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练习主题训练五.docx_第1页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练习主题训练五.docx_第2页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练习主题训练五.docx_第3页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练习主题训练五.docx_第4页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练习主题训练五.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训练(五) 范围:科学探究时间:4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图C5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酒精灯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为避免浪费,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D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直接用手拿3下列实验数据中不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得12.8 g食盐B用体温计测得体温为37.5 C用10 mL量筒量取5.6 mL稀盐酸 D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4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B使用完的白磷要随时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C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D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5实验室用如图C52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图C52A试管中加入的药品是MnO2和H2O2B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待导管口产生连续且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氧气D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6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A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B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用二氧化锰、氧化铜和过氧化氢溶液比较二氧化锰、氧化铜的催化效果D用镁、锌和稀盐酸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7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三瓶气体的是()A插入燃着的木条 B观察气体颜色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8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中,错误的是()A氧气和氮气观察颜色B铁粉和碳粉用稀硫酸C羊毛和化学纤维点燃闻气味D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用酚酞溶液9下列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NaOH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CCO(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DCuSO4溶液(H2SO4)加足量氧化铜粉末,过滤10.下列所示几种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CH4中是否含有H2将气体点燃B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分别向溶液中通入CO2C除去NaCl中的Na2CO3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D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其分别加入ZnSO4溶液11.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加过量BaCl2溶液;过滤;加过量Na2CO3溶液;蒸发结晶;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A BC D12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ACuSO4BaCl2H2SO4BNa2CO3Ca(NO3)2HClCNa2SO4KNO3HClDFeCl3NaOHKMnO413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图C53A B C D14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C54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C54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B反应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1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C5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C55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16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由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C56所示的流程进行了实验。图C56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若步骤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若步骤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若步骤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17认识常用仪器,学习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才能正确、安全地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2)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的孔里,应先将玻璃管口_。(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原因是_。18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存在如下所示的转化关系:ABCD。(1)若A是硫酸,B是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反应。(2)若A、C均是含同种元素的非金属氧化物,且A有毒性,D能被磁铁吸引。C的化学式是_,其固体俗称_。D的合金可用于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它的_性。(3)若A、C是都是金属单质,B、D都是盐,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为A_(填“”或“”)C。1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待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3)向白色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沉淀部分溶解。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有_,可能含有_。三、实验题20如图C57所示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图C57(1)仪器X的名称是_。(2)实验室制取O2、CO2、H2都可以选择_(填序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3)实验室不使用催化剂就能制取O2的反应方程式为_;若要制取纯度较高的O2,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4)请从这些装置中选择并连接成一套组合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按照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写出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_(可不填满,也可补充)。21盐城濒临黄海,海盐文化全国知名。某兴趣小组同学去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图C58(1)操作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填序号)。A研钵 B量筒C烧杯 D试管(2)操作的名称是_,操作中用到玻璃棒,作用为_。(3)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填序号)氯化钠固体不纯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4)查阅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假定可溶性杂质只有MgCl2一种),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组同学将所得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图C59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的目的是_。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得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四、计算题22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 g,将100.0 g稀硫酸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C510所示。请计算:(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_。(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图C510参考答案1B解析 胶头滴管应该悬空滴加,不该与试管内壁接触;浓硫酸的稀释应该是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试管应该倾斜,瓶盖倒放。2B解析 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酒精着火用湿毛巾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没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会对原瓶中药品造成污染;固体药品的取用,如果是块状应该用镊子夹取。3D解析 用pH试纸测得结果为整数,而不是小数。4C解析 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主要是为了防止酒精灯中的酒精挥发,与安全无关。5A解析 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实验开始前必做的操作;开始产生的氧气不纯,当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氧气纯净;收集完成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可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6A7A解析 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则是氢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空气、氧气和氢气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和氢气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氧气和氢气。空气、氧气和氢气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8A解析 氧气和氮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观察颜色无法鉴别;铁粉与硫酸反应产生气体,而碳粉不与硫酸反应,现象不同,可以使用稀硫酸鉴别;点燃后有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可以鉴别。9B解析 Na2SO4能与适量的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H2SO4能与足量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10B解析 甲烷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因此通过能否可燃检验错误;二氧化碳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现象,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与二氧化碳,而氯化钠与盐酸不反应,所以两者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通过蒸发结晶即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加足量稀盐酸,会引入新的杂质HCl,方案错误;铁、铜和硫酸锌都不反应,无法比较二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11D解析 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除去,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除去,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除去,除钙离子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过量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反应完全,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12C解析 利用溶液的特殊颜色或溶液间相互混合所出现的特殊现象,对组内溶液进行判断,只有每种物质出现的现象不同,才可以鉴别出来。Na2SO4、KNO3、HCl三种物质,两两之间都不会发生反应,因此不另加试剂鉴别不出来。13B解析 中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每一步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中氢气和氧气点燃会生成水,水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一步实现;中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14D解析 物质X可以是CO2;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钙与CO2反应,也可以是氢氧化钙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如果是饱和的Ca(OH)2溶液,加入氧化钙,与水反应,恢复到原温度还是饱和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是化合反应,既可以是复分解反应、也可以是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氢氧化钙与CO2反应),是分解反应,可以是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氢氧化钙与CO2反应)、也可以是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可以是分解反应、也可以是复分解反应,可以是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氢氧化钙与CO2反应)、也可以是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但都没有置换反应。15D解析 生成沉淀的反应较多,如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是盐和盐的反应,因此不一定有碱参与;盐酸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物是酸和盐的反应,没有单质参加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由一种单质和另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物质,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属于置换反应。16A解析 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不一定含有Fe,FeO也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其水溶液显浅绿色;若步骤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硫酸铜,且没有硫酸剩余,如果硫酸的量不足,则固体乙中最多可以有Fe、FeO、CuO、C、Cu五种物质;若步骤中有气泡产生,说明硫酸是过量的,则固体乙可能含有铜,不一定只含有碳;若步骤中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铜,能判断黑色粉末中含有CuO,不能判断固体乙中是否有CuO;固体乙呈红色,说明有铁置换出的铜,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17(1)烧杯(2)用水润湿(3)集气瓶底未放一些水或细沙18(1)复分解(2)CO2干冰导热(3)FeCuSO4=CuFeSO4(合理答案均可)解析 (1)A是硫酸,B是氢氧化钠,酸和碱反应相互交换成分产生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2)A、C均是含同种元素的非金属氧化物,且A有毒性,因此A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D能被磁铁吸引,因此D是铁,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因此铁合金可用于制作炊具。(3)A、C都是金属单质,B、D都是盐,分析可知是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其反应特点是活动性强的金属A把活动性弱的金属C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符合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或其他合理答案)。19硫酸钠、碳酸钾、硝酸钡氢氧化钾氯化钠解析 (1)加水溶解后能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钾和硝酸钡、硫酸钠和硝酸钡。(2)加酚酞溶液后不变色,说明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氢氧化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