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阶段语文复习的几点看法和建议.doc_第1页
后阶段语文复习的几点看法和建议.doc_第2页
后阶段语文复习的几点看法和建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抓住重点讲策略,摸准软肋想办法 -后阶段高三语文复习的几点看法和建议高中语文教研组 邓 伟受高三年级组委托,谈谈高三语文后阶段复习的备考策略。老生常谈,我也谈不出什么新意,但我个人认为最后阶段绝不是对前面复习工作的简单机械的“copy”,而是对应考能力的巩固、熟练、提高。其目标重在查漏补缺,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多练多考,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答思路及方法,做到“胸有成卷,胸有成法”。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一、摸准软肋,有的放矢。在专题复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不少考点知识,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点和盲区。后一阶段复习必须对现有知识和能力进行盘点,将已经熟练掌握的放下,有待加强的再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巩固,而对于那些薄弱点和盲区,则要重点训练,予以完善。高三后段语文复习最容易出现的错误走向:“1、如骑士蒙眼,看不见敌情,弄不清战况,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地;2、如老牛拉车,埋头苦干,以数量代替质量,事倍功半;3、如新手经商,投资方向错误,摸不准市场,倾其所有,最后血本无归。”因此,指导学生重看前段做过的试卷,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摸排盘点哪些题做得最顺当,哪些题最头痛,哪些题经常失分,然后有计划地进行强化训练,归纳总结。常翻常看错题集至关重要,特别是对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查缺补漏意义深远。例如将自己至今还容易混淆甚至不能识记的字音、字形、词语、成语、默写等相关知识点分类归纳,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又便于考前强化,甚至到高考中现炒热卖。二、追根溯源,落实教材。前段的复习主要是专题形式展开,复习的重点主要锁定在考点知识归纳以及规范作答上。题目在课外,知识在课内。最后的复习更应该回归课本,以一个全新视角来复习,从而获得全新的视野。 “语文学科的基础在哪儿?很简单,它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而是能看见又摸得着的,基础就在教材上、课本中。”高考复习不能“忘本”。在回归教材中,我们会发现字音、字形、语词、文言字词法、句法,诗歌鉴赏等基础知识绝大多数都出自课文。高考中各类文本的选材都与教材中的课文存在联系或相似性。如果以熟悉的课文为知识背景去识记那些基础知识,零散的、枯燥的知识就有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便于理解记忆。从熟悉的课文中还可以归纳出阅读和写作的相应技巧,如荷塘月色的写景抒情和囚绿记托物言志,李清照声声慢的叠词、虚实动静结合、寓情于景,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远近、动静、声色结合等写景手法等等。这些手法技巧都是高考试卷中常见的。通过熟悉的课文来复习,便于理解运用。从课本中积累作文素材,意义就更突出了。例如写诗意地生活可以这样运用课文:诗意地生活就是与曾晢一道“浴乎沂,风乎雩台,咏而归”;诗意地生活就是与陶潜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诗意地生活就是与朱自清漫步在荷塘边,一起聆听那“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诗意地生活就是走近海子那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三、功夫在诗外,高分在场外。通过两次模拟测试,有效地培养学生准确填涂信息、看懂试题内容、看清答题要求、指定位置作答、不轻易否定第一感觉等好习惯,这些习惯看似微不足道,但细节决定成败。一道6分的语言表达题,如果绝大多数考生都只得到4分,但完善答题层次、语言表达等一些细节,就能得到5分甚至6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每道题比别人多1分2分,结果就比别人多出一大截。“功夫在诗外”,高分在场外。在高考中,我们不妨教导学生“势利”一点,考什么,就练什么;分析阅卷教师的心态,给阅卷教师一个好印象,从而获取足够多的感情分;立足考点,抓住采分点作答;研究标准答案,力求使自己答案更接近标准答案;作答全面丰富详尽,给阅卷老师勤奋努力的好感;作答规范,言简意赅,分点条理清晰,便于教师评判,更便于自己多得一两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抓好形象工程,尤其作文,自然提高了印象分。比如作文,高考作文的有些要求是每篇作文都必须符合的,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等。有些要求是很难做到的,如深刻、创新等。有些要求只要我们稍微用心,就能做到很好,从而成为我们作文的亮点,帮助我们得高分。虽然许多同学的作文平平,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出可以重点训练的“亮点”,真正形成长处,从“发展等级”上拿分。无论是拟题、开头、结尾的语言修饰,还是新颖素材的运用,都可以作为努力方向。四、抓住重点,讲究策略。 后阶段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四面出击,面面俱到,均衡着力,显然不符合教与学的规律,大胆取舍,重点突破,事半功倍。下面就高考语文四大板块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一)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抓住意象,体悟意境,善于表达。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所以品读鉴赏法对诗歌鉴赏很重要。从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作者的思想,另外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积累,增强语感。积累常见意象 诗歌有很多的意象是固定的,了解了它们含义有助我们理解诗歌,如月亮,知道了月亮是思乡思人的“代名词”诗,就很快把握作者的思乡感情。还有柳、菊花、梅花等意象都是固定的。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鉴赏诗歌。了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如语言方面常用有:朴素自然、清新明丽、悲壮慷慨、沉郁顿挫、豪迈雄奇、幽默讽刺等,还要掌握常见的表达技巧,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对比衬托、想象联想、虚实等。它的内容包括:修辞、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表现手法,对每一种都要如数家珍。 另外还有常见的思想内容,如: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寄情山水、思乡念亲、惜春悲秋等。总之,我们对诗歌的复习要有针对性,真正做到有的放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轻松应对高考。这里我还要谈一下快速把握作者思想内容的方法。从诗歌中的议论,抒情句子入手。歌传情,诗言志,诗句中往往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抓住了他们就抓住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从作品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入手,作品中往往有些诗句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如:“江枫渔火对愁眼”一个“愁”字定下了感情基调。另外诸如:恨、别、伤、孤、苦、悲、凉、怨等,抓住这些我们可以很快抓住思想情感。(二)文言文阅读版块的复习策略:务实重虚,联系迁移,触类旁通。认识文言文用语精练的突出特征,主要表现在文言文词语以单音节为主,如“邹忌修(修,长也,身高)八尺有余,而形(体型)貌(外貌)轶丽。”再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复习中重在把课本的文言知识进行迁移训练,文言实词量大面广,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课本,过目课文,将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实词整理出来,细加揣摩,强化记忆。高考试卷中大部分的实词都是课文中出现过的。整理教材的同时还要注意搜集试卷或练习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实词,如人物传记中“清”“介”“领(代理)”“多(称赞)”“典(主持)”“狱(官司)”“掾(古代属官的统称)”“视事(官员在任内处理政事)”等人物性格的概括和管制升降任免等文言词。常看常记,常加常增,养成积累词语的良好习惯,一直坚持到考前。只要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不要的迁移训练,文言文将不再是难题。(三)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策略:精细阅读,依文答题,准确表述。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一步:认真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本。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怎么来写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和意图(主旨)?第二步,带着问题,针对性阅读,逐一解决。阅读过程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2、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依文答题。根据提干要求,首先找到答题区域,确定答题信息。筛选信息。在答题区域内筛选主要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组装。根据题目要求整合所筛选的信息词句,组织语言答题。依分答题。一般情况下,46分的题,不是一句话就能答全的,往往需要分条概述或列举。(四)作文版块的复习策略:强化审题,积累素材,增强文采。高考作文从某一方面讲也是在考做人,因为作文就是做人。作文需实现两个再现:一是再现行为过程,作文不仅要体现对生活、人生的感悟,更要把感悟的过程展现出来,就是选取行为过程中典型的、美好的、感人的、有意义的东西再现出来。二是再现思维过程,在行为过程的再现中,揭示出思维的活动过程,这样可以使文章充实、有见地,从而起到陶冶情操、感染人的作用。作文占了语文试卷相当的比重,如何才能在作文时扬长避短,写出自己的特色?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几个方面的训练:(1)梳理思想和生活的积累。引导学生把读过的书、看过的精彩文章、背过的名句、有过的独特经历、听过的心动的事等材料集中起来,按美德、立志、情感、成才等分类,做好素材的储备。(2)训练准确审题能力。在高考作文题目放开的时候,考生尤其要仔细地审题,对题目内容了解得越透彻,写出的文章就越有分量。(3)锤炼几篇成功的范文。备考的最后阶段,最好能把一些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与学生一同仔细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准备。 农民靠天吃饭,老师靠学生吃饭。你的武器再先进,士兵不会用,照样打不了胜仗。解题策略、方法即便再完美,如果没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