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双柏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docx_第1页
对推进双柏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docx_第2页
对推进双柏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docx_第3页
对推进双柏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推进双柏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笔者结合上述要求,结合双柏县的实际情况,谈谈推进双柏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载 一、?p柏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双柏地处滇中腹地,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全县所辖国土面积4045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39人,全县有林地面积512.3万亩,农民人均拥有31亩林地,活立木储积率达1221.7万立方米,森林综合覆盖率达84%。辖区内有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为59万亩。天然林保护面积为489.2万亩,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面积为52万亩,受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县内有各类植物5000多种,有野生动物种群1750种,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保护得到加强。县内森林蔬菜、野生食用菌等林下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60%,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100%。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80%以上。多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植树造林工程、节能改灶工程和沼气配套工程,使双柏县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 二、双柏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双柏县有着丰厚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但是,双柏县山高坡陡箐深,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条件恶劣 连续多年的干旱给双柏县带来巨大损失,农作物歉收、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许多河段断流、树木枯死、农田变焦。 (二)经济条件制约 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长期以来,经济工作中重速度、轻效益,忽视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业领域,重复建设严重,技术进步缓慢,管理水平低;农业领域,重效益、轻绿色,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没有根本改变。二是经济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双柏县经济规模小、质量差、结构不合理,加快发展动力不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因素多。四是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双柏县城镇公共服务功能亟待提升,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水平总体偏低且城乡差距较大。相当数量的群众居住在偏远地带,交通不便、物流不畅、信息闭塞,未能享受到与城镇均等的优质教育、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便捷的交通、文体休闲场所和物资购销市场。 (三)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矛盾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生产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增长仍是传统的以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产业水平落后。二是能源结构矛盾突出,制约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双柏是个农业县,长期以木材、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污染生态环境,而且还制约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农村以木材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大量的森林被砍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四)思想观念滞后 一是生态意识不强。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部分群众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足,生态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淡薄。二是革新意识不强。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是一场文明革命。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创新运动,需要不断革新,形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宜的生态文明意识,但是干部群众创新的意识和动力不强,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三是生态保护意识缺失。在发展生态农业中,虽然提倡节肥、节药、节水、节膜,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化肥、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不断加大。 (五)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地膜,造成土壤污染 为了提高农作物增收率,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造成了土壤板结、白色污染、农作物农药化肥残留、食品安全等农业生态问题。 (六)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环境污染源扩大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日益丰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污水排放量等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生产、生活方式并没有相应改变,生产、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七)财力有限,环保投入不足 由于双柏县财政实力有限,大量资金被用于道路交通、城市建设、民生项目等具有显著成效的领域,而用于环保方面的投入就相对微薄。对于城乡绿化、城乡环境整治,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垃圾中转站这样的环保工程,范围大、耗资多、维护成本高,基层政府一般都不会投入很多,而投入不足又造成了绿化不足、环保设施滞后、治污不力的局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推进双柏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第一,加强领导,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组织机构。要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设立生态环境建设综合管理机构,将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分解到有关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统筹规划,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第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体系。一是构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价值评估制度,真实反映环境违法成本。构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价值评估制度,出台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评估流程等相关管理规定。二是实施企业环境行为定期公布制度、企业环保监督员制度、企业环境审计和免检制度。加大环境保护行政责任追究的实施力度,建立完善企业环境行为自我约束机制,研究制定环境违法行为造成污染损失的赔偿办法,使环境违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三是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实现污染者付费治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专业化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逐步实现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与排污单位分离。制定有关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法规、政策,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界定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法律责任。完善有关环保设施运营收费价格体系,建立健全环保设施运营监管制度。 (二)树立生态意识,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 一是要在思想观念上树立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良好的自然生态是生存和发展之本,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破坏生态,就是破坏生产力,破坏经济发展。要认识到贫困是加剧生态恶化的诱因,经济发展是生态保护的物质基础。要改善生态,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来摆脱贫困,使农村走出贫困加剧与生态恶化的怪圈。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结合双柏县实际,按照“高海拔地区抓林果、中海拔地区抓良烟、低海拔地区抓热作”的总体发展思路,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发展经济。三是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实现“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在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融合园林绿化和生态理念,努力创建生态园林城市。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体系 开展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价值评估制度构建,出台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评估流程等相关管理规定。加大环境保护行政责任追究的实施力度,建立完善企业环境行为自我约束机制,研究制定环境违法行为造成污染损失的赔偿办法,使环境违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专业化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逐步实现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与排污单位分离。制定有关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法规和政策,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界定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法律责任。 (四)找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定位 必须坚持生态资源“保护第一、科学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立足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按照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双柏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在加快培植生态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规范生产和消费行为、建立健全生态自律制度、美化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着力,重点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与自净能力、生态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等生态服务功能。 (五)做强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产业 一是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和?r业示范园建设,培植油茶、核桃、中药材、茶叶等特色种植基地,科学开发特色资源,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发展特色生态工业。依托优势资源,实施“工农对接”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发展壮大以新型能源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三是培育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业。充分发挥双柏县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优势,积极发展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业。以双柏县良好的生态、底蕴深厚的虎文化等为依托,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建设、市场主体引进培育和商品开发,加快特色民族文化和绿色食品的开发、挖掘和包装宣传,推进旅游景区建设。 (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一是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基层广大干部职工、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二是要把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环境知识列入党校的主体班次培训内容中,重点对县、乡镇、村三级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增强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同时,要让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让社区居民、农民群众、企业职工、在校学生了解环保、支持环保。三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及时报道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揭露和批评环保违法行为,维护农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向群众公布环境信息,尊重农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推动农村环保事业向前发展。 (七)切实保障环保专项资金的投入 一是实现排污费专款专用;二是环保部门经费按规定纳入县财政预算;三是县政府应每年在本级财政预算中拿出当年财政收入的部分资金作为环保专项资金;四是有关上级部门要给予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