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中的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及其协调.docx_第1页
刑事司法中的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及其协调.docx_第2页
刑事司法中的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及其协调.docx_第3页
刑事司法中的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及其协调.docx_第4页
刑事司法中的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及其协调.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事司法中的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及其协调刑事司法中的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及其协调 论文联盟一、舆情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所谓的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如果把中间的定语省略,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是对自身利益需求的一种诉求和表达,包括了民众对国家政治、社会政治、社会事物的看法、意见和态度。因此,舆情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对国家、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对作为舆情的社会政治态度的解释中,我们还应认识到:第一,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既可能是大家一致的,也可能是大家不一致的;既可能出现多数人的态度是正确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少数人的态度是正确的情况。民众的民不必然等同于全民,民众的意见也未必是多数民众的意见。因此,在舆情的研究中,既要注意多数人的态度,也要注意少数人的态度,还要注意各种社会政治态度之间的相互影响、抵消以及积聚、消散等现象。第二,作为舆情的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和可以被接受的。由于民众构成的复杂性,由不同利益群体产生的复杂的社会政治态度,既可能包含正确的内容,也可能包含不正确的内容。 在阐述舆情的概念时,我们往往又会与民意、舆论相提并论。民意的概念显得更加宽泛。民意与舆情,在字面的解释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都指民众的意愿。至今,在许多场合和文献中,舆论和民意两个词仍用同一个英文单词。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上讲,舆情本身是民意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民意的一种综合反映。但是,舆情本身并不是对民意规律的简单概括。民意是形成舆情的始源,没有民意,就没有舆情;舆情所要反映的民意,是那些对执政者决策行为能够产生影响的民意,而非民意的全部。 舆论则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舆情和民意包括了公开和不公开的部分,只要是民众所想的,不管他说与不说,都是舆情或民意。在这一点上,舆情和民意与舆论概念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舆情和民意是直接来自民众的心声,而舆论则区分为国家和公众等不同的舆论,其中既有民众的声音,也有国家管理者的声音等。在这一点上,舆情、民意与舆论之间的区别就更加明显一些。 二、舆情对司法活动的影响 司法是现代法治的基石,而司法公正就是司法的生命,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司法公正的价值在于它是司法权的根本价值。舆情作为民众对社会政治的态度,必然要对司法活动是否公正产生自己的看法、意见和评判,并转化为民意、舆论以及其他多种方式,这种舆情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恶意的,可能是正面的褒扬,也可能是负面的贬低。尤其近年来,随着新型媒体方式的不断增加,网络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民意得到表达,如杭州胡斌案、邓玉娇案、躲猫猫事件、南京5.30撞人案,舆情所产生的社会群体性效应也越来越大,对司法的影响乃至于社会的稳定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1.舆情对司法的正面影响 (1)舆情所反映出的民意是对司法是否公正的一种监督 目前,我国正处于构建法治社会的进程之中,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法律的权威和公信度有待进一步树立,司法活动中的腐败现象还不能完全杜绝。因此舆论可以及时地揭露司法过程中的不公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另外,在有些情形下,舆论还可以使司法者摆脱其他外部力量对司法活动的不法干预,最终实现司法公正。如早年的刘涌案二审判决后,一时沸沸扬扬,民情激愤,最终正是在舆情的监督之下,刘涌被改判死刑。 (2)舆情会对滞后的立法带来变革的动力 法律是调整人类行为的规则,它所带来的滞后性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发展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反应到执法环节上必然无法应对纷繁复杂的司法实践。对于立法在司法实践中体现出的不足,不宜以法不容情为由机械司法,而是要通过法律的解释、修订才能解决。而法律的解释、修订往往又具有被动性、缓慢性,周期较长,而舆情的发生、发展,往往具有快速性、群体性,爆发力强,影响范围大而广泛的特点,可以迅速地为滞后的立法带来变革的动力。比如社会上连续发生一系列恶性的醉酒驾驶撞人致死案件后, 最高法院正是鉴于强大的舆情,考虑到司法中的不完善问题,于2009年9约8日发布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新闻发布稿,对醉酒驾驶撞人致死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 (3)舆情是考虑案件社会危害性以及量刑的重要因素 舆情是民意的一种反映,如果犯罪人的行为引起社会的群情激愤,足以说明其犯罪的恶劣程度,是犯罪给社会造成心理伤害的体现。而在某些父亲杀死犯罪的儿子这类大义灭亲的案件中,民意又体现为情有可原的宽恕,往往会出现集体上书求情的局面,影响着司法判决。同时刑法规定社会影响恶劣的犯罪可加重处罚,影响恶劣与否就是舆情的反映。 2.舆情对司法的负面影响 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是刑法中的基本原则,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超越法律限度的刑罚就不再是一种正义的刑罚 。因此,舆情不是司法中必须要考量的情节,如果过分的夸大舆情的作用或者被舆情所左右,必然会对司法公正带来负面的影响。 (1)舆情妨碍了司法的独立性 司法活动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包括控辩双方有同等机会举证、质证,裁判结果只能来源于具有可采性的证据等,这些决定了司法活动不能受外界的干扰,否则裁判过程以及过程产生的结果就会失去正当性。目前,我国部分民众还停留在简单的原始复仇的法律观和道德心理,对某些有社会影响的恶性刑事案件均认为是罪大当诛,一旦司法认定较轻,就会产生司法黑暗、司法不公的心理,这种舆情的存在对司法冲击力较大,损害了司法独立性。 (2)舆情阻碍了司法公正性 司法的公正性来源于司法的独立性,司法的独立性受到舆情的干涉,其公正性也就无从谈起。罗尔斯曾指出:审理必须公开公正,但又不被公众的喧哗所控制。司法要求体现法律的理性,这种要求是通过罪刑法定原则、不重复评价原则、适用法律一律平等等原则来体现的。舆情具有的非理性、差异性、极端性、片面性等特点,它蕴含的观念往往和司法理念相悖,如果让舆情影响司法,将会破坏司法的上述原则,使审判随民众喜而轻,随民众怒而重,失去了法律的严肃性、稳定性、权威性和应有的理性,使司法成为媚众产物,导致舆论审判,不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3)舆情削弱法律的权威,严重时造成群体性事件 舆情诉诸公民的情感和常识,具有浓重的道德色彩,激愤的情绪往往淹没了理性的思考,道德的判断往往代替了法律的分析,惩罚的愿望往往压倒正当程序的要求,是非理性的产物。另外,一般大众并不直接接触当事人和证据,对某个事物的评判往往凭借他人提供的信息或材料,具有单方性。如涉及民众利益较深较广的舆情,一旦形成了舆情危机,甚至会很快变成一场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湖北石首市骚乱、躲猫猫事件、邓玉娇案等等。这些舆情带来的群体性事件中均有对案情具有倾向性的引导和未审先断的评论,容易造成法官屈于舆论压力,甚至引起领导超越法律对案件进行干预。同时反映了民众对法律不信任,试图通过民意表达的政治形式来干涉法律的运行,以达到执法公正的心理。 三、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以及协调与建议 通过舆情对司法公正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舆情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是对立而统一,但又缺一不可的。舆情对于司法公正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监督作用,同时在司法不公时,舆情又对司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力,严重时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而司法公正才能逐步使舆情走向理性和良性循环,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舆情与司法公正的这种关系实际上包含着现代社会中民主与法治关系的深层内涵。其中蕴含着公民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以及公民对国家机关实行民主监督等一系列基本人权和司法独立、独立审判法治观的冲突和碰撞。 因此,在对舆情与司法公正关系认识上,我们应当有所扬弃,既要发挥舆情对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又要尽可能地消除其引起的负面影响;既要维护民众的知情权、话语权,伸张社会正义,又要维护独立司法,确保司法公正与权威。 1.两者的协调中,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舆情的干涉 司法的独立性不仅要求司法机关通过制度设计,确立司法的独立性,排除舆情带来的政治压力和社会压力,而且要求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只能依据查明的法律事实来定罪量刑, 而不应考虑外界的干扰。 美国为了防止舆论对公正审判的影响,不得在判决前报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认罪行的言行,并有专门的易地审判的制度,对于在当地影响很大的案子,可以由最高法院指定外地的法院管辖。因此,我国在面对舆情压力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应及时进行司法制度上的设计和改革,防止司法活动因为舆情的干涉而丧失独立性和公正性。 其次,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培养独立司法的职业习惯。最合理的程序也不可能使司法不受舆情的影响, 只可能是少受影响, 因为民众的激情对司法理性的影响终究无法避免。我们没有必要要求民意稳定, 不带情绪化。因此,司法人员必须专业化、职业化, 必须是一个理性的人, 纯粹执行法律的人。在办理案件、适用法律的过程中, 理清舆情、社会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的关系,用自己的良知形成内心确信,从法律中推理判断出事实的真相,不能无视案件事实和法律, 迁就民意。 2.公正、中立的司法原则下,需要考虑、反映舆情 因为公众要求严惩犯罪的心理,考量舆情只会带来从重量刑的结果,因此舆情应否作为量刑考量的因素其实质是法官在量刑时是否应当将舆情作为加重处罚的因素。在现代的西方,考量舆情的正当性正受到质疑,人们对此意见也不甚统一。在我国司法理论界、实务界对司法过程中需不需要考虑舆情、如何考虑舆情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是大多数学者认可:舆情是司法活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笔者认为:单纯、绝对的考虑舆情,不是实现司法公正的过程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考虑舆情只是属于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有条件的,即必须在公正、中立的前提下进行。 首先,舆情毕竟代表着民众的情绪、看法,而法官裁判是依据法理,这涉及到情和法的关系。法官本身并不当然排斥感情,但是,他们应当在注重缜密的法律逻辑的前提下,谨慎地对待情感、情理等非理性因素。虽然法律思维并不绝对排斥情感因素,但它与道德思维的情感倾向有着严格的界限,法律思维以事实与规则认定为中心,因此,法律思维首先是服从规则而不是听从情感。 其次,在司法活动尤其在司法判决环节,考虑舆情、民意,并不必然要在判决中反映民意,更不能违反公正、中立的原则而迁就民意。对那些不符合案件实际情况的舆情、民意,即使再强烈也不能迁就;司法部门只有在理性司法、严格司法的前提下,在对舆情作出正确的分析与鉴别的基础上,兼顾情和法的关系,既遵循法理、又体谅舆情,才能保证司法的公正性,从而有效达到刑罚的目的,保障我国法治化进程。 3.在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协调上,双方均需要谨慎而宽容 从司法公正的角度来讲,舆情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司法活动,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但绝大多数舆情是民意在某一社会问题上的凝聚和爆发,因此,除了对查证确属恶意造谣生事的当事人依照法律进行制裁外,应对舆情及群体性事件持宽容态度。应当允许社会大众对其进行监督,应当对舆情进行疏导而不是封锁,一味地回避只会让小道消息、社会谣言占据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如:河南灵宝王帅诽谤案以诽谤罪拘捕言论者,就是通过打压民众批评,对舆情采取过激态度,最终再次引起更大的舆情危机,河南省副省长兼公安厅厅长在人民网公开承认王帅案是错案,舆情才得以平息。对舆情应当更宽容,允许民众以一种更主动的方式参与到司法监督中来,校正司法专横,促成司法公正,反而有利于促进问题的实质性解决。 从舆情角度来讲,应给司法活动一定的独立和宁静的空间,不能一味地抱着怀疑的目光,喧嚣的民意审判往往无助于公正的实现。舆情也应逐步走向理性,对犯罪的社会态度, 我们应当更理性地看待, 而非睚眦必报的因果报应,不能简单的满足于复仇式的、从重从快严打式的民众心理,这不利于社会民众 整体宽容心态的培养。只要司法者对案件本身事实、定性、量刑不存在违法、腐败问题;只要司法者对案件不存在较大的适用法律错误、量刑畸轻畸重问题,就应当予以宽容,使司法者的司法裁量权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正确的适用。 4.舆情面对司法,应以加强理性监督,促进司法公正为目的 首先,舆情与司法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实际上,舆情与司法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舆情所产生的舆论监督已成为对司法权力监督的新型模式,舆情监督司法是民众舆论监督的体现。而刑事司法中运用舆情进行监督,也是我国司法民主化的要求,是我国法治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其次,舆情面对司法实施监督,应以促进司法公正为目的。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对司法机关内部机制和司法人员非职务违法行为的监督,尤其是司法机关内部机制所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的监督;二是对司法机关、司法人员职务行为的监督,尤其是对司法腐败现象进行揭露;三是对干预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外部势力实施监督,为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对现行的某些法律制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实施监督。 5.引导舆情,舆论监督应当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并应当是善意的 面对舆情,既不能漠视,也不能让其任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