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物流开拓农村物流市场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中邮物流开拓农村物流市场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中邮物流开拓农村物流市场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中邮物流开拓农村物流市场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中邮物流开拓农村物流市场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邮物流开拓农村物流市场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但与国外物流业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基础设施落后,专业人才缺乏等。农村是一个非常广阔而且具有很大潜力的市场,自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农村的发展更是受到国家的关注,这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农村物流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农村物流存在着专业化程度低,配套体系不完善,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中国邮政正在进军农村,农村邮政物流是中国邮政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中国邮政覆盖网络广,配送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物流优势,但是也存在物流观念落后,配送渠道不畅,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开拓农村物流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下载 关键词农村物流;邮政物流;运营模式;供应链;政策措施 doi:10.3969/j.i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6-0189-07 1 引 言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物流概念、农村物流内涵及特征、邮政物流概念界定及产生的背景以及国内外对农村物流研究的概况。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意义,来探讨农村物流的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基于邮政物流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邮政物流的竞争力,分析农村邮政物流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说明邮政物流开拓农村女物流市场的可行性。第五部分,通过对前四部分农村物流和邮政物流的说明分析,提出有助于邮政物流解决问题和消除瓶颈的主要措施,探讨以后的发展模式。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三农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我国农村经济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落后,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低、流通方式落后、部分流通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等,这些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农村物流管理混乱,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水平低,物流服务效率低下,人才缺乏,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中国邮政拥有品牌和网络优势,能够打开农村市场,为农村市场增添活力,改善农村物流状况,能够促进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市场需求巨大,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我国农村物流发展落后,在各个方面发展水平低,需要寻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和运营模式。通过挖掘中国邮政发展农村物流自身的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避开自己的弱势,抓住市场机遇,规避风险,使中国邮政成为中国农村物流的领军品牌。 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邮政进军农村市场,将有助于开拓农村物流市场,增强农村市场竞争力,提高我国物流业整体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农村经济增强活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最终有利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1.3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经济管理学知识和方法,从分析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国邮政发展农村物流的可行性,提出了中国邮政发展农村物流的运营模式和策略建议。 2 基本理论概述 2.1 物流的内涵 “物流”一词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军事运用,直译为“物资分配”,日本将其定为“物流”。物流在我国被重视和得到较大发展是近20年的事。“物流”泛指物质资料实体在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空间有目的性的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过程。它联结生产和消费,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生产不断发展,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 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物流中的“物”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 “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也称之为“位移”。 GB/T18345-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物主要求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系列生产技术性活动,由于物流技术的提高,降低了物质资料、产成品在流转过程中的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被喻为“第三利润源泉”。物流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再生产的需要,是流通的主要因素。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物流业正成为各企业、各地区乃至国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2.2 农村物流的内涵及特征 2.2.1 农村物流的内涵 (1)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农村。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城市物流流动的物质资料,有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设备和原材料、城市居民的日常用品及食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办公用品、各种垃圾等废弃物;而农村物流是指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服务的物流,它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的需要。 (2)农村物流不等于农业物流。农村物流是一个区域物流概念,农业物流是一个行业物流概念,它是相对于工业物流、商业物流等行业物流而言的。农业物流是伴随农业产业链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农业作为一个大产业,包含的范围很广,如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业、养殖业、农业副业等,农业物流是对农业生产资料与产出物及其服务和信息,从起源到消费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全过程,它包含2个物流体对象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按照农村产业链的不同领域和环节,农业物流可以分为农业供应物流、农业生产物流和农产品销售物流。农业物流只是农村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物流在内容上除了包括农业物流外,还包括农村居民生活需要的各种工业品在农村范围内的物流活动。 (3)农村物流也不等于农产品物流。农业的产出物农产品一直是农业生产经营和物流的关注焦点,于是人们就直观的将农村物流等同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包装、运输、储存和装卸过程,这种把农村物流等同于农产品物流的理解显然是错误的,农产品物流无论是从物流对象还是物流服务范围上,都远远不能反映出农村物流的全貌。从物流客体来看,农产品物流客体是农产品,而农村物流除了农场品意外,还包括从城市进入农村的农用生产资料和农村居民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等工业品。从地域来看,农产品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的物流活动属于农村物流范畴,但只要进入城市,在城市范围内的物流活动就应属于城市物流范畴了。从上面的分析可看出,农产品物流只是农业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物流又只是农村物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4)农村物流更不等同于农产品流通。长期以来,人们重视农产品流通,近年来,也有人把农村物流与农产品流通二者等同起来,实际上二者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农产品流通是农产品商流与农产品物流的统一体。农产品流通从概念内涵上更倾向于农产品商流上,它重点是研究农产品通过哪些批发、零售等环节进入到消费领域,从而使农产品价值得到实现和增值。中心是农产品价值的增值和所有权的转移,农村物流重点是研究农产品在物质形式上通过哪些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搬运等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中心是产品实体的位移及其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创造。 综上所述,可以给农村物流在理论上作出以下界定: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物品以农村为发货地或接收地的实体流动。它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及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及信息处理等服务功能进行有机组合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同时,覆盖了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社会活动消费品从采购到消费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以及农村居民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全过程。 2.2.2 农村物流的主要特征 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比较,它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农村物流是一个地域概念,农村特点就决定了农村物流具有与城市物流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中国农村物流具备,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物流同样具备。 2.3 邮政物流概念的界定及产生背景 2.3.1 邮政物流 邮政物流是邮政推出的集仓储、加工、运输、配送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物流服务。邮政物流为社会和企业提供运输、仓储、装卸、配送、拣货加工、商品分销等完善的服务。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精良的装备、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公司化运作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2.3.2 邮政物流产生的原因 中国邮政为了物流利润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实现“双赢”,努力提升自身的物流技术水平,在2003年1月18日正式挂牌进入现代物流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物流公司正式成立。 2.3.3 邮政物流发展的历程 2000年,开办直递业务,进入物流领域。2003年1月18日,成立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国内最早从事合同物流的企业之一,兼营快货和国际货代业务。2003年,开通物流集散网,开办中邮快货业务和冷链物流业务。2004年,物流开始提供VMI仓储增值服务。2004年8月19日,邮政航空公司开办全夜航,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夜航公司。 2.3.4 邮政物流的特点 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以信息为中心;重效率更重效果。 2.3.5 邮政物流的业务构成 一体化物流业务: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将客户的采购、生产、销售等过程的实物流和信息流予以综合考虑并进行系统化、整体化的物流。同城(区域)配送业务:邮政物流的基础性业务。在同城(或区域)范围内开展的商品配送服务,包括批发商到零售店(或销售商),销售商、电子商务网站及其他远程销售商到用户的商品配送服务。货运代理业务:货运代理业务是中邮物流4大业务板块之一,是中邮物流公司重点发展的新型业务。它是指代理客户办理各种交运手续的服务。目前,邮政部分地区已经开办了国际、国内海运、空运等多种形式的货代业务,包括订舱服务、代报关、保税、移关等内容。此外,邮政还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邮政网络资源优势,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的原则,与铁路、航空、公路、海运等企业进行广泛合作,为其提供货物揽收和到站货物的地面配送服务。分销与邮购业务:分销邮购是利用邮政邮购原有品牌,充分发挥邮政的网络优势和末端配送优势,根据市场需求而开展的商品代理业务,该业务以“分销+配送”为形式,以“经营渠道、要数分销、项目管理、质量监控”为思路,主动开发上游客户和下游终端,逐步实现中邮物流商流、物流互动的局面。 2.4 国内外对农村物流所作的研究 2.4.1 国外相关研究简述 国际上的物流研究是循序渐进的,研究的重点是从物流的概念、物流的重要性、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开始,到研究运筹学及其他优化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再到研究物流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物流、电子商务与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以及相应技术等,目前更多的研究则是物流联盟等问题。“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源于美国,理论界关于物流产生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物流的产生源于军事领域,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物流源于经济活动,第三种观点认为物流源于农产品流通。但一般的认为,物流的概念来源于军事。总而言之,国际上对物流的研究,多数是在后勤保障的基础上,逐步演变、不断发展的,并已从单纯的后勤配送向寻求与各行各业配合,发展物流联盟而过度,形成了以分销商、顾客、供应商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多维相互交叉在一起的复杂立体关系,并与之相关产生了物流一体化、物流支持保障系统等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念。纵观国外物流管理的演变历史,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物流概念的研究是不断深入的;另一方面,说明了对物流理论研究的急迫性。 2.4.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物流的雏形农产品储运实际上早已经存在,从古代的“镖局”到近代的“马帮”,其实也就是物流的雏形。我国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开始从国外引入物流这个概念,只是一直未被理论化,由于当时条件等多方原因,还未被称为“物流”。我国开始使用“物流一词始于1979年。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同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术语。1988年,台湾省也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同益普遍。20世纪80年代,物流在理论界和企业界开始倍受重视,其突破了传统的仓储业和运输业的界限,在内涵和外延上均得到了扩展,成为包含有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诸多功能要素的综合服务系统,从狭义的物流发展到现代的广义物流。物流不是以上功能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将它们进行整合,物流逐步从传统的分散化发展到一体化。由于传统企业具有“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其一般采取自营物流。针对这一物流模式,学者们先后提出系统论、一体化和供应链管理等理论,其中基本理论为系统论。因为物流各个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关系,因此如何克服“效益背反”现象,获得整体利益最大化至关重要。随着物流内涵的扩大,物流管理也从企业内部一体化向外部一体化发展,出现了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思想。之后随着专业化分工和核心竞争力思想的诞生,又产生了“抓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的物流业务外包模式,即“第三方物流模式”。虽然目前人们对物流概念的认知程度已经非20多年前所能比拟,但是物流管理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目前,虽然在中国物流业、物流理论的研究中涌现出一大批学者,也在实践中对物流有了较深入地认识,归纳了关于不少关于物流的理论,如物流服务社会化理论、物流过程一体化理论和物流企业专业化、多功能化和综合化理论。但到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专门研究农村(农业、农产品)物流理论的仍然是一个空白,更没有一个针对农村物流体系建立与发展的可行性方案,使农村物流体系成为物流理论的一个盲区。 3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分析 3.1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物流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如下。 (1)起步晚,发展快。我国农村物流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而发展起来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农村物流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基础设施、物流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有待提高。 (2)物流总量大。我国农村物流规模很大,农产品物流占据绝大部分份额。 (3)农村物流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除了传统的国有商业企业、农村供销社等农产品物流主体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都在市场的导向下参与到农产品物流市场中。目前已连锁超市、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产品物流主体发展较快。 (4)农村物流信息化发展迅速。由于近年来,物流技术的广泛运用,我国农村也几乎都建立了物流信息平台;GPS技术、物联网技术开始在发达地区农村物流中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村物流效率。 3.2 我国农村物流存在的一些问题 3.2.1 农村物流人才缺乏,技术水平不高 农村物流技术水平不高,人才缺乏。在农村物流中,由于各环节标准的不统一,致使设备浪费,导致产品成本增加;物流设备落后。在运送产品过程中,大多使用敞蓬卡车。缺少冷藏、冷冻设备和技术,产品保鲜大打折扣;懂管理又有丰富经验的物流人才严重匮乏。 3.2.2 城乡物流“二元经济结构”十分严重 城市现代化的物流与农村落后的物流不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城市与农村在物流业发展方面差距越来越大,许多物流资源集中于城市,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相互分割,形成典型的“物流二元结构”。外资投资城市原有的城市物流基础较好,并且工业与商业物流相对农村物流较发达,而农村物流落后,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曾经出现过“东北粮食走廊”走不起来的怪现象:一方面,是世界银行的“现代化投资”;另一方面,是县级以下粮库落后的物流基础。 3.2.3 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供给能力不足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是以农户为单位(2.5亿多农户)、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而物流的供给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实现规模经济。目前,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农村物流的供给水平。 3.3 发展农村物流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一系列要求。根据现代物流的特点,发展农村物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3.3.1 增加农民收入 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物流的发展,可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和因物流而发生的恶性竞争,稳定市场;降低各个环节中的不必要损耗,降低农民生产和管理成本;最主要是,农产品的物流创造了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尤其是加工附加价值,为农民创造合理的利润;同时,农村物流的发展,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了农民的资金占用成本。由此可见,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农民收入。 3.3.2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环境的改善、物流管理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密切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促进城市产品与农产品的流通,可以使农民以较低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3.3.3 降低农产品的成本 发展农村物流,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更好地实现农产品价值,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与流通的组织创新。分散的单个农户很难自办物流适应市场变化,抵抗市场风险,因此,现代物流需要物流主体与之相适应。农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只有创新组织,才能适应物流所要求的规模经济。 3.3.4 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 农村物流的发展开辟了一些新的行业,如农产品运输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增加农民就业机会,降低农民收入风险。同时,也使农村环境得到改善,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民生活富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3.4 我国农村发展未来趋势 3.4.1 企业物流层面 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组织,以土地产权改革为基础,进行不同形式的产权重组,壮大生产规模和经营管理实力;加强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改变对物流成本的模糊认识;制定企业物流战略,企业物流战略应该与企业营销战略,成本控制战略。品牌战略形成互补优势;开展物流运作模式创新,综合利用与物流相伴的信息流、资金流;重视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开展物流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3.4.2 产业层面 要积极开展供应链物流管理,培养供应链核心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零售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多元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约束行业竞争行为,减少恶性竞争,杜绝非法竞争。 3.4.3 区域层面 要对农村区域物流科学规划,统筹城乡物流的发展,协调农村区域农业物流与工业物流;加强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提升商品交易市场功能;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对农村物流的金融支持;制定区域物流产业政策,鼓励、支持企业物流建设以及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制定区域物流人才战略;加强物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加强区域间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的交流和合作。 3.4.4 国家层面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物流体系的规划;加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布局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物流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各项事业的改革,保护农业税减免;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依靠企业来做,政府起到引导、扶持、规范和服务的作用;现在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为农村物流供求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法律、法规、政策支持农村物流的发展,引导农村绿色物流的发展;重视物流研究与物流技术的开发;积极开展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物流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4 邮政物流发展农村物流的可行性分析 4.1 邮政物流现状 中国邮政物流起步晚,运行机制不完善。在中国,国有企业有一定的历史负担,中国邮政物流的市场份额不大,物流业务对中国邮政的利润贡献小,限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各种条件和壁垒,中国邮政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限制,邮政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现有体制和运行机制,现有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存在不足。 市场格局改变,竞争愈发激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采购、全球销售,本土化生产的趋势愈加明显,我国国内市场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物流市场需求更加旺盛,需要高质量的现代物流服务,以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包括邮政市场在内的物流市场需求将向更高层次转变,一站式、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需求,将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趋势。邮政要想保持发展,就必须围绕市场需求的这种变化和特点,抓住时机,通过改革、改造,努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 4.2 邮政物流的竞争力分析 4.2.1 优势分析 (1)网络面广点多线长,沟通城乡。中国邮政的发展离不开硬件设施,尤其是其强大的网络优势。中国邮政通信网点遍布全国城乡各地,几乎覆盖到全国的每一个地方,通信网点的广泛性正是邮政通信的优势所在,这是其他任何物流都无法比拟的。邮政也充分利用自己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不断开发新业务,在发展物流方面,邮政通信网点的广泛分布更是为其提供了不少方便。而且邮政通信在中国发展较早,所布置的通信点位置也具有很大优势。中国邮政物流不仅在国内有着强大的网络覆盖,而且它更与国际上成功接轨,与150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通邮合作关系,其EMS可通达200个国家与地区,而且中国邮政物流还不断钻研专业技术,它已经构建能够支持全国邮政信息化的综合计算机网络,该系统能在广域网平台上采用先进的ATM技术,实时提供电子信息,包括数据、语音和图像信息等的传输。 (2)品牌优势。在中国内地,中国邮政在人们心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最初运送信件的及时还是现在发展物流的信誉,都深得人们的信赖。尤其是现在特快专递的发展,更是锦上添花,广大人民,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在有紧急物件的运送时脑子里最先闪过的就是邮政的特快专递。价格低廉,服务态度良好,更是邮政发展物流的一个品牌优势的良好体现。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被称为“绿色天使 ”,树立了诚实可信的品牌形象,其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定位,无疑是在物流产业竞争中的一个有力保障。 (3)政府支持。政府一直在各个方面大力扶持邮政的发展,如“853l” 的补贴,“11185” 电话信息网、“183”计算机信息网等有利于邮政发展的信息平台的开通,都说明了政府对邮政事业的发展持大力支持的态度。 (4)运营经验丰富。邮政本身就是一个物流系统,具备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天然优势。另外,它还具有丰富的“B2C”业务经验,为拓展市场和提高服务的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近年来在物流配送领域进行的诸多有益探索,如“B2B” 的直接运输服务,为其积累了一定的现代物流业务经验及客户基础。俗话说 “人脉就是钱脉”,邮政在多年的运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的人脉以及经验,在国内拥有戴尔、雅芳等长期合作伙伴,都是其发展物流的优势所在。 4.2.2 劣势分析 (1)管理体制落后。虽然中国邮政已经实施政企分开的体制改革,但是,由于其管理职能仍然偏重于行政管理,未能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体制,改革不够彻底。还不能完全适应邮政物流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体制。既然建立的是从事现代化物流经营的机构,那就必须考虑它是否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2)专业人士缺乏。近年来,中国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由于我国物流产业起步较晚,对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因此,造成物流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高级物流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物流知识,还要对所涉人的各门类有专业的研究,并能灵活运用在物流工作中。他们不仅要有一线工作的实际经验,更要有战略眼光,能够从战略的角度规划物流企业未来的方向。 (3)服务能力不足。中国邮政发展物流起步早,但是由于多年的国家干预,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先进技术都不敌后来者,现代物流很注重科学技术在物流方面的应用,技术也充斥在物流活动的各个方面。包装、运输、存储等环节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但是邮政在发展物流的方面还是欠缺这样的相关技术,这样影响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这方面的价值产生,导致在服务能力上略显不足,物流服务归根到底属于服务业范畴,这样最终影响的还是服务能力,造成邮政物流的服务能力低于同行业竞争者。 (4)疏于发展国际物流。现在,中国邮政公司对现代物流方面的发展相当重视,但是中国邮政在发展国内物流方面仍存在不足,而且在发展国际物流上也是面对困境。就我国而言,有日通国际物流公司等发展较快的国际物流公司抢占国际物流的市场份额。当然,中邮速递也是我国在国际物流方面发展较快的,但是就整体而言,有所欠缺。 (5)少数网点偏远。中国邮政通信在全国各地的多个城市设置网点,包括市、区、县甚至镇、乡各级。虽然现在交通越发便利,但是少数网点仍面临着严重的交通问题,虽有网点但是很难到达,影响了速度也影响了服务的质量。 4.3 我国农村邮政物流的现状及主要特点分析 4.3.1 我国农村邮政物流的现状 目前,全国共有邮政服务网点5.9万处,其中4.2万处在农村,占全国总数近70% ;邮政行业从业人员81.6万人,其中农村营业投递人员近14.0万人。我国邮政依托网络优势,在全国初步建立了一个由7万余名乡邮员和超过10万名的农村邮政代办员的服务力量组成的邮政农村物流经营服务体系,开展农资、消费品和农产品的分销配送以及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近几年来,一直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 目前,全国邮政物流累计为农村配送农资、消费品和农产品的价格总额达400多亿元,配送生产生活资料近1 000万吨,配送产品涉及三大行业4 300多种单品,其中农资产品达73% ,服务农资生产企业960多家,服务农民近亿户,逐步形成了“连锁经营+配送到户+科技支撑”的农村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模式,形成了“省市县乡村”5级分销配送网络服务体系,形成了一条连接工业企业、商贸企业、零售店、农户的市场链条,开辟了一条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新流通渠道。 4.3.2 我国农村邮政物流的主要特点分析 当前,中国农村邮政物流从整体上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分散性。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分散性是由农村消费主体及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行政村落和自然村屯星罗棋布,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地域差异性、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及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的存在,造成农村物流需求的不稳定性和非均衡性。由此可见,要满足农民小规模、大范围、多样化但总量庞大的物流需求,就必然会使农村邮政物流体系在整体上呈现出极大的分散性,具有服务规模小、数量庞大、经营灵活的特点。 (2)单向性。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单向性,主要是针对其流通模式而言的。目前,农村邮政物流所形成的“生产企业到配送企业再到农户”的运转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着力于把生产企业生产的农业产生资料和农民日常生活用品通过配送环节直接运到农村、卖给农户,是一种单向性的流动。虽然这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正常进行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是要想真正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更关键的还是要把农民生产出来的东西运出去。 (3)落后性。首先,邮政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受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制约,目前,我国农村在道路交通、物流设备、网络通讯、仓储能力等方面都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80%的货运量是由人力或畜力来完成的,邮政物流的技术水平也很低,产品运送多是使用敞蓬卡车、小型货车,缺少冷冻设备和技术。同时,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也不完善,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农村邮政分支机构只设立到乡镇,无法及时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 5 邮政物流开拓农村物流市场的主要战略措施 5.1 我国农村邮政物流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5.1.1 物流体系的现代化 (1)健全组织网络,实现信息系统的现代化。中国邮政在充分发挥覆盖全国农村的5.9万个邮政支局(所)、7万余名乡邮员和数十万名农村邮政代办员的服务力量的同时,还要积极实施“村邮工程”扩大农村组织网络,打造一个“三级三线”的农村邮政物流组织网络体系;同时,还要进行机制创新,大胆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与供销社、大型流通企业携手,加快农村经营网点的发展,从而构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克服分散性的存在。当然,还要有国家对农村邮政物流配套设施的财政支持,早日完成农村公路、电话、电视、宽带网络等硬件建设,才能真正形成现代化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共享系统。 (2)加强农村邮政员工队伍建设,实现经营服务理念现代化。目前,农村邮政物流的快速发展急需一批素质高 基础好、技术硬的专业人才,这是提高其技术服务水平的前提。因此,必须加紧对在职员工的岗位培训和人才的选调、引进,以提高整体服务质量,赢得良好信誉。同时,要把先进的物流经营理念引入农村,重点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思想观念,改革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专业社会化的物流服务。 5.1.2 流通渠道的双向化 构建农村邮政双向物流系统是其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中国农村邮政物流必须走联合发展、连锁经营之路,改变相对单一的业务范围,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医药、电信、金融、保险等其他行业和部门、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拓宽物流经营领域。要在已经开展的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和农村生活用品物流配送的基础上,通过投递网、金融网和信息网三网合一的强大优势,依托乡镇邮政所、农村邮递员及各类代办点,向农民采购农产品,并“供销给国家、省、地区物流公司或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流通企业、城市居民”,最终建立起“以委托代办点为桥梁、乡镇邮政所为基层单位、市(县)物流中心为基本物流组织机构”的新型双向农村邮政物流运行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5.1.3 开展连锁配送 中国农村市场集中度低,农村物资配送领域缺少监管,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为规范农村市场,国家组织有资质的企业向农村输送物资、商品、种子等,而中国邮政承担了这特殊的使命。中国邮政应该充分抓住这个机遇,以此为契机,开发农村物流市场,发挥其品牌优势和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扩大其在农村市场的占有率,改变农村物流市场意识,从农民需求入手,为农村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承担起邮政的社会责任。国家加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和城市服务体系发展,中国邮政应依托政府的支持,实行配送产品准入制度,从产品项目的洽谈、审核、引进确立一套规范的程序,避免因配送产品质量问题而引发连锁效应,损害邮政信誉。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物流之路,并创造出具有竞争力的项目及服务,这是中国邮政物流的特色,也是中国邮政物流的优势。 5.1.4 完善流通体系 应健全组织网络,实现信息系统现代化要积极实施村邮工程,扩大农村组织网络,打造个三级三(“三级”即县“三农”服务中心支村分销点;“三线”及县“三农”服务中心岛大客户,县“三农”服务中心到支分销点,乡投员邮政业务代办员上门推销)的农村邮政物流组织网络系统;要进行机制创新,大胆打破行业与所有制的界限,与供销社型流通企业携手,加快农村经营网的发展,构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 5.1.5 转变观念,加强现代物流理念现代物流强调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邮政系统要转变经营理念,真正引入市场机制,用市场来引导自己在农村物流市场中的行为,政府系统要注意向综合的社会化服务系统渗透;要利用邮政网络,向相关领域投资,获得资本收益和协同效益;要重视农村消费者数据库的积累及其他信息资源整合与销售;要为客户提供“最后一公里”配送和代收货款服务;要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受政府扶持,各地建设万村千乡国产的热情极高,各类农家店数量增长很快,邮政业积极参与其中,改造扩张邮政网络的终端网点,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农家店的生存还取决于未来的经营情况。为此,邮政系统在发展农家店方面,应利用邮政的品牌资源,吸引优质店家,融入邮政的终端网络,延伸邮政服务;应建立运行经营的标准化体系和流程,提高服务量,拉高准入门槛,提高竞争能力。 5.2 基于服务三农的邮政物流的运营模式 5.2.1 邮政物流服务“三农” 运营模式探讨 邮政服务“三农”物流模式的特点是,以品牌为保障,以实物传递为基础,充分发挥三网合一的优势,资金伴随实物逆向流动,把农产品及农作物加工产品向外输送,把农民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向内输送。 首先,以省一级为单位成立省级邮政服务三农运营部,主要职责分以下几个部分。引进农资产品:对基层收集上报的农资产品的需求进行归纳分类,定出主要经营的几大类主营项目,通过集中招标采购降低产品成本,定期按乡镇邮政物流中心的订单向供货企业下订单,供货企业供货后,安排邮政物流发货到乡镇邮政物流中心,确认收货并监控乡镇邮政物流中心库存管理。代办农产品采购:对省内农户大量出产的农产品向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流通企业、大型连锁超市等各类需求企业产品发布信息,取得订单后向乡镇邮政物流中心下订单,并组织安排物流配送方案。资金结算:与乡镇邮政物流中心进行账务核对后,通过省邮政储蓄银行账户支付货款给供货企业;将订货企业的货款按订货合同的条款要求,及时收回并通过邮储银行将货款发放给农户。市邮政局、县邮政局建立相应对口部门。以乡镇一级邮政所为主体建立乡镇邮政物流中心,乡镇邮政物流中心的主要职责如下:收集信息,收集农户的农资产品的需求信息以及农产品的供应信息;物流配送安排,安排投递员将农户的订货投送到户或通知农户上面自提。将省级邮政服务三农运营部所下农产品收购订单传递给农户并安排物流发货时间;资金结算,即定期与省级邮政服务三农运营部对账,将农户购买农资产品的货款和通过投递员向农户代收的货款上缴邮政储蓄所,将农户出售农产品的款项确认后通过邮政储蓄所分发给农户;各级邮政储蓄部门将乡镇邮政物流中心上缴的资金汇总到省邮政储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按照省级邮政服务三农运营部的安排将货款支付给供货企业。 5.3 农村邮政物流供应链的发展模式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背景下,农村物流具有分散化的特征,长期以来的小农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模式,但恰恰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大量性、分散性、小规模性以及农产品和农资产品供应链的长度,使其对现代供应链管理技术具有特殊依赖性。目前,邮政物流拥有遍布全国广大农村的实物传递网络、初建的信息配送网络和金融网络,并有百年品质的基础,因此,充分利用邮政物流庞大的农村网络体系,在农村邮政物流管理中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整合农业产业链上有竞争优势与核心技术的企业,优化配置资源,建立以邮政农村物流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极大地节省市场开拓成本,解决邮政农村物流的瓶颈,而且能缩短农村物流建设的进程,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物流发展难的问题。 邮政农村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以邮政物流配送为中心,将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户或“三农”服务站)、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农资产品及农户日常生活用品生产供应商、邮政物流及具有特殊运输能力的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商及政府管理部门联结起来,在供应链管理平台下,充分实现信息技术对管理的组织作用,发挥邮政物流和供应链体系中的上下游企业的核心优势,实现农村物流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真正的三网合一,将采购、供应、销售、储运、配送、流通加工等多项物流功能进行有机结合,在管理平台上建立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应链交互活动,并形成相对稳定、利益共享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对农村物流进行全流程的监控和管理。 运用供应链管理平台运行农村邮政物流,充分发挥了邮政物流“三网合一”的优势,引入供应链思想,突破了邮政物流农资经营无资质、资金不足、业务种类和服务产品不够丰富、网络配送能力和农资储备能力不足等问题,优化农村产业链上各级资源,推动了农村物流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5.4 我国邮政发展农村物流的政策措施 5.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基础设施投入 2009年,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鼓励和支持农村邮政物流的发展,以更好的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物流的发展。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邮政服务“三农”的政策措施,支持本地农村邮站建设和农村邮政物流网络改造,出台和落实优惠政策等措施,支持邮政部门开展“三农”服务。分类登记经营范围;简化邮政“三农”服务网点的工商登记手续,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对符合条件的邮政“三农”服务点给予重点考虑。 5.4.2 推动服务“三农”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为促进邮政物流更好的为“三农”服务,不能狭隘地从发展农村邮政物流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是要放在整个“三农”现状的大背景下分析。近年来,国家对发展农村邮政物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美中不足的是,目前,国家还没有成立专门的部门或单位具体牵头负责“三农”工作。也就是说,服务“三农”工作没有实现统筹和归口管理。当前,各部门、各单位多是以自我为中心开展工作,各自为政,如商务部抓产品、交通运输部抓流通、发改委抓政策,这样很难形成合力。国家应该成立相应机构牵头负责此项工作,使各部门、各单位在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做好上下、左右衔接。 (1)鼓励邮政物流参与商务部相关工程。2005年,商务部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更好地服务“三农”,正式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对于作为农村物流配送的主力军的邮政物流,政府应该鼓励其参与商务部相关工程。比如,以商务部选定的“千乡”为试点,根据每个乡的特色,重点开发一个项目、生个产业,实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再通过这“千乡”带动“万村”,不失为搞活农村经济的好思路。商务部门也要支持邮政企业与有实力的大型超市、商贸企业合作,开展农产品进城等业务;支持邮政企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和农家店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扩大和提高经营网点覆盖范围和农村商品配送能力。 (2)加强农业部门对邮政物流的指导。目前,某些省邮政企业实行“农技普及与物流配送相结合”的模式,找到了农村物流发展的新动力。但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