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docx_第1页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docx_第2页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docx_第3页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如何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向市民转变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市民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几个方面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对于消除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尽早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017-02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在城市中从事着各类工作,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特殊的“农民工”群体。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98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正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主体部分,总数已超过1亿人,这样的一类年轻群体被赋予了新的提法“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他们走出校园后直接进入城市打工,对于家乡日益疏远,对于城市充满向往,渴望进入城市,成为真正市民,所以新生代农民工是市民化的主要对象。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更是首次出现在中央1号文件中,“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引导帮助其转化为市民,是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含义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之后出生的,外出到城市打工却不具有城市户口的青年农民工。概括的说,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就是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职业、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转型,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化过程。 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处于中市民化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具有较高意愿但却难以实现的现实问题。一般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向市民转化过程主要从下面的三个阶段来分析: 离开农村?圯进入城市?圯融入城市 进入城市主要面临的就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户籍转变、职业转变、城市居住等问题;融入城市则需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性”问题,形成市民意识、享受真市民权利等。目前,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集中体现在制度障碍(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等)、思想观念障碍、组织障碍、农民工自身素质障碍这几个方面上。 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和对策 针对以上提到的这些障碍,提出下面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途径。 (一)政府部门大力开展制度改革,营造市民化良好制度环境 1.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 1958年在我国开始实行的户籍制度建造了“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这种户口上的区别造成了实际利益的不平等。由户籍制度派生出的二元就业、二元社保和二元教育制度等对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区别对待,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无法与城市市民享有同样的工资收入、住房、补贴等待遇,严重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 因此,要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向市民身份的转换,就必须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以居住和职业来划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制度,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经济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各种限制,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正常流动和公平择业;城市政府机构同农村当地部门共同加强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积极引导和规范管理,使新生代农民工不分地域地享受平等待遇。 2.完善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合理合法权益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层次上的欠缺导致法律意识不足,新生代农民工仍在城市中处于弱势群体的位置,他们无法同市民一样平等享受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利,需要用规范的法律和制度来加强对于农民工正当权益的保护,最为实际的就是维护农民工的就业权、社会保障权和劳动保护权。应进一步扩大保护城市居民此类权利的各种法律的适用范围,根据农民工实际修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严格按照城市职工的工伤保险条例等关于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2010年1月1日起,农民工的社保账户已经可以在城市之间自由流转,对于农民工的社保权利的维护是个好的开始。另外,新生代农民工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由于经济状况较差、维权意识模糊等原因造成难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针对这种问题,应当建立并完善对于农民工的法律援助等制度,切实做到对农民工的法律保护。 3.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接 结合我国农民持有土地经营权的特点,学者们提出的“土地换保障”,实际上是用耕地、农产品、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取保障的 一种途径。如今土地流转已基本实现,为用土地换取社保账户提供了某种可能。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没有什么务农经历,他们大都也不愿回到农村,所以政府部门可以将其土地转租或者用作其他农业用途而支付给新生代农民工社保待遇,这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消除后顾之忧。 4.逐步建立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 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特困居民实施的一种无偿救助制度,是国家保障公民人权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积极投入城市化建设,却被排斥在公民行列之外。他们一旦失去经济来源,没有城市“血缘”支持,将面临生存危机,也是一个需要救助的特殊群体。所以,对于那些有固定住所、实现了稳定就业并且在城市生活满一定年限的新生代农民工,应当将其纳入社会救助的行列,给予他们同城市居民一样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5.重视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教育是国家之本,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讲,在城市生存受限,主要是由于缺乏职业技术。政府部门应定期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吸纳更多农民工进入再教育行列中。同时,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能够享受正常教育,无须缴纳各类附加费用,是将农民工的“血缘关系网”向城市转移的有效途径,更加有利于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二)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建立农民工平等工作环境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较多从事低端技术行业,很多用工单位和个体经营老板只是临时雇用他们,当“临时工”看待。这样,一方面损害了农民工的部分权益,难以实现其稳定就业;另一方面导致农民工产生心理差距,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 所以,应在政府部门的监督下,规范各企业的用工制度,让劳资双方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将农民工纳入企业正式员工行列;工作期间及时为农民工缴纳相应的各类社会保险金(人身意外伤害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按时发放农民工工资,给予农民工“同工同酬”、“带薪休假”和“休息日”等一系列公平待遇。 (三)积极引导农民工加入城市社区,构建融入城市的和谐生活环境 由于城市常以“城市居民为主”的旧有管理模式来管理市民生活,难免将新生代农民工“隔离”在城市生活空间之外,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居住扎堆,出现“城中村”,难以管理。所以,各类社会组织应发挥积极作用,为其创造和谐的城市生活环境。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年轻、活跃的特征,以居委会为带动,对农民工实行“居住地属地化”的管理方式,以文字和讲座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各项利于农民工的方针政策和社区观念,向农民工提供全面的社区服务,增强农民工社区意识,提升他们的社区归属感。工会组织和社区应当举办丰富多样的文艺和体育竞技活动等,增加市民和农民工之间的互动和交往, 帮助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向市民转变。 (四)走出观念误区,消除心理歧视,创造良好城市交往环境 共同生活在同一城市中的市民应当转变观念,尊重并客观看待新生代农民工。纠正对于农民工“脏、乱、差”的认识误区,消除歧视,同新生代农民工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营造一个新生代农民工向市民转化的良好人文环境。另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处于婚育的黄金年龄,与“城市居民通婚“将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为快捷的转变途径,在婚恋对象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向市民转化将更为可能。 (五)新生代农民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累市民化能力 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高的市民化意愿,但是往往由于能力不足止步于城市居民的门外,想真正成为市民,就要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都具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和基础,所以积极接受再教育,有针对性地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将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存提供更多资本和更高竞争力。 总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这个特殊的社会化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市民和农民工自身共同联动。新生代农民工要在政府主导、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自身努力,通过多元化途径,尽快向市民转变,早日实现市民化。 参考文献: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R.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4. 刘传江,程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算J.人口研究,2008,(9):5 韩振方.论新生代民工的特点与作用J.山东行政学院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