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专题六物理实验考点1力学实验限时集训.docx_第1页
2019届高考物理专题六物理实验考点1力学实验限时集训.docx_第2页
2019届高考物理专题六物理实验考点1力学实验限时集训.docx_第3页
2019届高考物理专题六物理实验考点1力学实验限时集训.docx_第4页
2019届高考物理专题六物理实验考点1力学实验限时集训.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力学实验限时45分钟1如图6116所示,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图6116(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 m/s,加速度大小为_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小车在阻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由图(b)知,从右向左相邻水滴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2)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所以相邻两水滴间的时间间隔为:t s,所以A点位置的速度为:vA0.19 m/s,根据逐差法可求加速:(x5x4)(x2x1)6a(t)2,解得a0.037 5 m/s20.038 m/s2。答案(1)从右向左;(2)0.190.0382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1)如图6117(a)所示,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得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_N/m。(g取9.8 m/s2)砝码质量(g)50100150弹簧长度(cm)8.627.636.66(2)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b)所示;调整导轨,当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_。(3)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_。(4)重复(3)中的操作,得到v与x的关系如图(c)。由图可知,v与x成_关系,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_成正比。图6117解析(1)由fkx得fkx,代入表中数据可得出k值。(2)滑块滑行过程中无摩擦阻力,自由滑动时导轨已调整到水平状态,故滑块此时匀速运动。(3)释放滑块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转化为滑块的动能。(4)vx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故vx。因EpEkmv2v2x2,故Epx2。答案(1)49.550.5(2)相等(3)滑块的动能(4)正比压缩量的二次方3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挡光片、光电计时器。图6118实验步骤如下: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用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多次重复步骤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t图,如图(c)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与vA、a和t的关系式为_。(2)由图(c)可求得vA_cm/s,a_c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设遮光片末端到达光电门的速度为v,则由速度时间关系可知:vvAat,且联立解得:vAat;(2)由图(c)可求得vA52.1 m/s,a cm/s28.2 cm/s2即a16.4 cm/s2。答案(1)vAat;(2)52.1,16.3(15.816.8)4(2018青岛二模)下图6119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图6119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安装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再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P;将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B处,仍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碰撞,分别标记小球m1、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B的距离。图中从M、P、N点是实验过程中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三个落点位置,从M、P、N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SM、SP、SN。依据上述实验步骤,请回答下面问题:(1)两小球的质量m1、m2应满足m1_m2(填写“”、“”或“m2。(2)碰后m1的速度小于m2的速度,因此m1的水平位移小于m2的水平位移,小球m1的落点为M点。m2的落点为N点。(3)设落点到O的距离为L,则有Lcos v0t,Lsin gt2解得v0,v0。当满足m1m1m2时有m1v0m1v1m2v2,即满足动量守恒定律。(4)根据动能表达式Ekmv2。若碰撞过程动能守恒则有SPSMSN即m1SPm1SMm2SN因此只需比较m1SP与m1SNm2SN是否相等即可判断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答案(1)(2)M、N(3)m1m1m2(4)m1SP、m1SMm2SN5(2018江淮十校联考)图6120甲装置可用来探究动能定理和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等实验。某实验小组利用该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其AB是水平桌面,CD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间距为s。小车上固定着挡光片M,测得挡光片M的宽度为d,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与两个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挡光片M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图6120(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示数如图丙所示,则d_cm。(2)该实验中,在改变小车的质量M或钩码的总质量m时,需要保持M远大于m,这样做的目的是_。(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表数据,请在图乙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象。组别1234567M/kg0.580.580.580.580.580.580.58F/N0.100.150.200.250.300.350.40a/ms20.130.170.260.340.430.510.59(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5)若用该装置来“探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一些操作或步骤,其中需要且正确的是A利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为200 g和一组钩码的质量:5 g、10 g、40 g、50 g;B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不挂钩码,用小垫块调整木板左端的高度,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的点;C他们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 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上,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D再在小车里放上30 g的砝码,接着该组同学又重复了步骤B、C一次。解析(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0 mm,游标读数为:0.0510 mm0.5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10 mm0.50 mm10.50 mm1.050 cm;(2)设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m:mgTma,对MTMa,联立解得:T,可见当mM时,即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这样绳子拉力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约等于mg;(3)如下图:(4)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0,说明该同学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5)实验要验证动能定理,即FSMv2,用钩码的重力表示拉力,即Fmg,故要验证:mgSMv2,需要测量小车质量和钩码质量,故A正确;用钩码的重力表示拉力,要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钩码加速下降,是失重,只有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时,拉力才等于钩码的重力;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 g的钩码,不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故C错误;应该换用不同的钩码重复实验,故D错误。答案(1)1.050(2)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或约等于)钩码的重力mg(3)见解析(4)木板倾角偏小(或末完全平衡摩擦力)(5)AB6用如图6121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滑块A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水平固定,细线跨过定滑轮与滑块A、重锤B相连。将细线拉直,测出B离地面的高度h,将重锤从h高处静止释放,B落地后,测出A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x;改变B释放高度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图6121实验次数123456h/cm10.015.020.025.030.035.0x/cm14.722.430.337.644.952.4(1)若测得A的质量mA3 kg,B的质量mB1 kg,A和B间细线的长度L112.0 cm,木板的长度l98.0 cm,要达到实验目的。以上四个量中没有必要测量的是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作出x随h变化的图象。(3)由图象并结合(1)中所测数值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解析(1)由题意可知,B距地面的高度h,A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x,A、B的质量mA、mB,从静止释放让它们运动到B着地,根据动能定理得:mBghmAgh(mAmB)v2从B着地到A停在木板上,根据动能定理得:mAv2mAg(xh)由解得:可知没有必要测量L和l。(2)作出x随h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3)由得:xh根据数学知识得到图象中直线的斜率k由图得:k1.5代入数据得:1.5解得:0.2。答案(1)L、l(2)见解析图(3)0.27如图6122甲所示的装置叫阿特伍德机,是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特伍德(GAtwood,17461807)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同学对该装置加以改进后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所示。图6122(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将质量均为M的重物(A含挡光片、B含挂钩)用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_(填“A的上表面”、“A的下表面”或“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在B的下端挂上质量为m的物块C,让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中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光电门记录挡光片挡光的时间为t。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计算有关物理量,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3)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原因有_(写一条即可)。(4)验证实验结束后,该同学突发奇想: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不断增大物块C的质量m,重物B的加速度a也将不断增大,那么a与m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a随m增大会趋于一个什么值?请你帮该同学解决:写出a与m之间的关系式:_(还要用到M和g)。a的值会趋于_。解析(1)、(2)需要测量系统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应该测量出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则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系统的末速度为:v,则系统动能的增加量为:Ek(2Mm)v2(2Mm)2,若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mgh(2Mm)2。(3)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引起实验系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绳子和滑轮有一定的质量、滑轮与轴之间有摩擦、重物运动受到空气阻力等。(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mg,则系统加速度为:a,当m不断增大时,则a趋于g。答案(1)挡光片中心(2)mgh(2Mm)2(3)重物运动受到空气阻力(4)ag8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6123甲中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置于实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滑车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本实验中可用的钩码共有N5个,每个质量均为0.010 kg。实验步骤如下:图6123(1)将5个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物块,使小车(和钩码)可以在木板上匀速下滑。(2)将n(依次取n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Nn个钩码仍留在小车内;用手按住小车并使轻绳与木板平行。释放小车,同时用传感器记录小车在时刻t相对于其起始位置的位移s,绘制st图象,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相应的加速度a。(3)对应于不同的n的a值见下表。n2时的s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乙求出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保留2位有效数字),将结果填入下表。n12345a/(ms2)0.200.580.781.00(4)利用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an图象,从图象可以看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5)利用an图象求得小车(空载)的质量为_kg(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6)若以“保持木板水平”来代替步骤(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