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引发的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分析.docx_第1页
雾霾天气引发的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分析.docx_第2页
雾霾天气引发的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分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雾霾天气引发的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分析 摘 要:本文针对京冀地区大气污染问题,分别从产业分布、用电量、能源消费等方面分析了河北省钢铁、石化、建材各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形成原因,论证了河北省产业结构对京冀地区雾霾天气的影响。通过分析,本文得出河北省产业结构存在分布不均衡、内部结构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最后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合理政策建议。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协作与产业转移政策研究提供参考信息,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雾霾;产业结构;京津冀一体化 一、绪论 2015年1月,北京再次出现雾霾天气。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日益突出。2013年是中国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标志性一年。2013年1月我国出现了持续大规模的雾霾天气,雾霾覆盖范围涉及17个省(市、自治区) 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2013年上半年,我国74个城市评价达标天数比例为54.8%,超标天数45.2%,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占10.3%。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最差,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31.0%,低于74个城市平均值23.8个百分点,重度污染以上天次占26.2%,高于74个城市平均值15.9个百分点。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中河北省占七个,分别是邢台、石家庄、邯郸、保定、唐山、衡水和廊坊。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及主要产业发展分析 (一)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1)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一国产业大体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类。第一产业主要是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产品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包括农、林、牧、渔业等;第二产业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包括采掘业和制造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产业。图1是2000-2012年河北省三次产业及工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 图1 2000-2012年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 资料来源:2013年河北省经济年鉴 图1显示2000-2012年间第二产业对河北省GDP的贡献最大,均在60%左右,且第二产业产值几乎全部来自于工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产业产值贡献率一直偏低。 (2)河北省产值以及能源消费占全国比重。作为矿产资源大省,河北省经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度高。产值与能源消费在全国占比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表1可见 1990-2011年河北省产值贡献率一直在5%左右,其能源消费占比一直在6.5%左右。河北省产值贡献率始终在5%上下平稳波动,而能源消费占比高于产值贡献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见图2) 图2 1990-2011年河北省产值及能源消费在全国占比 图2显示,1990-2011年两种比率的变动趋势,河北省产值占比较为平稳,在5%上下浮动,而能源消费占比显著高于产值贡献率,且在1993年和2000年分别出现显著增长。 (3)河北省三次产业碳排放量分析。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而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原煤在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均在90%以上,石油占比低于10%,天然气和水电两种清洁能源占比一直偏低。据有关数据显示,河北省三次产业的碳排放量呈现了“二三一”的特征,2005年以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碳排放量比重分别在3%左右和5%左右,碳排放强度分别在0.2万吨碳/亿元左右和0.16万吨碳/亿元左右,都在很低的水平,与此相反,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高于91%,碳排放强度在1.8万吨碳/亿元左右,远高于前述该产业60%的产值贡献率。 (4)河北省三次产业用电量变动分析。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消费的增长,电力消费是反映经济形势的先行指标。三次产业用电量能够准确地反映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的运行态势,被认为是未来经济的重要风向标(潘凯,2012)。表1显示了2005-2012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的用电量情况。 表1 2005-2012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用电量 (单位:万千瓦时,%)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2005-2012年历年全国电力行业数据资料整理得到。 由表1可见,历年来河北省三次产业用电量逐年递增。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均超过83%且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用电量占比一直在7.5%左右且平稳增加;第一产业用电量占比逐年减小,2011-2012年由于用电量显著下降,其占比也随之降至3.5%。上述分析表明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特点为:(1)三次产业发展极不平衡;(2)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不高;(3)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极高。 本文接下来对第二产业中的重点产业钢铁、建材产业做进一步分析。 (二) 河北省主要产业发展情况分析。(1)钢铁产业。河北是中国第一钢铁大省,钢铁产量占全国20%以上,其一年的钢产量是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的1.5倍。河北省主要钢铁企业有唐钢、承钢、邯钢、宣钢、邢钢、石钢等大型钢铁集团公司。2005-2011年期间,河北省生铁产量在全国占比显著提高,由13.5%升至24.11%;粗钢的产量在全国占比由9.57%升至24.01%;钢材产量在全国占比由9.94%增至21.73%。除产量增长外,河北省钢铁行业还呈现以下特征:首先是产业集中度低,布局分散。其次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河北钢铁产品以污染严重且价格低廉的粗钢为主,在全国占比超过40%,而钢材产量仅占20%。河北省钢铁工业在创造数值巨大的GDP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前述河北省的七个城市中,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至少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尤其是以钢铁为支柱产业的唐山市,其钢铁企业多达六十余家,2012年其钢铁产能占全国25.7%、产量占河北省总产量的50%。(2)建材产业。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的物质基础,建材生产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经过多年发展,河北省成为建材大省,建材产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行业总体实力居全国前列。太行山水泥、唐山陶瓷、秦皇岛玻璃长期享誉中外。 近年来河北省主要建材产量及建筑业产值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除2008年之外,平板玻璃的产量各年增长率均在15%左右,2010年的增长率达36%。建筑业产值在2008年之后上升。建筑业产值在2008年之后上升尤为显著。2011年河北省建材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6.9%,速度超过全国增长率34.2%。 三、河北省产业结构形成原因分析 (1)自然禀赋原因。 无论从自然资源还是地理位置来看, 河北省都占据优势地位。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河北的产业体系建立在资源型工业的基础上。河北省资源性的传统产品占产品总数的50%以上,而全国仅为33%左右,发达地区甚至更低,河北省对自然禀赋的依赖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且产业升级速度慢。(2)历史原因。 唐山市为例,该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有百年的重工业历史,是渤海经济取得原材料供应中心。它以传统产业为主导,钢铁、建材、能源、机械化工五大行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87%,其中钢铁又是其主力产业。工业中采掘和原材料工业比重超过70%。但是,唐山市的加工工业发展较慢,高新技术产业非常薄弱,电子、电器、医药工业的产值仅占总体比重的2%左右。(张莹雪,2006)。(3)政策原因。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将河北省定位在原材料重化工基地,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河北省也提出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首钢2010年年底迁至河北;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大量冶金、化工、建材等企业也迁至河北。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由表2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构成可见,三次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量上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第二产业利用外资额最大,比重达到80%左右,第三产业次之,最后是第一产业,比重仅在2%左右。因此河北省在利用外资上显示出了较强局限性。 表2 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构成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历年河北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到 四、结论 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产业结构对环境有重要影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环境遭受重创。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最大。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作为传统资源型工业大省,河北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多种原因造成了河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河北省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不仅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还与缺少环保政策、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等有关。为了尽快缓解环境问题,应制定合理政策,加大环保资金投入。(3)河北省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了首都北京,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河北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有关,实现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区域间协作发展,单独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