主要包括生态旅游、绿色商贸、绿色物流。目前生态服务业发展迅速,以世界五百强榜首企业沃尔玛为代表,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生态效益明显的连锁企业、生态物流企业,促进旅游业、社区服务业、现代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成为生态服务业中的主导产业。,环境问题是由于发展不当而造成的,必须而且也只能在发展中加以解决。我们所说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绝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我们面临着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重要方针,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经济学是为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也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内涵息息相通,并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基础思想,从而是能够贯彻科学发展观,具体指导我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科学。我们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学,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使社会经济发展顺应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们要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以工业为主导的生态特色经济,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