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doc_第1页
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doc_第2页
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doc_第3页
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doc_第4页
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 永安第三实验小学 吴燕妹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积累是现代课程论在语文课程理念中的一种折射。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首先应该是语文积累,是对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积累。这些积累是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不具备就谈不上有发展机会。因此,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学应放手让学生记忆,放手让学生积累。语文积累是个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抄写写,也不是死记硬背词语解释、语段、篇章,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理解文本具体意义,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原经验结构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有效积累的前提。我们要利用最佳年龄时期多记诵一些优秀作品能终身受益,但应以理解感悟为前提,“悟”得越多,效果越好。我们的语言积累指导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扩充,更要注重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培养自主意识、能力和习惯比增加积累知识更重要。有了自觉积累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能自能读书。本文结合近一年对主动积累能力培养的研究,谈一点不成熟见解,以供大家参考。一、激发积累的兴趣,引导主动积累的意识。古人说得好:未见乐趣,必不乐学。积累反对简单、机械地阅读、背诵,呆板、盲目地抄写、识记,应当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兴趣,激发主动积累的因子,促进有效积累。我主要运用了如下方法:1、讲评法。“听”、“读”勤积累,“说”、“写”常运用。“说”和“写”是人最重要的能力 。如:针对某次水平较差的作文,拿出来让学生读,使他们觉得读后无味,然后进行分解讲评,让学生进行修改润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变得优美丰满,读后回味无穷。这时,适时进行引导,你喜欢哪段文章?为什么?你想在今后的写作中经常出现一些令同学羡慕的语句吗?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白积累的好处,从而产生主动积累的愿望。2、引导法。A、故事引导法:为了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我经常在语文课上给学生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知识,或在自习课上讲有趣的小故事,包括名著精彩片断、美妙传说、经典故事、名人爱读书的故事等,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鼓励他们热爱书籍,引导他们阅读有关文章或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学生对我信手拈来的各种知识和随意讲出他们感兴趣的故事的本领非常佩服,我就对他们说:“你想有老师这样的本领吗?很简单,只要你像我一样每天读几页书就行了,不用多久,你就会成为一个小万事通了。”B、电视引导法。可以说,每个孩子都爱看电视。在实际的引导中,我首先根据他们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告诉他们这些内容书里皆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故事无穷无尽,从而把孩子们从爱看电视引向爱看课外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在这方面树榜样,我又让一部分学生先走一步,引导他们先去看书,带头脱“贫”致“富”,然后,让他们代替教师朗读、讲故事,让他们带领其他学生读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3、比较法。通过同学之间积累水平的比较或积累前后的差异来激发他们的乐趣。如: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说说赞美春天的诗句有哪些?有的同学会背好几句,有的一句也不会。同学间的差异,引发那些不会背的或者背得少的同学的积累欲望。【例子】我班学生高玲云,二年级刚开始时,口语表达能力很差。后来,进行了大量的积累活动后,口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陈灵丽更是进步快,多篇文章收入汇编。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懂得了积累的好处,激发了主动积累的愿望。4、计划法。要保持他们的新鲜感,使他们真正对阅读感兴趣,主动去读书,还要帮助他们制定一个长远的计划,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因此,我帮学生设计了“课外阅读记录卡”,周日为休息日,如下表。项目星期文章题目或书名优美的字词句我学到的东西能读、背、续编父母的评价我获得的星老师的建议一二三四五六 我获得的星指:背诵星(背诵)、课外阅读星(读课外书)、课堂星(课堂表现)、写作运用星(作文、日记)、参与星(语文实践)、表现星(口语交际)、荣誉星(其它临时性竞赛)。二、开拓积累的途径,掌握主动积累的方法。(一)在生活中积累。火热的生活,五彩缤纷的世界,是一部最大的百科全书,是语言的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语言宝库。著名作家孙犁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他坦率地说,他的语言,多来自他的结发妻子和他的母亲。从他俩的身上,孙犁学到了形象传神又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生活语言。这些语言,对他的文学创作很有帮助。但我们许多学生如果叫他写一写或说一说,就觉得心中有话写不出来或说不出来,这是语言积累的欠缺,是不善于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语言的结果。古人强调要在“无字句处”读书。“大语文”教学观提示我们学生学习语言不应局限于有限的40分钟,囿于狭小的教室空间和有限的校园天地,而应把视野拓展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语言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一本语文书,就算能倒背如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是有限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丰富生活,也是积累语言,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我们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脑子想,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积累见识、锻炼胆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做有心人,做求真人,做有情人。“有心”即留意生活,留意生活中人的用词、用语,把它们记下来,和词典对话,同老师探讨;“求真”即细心,作到“准确”,对收集来的各种形式的材料加以辨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归入资料库;“有情”即要学会润色,只有把生活情感化,词语情感化,才能写出或说出优美的文字。我的具体方法是:(1)扩大积累语言的生活范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要转变观念,实行“大语文”教学思想,让学生跳出课堂,跳出书本来积累语言,在鲜活的生活中积累语言。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多参加一些重大的社会活动,感受生活真实,锻炼自己认识社会的能力;采访名人,感知名人生活,使自己的思想尽快地成熟起来;参观访问、调查研究,从事科技活动等等,拓宽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范围。还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同人交谈,听人说话,以获得生活的“语言文字”。学生耳闻目睹,亲身实践,就会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语言的积淀,有时甚至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顿悟。(2)及时记录生活中的精彩语言写生活札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生活中的幕幕精彩的场面,一段段精妙的语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等,只有学生及时记录下来,才能储贮于学生的语言仓库之中。如果学生稍一放松,这些机会就会稍纵即逝,失之交臂。我们的每个学生都备有一本专门用来记录生活语言的笔记本,平时养成留心观察、分析周围及社会上的人和事的好习惯,大至自然现象、社会事件,小到人物的外貌、语言,均随时记录。这样既帮助记忆,又锻炼了观察、分析和提炼能力,让学生养成了随听随记、随见随记的习惯,使他们懂得了不同职业特点,不同年龄的人说同一个意思的话,其所用的语句,所说语句的语气等是不同的,这增强了他们在作文时的准确性。(二)在实践中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从“工具性”的角度来看,课程的目的应当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也应该是“课文实践本身”。因而,积累来自实践应用。积累不是一种纯粹由外而内的单向运动,而是一种内外交互的双向运动。任何知识与观念的积累,都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语文积累就是在掌握语文规律,培养语文能力的大量实践经验中获得的。根据母语学习是在运用、内化和积累中获得的特点,必须通过运用的手段,让学生在不断地“说”和“写”的过程中逐步领悟语言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从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内部语言体系。因此,给学生创设一种语言学习的环境尤其重要。1、创设语言环境。(1)让语言文字情境化。课文本身是一种“表情达意形式”,无非是创设一种具体的语境,使学生通过这个情境来进行各种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掌握语言这个重要的交际工具。所以,我让学生通过读后复述、读后表演、读后议论、读后练笔等形式,把课文化为一种学习语言的动态情境。【案例】在教学景阳冈时,用“小品表演法”学习“喝酒”部分;用“说评书”法学习“上冈”“打虎”“下冈”部分,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使学生全方位受益。又如:一次演讲比赛可以做到:A、积累活动的过程。比赛过程怎么样?引导学生了解比赛前同学们准备的情况,比赛时具体情况(如:选手、观众的言语、神态、动作等)比赛后大家的反应,以及周围环境布置等。B、想像活动的画面。引导想像选手们比赛时的想法和心情、观众们的想法等。C、描写活动情景。查阅有关书籍,探讨描写细节,斟酌遣词造句,在活动中观察、思考、讨论、运用、学习、积累。(2)让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环境要“信息化”、“生活化”,语文学习无处不在。阅读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阅读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阅读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阅读,课堂本身就不应该仅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地方,而应该是生活的乐园,让学生在生活式的课堂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因此,我注重把课堂创设成一种近似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不断的语言运用实践中逐步内化语言,形成自然的内部语言体系,最后达到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并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2、创设现实语境。(1)优化校园语言环境。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校园语言环境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体系的形成。因而,形成浓厚的校园语言学习氛围,对有效地促进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十分重要。我采用的方法有办手抄报展评、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作文赛、诗词朗诵比赛、口语交流等活动形式。(2)充分利用社会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物接触中,注意记录或搜集民间语言,使其在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双向互动的语言交流中,发展学生的语言系统。使学生明白了语言的运用随场合而变化,随对象而变化,随目的而变化,随方式而变化。(三)在博览中积累。1、利用传播媒介,在听中积累语言。当今传播媒介丰富多彩,电视、广播、录音机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因此,我适量引进这些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等积累语言,教育学生擦亮眼睛,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提炼。通过这些传播媒介学习语言,对学生来说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声情并茂的讲解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特别是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组织学生认真收听、收看儿童节目、美文欣赏、童话故事、新闻报道、各种活动等,碰到一些新词、妙句,随时记在自己的摘记本上,之后记在黑板上,比谁积累的多。我还把“听”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平时选购一些优秀的富有儿童情趣、富有生活气息的中外儿童诗或短小精美的文章的磁带,让学生带回家听,学生十分感兴趣,像小雨、可爱的小鸟、春等,学生们越听越喜欢,有些句子自然而然就会背了,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就丰富了;并教学生利用吃饭或休息时间通过传播媒介听些评书之类,让学生从听中认识文学名著,由此产生读的欲望。另外,现在的广告语有许多是精彩纷程的,学生对此也比较喜欢,我就让学生积累精彩的广告语,一定时候进行交流,让学生根据这些广告语进行再创造,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样,由听到看,自然水到渠成,并为进一步丰富学生语言作了铺垫。2、强化熟读背诵,在诵中积累语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的确,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激活主动积累因子,促进有效积累小学语文“主动积累”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就要抓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践证明,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读”和“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许多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很多专家都痛心于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书声,一些范文佳作,虽经语文教师二、三课时口干舌燥的讲析,但仍有学生不能熟读课文。强调熟读背诵,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为此,对所学课文,我要求学生有选择地尽量多背,或记住大意复述课文,并且根据学校安排把小学生应该背诵的70首古诗词落到实处。不仅如此,我还根据现有教材,增加一些诗文或优美片断,鼓励学生熟读背诵。巴金先生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