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1、百家争鸣(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_第1页
专题一:1、百家争鸣(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_第2页
专题一:1、百家争鸣(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_第3页
专题一:1、百家争鸣(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_第4页
专题一:1、百家争鸣(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专题一:1、百家争鸣(每课名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共0分)1(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1题)“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 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答案】C【点拨】“世异则事异”是论点,而“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是论据,论点体现了法家改革观。【结束】2(2011年4月天津市宝坻区一模2题)2011年1月12日,高达95米的孔子像树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右图)。对于孔子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的政治思想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B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指导意义C孔子的哲学思想为今天的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D孔子的世界影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孔子仁的思想及其对今天我国现实社会的意义。解答此题,关键是注意题目的“最”字。孔子的“仁”的思想特别是“以政为德”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现实借鉴意义。故选A。B、C、D的选项分别从教育、哲学、和世界影响的角度来讲,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很恰当。我们今天的教育、哲学应该还是以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做指导,所以B、C、D的选项不是最恰当的。【结束】3(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1题)“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 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答案】C【点拨】“世异则事异”是论点,而“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是论据,论点体现了法家改革观。【结束】4(2011年3月蚌埠市质检3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列能体现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 ) A“有教无类” B“举一反三”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答案】A【点拨】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结束】5(2011年3月湘潭市一模10题)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亚里士多德也说:“男子生来上等,女子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这反映出( )夫权社会里女子地位相对较低 东西方妇女都处于社会底层 在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妇女都不属于公民 古代思想家均不同程度存在思想局限性A B C D【答案】A【点拨】本题考察古代东西方思想。根据以上信息分析,东西方两位思想家都对女子持贬低的看法,体现了东西方古代女子地位较低,处于社会最底层,政治上没有权利,提体现了两位先哲思想的局限性。【结束】6(2011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2题)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答案】C【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百家争鸣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战国时期为各诸侯国统治者采取的是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结束】7(2011年1月合肥市高三质检1题)最近,有一网民提出构建皖北交通大网络的设想,以加快安徽崛起步伐。该设想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故里连接起来。下列言论不属于这四人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答案】B【解析】A是孔子的思想,B是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C是孟子的思想,D为老子的思想。【结束】8(2011年1月沈阳市级重点联合体高二期末2题)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荀子【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荀子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礼仪化之与起法治之”和所学史实正好与荀子主张儒法兼施不谋而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结束】9(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3题)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A B C D【答案】C【点拨】考查古代民本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在做什么,是一种愚民政策。“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就明显了,选择C项。【结束】10(2011年4月宣城二模13题)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 ) 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 B注重维护等级制度 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 D教学与音乐相结合【答案】A【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由题干材料中礼乐的含义及 “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可知,道德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即孔子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项。B、D两项不是材料信息强调的重点;C项违背孔子思想。【结束】11(2011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期末2题)孔子政治主张中的核心内容在其教育思想上的最主要体现是( )A.“中庸之道”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创办私学【答案】B【点拨】“仁”是孔子核心政治主张,分析各选项,正确的应是B项“有教无类”, 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结束】12(2011年3月德州市一模12题)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这从本质上说明( )A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孔子思想一脉相承B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根本性影响C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D启蒙思想家借用孔子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答案】D【点拨】本题可用排除法。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而孔子思想是封建思想,二者有根本区别,另外18世纪的中国已闭关自守,中法不存在频繁的文化交流,排除ABC即可。【结束】13(2011年4月河南平顶山调研25题)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文化觉醒的基本条件是( )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形成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C诸侯争霸对人才的需求D社会大裂变对文化的破坏【答案】A【点拨】整个材料的论述都是以士阶层为核心,认为礼崩乐坏解放了士阶层,而士阶层的崛起则促使文化的繁荣,故选择A项。【结束】14(2011年4月肇庆市二模13题)今天我国倡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我们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中吸取哪些有益的思想?A民本思想 B“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天人感应”【答案】B【点拨】“以德治国”强调的是统治者要实行德政,故符合要求的答案为B。【结束】15(2011年1月沈阳市级重点联合体高二期末1题)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百家争鸣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秦朝因暴政而亡,如家讲究仁政,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结束】16(2011年4月赣州十一县联考34题)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答案】A【点拨】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伦理观是性恶论,政治主张是隆礼重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正确【结束】17(2011年3月长春市调研25题)“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 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A B C D 【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主流思想。体现了孔子“仁”“德”思想;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强加于其他人,体现了孔子处事原则;体现了孔子教育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没有差别;体现了孔子提倡维护等级的思想,属于糟粕。【结束】18(2011年4月衡州市质检12题)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答案】A【点拨】儒家思想中的礼是外在的社会规范,是西周等级制度。“孔子出门必坐车”反映的是行为与身份等级相符。【结束】19(2011年3月山东省潍坊三县质检17题)“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答案】B【点拨】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强调关注民生,而B选项符合【结束】20(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6题)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答案】D【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唐朝治国方略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律的的解释应该是以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礼法兼施,相辅相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本题以唐律疏议的记载切入,巧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辨别和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以能力立意为主,但难度中等,关键在于对材料意思的理解。本题的解题材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意思,即文“以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而以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就犹如早晚四季交替是相辅相成的。”从中可以看出二者对政教的重要性。“德礼为政教之本”, 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德礼是政教的本体,不是刑罚的本体,排除A。“刑罚为政教之用”,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德礼的体现,排除B。“相须而成者”,说明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排除C。【结束】21(2011年3月吉安市一模33题)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妹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答案】A【点拨】从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可以判断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又从材料“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可以判断是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取合诸侯。因此选A。【结束】22(2011年5月郑州考前测试(二)35题)2008年10月1日公布的美国民调结果显示,八成美国人担心金融危机将直接影响到工作、家庭财富、退休养老、子女前途等。不过直到今日美国华人遭受的直接损失却较小,这主要体现了中国儒家的( )A“省刑法,薄赋敛”的观念 B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C“量人为出”的观念 D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思想【答案】C【点拨】关键要知道美国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造成的,但华人遭受到直接损失却较小。可知华人在信贷消费上比较理性,量人为出,选择C项。【结束】23(2011年5月烟台市三模10题)“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这主要表明的是 A儒家主张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B儒家认为人与社会、自然不可分离 C中国古代不重视人自身和科学研究 D中国古代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表明儒家认为研究人类社会应该从人本身着手,而不是从自然科技方面进行。正是因为持此看法与主张,导致了他们反对对自然科学进行研究和探索,这是在以儒家为正统思想的古代中国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正确选项为D项。【结束】24(2011年5月三明市质检14题)最能体现“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法律制度中,礼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点的是A“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B“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 C“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 D有“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答案】A【点拨】礼是维护分封宗法制所形成的等级秩序的工具,B、C、D项只体现了对城市的管理,没有体现出维护等级秩序。故答案为A。【结束】25(2011年3月临沂市一模12题)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伏尔泰、罗伯斯庇尔这样做的意图是 ( )A尊崇中国的传统文明 B加大东西方文化交流C反对特权,维护人权 D重建法国的道德伦理【答案】C【点拨】考查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与民主实践。伏尔泰是启蒙时期的思想家,罗伯斯庇尔是法国资产阶级,两者这样做的目的都应是从资产阶级利益出发的。【结束】26(2011年5月鞍山市二模27题)下列选项中的“天”字,意思较为接近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忘天赋人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A B C D【答案】D【点拨】根据所学,“天人感应”中“天”指上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天”有宇宙之意,“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赋人权”中的“天”相似,指自然(界),本题选D项。【结束】27(2011年4月豫北七校联考25题)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答案】A【点拨】由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可以判断是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结束】28(2011年4月天津五校联考2题)“所谓不知春秋, 不能涉世;不精老庄, 不能忘世;不参梯, 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 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 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 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答案】B【点拨】“所谓不知春秋, 不能涉世”的含义是:“不熟知春秋的含义,就不能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 ”。从这层含义可知,儒家思想注重研究社会现实,故选B。【结束】29(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2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罗马法的基础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BCD【答案】C【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有整体史观。该题通过“小国寡民”这一切入点考察中西方的古代文明。因为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不同。罗马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此基础上,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由此判断与题意无关。【结束】30(2011年3月深圳市一模15题)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下列言论与亚里斯多德思想一致的是( )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B志不强者智不迭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答案】D【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亚里士多德在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而儒家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正是对道德修养的最高要求。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结束】31(2011年3月临沂市一模5题)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8世纪初期 20世纪初期A B C D【答案】B【点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时期,与题意相符;20世纪初期正值中国辛亥革命时期,与题意相符;8世纪初期,正值封建社会隋唐时期,与题意不相符。【结束】32(2011年1月河南郑州高三质检2题)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答案】C【点拨】三位思想家都是早期儒家学派著名代表,对材料分析,材料中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仁、德治、教育主张;孟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是民贵君轻、仁政;荀子主张君民的舟水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三位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应该是C项“民本思想”,A项只有孔子进行阐述,BD两项三位思想家都没有论及。【结束】33(2011年4月潮州市二模12题)“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答案】B【点拨】本题考察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根据题干信息“涉世”“忘世”“出世”分析,以上提及的观点反映了注重社会现实的特点。【结束】34(2011年1月永州市一模3题)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答案】B【点拨】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要求掌握各流派的特征。帝道,即帝王之道,“其志不开悟矣”,应是道家,道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常与“霸道”相对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王道”是儒家,“霸道”则应是法家。【结束】35(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1题)“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该材料思想的核心来源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答案】B【点拨】【结束】36(2011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2题)“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 B儒家 C 道家 D墨家【答案】A【点拨】本则材料大意是:(在圣人进行了土地货财男女之分之后),确定了分配的方式却没有管理的制度,故而立下了法律;法律虽然确定了,却没有掌管的,所以设立了官员制度;官员制度设立了却没有办法达成统一,故而君主就出现了。材料论述了君主专制等主张,据此本题选A项。另外本则材料选自商鞅的商君书,阐述上古以来政治体制的演变。【结束】37(2011年1月福州市质检题)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义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制乱。一则安,民则危。”由此可见作者主张( )A思想自由 B思想统一C兼听则明D君主专制【答案】B【点拨】“听众人义以治国,国危无日矣”即听众人议论纷纷不利于国家的安危,因此不同的思想应当统一起来,才能制乱、民惧。【结束】38(2011年2月济南市调研1题)“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特点。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体现了佛、道、儒糅合的特点,涉及到“涉世”“ 忘世”“ 出世”等人生的各个方面,体现了儒家关注社会,研究社会现实的特点,故选B。【结束】39(2011年4月北京石景山一模12题)2011年1月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国家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缅怀和表彰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 B纪念和肯定孔子在文化上的成就 C宣传和实践儒家学说的政治主张 D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答案】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而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故选D;A项仅谈教育,B项仅谈文化,都过于偏颇,与材料中“主要目的”不符,故排除;孔子的政治主张具有保守性,如“克己复礼”,不适应当前时代的需求,故C项排除。【结束】40(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13题)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答案】A【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明朝理学家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强调的是内心的自省,即心学,A正确。【结束】41(2011年东北三校联考25题)“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特有类似观点的人应是( )A孟子B泰勒斯C韩非子D达尔文【答案】C【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归于暴因而主张依法治国故应该是法家代表韩非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结束】42(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8题)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答案】B【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先秦诸子思想。A是墨家思想,排除。B、C、D项是儒家思想,但是,C、D是糟粕,应抛弃,只有B项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应学习。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孔子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主张仁爱: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结束】43(2011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18题)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者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孟子荀子孔子苏格拉底 A B C D【答案】D【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东西方关于人性相同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苏格拉底强调,人应当凭借理性正确熟悉自己,并且在理智活动中确立道德价值和社会生活准则。熟悉自己并不是熟悉人的外表和身体,而是要熟悉人的灵魂;而熟悉人的灵魂,不在于熟悉灵魂的其他方面,而在于熟悉灵魂的理性部分。故孟子的性善说与苏格拉底的人性说有相同的地方。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结束】44(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1题)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A老子的“无为”思想 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C庄子的“齐物”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A项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即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B项荀子是儒学思想在战国时期的代表思想家,“天行有常”是指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C项庄子是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齐物”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D项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创始人,“尚同”思想是主张人们都服从天子的思想和意志,人们的思想才能统一,是非的判断才有标准,社会才会出现安定的政治局面。分析材料,材料所指是庄子的思想,本题应选C项。【结束】45(2011年5月咸阳市三模26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慢”的理念深入到欧美社会的各个角落。从“慢食”、“慢写”、“慢读书”到“慢旅行”。人们力求在细节上慢慢品味和享受生活。 材料中“慢”文化与下列思想流派最接近的是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佛教教义【答案】A【点拨】考查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理解。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生活节奏快,而题干强调在生活节奏的背景下,慢文化的流行,这并不是道家的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也不是佛教,而是与儒家的中庸思想最接近,注意:人们力求在细节上慢慢品味和享受生活。【结束】46(2011年4月湖北八校联考12题)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方物之灵。”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民本思想 B天人感应 C人文精神 D唯物主义【答案】C【点拨】“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意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道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社会人伦。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以较好地统治国家。“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方物之灵。”大意说: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类是万物之灵。“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意说:道是整体性存在,天是整体性存在,地是整体性存在,人也是整体性存在。宇宙中有四个层次的整体性存在,而人是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则以随遇自在作为法则。分析各则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结束】47(2011年5月漳州市质检14题)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答案】A【点拨】【结束】48(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1题)以下观点属于墨子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B“民为贵”、“君为轻”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D“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答案】D【点拨】根据所学知识,A项“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是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大意是:天下四方有事件发生,而要害在中央之地。圣人(非孔子)把持着要害之所,四方的诸侯都会来朝拜。B项是孟子的主张。C项是荀子的主张。D项是墨子在官员选拔上的思想主张,本题选D项。【结束】49(2011年3月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15题)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治【答案】A【点拨】考查中外历史比较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不大。孟子主张性本善,是为其“仁政”思想服务的,可知,扩充人的善性的方式是实行仁政;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扩充人的善性的方式则是道德教育。【结束】50(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3题)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杂陈。与孔子的“仁”相比,墨子的“兼爱”注重( ) A恻隐之心,人的善良本性 B倡导重义轻利 C道德的重要 D无等级名分差别【答案】D【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以孔子的仁爱之心是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等墨子的兼爱的范围还有大,甚至是推广到敌人,因此两者的区别在于墨子的爱无等级名分。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结束】51(2011年5月鞍山市二模25题)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春秋时期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答案】C【点拨】根据所学,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因而始终没有能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采用。西汉武帝时国家统一,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等需要,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确立起来。本题应选C项。【结束】52(2011年1月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统考4题)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 儒家 法家 道家 兵家 阴阳家 A B C D【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来源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儒家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而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结束】53(2011年4月江西百校摸底24题)“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答案】B【点拨】“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其强调“涉世”,着眼于“世”,体现注重研究社会现实。【结束】54(2011年4月安徽百校论坛13题)“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哪一学派(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答案】A【点拨】本题考察古代中国的主流想想。本则材料大意是:(在圣人进行了土地货财男女之分之后),确定了分配的方式却没有管理的制度,故而立下了法律;法律虽然确定了,却没有掌管的,所以设立了官员制度;官员制度设立了却没有办法达成统一,故而君主就出现了。材料论述了君主专制等主张,据此本题选A项。另外本则材料选自商鞅的商君书,阐述上古以来政治体制的演变。【结束】55(2011年3月江苏百校高三大联考3题)“中新网”2010年7月2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决定201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这一指示精神与下列哪一中国古代思想相一致( )A“礼之胜,和为贵”B“仁人无敌于天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养心莫善于寡欲”【答案】C【点拨】材料反映了党中央重视民生,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选项中与此相符合的应是C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意是: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是孟子的思想。A项强调“礼”即等级秩序,与材料不符;B项指“仁”与材料也不相符合;D项“寡欲”等与材料无关。【结束】56(2011年3月嘉兴市一模19题)“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这是苏格拉底临终前说的话,一代思想家为真理和自由而殉道。与此相对应,中国思想界当时的状况是( )A孔子为宣传“仁”和“礼”带着弟子周游列国B儒道法等各流派正为自已的主张而争鸣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尊崇D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东西方先哲生活的时代背景。孔子生活与公元前6世纪,苏格拉底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百家争鸣出现于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古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苏格拉底是在5世纪末被处死,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当时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潮流。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结束】57(2011年4月深圳调研13题)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答案】C【点拨】根据所学,法家学派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重农抑商,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联系本题材料的思想主张“军事力量清除旧的奴隶贵族”“强迫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商人和知识分子被歧视”等符合法家学派,这些主张应属于法家学派。【结束】58(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2题)“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答案】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儒家的思想观点主张,借此反映历史学科热点-三农问题,同时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偏上。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即“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译文为“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从材料意思上看,显然孟子认为好的治国方略,是从界定土地产权开始的,解决土地问题是实行仁政的前提。孟子的主张主要解决“田界”即土地问题,并没有涉及到“轻徭薄赋”、“均贫富”、“贵民轻君”等主张,故排除A、B 、D三项,故选C项。【结束】59(2011年2月温州一模16题)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答案】D【点拨】材料的例子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中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如提倡“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学说。【结束】60(2011年4月北京西城区一模13题)朱元璋读孟子时说,此老如活到今日,也应该杀头。他下令将孟子大量删减。下列句子,被删掉的应该是( ) 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D“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答案】A【点拨】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孟子主张“君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