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论语》的教学思想及其实践走向中的异化、归因.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论语》的教学思想及其实践走向中的异化、归因.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论语》的教学思想及其实践走向中的异化、归因.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论语》的教学思想及其实践走向中的异化、归因.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论语》的教学思想及其实践走向中的异化、归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论语的教学思想及其实践走向中的异化、归因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与我国传统教学思想中的某些观念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许多理念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语中就鲜活地存在着。然而,论语的教学思想却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失落乃至走向了异化。在改革的今天,我们对待传统教学思想,应有的态度是真正去了解与发现,避免因“无知”与“错位”而产生不自信甚至自弃,并进而不断丰富本民族的教学思想,完善本民族的教学实践,形成本民族的教学气质。关键词:论语;传统教学思想;异化;归因一、论语教学思想素描笔者认为,梳理论语的教学思想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孔子的思想深切地关注着身边的现实问题,因此,对论语教学思想的认定要置于广阔的社会状态中来进行。比如,后世一直批评的孔子对实用知识的忽视。事实上,在那样一个社会秩序分崩离析的状态下,社会秩序的重建必然是首要任务,孔子对德育的重视也是应有之义。况且,从西方来看,“实质教育”的兴盛也只是在近代以来。第二,论语的教学思想要与论语中的政治思想区分开来,更不能以某种政治目的或意识形态来解读甚至代替教学思想。比如,关于师生关系,后人往往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加以延伸,后世为了达到对知识分子的控制,更是将“官师”的权威推崇到无以复加,学生则被萎缩为“容器”的隐喻。基于以上两点认识,笔者试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及其关系等方面对论语中的教学思想再作一梳理,试图勾勒出传统教学思想的本然面貌。(一)教学目标论语的教学目标体现的是一种普遍性目标的取向,它不但诉求“成人”,而且具体谈到“应成为什么样的人”,即人的素质问题。后人在总结孔子的教学目标时往往将之作为“教育为政治服务”的首要体现,认为孔子要培养的是政治人才,应具有“学而优则仕”的基本素养,甚至认为是一种“为仕而教”“为仕而学”。当然,论语教学目标的“政治方向性”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避开政治的影响而谈论教学目标。但是,论语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超越政治,甚至超越历史、超越文化的具有普遍价值的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只与“成人”有关,而与“人之社会角色”并无多大关系。这些素质包括:(1)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中谈的最多的是饮食习惯,比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食无求饱”(论语学而)等。(2)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强的审美能力,主要表现在孔子对诗,尤其是对乐的重视上,同时,孔子在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等方面也强调要有“美感”。(3)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思维能力、正确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孔子曾经问子贡:“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可见,孔子自认为自己虽然一直很强调“多学而识之”,但更强调要概括出一个中心,一条原理,一个总纲。而这种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其弟子身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比如:“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除此之外,孔子还非常强调“闻一以知十”“温故知新”,即迁移创新。这种创新虽然不是技术创新,却是一种思想创新。实际上,这正指出了思想创新的本质,即不应是“无中生有”,只能也应该是“温故知新”。(4)崇高的道德品质。具体来说,一是有理想,明知一己存在之有限,甚至被人讥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史记孔子世家),仍强自奋力入世,忧国忧民。二是有道德,包括孝、悌、友、信、忠、恕、刚、毅、木、讷、勇、温、良、俭、让、诚、达等一系列品德。三是有规约,以“仁”为神,以“礼”为形,由他律走向自律,最终达到自觉。四是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包括祭、战、政等。五是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在困境中能保持积极愉快(“夭夭”“申申”)的心态。(二)教学内容论语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射、御、书、数等,其中有些内容有专门的经过孔子修订的教科书,有些则没有。即便如此,孔子的教学也并不是按照教科书或者说教科书中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的,往往是以弟子的某一特殊问题为契机,谈论教学内容,其间又常常征引教科书中的某段话进一步阐发对问题的看法,实则包含着对这些内容的认识,科目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另外,除这些科目之外,孔子的教学内容中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性内容。这些内容既包括社会层面的国家、政治、战争、耕稼、祭祀等方面,也包含了个人修养方面的“事父母”、交朋友、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同时,孔子还常常利用正在发生的社会事件、生活事件进行教学,比如,“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论语子罕)时,孔子告之以君臣丧葬之礼;再如,面对“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之事,孔子谈了自己对“为臣之道”和“国家外患内忧”的看法。总而言之,后人虽然可以通过论语归纳出孔子的教学科目及相应的教材,但实际上,孔子的教学并不是以科目及教材(这些教材可能更多的是学生自学的材料)为基础的科目教学,而往往是以具体的实践问题为议题开展的情境性极强的实践教学。虽然论语中对孔子教学的具体情境有所阐述的地方屈指可数,但从孔子“有所发”的许多感慨中,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到孔子的“有所发”及“有所察”的一些具体事件及情境。(三)教学方法论语所体现出来的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践履”和“体认”。首先,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并见之于行动,一直是孔子所强调并身体力行的。“多闻阙疑”(论语为政)、“疑思问”(论语季氏),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乃践履之前提;“学习结合”“学思结合”,将所学内化,并使之自动化,乃践履之保障;“一以贯之”,由博返约,乃践履之关键;“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乃践履之目的。其次,论语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体认”。而这种“一个世界”式的体认方式,则须以尊重个体的个性、自由与生命为前提。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便是孔子讲“六艺”教学时所说的“游于艺”,“游”不仅表示熟练、娴熟,更是一种自由与愉悦的展露,让人不禁想起庄子的“鱼,相忘于江湖”般的生命状态。可见,孔子的教学方法往往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体认、练习、践履。(四)师生及其关系从师生及其关系来看,无论是孔子的形象还是其弟子的形象,都更像是平常人,他们的师生关系也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平常人的生存状态的基础上的,体现出厚重的“真实”感。首先,从孔子的形象来看,第一,孔子虽然强调“约之以礼”,但其感情世界却是非常丰富的。听到好的音乐时,则“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但“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而颜渊死时,孔子更是“哭之恸”,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此后更是多次提到“不幸短命死矣”(论语雍也)。第二,孔子平时总是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情,但偶然也会悲观、失落与抱怨。比如,“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孔子平时的一种心情状态是“其容舒也;其色愉也。”(论语集注述而)但是,面对“道之不行”,自己不受重用,孔子也曾发出“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的感慨,甚至想到“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第三,孔子也会因犯错误而遭到学生的批评,这时的孔子往往显得更像一个平常人,他有时能坦诚承认错误,但有时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比如,“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