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研究综述.docx_第1页
社会网络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研究综述.docx_第2页
社会网络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研究综述.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网络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研究综述 摘 要:社会网络理论作为一种经济社会学的范式,其思想应用于多个学科,多种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网络理论开始进入企业管理学领域。社会网络理论能够有效研究个体组织关系,解决涉及网络结构,网络特征的研究问题,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学中组织行为、战略研究、知识传播与创新研究等领域的新研究范式,并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社会网络理论的源起与发展,然后说明了社会网络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的嵌入性问题,再介绍了社会网络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下载 关键词:社会网络理论;企业管理;知识管理;网络关系 一、社会网络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英国人类学家布朗(1940)首次提出“社会网络”的概念,他开始关注社会系统中结构元素的相互依赖性,以及强调复杂人际关系网中非正式联系的重要性。五十年代开始,曼彻斯特大?W的一批学者应用这些思想研究非洲部落社会,随后又延伸到英国农村和小城镇的研究。1954年,John Barnes用社会网络分析挪威一个渔村所有成员之间的亲属关系网络,关注生产过程中亲属、朋友和邻里关系产生的作用。1956年,Bott使用社会网络探究英国扬基城一些家庭中亲属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模式,并提出了网络分析的一种测量工具-结。Barnes(1969)提出了“派系”和“聚类”,以此来区别网络中的不同群体。正是这些学者的研究,使社会网络理论渐成体系,日趋成熟。 社会网络理论开创性研究出炉发展于英国,最后的突破却是在六、七十年代的哈佛,主要是因为数学和模型解释上的创新。学者们开始对不同社会关系进行模型化分析,并用代数方法概念化分析社会网络中的“角色”(Boyd,1969)。1969年,Lee用频次列联表分析禁止堕胎地区,女性是如何通过朋友、熟人获得堕胎机会信息的。1974年,Granovetter分析非正式社会关系对获得工作机会的影响,提出“弱连带优势”理论。 回顾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史可以概括为四个定义属性:(1)它涉及研究社会行动者之间的联系;(2)它是基于记录这些联系数据的收集和分析;(3)它依赖于图形显示这些联系及联系的模式;(4)它发展数学和计算模型来描述和解释这些模式(Freeman,2004)。从定性评论网络关系、结构到利用数学化模型证明、解释网络结构特征、作用,从而揭示其在真实世界中的含义,社会网络理论真正成为一种面向自身且有一系列具体方法的解释世界的理论。 二、社会网络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的嵌入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网络理论开始应用到管理学领域,一是理论发展的结果,二是解决企业管理困境的需要。 古典管理理论没有把人作为管理的中心,没有把人的管理和对其他事物的管理完全区别开来,它把组织的个人看作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的原子人,一个纯粹理性的经济人角色,对人性、人的心理因素并没有深入探讨。古典管理学理论侧重研究如何从组织内部结构、管理体系等方面提高企业生产率的问题, 然而对组织外部环境,以及环境的动态性变化考虑较少。 企业组织之间存在各种资源流、信息流的交换,其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或群体相互作用,也受到整个社群的约束。这与社会网络的特性完全契合,基于行动者联系分析的社会网络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组织中的很多问题,也可以弥补了古典管理学中忽视社会情境和网络关系的不足。例如:Burt(1992)用“结构洞”理论探讨了组织内的权力运作以及升迁过程;Krackhardt(1993)利用“强连带优势”理论分析了情感网络如何带来非正式影响力,进而影响组织行为,如离职、工作满意、团队合作等行为等。所以说社会网络理论并不是对已有管理学理论的批判与取代,而是对管理学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三、社会网络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1.企业员工行为分析 社会网络是个体间形成的复杂关系范式,结点与结点之间的联系充当信息、资源流通的渠道(Balkundi,2006)。而信息、资源的获取程度与员工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的联系(Seibert,2001),所以,社会网络理论能够在观察内部组织动态及其对个体层面的影响上提供很好的视角(2014)。Willy(2015)利用对286位销售员工的访谈数据,构建出他们之间的非正式联系网络,发现网络成员的关系中心度、位置中心度对销售业绩的表现影响显著。 2.企业知识管理分析 知识网络的概念最早由瑞典工业界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随后,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网络的内涵、分类、运行模式、管理策略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Granovetter(1973)开创性提出,弱联系相对强联系更有利于信息知识的共享和传递。Hansen(1999)利用“弱连带优势”理论解释企业组织内部知识传递的问题,研究发现,部门间的强联系对复杂知识的传递更有效,而部门间的弱联系对简单知识的传递更有效。Cross(2001)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企业内员工知识的获取情况,发现员工知识的最大来源渠道是其他同事,占到其获取知识的34%。Nerkar(2005)发现组织内部成员的网络中心度越高,与其他人进行知识转移活动的频率越大。这些都说明,社会网络在企业信息,知识创造和共享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社会网络是企业信息实现共享和利用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3.企业成长发展影响分析 (1)社会网络对企业资源获取的影响 Burt(1992)指出,企业在网络中占据的结构洞越多,越有利于企业获取各种资源,而网络的规模越大,所形成的结构洞越多。Gulati(1998)发现,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组织建立联系,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市场、技术。通过直接合作企业可以占据间接合作企业的结构洞位置,获得“第三方渔利”。Bertrand(2004)发现,与政府联系更多的企业更能获得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支持。Khwaja(2005)发现,与政府联系更多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国有银行的贷款支持,且比其他企业享受更低的贷款利率。社会网络作为企业资源分享与交换的场所,是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企业应该重视网络关系建设。 (2)社会网络关系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国际化已成为中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求(Dutot,2014)。而当前社会网络大背景下的合作正好就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推动者。社会协同网络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第一,为决策者提供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第二,影?企业领导者采取的管理和运营方法;第三,影响企业对国外市场选择和进入模式做出决策(Child,2014);第四,促进企业间跨国商业承诺的达成(Kalinic,2013);第五,克服单一企业的资源局限性。 四、总结与未来研究展望 针对目前社会网络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笔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社会网络信息流研究。在解释员工、企业绩效的研究中,有时候仅仅从社会网络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也是不够的。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网络只是管道”,管道的结构固然重要,但是管道内流通的内容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因此,社会网研究的结果需要结合抽象的“文化”、“地方性知识”等来说明。 2.企业社会网络情景研究。传统社会网络理论很少考虑不同国家、地区特有的经济制度文化。尤其是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崛起,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关注制度环境的影响,指出研究中情景化的重要性。 3.预设关系的影响研究。原则上每个人之间都能够建立起社会关系或者网络,但如果关系是预设好的或者由出生决定的呢?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弱连带优势”理论,有学者通过韩国社会网络研究就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并不是“弱联结的力量,”而是“紧密联系的优势”,因为个人请求和接受帮助主要是通过血缘关系。所有今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