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研究.docx_第1页
内蒙古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研究.docx_第2页
内蒙古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研究.docx_第3页
内蒙古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研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研究 摘 要:能源是各国争相发展经济所必不可少的动力。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强调了“调结构,转方式”的经济发展主线。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能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资源储量丰富且优势突出。但长期“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内蒙古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首先分别对20002012年十三年以来的内蒙古综合能源消费量和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的趋势与全国的进行对比分析;其次,选取30个省、直辖市十三年的能源消费量和三个产业增加值的数据,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最后基于面板数据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的三次产业能源消费进行分析,得出内蒙古三次产业能源消费排名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以及各产业能源消费在全国省份中的排名,同时为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面板数据;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1-0057-05 引言 能源作为各国争相发展经济所必不可少的动力,是中国经济持续性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强节能减排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内蒙古作为中国能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资源储量丰富且优势突出。但长期“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内蒙古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对内蒙古各产业能源消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蒙古与全国能源消费对比 (一)内蒙古与全国综合能源消费变动趋势对比分析 内蒙古综合能源消费表示的是内蒙古所有产业对能源的消费量,通过综合能源消费分析可以更好地表明内蒙古对能源需求的规律,总体把握各产业对能源的需求状况,能源消费量单位为吨标准煤,表示把所有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消费量的单位折合成标准统一的单位,选取内蒙古20002012年总共十三年的数据及全国数据,变动趋势(见图1)。 从上页图1可以看出,从2003年开始内蒙古能源消费量出现迅速增长趋势,直到2009年增长趋势放缓,从20002012年内蒙古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为15.5%,说明内蒙古各产业发展对能源需求相当之大,图2为全国能源消费量变动趋势图,可以看出中国能源需求是从2002年开始迅速增长,而且年均增长率为7.9%。因此,内蒙古的能源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将近8个百分点,说明内蒙古各产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很高,而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很多。 (二)内蒙古与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源消费对比分析 某一地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平均综合能源消费是指该地区的综合能源消费量除以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消除价格因素影响,本文选择以2000年为基期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整理数据后作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13年以来不论是全国还是内蒙古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源消费基本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2008年以后下降的幅度更加明显,说明近五年来中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产业发展减少了对能源的依赖,产业优化和调整不断加强。内蒙古地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源消费比全国水平高出近一倍,说明内蒙古的产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较强,尤其是20002005年间全国水平已呈现下降趋势而内蒙古地区仍呈现上涨态势,同时20002005年这几年内蒙古地区也一直是中国GDP增速全国排名前列的省份,说明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发展是依靠能源的大量消耗使用,属于不可持续的发展,虽2005年后水平开始呈下降趋势,但仍高出全国水平,内蒙古的产业调整及优化更显得刻不容缓。 二、基于面板数据的模型建立 能源作为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动力,研究各产业的能源消费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选取除西藏外30个省、直辖市十三年的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以及能源消费量的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年鉴和各省、直辖市统计年鉴。运用国际通用的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进行建模分析。 (一)数据的检验 1.单位根检验 运用Panel Data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内蒙古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变量包括能源消费量(NY)、第一产业增加值(YC)、第二产业增加值(EC)和第三产业增加值(SC),由于P面板数据模型数据属于二维数据,为了消除异方差问题,对变量分别取对数,取对数后各变量为:LNY、LYC、LEC、LSC。首先需要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根据表1可知,模型变量取对数后仍为非平稳数据,不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因此对各变量继续进行一阶差分并验证平稳性,结果(见表2)。 根据表2可知,模型四个变量取对数的一阶差分后是平稳数据,表明各地区的能源消费量、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取对数后均为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采取Kao面板协整检验,检验假设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对四个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能源消费量和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间的Kao面板协整检验的t统计量值为-7.07,概率为0.00,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此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笔者认为能源消费量和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 1.模型判别 各产业能源消费分析需利用能源消费量、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这四个变量,构建面板模型进而分析其数量关系。首先需要对模型进行判别,对面板混合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判别,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如下: 原假设:模型中不同个体的截距项相同。 备择假设:模型中不同个体的截距项不同。 通过F检验进行判别,F=145.79F(29,357)=1.46,即在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此应选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其次,需进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的判别,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如下: 原假设:个体效应与解释变量无关。 备择假设:个体效应与解释变量向量有关。 进行豪斯曼检验判别,检验结果得出P=0.0260.05在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此个体效应与回归向量有关,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又分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个体时点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系变回归系数固定效应模型。 建立面板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得出以下: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9,表明模型拟合较好,但DW=1.057,查表得知模型存在正自相关性,个体效应固定模型不适用;选择个体时点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识别,此时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仍达到0.99,说明模型拟合较好,但DW=0.415,该模型正自相关性加强;选择个体变回归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判别,得出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9,DW=1.8357,此模型拟合度进一步提高,并且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因此,最终选取个体回归系数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各产业能源消费分析研究。 2.建立面板模型 中国能源消费与各产业增加值的个体变回归系数固定效应模型中,整个模型调整的拟合优度为0.99,表明模型拟合较好,F统计量为648.64,表明模型显著性比较高,DW值为1.8357,表明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该面板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各省、直辖市能源消费量和各产业增加值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结果分析 根据个体变回归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可知,内蒙古第一产业的能源消费回归系数为-0.68,意思是当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不变时,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每1%,其能源消费量就会下降0.68%;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回归系数为1.61,意思是当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不变时,内蒙古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其能源消费量会增加1.61%;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回归系数为-0.77,意思是当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不变时,内蒙古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其能源消费量会减少0.77%。 内蒙古能源消费排名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高耗能产业,在各省和直辖市的能耗回归中位次较靠前,排在第5位,说明内蒙古目前第二产业的发展属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对能源消费增长率要大于单位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内蒙古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全国范围属于低耗能产业,在各省和直辖市的回归中位次靠后,均排在第二十五位,说明内蒙古的第一产业仍处于规模扩张时期,其对能源消费的增加率赶不上单位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内蒙古第三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程度不高,其对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小于单位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 三、建议 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能源,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根据实证分析,内蒙古的第二产业属于高耗能产业,应制定较高的高耗能企业的准入标准,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发展集约型、友好型社会,拉伸产业链,促进新产品开发利用,积极使用新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内蒙古的第一产业属于低耗能产业,应发展自身优势,依靠肥沃的草原和土壤,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加强生态建设;内蒙古的第三产业属于低耗能产业,应充分利用“草原”这一优势,开发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吴巧生.理解中国工业化与能源消费: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7):49-54. 国涓,王玲,孙平.中国区域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09,(2):205-213. Irwin R.J.,McClelland G.H.Misleading heuristics and moderated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 Zhao Xiaoli,Yang Rui,Ma Qdustrial sector张静.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分析基于27个省(区、市)面板数据J.河南科学,2013,(8). 张旭.基于节能减排的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23-43. Abstract:Energy is an essential factor for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he mode and adjusting the structure are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adjustments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l and al development mode,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progress of Inner Mongolia is seriously hindendency of gener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per capital GDP in Inner Mongolia and China respectively from 2000 to 2012.Secondly,authors used unit root test model and co-integration test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added value of three industries in 30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ree industries in Inner Mongohree industries sho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