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当前通货紧缩压力的分析.docx_第1页
对我国当前通货紧缩压力的分析.docx_第2页
对我国当前通货紧缩压力的分析.docx_第3页
对我国当前通货紧缩压力的分析.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我国当前通货紧缩压力的分析 摘 要:我国宏观经济持续下行,GDP同比增幅15年来首次跌破7的大关,CPI、PPI等价格指数疲软,尤其PPI连续49个月为负值。我国当前的通货性质是否已经紧缩成为了学术界和政府机构关心的话题。本文结合2015年相关经济数据,对与通货性质息息相关的因素予以分析,界定我国当前还未发生实质性的通货紧缩,但存在向通货紧缩发展的趋势和通货紧缩压力。 下载 关键词:通货紧缩;价格指数;货币供给 一、引言 宏观经济数据持续走弱往往会引发市场对于经济是否面临通货紧缩压力的争论,相应的政策建议也是众说纷纭,主要原因在于对通货紧缩概念的理解不同,因此要判断我国未来短期经济趋势,首先要对通货紧缩的概念进行界定。本文采取最严格的三因素论即“两个特征,一个伴随”即通货紧缩会引致物价的持续下降,且与货币的流通量有关,一般还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来全面分析判断目前的经济形势, 二、通货状况的判断依据 1.从价格指数看:CPI持续走低,PPI连续49个月为负,存在通货紧缩压力物价的普遍、持续下跌是通货紧缩的最终判断标准。 我们分别从物价的下降程度和物价下降的持续时间上来分析我国的通货状况。 首先从下降程度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回落,2015年GDP同比增幅15年来首次跌破7%,只有6.9%。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等持续走低,尤其是PPI截止到2016年4月同比增幅已连续49个月为负值,2015年PPI增幅-5.9%是2001年来最低值。CPI同比增幅在2015年1月到达最低值0.8后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到2016年4月回升到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也从2010年18.5%下跌至2016年3月的10.5%。国内一般认为CPI连续3个月增长率低于1%即为通货紧缩,照此看法,从CPI上看我国现在处于“1”和“2”的低通胀时代,但2015年1月CPI同比仅增长0.8%,出现了低于1%的情况,因此不能认为没有通缩的压力。 其次从物价下跌持续时间上来看,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设定的临界点为:物价水平连续两年下降即为通货紧缩。由于PPI的变化更能敏感地反映经济景气趋势,因此相比CPI,我们更要警惕PPI的持续下跌上。我国PPI已连续49个月为负值,PPI同比增幅在2015年回落5.9%,创2001年以来最低值。由于国内结构调整、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债务负担以及国际上面临的较大通货紧缩压力,预计较长时间内中国CPI和PPI会处于较低水平。加之CPI同比增幅还没有转变为负值,而低于1%的时间也只有1个月。因此从持续时间来看,我国通货紧缩还没有实际发生,但CPI和PPI的持续回落,让我们不得不注意到通货紧缩压力的存在。 2.从货币供应量看:M2供应量同比增长率小幅下降,M1/GDP逐年下降,货币供给并不充足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一书中所考察的美国6次严重的经济紧缩时期都伴随着货币存量的下降。可见判断经济中是否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必须考量经济中的货币量。2010年2015年我国广义货币M2供给量以13%左右的速度在增长,但由此判断我国货币供应充足、没有通货紧缩的压力是不准确的,因为我国货币市场中储蓄存款占M2的比例很高,导致货币供应的流动性较低。因此为了更有效的研究真实的货币供给量,本文从以下两个相对量方面加以研究。 自2009年起我国M2供应量的同比增长率呈下降态势,自2011年年末起表现为小幅下降趋势。为更好的反映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多必须再结合经济的增速:我国金融市场以间接融资为主,而世界上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中大部分M2/GDP约150%,我国在2014年是193%,远超同类型国家。如果根据这一方法,目前中国并不存在通货紧缩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与一个国家的融资结构、居民储蓄偏好等有很大关系,且M2中有相当一部分形成了资本,直接影响经济现实循环的交易支付货币应是狭义货币(M1),它直接反映当期消费物价水平。因此,本文考察了2007年至2014年我国的M1/GDP指数,发现从2010年开始,M1/GDP逐年下降,到2014年只有0.54。 从日本上世纪90年代通货紧缩以来的经验看,日本央行一直都在想尽办法增加货币供给,但新增的货币大多没有流向支付和交易领域,物价指数因而处于持续低迷状态。我国现在M2增速放缓,M1/GDP逐年下滑,显示出货币供给并不充足。 3.从需求方面来看:消费需求虽然基本保持稳定,但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增幅下降,证实了通货紧缩的压力存在的可能性 (1)消费需求 从近十来年的数据看,中国的消费需求大体是比较稳定的。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拉动往往在5个百分点的水平上下,与整个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联系似乎并不明显,消费需求的稳定很大程度上与一些深层次的经济体制等原因有关,如社保、住房、医疗预防性储蓄动机甚至是文化传统等短期内难以发生大幅变化的经济变量,这很可能是造成现阶段中国的消费需求保持基本稳定的原因。 (2)投资需求 在消费需求相对稳定的现实情况下,中国投资需求的波动显得较为剧烈。历史经验表明,在各国的各个经济周期中,通胀或通缩与投资需求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从2009年的30%一路下降到2016年的10%,我国近年来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率总体也呈下降态势,由2010年3月的18.1%降至2015年12月的5.9%。目前我国处于“三期叠加”的时期,经济增速放缓,工业生产增长率下降、企业利润率下降、工人下岗人数增加等实体经济现象迅速改变了国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预期,企业投资意愿减退,企业家信心指数呈下降趋势、生产性投资减少,投资品和消费品市场低迷,私人部门债务危机等问题仍然难以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减缓,明确地反映出对未来的预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通货紧缩压力的存在。 (3)出口需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境外需求的收缩是比较明显的。在发达国家中,只有美国的复苏速度相对较为稳健,而西欧诸国的复苏速度一直没有提升。作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对手,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速度难以提升的话,中国的出口也难以提升。其次我国人口红利丧失,长期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形势大不如前,产品大量滞留国内。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走势来看,大宗商品市场2014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下跌周期。2015年以来,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放缓,全球投资活动低迷,商品市场需求疲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持续弱势。截至2015年11月,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指数(IMF)比上一年同期下跌34.3%,比年初下跌15.1%。国际原材料和进口商品价格的连续、大幅度下降对我国物价水平构成很大冲击,对货币市场造成很大的通货紧缩压力。 外需疲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弱势等原因,最终导致我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长幅度由2012年2月48.3%降到2016年1月的-25.4%,出口需求大幅下降。因此,就总需求方面来看,消费需求虽然基本保持稳定,但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增幅均出现大幅下降,说明通货紧缩的压力有存在的可能性。 4.从供给方面: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国内供需关系发生逆转 不同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主要是因为货币供给下降或供给过剩,又或二者共同作用。上文已论证过我国货币供给并不充足,现在来分析供给过剩,更准确地说为结构性过剩。 结构性过剩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三期叠加”阶段出现的一种特定现象。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前期的经济飞速发展、通货膨胀和国有经济的软预算结束,导致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特别是传统产业过分扩张,形成了大量过剩生产能力。 全国经济普查显示,目前中国有近500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尤其在工业领域中设备闲置率更是高达40%-50%。这一方面致使产品过多、长期积压,另一方面则造成部分企业产能闲置、开工不足。以钢铁行业为例,根据2016-2021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5年的我国钢铁产能近12亿,而同年国内钢材市场需求量仅为7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7%。估计产能的严重过剩将以后钢铁行业的局面更加恶化。 如果未来的这些产能受到最终消费需求的约束,初级和中间产品的价格上涨无法传导到最终产品,供需失衡就会形成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最终引发通货紧缩。可见,内需不足、外需不振导致的产能过剩,是我国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5.价格指数低迷,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下滑,企业债务负担加重,增加了通货紧缩的危险性 (1)企业利润下滑 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两大需求增长速度的大幅回落,凸显了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且还导致了2015年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急剧增加。2015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比上年增长7.9%,产成品存货增长3.3%。同时,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均为负值;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2.3%,实现主营活动利润也比上年下降4.5%。2015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2个行业下降。其中能源型等产能过剩部门的利润总额下降幅度最为严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下降74.5%。 (2)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 在中国,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是经济体系内生机制的外在表现,在西方国家一般50%的负债率视为是否过度负债的标准线,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56.2%。大多数国内外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债务余额对GDP的比例在120%-150%之间,排在世界第一位。 根据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企业过度负债会产生通货紧缩效应,同时通货紧缩也会加重企业债务负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需求不足,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加剧,各企业乃至实体经济债务累积的情况愈加严重,而债务的不断累积反过来又再次放大产能过剩的情况,进而加大了通货收缩的程度。 三、结论 我国GDP同比增幅15年来首次跌破7的大关,已经步入“次高速”阶段。根据最严格的通货紧缩定义分析价格指数得出:我国通货紧缩虽然还没有实际发生,但CPI和PPI的持续回落,让我们不得不注意到通货紧缩压力的存在;同时就货币供应量来看,M1/GDP逐年下降,显示出货币供给并不充足,通货紧缩有发生的可能;然后通过总需求总供给框架分析得出我国国内供需失衡的现状加剧了通货紧缩的风险;最后以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为依据,认为企业利润下滑、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更增加了通货紧缩的危险性;结合当前世界各国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通货紧缩压力和经济下行压力都是比较大的。最终认为我国目前虽然未发生实质性的通货紧缩,但面临较大的通货紧缩压力和风险,预测我国未来短期可能会出现通货紧缩。 参考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