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D2240硬度计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中文版).doc_第1页
ASTMD2240硬度计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中文版).doc_第2页
ASTMD2240硬度计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中文版).doc_第3页
ASTMD2240硬度计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中文版).doc_第4页
ASTMD2240硬度计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中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STM 标准代号:D 2240-97 美国国家标准橡胶特性-(丢洛氏)硬度计测硬度1-的标准试验方法 本标准是以固定的标志编号D 2240;紧接在编号后面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年份,或者若有修订版本的情况下数字表示最近修订的年份,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最近批准的年份上标的表示最近修或批准而作了编辑上的改变1注:脚注从1999年2月的注5中消去。1. 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方法涉及A、B、C、D、DO、E、M、O、OO、OOO、OOO-S和R等12种(丢洛氏)硬度计和按橡胶、网状材料、弹性材料、热塑材料和某些硬塑料的分类来确定物质的压痕硬度的程序。1.2 本试验方法不适用于对纤维织物的试验。1.3 以SI单位标注的值应视为标准值,括号中的值仅供参考。1.4 本标准并不意味以表述了所有可能与使用有关的安全事宜。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建立相应的安全与健康操作规程,并在使用前确定规则对适用性的限制。2 参考文献2.1 ASTM 标准D618 对被测塑料做空气调节处理的程序2D785 对塑料和电气绝缘材料的洛氏硬度的试验方法2D1349 橡胶的操作规程试验时的标准温度3D4483 在橡胶与炭黑行业确定试验法标准精确度的操作规程33 试验方法的小结3.1 本试验方法允许在初始压痕时测定硬度,或者在印压一特定时间后进行硬度测定,可两者兼而有之。 注1:当使用最大指针读数时,被用作确定初始硬度值的具有最大读数的指针难以测准稍低的读数。1 本试验方法直接由ASTM“D-11橡胶标准委员会”属下的D11.10的物理试验委员会负责最新版本于1997年2月10日通过批准,于1997年3月颁布。最初是以D2240-64T的形式颁布,上一期的版本为D2240-952 摘自ASTM标准年签,第08.01卷。3 摘自ASTM标准年签,第09.01卷4. 意义与用途4.1 本试验方法是立足于特定条件下、(硬度试验)压头对材料施力而形成穿透深度的形式。压痕硬度与穿透度成反比并取决于材料的弹性模量与粘弹性。(硬度试验)压头与所施力会影响所获得的结果,因此在用一种形式的(丢洛氏下面省略)硬度计所获得的结果与用另一种形式的硬度计与测定硬度的其他仪器所得到的结果之间并无一种简的关系。本试验方法是一种以经验为根据、最初是为了控制而作的试验。我们已知在由本试验方法确定的压痕硬度与背侧材料的所有基本特性之间并不存在着一种简单的关系。故为了(制定)规范的目的,建议硬的材料使用试验方法D785。 注2:仅有“(丢洛氏)压痕硬度的刻度比较表”。它不可亦不能作为一个转换参考(基准)。形式A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形式B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形式C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形式D 10 20 30 40 50 60 60 70 80 90 100形式DO 10 20 30 40 50 60 90 80 90 100形式O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形式OO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5. 装置5.1 硬度测定装置与硬度计应由以下零部件构成:5.1.1 压机支座,其上有一孔,直径按图1(a)、(b)或(c)的规定,其中心离支座的任一边至少为6mm(0.25in)。5.1.2 硬度试验压头,由硬化钢棒材制成,形状按图 1(a)、(b)或(c)的规定,可以在2.46至2.54mm(0.097至0.100in)之间作完全的调节。5.1.3 压头伸长显示装置(模拟式与电子式),在整个范围内刻度盘读数从0到100等分。刻度盘读数是压头伸长量的反函数。装置应有一个指针,它是以一个硬度测点的速率,即反映压头各0.025mm(0.001in.)的移动,在刻度盘上移动。 注3: 系列数字从1至16 300和16351到16 900的肖氏A级硬度计和从1至8077的肖氏A-2级硬度计,并不能满足在零位读数时压头从2.46至2.54mm(0.097至0.100in)伸长的要求。这些硬度计会给出以 每30硬度为一单位至每90硬度为一单位计数的低度数。5.1.4 计时装置(任选),能够被理想地调节到所经过的时间,并能在达到所设定的时间时 向操作者发出信号或保持硬度读数。当压机支座与被测试样牢固接触时,定时器应能自动启动。5.1.5 已标定的弹簧,按图1对压头施加力。6 被测试样6.1 除非已经知道用薄的试样能够得到厚6mm试样等效的值,被测试样的厚度至少应为6mm(0.25in)(详见注4)。试样可以由叠层件构成以具有必需的厚度,但是在此类试样上所得的测定值可能与整体试样不一样,这是因为叠层间的表面不可能完全接触的缘故。除非确知在离侧边更近的距离上进行测量可以获得相同的结果,试样侧面应有足够的尺寸以使能在任意边至少12mm(0.5in.)处进行测量。试样的表面应有足够的面积保持平直与水平以使压机支座在从压头点算起的至少6mm(0.25in)半径划定的区域内与试样接触。在一个修圆、不平或粗糙的面上不能测定正确的硬度。注4 对试样厚度的最低要求取决于压头压入试样的程度;也即是说,具有在刻度盘较高的硬度值材料可能适用于更薄的试样。同样可作测定的离边侧的最小距离随着硬度的增加而减少。对于硬度值超过D型硬度计50(单位)的材料,试样厚度至少应为3mm(0.12in),且不应在离任意侧边的距离小于6mm(0.25in.)处进行测定。7 标定7.1 应通过垂直支承硬度计并对压头尖端施加可测得力来对硬度计的弹簧进行标定(请见图2)。用作施力的装置可以是一个静重或电子加载压力盒,它能以标定裕度的50%的精度测出施力的大小。因为侧向加载会造成标定错误,所以应仔细操作,确保垂直地对压头端施力。应在所有硬度计上对弹簧的标定进行验证,所需的刻度读数为20、30、40、50、60、70、80和90。经测定的值(9.8质量,单位为公斤)应等于按图1所示的公式计算所得的力。A、B与O型硬度计的测量值的容差应在0.08牛顿(N)之内,C、D与DO型硬度计的测量值的容差应在0.44牛顿(N)之内,OO型硬度计的在0.025牛顿(N)之内。注5可以使用为硬度计标定而特地设计的仪器。7.2 压头的伸长与形状必须符合5.1.2节的规定。将硬度计牢固地置于一个平面上后,显示器应能读出与压头被伸长等量的数字,单位为英寸1000,容差为硬度计示点的0.5。注6 在B与D型硬度计上、按第7.2节程序进行测定时,应小心操作,切勿损伤压头尖端。7.3 用作检查硬度计操作而提供的测试块(橡胶或弹簧式)不可作为可信的标定标准。在第7.1与7.2节规定的标定程序是仅有的有效的标定方法。8 空气调节处理8.1 应在232(73.43.6)的温度时进行试验。对于其硬度取决于相对湿度的材料,应按操作规程D 618的程序A的要求对试样做空气调气处理,并在相同的状况下进行试验。注7 正是在232(73.43.6)温度时在硬度计上作结论性的评估。除以上温度外的其他温度时进行空气调节处理可能会显示标定值有所变化。在除以上温度外的其他温度时使用硬度计应根据当地情况而定(请见操作规程D 1349)。9程序9.1 将试样置于一个硬质且水平的表面上。垂直地保持硬度计,使其压头之点至少离试样的各侧边12mm(0.5in.),除非确知在离侧边更近的距离上进行测量可以获得相同的果,应尽快可能地、无振动地使压机支座抵住试样,保持支座与试样表面的平行。应施正好足够的压力以使压机支座与试样之间保持紧密的接触。 注8 使用一个与压头轴线对中的质量块可以获得更好的复测正确度。建议对A、B与O型硬度计使用1公斤的质量块,对C、D与DO型的用5公斤的质量块,对OO型的用400克的质量块。使用上述质量块作为一种恒定的载荷并采用手控且无振动的下降速度的硬度计台架可以产生最大重复性。9.2 对于在第1.1节所涉及的任何材料,在压机支座与试样紧密接触后,刻度读数必须一秒钟内或者在供货双方认可的一段时间内读出,除非硬度计有一个最大的显示器需读出最大的读数。硬度读数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9.3 在试样上成每隔至少6mm(0.25in.)分布的3个或5个不同的点处,各作一次测定,取这些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硬度值。 注9 应凭以下意识选择硬度计的类型,即读数低于10或高于90的硬度计的制造商是不可信的。建议别将这种范围的读数记录下来。10报告10.1 应报告以下信息:10.1.1 所获得的硬度值,10.1.2 被测材料的全部符号标志,10.1.3 硫化处理的日期,10.1.4 对试样的说明,包括厚度与叠层数,如果小于6mm(0.25in.)的话,10.1.5 试验时的温度,如果温度不是23的话,10.1.6 相对湿度,如果材料的硬度取决于湿度时,10.1.7 硬度计型式及其系列编号,10.1.8 读出压痕硬度读数的时间间隔,10.1.9 试验日期。注10:应以A/45/15的形式报告读数。此处A是硬度计的型式,45是读数,15是以秒计的时间,此时压力支座紧密地与试样接触。简单地说,D/60/1即表示D型硬度计在1秒内或者从一个最大显示器上获得了读数为60的硬度。11精度与偏差411.1 精度与偏差的制定已按照操作规程D 4483进行。对于名词术语与其他试验及统计可参照该操作规程11.2 对于A与B型的方法的类型1的精度是用三种不用硬度的材料、利用实验室内程序、 从6个实验室中确定。对于A与B试验程序,应在各个实验室内。于分开的两天进行 试验。所有的材料应来自一个产地。11.3 (对于A与B型的)硬度试验的结果应是每个实验室在同一天得到的5个单独的硬度读数的平均值。11.4 表1表示了A型方法的精度结果。表2给出了D型方法的精度结果。11.5 在本精度与偏差节的精度结果给出了对本实验方法精度的估测值,如上所述在特定的实验室内试验程序中使用了橡胶材料。在无文件可证明(它们)适用于那些特殊的材料和包括本实验方法的特定的试验协议时,该精度参数不应被用作对任意组别的材料接受或/和拒收的试验表1 类型 1的精度A型硬度计的方法材 料平 均 值等 级在实验室内在实验室之间SrArB(r)CSRDRE(R)F151.40.6461.833.561.564.418.59265.30.8782.483.812.146.069.27368.00.4331.231.802.286.459.49汇总处理61.60.6771.923.112.0185.729.28此处:ASr = 复测正确度标准偏差,用测量单位Br = 复测正确度 = 2.83Sr,用测量单位C(r) = 相对复测正确度(单位为%)DSR = 可再现率标准偏差,用测量单位ER = 可再现率 = 2.83SR,用测量单位F(R) = 相对可再现率(单位为%)4支持文件可以从ASTM总部取得,询问RR;D11-1029表2 类型 1的精度D型硬度计的方法材 料平 均 值等 级在实验室内在实验室之间SrArB(r)CSRDRE(R)F142.60.3160.8942.102.827.9818.7254.50.7912.244.113.5410.018.4382.31.012.863.473.5410.012.2汇总处理59.80.7622.163.613.329.4015.7此处:ASr = 复测正确度标准偏差,用测量单位Br = 复测正确度 = 2.83Sr,用测量单位C(r) = 相对复测正确度(单位为%)DSR = 可再现率标准偏差,用测量单位ER = 可再现率 = 2.83SR,用测量单位F(R) = 相对可再现率(单位为%)。11.6 精度本试验方法的精度可以以如下的用合适值r. R.(r)或(R)所表述的格式来表示,也即是说,必须在决定试验结果(用试验方法所获的)时使用这些值。该合适的值就是与表1与表2的平均值等级有关联的r与R值,这些值最接近在日常试验操作时所考虑(在任意给定的时间,对于任何给定的材料)的平均值等级。11.6.1 复测正确度本试验方法的复测正确度r已经作为在表1与表2中列入的合适值 而被确立。必须将两个以标准的试验程序而获得的、且(其差别)大于该列入(对于任意给定的等级)r值的单独试验结果认作为是从不同或不全等样品总数中所获得的值。11.6.2 可再现率本试验方法可再现率R已经作为在表1与表2中列入的合适值而被确立。必须将两个在两个不同实验室及以标准的试验程序而获得的、且(其差别)大于该列入的值R(对于任意给定的等级)的单独试验结果认作为从不同或不全等样品总数中所获得的值。11.6.3 关于以平均值等级的百分比表示的复测正确度与可再现率(r)与(R)的应用如同上述对r与 R的说明。对于(r)与(R)的说明。两个单独试验结果间的差异可以表示为两个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的百分比。11.7 偏差在试验方法的名词术语中,偏差是平均试验值与基准(或:实际)的试验特性(或:参数)值间的差值。因为(试验特性)值仅仅有本试验方法限定,故本试验方法不存在基准值。因此不能确定偏差。12关键词12.1 (丢洛氏)硬度计测的硬度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申明:本标准并未考虑任何在本标准中提及的条款所涉及的专利权有效性的问题。在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