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审议文物工作报告.doc_第1页
区人大审议文物工作报告.doc_第2页
区人大审议文物工作报告.doc_第3页
区人大审议文物工作报告.doc_第4页
区人大审议文物工作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情况的报告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 我受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务委员会做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是文博工作的最高法规,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律基础,是文物执法工作的权威依据。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此为依据,北京市先后公布了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北京市博物馆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管理办法,为我们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全面、具体的有力保障。2010年3月31日,门头沟区公布了北京市门头沟区古村落保护办法,这是北京市第一部关于古村落保护管理方面的区县级地方性办法,它的公布对我区的古村落、古民居保护起到了规范性指导作用,同时也对我区的古村落、古民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起到科学性引导作用。 门头沟区地处首都西部,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使得我区文物遗存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品味极高,价值极大,在本市名列前茅。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数据显示,门头沟区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1项,在册登记文物保护单位489项,各级各类文物总计574项。另外,我区还有市级地下文物埋藏区3处,市级爱国教育基地1处,市级国耻纪念地1处。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下,区政府始终把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放在文物工作的首位,把保护好境内文物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区政府先后公布了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即将公布第一批10个古村落和近100处古民居,使我区的文物遗产资源极大地丰富与提升。根据门头沟区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区政府把文物资源列入旅游发展项目中的重要支撑点,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合理规划,有力保护;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使我区的文物事业逐渐呈现出繁荣、兴旺的良好局面。 一、“十一五”文物事业发展回顾门头沟区“十一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好三级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对各级文物进行有重点、有计划的修缮,突出做好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管理”的目标要求,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深入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并对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做出明确的指示和重要的批示,区人大、区政协多次组织视察和调研,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推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落实、提高。“十一五”期间,区政府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宣传贯彻法律法规,加强保护管理职能 宣传贯彻文物法律法规成效明显。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公布以来,区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文物宣传力度,扩大文物宣传范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书册、展览讲座等手段,号召全区人民加强文物保护的意识,提高全区人民热爱文物的激情。通过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攻势,我区“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主动提出文物保护建议,提供出土文物线索,报告文物受损情况,举报文物违法行为。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区关心、爱护文物的民众越来越多。 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设置健全。门头沟区政府直属文物行政管理机构为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其下设文物科、文物执法队、文物管理所和博物馆,其中文物执法队于2007年底组建成立,使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更加健全,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发展的需要。健全的机构与合理的设置,使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分工明确、各负其职、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各部门相互配合,团结向上,形成一个极具战斗力的集体。 文物巡视执法检查工作扎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区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依法对全区文物进行巡视执法检查,确保每月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检查一次;每季度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检查一次;每年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检查一次;不定期对在册文物进行巡视检查。尤其在重大活动、传统节日和假日期间,更是加班加点,盯人盯岗,进行重点检查和督察。在检查中,严格依法,认真负责,不走形式,不搞过场,做到有记录、有影像、有签字、有落实,切实做到有制有岗、有岗有人、有人有责、有责有究,确保文物安全无忧。“十一五”期间,我区文物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连年被评为北京市文物安全先进单位,受到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文物安全责任书签订落实。门头沟区政府一直对文物保护工作常抓不懈,坚持每年与各镇、办事处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使用单位签订文物保护安全责任书,使文物保护、管理、安全等责任落实到位。重大建设项目重视文物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幅的加快,门头沟区重大建设项目全面展开,大面积的棚户区改造和大规模的市政市容建设,都给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区政府充分考虑到文物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文物保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一起擅自破坏、拆毁、清除文物保护单位的行为事件。(二)、严格落实文物项目,推动抢险修缮工程 戒台寺滑坡治理工程成效显著。戒台寺是门头沟区第一处公布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极高,以全国三大戒坛之首而闻名华夏。由于历史地层破坏和周边环境污染,十几年前出现自寺庙西北至东南的一条断裂带,千年古寺受到历史上最严重的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威胁。门头沟区政府高度重视,紧急行动,在国家文物局、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现场视察的指示下,在全国著名专家的指导下,于2005年开始实施第一、二期滑坡治理保寺工程,至2007年完工,总计投入专项资金5543万元,使戒台寺主体建筑范围内文物得到基本保护。2009年,区政府又进行了保寺后续工程,年内完工,再投入专项资金2470万元。目前,戒台寺滑坡治理工程初步完成,得到有效治理,中铁西北科学院仍在进行地质监测工作,为戒台寺长远的保护提供真实有效的科学依据。 文物抢险修缮工程有序开展。门头沟区文物资源极其丰富,是极其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潭柘寺、戒台寺、爨底下民居古建筑群等文物保护单位都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为我区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保护好这些文物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区政府每年从区财政安排11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文物保护抢险修缮工作。2010年,文物抢险修缮专项经费增至每年200万元,增长率73.9%,加大了文物保护力度。“十一五”期间,区政府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操作程序,组织专业单位设计,组织专业队伍施工,组织专业部门监理,对广慧寺、下苇甸龙王庙、斋堂东城门及戏台、圈门大戏楼、三家店山西会馆,琉璃厂商宅院、石佛村摩崖造像群、万佛堂过街楼、牛角岭关城等20余处文物进行了抢险修缮,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094.32万元,使我区一批重点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另外,区政府积极争取市财政文物保护经费,由市文物局投资1543.89万元,对灵岳寺、马栏龙王观音禅林大殿、三官阁过街楼、爨底下灯场、京西古道等10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抢险修缮,并同时对几处重点建筑实施了避雷设施、消防设施和电路改造等安全技防工程。 (三)、发挥阵地展示功能,完善藏品清库征集 博物馆展览丰富多彩。门头沟区博物馆是我区一个重要的社会公益性窗口。区政府充分发挥其阵地宣传、展览、展示、交流、服务功能,布置了龙泉务考古发掘成果展和从历史走来的门头沟两个基本陈列展,展出图片400余张,展陈文物400多件。在此基础上,于“十一五”期间,推出了华影争艳迎奥运全国皮影传统流派雕刻精品邀请展、门头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纪念战争胜利60周年平西儿女抗战纪实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图片展、门头沟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老照片展、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图片收藏展等八类主题40余项展览展示活动,吸引社会各界观众8万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文物藏品清库基本完成。博物馆新馆落成后,进行了文物藏品全面清理工作,共清理历史文物、民俗文物2000余件,接受文物管理所移交文物1000多件,全部分级分类、逐套逐件进行建档入库,使我区馆藏文物逐渐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十一五”期间,区财政投入专题展览、文物清库、古籍修复、文物征集等专项经费165.93万元,其中征集文物200多件,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文物藏品的数量和质量,推动了博物馆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四)、开展文物资源调查,建立完备档案资料 “三普”野外调查顺利完成。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门头沟区政府2007年9月成立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并组建了文物普查工作队。自2008年初开始,文物普查队深入全区各镇、办事处,各村、街道,全面展开文物普查工作。文物普查队足迹踏遍我区的各个角落,爬山涉水,攀岭越涧,历时两年多,行程30000多公里,顺利完成了“三普”野外调查工作。 长城测绘调查工作圆满完成。门头沟区长城是北京市长城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建筑类型和风格令文物界赞赏有加。在北京市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2006年底开始了我区境内长城的测绘调查工作,涉及清水、斋堂、雁翅三镇十五个村。据调查,我区现存长城墙体10段,全长约4289米,“沿”字号敌台15座,未编号敌台2座,附属关堡2个,烽火台2个,挡马墙6段以及5座砖瓦窑遗址。这次长城测绘调查彻底摸清了我区长城的走向、位置、结构、规模、现状等基本情况,是目前最完整的一套长城测绘调查资料。 (五)、合理开发利用文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文物开发利用力度加大。实践证明,文物是资源,文物是财富,是门头沟区旅游产业中重要的项目内容,在我区国民经济收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门头沟区政府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加快文物保护开发与利用力度,“十一五”期间,开发了妙峰山灵官殿、傻哥哥殿、滴水岩天泉寺等新的文物景点,以妙峰山为依托,形成了一条丰富的旅游线路;整合近现代革命文物资源,开发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宛平县抗战八年为国牺牲烈士纪念碑、平西司令部旧址、王家山惨案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参观路线;利用古道资源,打造出水峪嘴至韭园段古道旅游线路.这些文物资源带来的效益,使我们坚信,门头沟区的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成功。 古村落开发利用力度加快。门头沟区拥有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据北京市政研室调查报告统计,全市郊区县共有古村落54个,而门头沟区就保存了33个,占全市的61%,数量之多,建筑特色之鲜明,历史价值之高,为全市之首位。近几年,区政府加大了古村落及古民居的保护力度,同时也加大了古村落的开发与利用力度。针对我区古村落资源特点,设计了原本式开发和聚集式开发思路。原本式开发突出各个古村落特点和主题,着力打造古建筑群景观和田园生活景观,突出民俗文化、商旅文化、烧造文化、宗族文化、举人文化、水系文化等;聚集式开发突出区域地域特色和主题,重点打造斋堂古村落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整合资源,推动地域经济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文物建筑亟需抢险修缮 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我区现有古建筑200多项,近现代优秀建筑、代表性建筑以及古民居约200余项,而现在已实施抢险修缮的项目不过40项,还有90%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在册不可移动文物没有得到抢险修缮,情况令人担忧。 2、文物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文物安全工作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区政府始终把文物安全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在“文物平安行动”、“奥运平安行动”、“国庆平安行动”、“文物雷霆行动”等重大行动中,都能认真落实,扎实推进,确保安全无事故。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文物建筑的使用管理上、安全技术防范上、田野石刻的保护上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形势不容乐观。 3、文物使用问题依然突出 文物保护单位被不合理使用问题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里边错综复杂,主要集中在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等方面的不统一,完全由文物部门拥有和支配的只是极个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因此造成文物保护单位不能及时抢险修缮,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无法合理利用开放,难以发挥社会效能等现象,从而成为引起社会长期普遍关注的根本性原因。 4、文物管理队伍有待增强 我区文物数量之多在全市堪称前列,但专职的管理人员却相对薄弱,常年在外进行文物保护管理、调查研究、执法检查工作的不过10人,这与574项文物保护单位相比较,明显不足。 5、文物保护工作面临新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党和国家的一项利国惠民的重要工作,如何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的关系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二、贯彻文物法,加强保护,开创文物事业发展新局面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以来,门头沟区政府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实施,扎实推进工作,使文物事业呈现出一派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物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财富,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给我们的后世子孙。加强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安全工作 坚持文物安全工作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切实把文物安全工作贯穿于文物工作的始终。区政府将加大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巡视检查力度和执法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排除死角,绝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度,每年签订责任书,做到物有所管,管有所责,责有所人,人有所究。 2、健全管理体制 针对文物保护单位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等体制关系不顺的问题(比如潭、戒两寺上市问题),区政府将进行认真研究,分级分类逐步解决。区文委与斋堂镇就灵岳寺的管理使用和开发利用已在进行体制方面的尝试。积极建立文物管理网络,设置区镇村三级管理体制,配备文物监督员,改变文物管理人员不足的局面。 3、拓宽资金渠道 文物保护抢险修缮资金不足的问题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为此,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文物保护资金。首先,区财政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文物抢险修缮资金;其次,积极向市里争取项目资金;另外,拟定设立文物保护基金,提取有收入的文物使用单位的文物保护资金以及接受社会各界捐赠,认养等。 4、加强队伍建设 文物保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好坏。一直以来,区政府非常重视文物保护队伍的建设和文物保护管理人才的培养,并不断创造学习、培训、交流、参观、考察的机会,提供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