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研究论文-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和防范.doc_第1页
财政研究论文-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和防范.doc_第2页
财政研究论文-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和防范.doc_第3页
财政研究论文-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和防范.doc_第4页
财政研究论文-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和防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研究论文-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和防范内容提要:自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其风险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5年多来,积极财政政策对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实施时间的拉长,政策风险也在不断增加。积极财政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性,决定了政策风险的多样性。对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一定要全面把握、综合评估,以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加大风险防范力度,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一、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不容忽视,必须全面把握任何经济政策都有风险,积极财政政策也不例外。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值得肯定,但风险问题亦不容忽视。作为刺激内需、实施反周期调节的一剂“猛药”,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发国债、扩大财政赤字为代价的,随着政策持续时间的延长,也面临一系列风险。具体而言,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债务风险。迄今为止,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增发国债、扩大投资。1998年以来,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年度国债发行规律跳跃式增长,国债余额屡创新高,债务风险成为积极财政政策最直接、最典型的风险。考察积极财政政策的债务风险,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国债投资项目的决策与管理风险。19982002年,我国安排的国债项目总投资规模逾3.28万亿元。总体上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国债投资效果明显,但在项目决策和资金管理中,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国债投资风险。比较突出的,一是部分项目决策失误。在国债投资项目选择上,由于项目决定权和还款“兜底”责任分属于发改委和财政部门,负责定项目的不承担还款责任,承担还款风险的不参与项目论证,权力与责任不统一,具体到项目单位来讲只有利益、没有风险,形成了全国上下很强的投资冲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资使用分散,建设战线拉长,部分项目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失误,直接造成国债资金的损失浪费。二是部分国债项目上马仓促,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如山东境内淮河流域的污水处理项目,在前期准备工作不具备的情况下,国债资金即已下达,形成了“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局面,影响了国债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从对国债资金的专项核查来看,基本上每一地、每一类项目都有国债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如在湖北省荆州市界牌河段上江干堤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中,被骗取和私分的国债资金达206万元。四是部分国债项目配套资金不落实、不到位。据国家审计署对9个省的污水处理项目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发现由于地方政府争取项目较多,超出了地方配套的能力,国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率只有60%多一点,银行贷款到位情况也不理想,审计的37个污水处理项目中,有15个项目未按计划完工或开工;16个已完工项目中,有7个达不到设计要求,普遍存在配套设施落后于主体工程建设以及运行费用不足等问题,造成设备闲置,投入的国债资金不仅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而且使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直接形成了债务风险。2.国债发行导致的政府综合债务累积风险。考察积极财政政策的债务风险,不能仅看6600亿元长期国债,还要把握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条件下我国政府债务积累的特殊性。19982002年,我国累计发行国债21489亿元,其中,单纯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而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为6600亿元,占30.7%.同期,我国国债余额快速积累,由1997年的4565.66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15640.72亿元。如果仅从6600亿长期国债占同期发债总规模30.7%的比重看,近年来国债余额的大幅度增长,主要责任似乎不应算到积极财政政策头上。但如果考虑到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由其导致的债务风险快速积聚倾向却不容忽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年份都有赤字,由于多年连续发债,加之债务成本较高,从1996年起,我国就已进入还债压力比较大的时期,每年债务还本付息压力都在1000亿元以上。在这个基础上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虽然每年因政策本身而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只有10001500亿元,但由于债务的惯性增长,却使得每年的发债总规模都在3300亿元以上,2002年更是创记录地达到5679亿元(见表1)。也就是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国债,是在财政连续多年“扩张”基础上的再扩张,是在国家债务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惯性加速增长时的再加速。19982002年,国债余额增长与长期国债发行的边际弹性为1.68(国债余额长期国债),说明积极财政政策的“边际债务积累效应”较大。更值得注意的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国债,是在国家综合负债居高不下的基础上增加的政府债务。从名义指标看,2002年我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只有18.3%,赤字率为3%,都未突破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债务风险好象并不突出。但如果考虑到政府需承担的隐性债务,如各级政府欠发的工资、粮食系统亏损挂账、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亏空、养老基金空账等,则“国家综合负债率”至少在70%以上,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亚洲许多国家以及欧盟(60%)和美国(60%)。虽然积极财政政策本身不会导致隐性债务增加或显性化,但使政府综合债务负担进一步加大。换言之,在国家综合负债居高不下的条件下,继续增发国债,无疑于火上浇油,债务风险加速积聚的态势不容忽视。3.债务风险随时可能引发基层财政危机。评估债务风险向财政危机转化的可能性,防范财政危机,是我们考察财政政策债务风险的一个重要目的。从理论上讲,我国国债负担主要集中于中央财政,如果发生财政危机,应首先表现为中央财政危机。现在我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中央政府债誉好,融资成本低,债务融资的空间还比较大,表面上看积极财政政策引发的债务风险似乎并不突出。但是,如果分层次地仔细分析一下地方财政,特别是县乡财政的债务状况,就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下面是对我国A省2002年政府债务余额的调查(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2002年A省市级以下(含市级)各种显性负债为741.8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44.18%,其中国债转贷资金为71.28亿元,占总债务的9.61%.市以下国债转贷债务相对较轻,但总体债务负担较重,市、县、乡三级债务负担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35.6%、140.1%、163.2%.如果算上各种隐性负债,如社会保障欠账、地方金融机构坏账、国有企业潜亏等,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可能要翻番。在现行体制下,地方与中央偿债机制不同,中央可以借新债还旧债,地方无权发债,只能靠自身财力来还。现在地方财政绝大多数都比较困难,债务包袱重,而国债转贷、国外贷款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专项贷款等又逐步进入还款高峰期,中央不但拿不出足够的钱来给予支持,反而需要催收债务本息,还不上就扣款,很多地方已因此影响了预算正常执行,出现了大面积欠发工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出现了财政危机的苗头。因此,可以断言,将来如果因债务负担过重而导致债务危机,可能最先表现为基层财政危机。评价债务风险和发债空间,不仅要看中央财政的运行状况,还要看基层财政的承受能力。(二)经济风险。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控目标是多元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除了债务风险之外,还有可能引发“挤出效应”和经济“滞胀”,形成经济风险。相对于债务风险来说,这些风险在形式上表现得更隐蔽,滞后性更强,对财政经济的影响也更深远,必须高度重视。1.“挤出效应”风险。对于增发国债是否存在挤出效应,虽然目前理论界和决策层大多持否定态度,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出了很强的担心。笔者认为,虽然挤出效应不太明显,但完全否定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不恰当的,看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不能只囿于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更要分析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时期,市场机制很不成熟,公共投资排挤私人投资并不一定以实际利率上升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有其它多种形式。其一,由于商业银行与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发债需要银行信贷和证券市场的支持,在融资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势必压缩企业或私人投资需求。现在商业银行存贷差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购买了政府债券,这可以算是挤出效应的一个标志。其二,通信、邮电、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行政性垄断,政府加大对这些领域的国债投资,进一步减弱了私人投资在相关行业扩张的可能性。其三,市场是有限的,国债投资支持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势必压缩民间企业的市场空间。从上述意义上讲,国债发行必然导致“制度性”挤出效应。同时,分析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