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资源阅览室的服务与管理.docx_第1页
浅谈数字资源阅览室的服务与管理.docx_第2页
浅谈数字资源阅览室的服务与管理.docx_第3页
浅谈数字资源阅览室的服务与管理.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数字资源阅览室的服务与管理 摘要:通过创新化的管理及服务, 改变数字资源阅览室的服务方式和图书馆传统的藏书体系, 使数字资源阅览室能有效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自动化、现代化,从而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关键词:数字资源阅览室 电子资源 管理 与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253-02 Discuss the digit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uxianghua Abstract: through the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and service, the change of digital resources of the library service mode and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collection system, digital resources of the library reading room can effectively digital, automation, modernization, and thus meet readers reading nenic resources,management, and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数字资源阅览室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数字信息资源的电子信息服务中心。读者通过利用数字资源阅览室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来达到丰富文化生活、拓宽知识视野、检索文献资料、培养获取信息能力等的目的。 数字资源阅览室的普及与快速发展普遍建立,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尤其是网络的快速发展,拓展了数字资源阅览室的服务范围。学生读者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大多数是通过数字资源阅览室来实现,只有通过对数字资源阅览室进行创新管理、创新服务,才能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实现图书的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为了更好地让数字资源阅览室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发挥其最佳效能,因此加强数字资源阅览室管理,提高数字资源阅览室管理和服务质量与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1 引进先进管理系统,安装管理系统,实行自动化管理 数字资源阅览室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减轻管理人员负担,实时对人(管理员和读者)、财(经费和收入)、物(计算机和电子资源)等进行监督管理。选择应用经济实用、功能齐全、性能较好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才能使数字资源阅览室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更好地适应读者的需求。其中,较多的数字资源阅览室选用的是深图的自动化管理系统(ILAS)、南京的汇文自动化管理系统、北京的金盘自动化管理系统等。 1.1 自动化计费管理 数字资源阅览室因维护成本高,一般实行按时收费服务。传统的手工计费存在着计时不准确,缴费繁锁,钱物难以监管等问题。引进数字资源阅览室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行自动化计费,使收费和计费分离是较好的解决方法。 1.2 通过自动化管理系统,加强监督引导 数字资源阅览室的管理系统功能都较为齐全,除了自动计费系统外,一般都包括了监控系统和统计分析系统等。互联网内容良莠不全,读者很容易通过不良的链接进入到非法的网站,管理人员可通过管理软件的监控系统,对读者浏览的内容进行监督,及时加以引导,从而保证数字资源阅览室拥有一个健康的数字阅览环境。 2 分类整合数字资源 电子资源一般包括数据光盘、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书及其它网络资源等。具有储存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多媒体表现方式等特点。对电子资源的管理应做到保存全文、分类归档、及时更新。 2.1 对数据光盘进行分编管理 图书馆通常积累有大量的光盘,如随书光盘、杂志附送的光盘、外购的电子书籍、多媒体教学光盘、各种音频、视频光盘等。可根据情况进行分类管理。 对于内容独立的光盘,可采用非书资料著录规则进行标准化著录。 对于随书附带的光盘,通常为科技、艺术类书籍,光盘的分类号应与图书的分类号保持一致,再加上“非书资料、视听资料”复分号794,以便通过原书查找到光盘。有条件的数字资源阅览室,还可建立光盘服务器。把随书光盘数据压缩打包,上传到光盘服务器,并建立以分类号、书名等目录信息为检索条件的查询目录,使读者通过内部网络,可直接把随书光盘数据下载到自己的移动存储器中。 2.2 对网络免费资源进行整合 互联网上的电子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可选择版权公开的免费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标引管理,既增加馆藏信息资源数量,又满足读者对新信息的要求。 网络资源虽然丰富,但存在着内容参差不齐、地址分散、格式多样等缺点,因此,必须对这些网络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之后再分类标引,使之成为有序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电子资源数据库。 譬如网络电子书籍的数据格式多样,常见的有纯文本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html格式等。可通过工具软件转换成统一的PDF格式,并安装PDF阅览器,方便读者阅读使用。 网络报刊具有时效性强,可配夹图像、声音、动画等表现形式的特点,因不需印刷和邮局送递等环节,所以信息传播更快、更新,深受读者的欢迎,对于网络免费的电子期刊,可将期刊名称、链接网址、ISSN号、出版者、内容介绍等收集到的电子期刊清单节点作出整理。提供按字母顺序与主题分类的检索及自动链接的功能,并对每个节点作出简单说明。 3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当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都很严重,黑客可通过对整个网络进行攻击,电子阅览室如果防范不当,很容易造成网络瘫痪、电子资源丢失等严重后果。其解决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建立网络防火墙 防火墙是将局域网与公共网络隔离开,有效保护局域网计算机安全的硬件或软件产品。建立防火墙,可以有效地杜绝网络上来历不明的攻击、监视、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库,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态,从而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 3.2 安装杀毒软件 现在计算机病毒无孔不入,虽然建立了防火墙,仍不能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安装杀毒软件,及时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更新,能有效地防止不断更新变异的病毒,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 3.3 建立备份恢复文件 最好能将服务器上的电子资源压缩备份到另外一个移动存储器上,进行物理隔离。当服务器的数据受到破坏后,可进行恢复,避免电子资源的丢失。阅览室的客户机可安装还原精灵等系统保护软件或用网络克隆软件对电脑系统进行备份,在客户机中毒后可格式化硬盘,通过网络克隆软件进行恢复,其中使用较为方便的是安悦网络克隆软件。 4 数字资源阅览室的服务工作 数字资源阅览室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深化信息服务的一种手段,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各种信息资源,使图书馆能以更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数字资源阅览室信息服务的完善和发展,也必将使信息服务得到进一步深化。 4.1 网络教育服务 数字资源阅览室在为读者提供全方位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使用上的困难。网络能提供大量信息,可读者对网络知识的了解甚少,这就需要图书馆员对读者进行网络培训,尤其是对新读者的培训。因此,馆员可以利用数字资源阅览室内的设备和信息资源,对读者进行各种网络教育。如:教育读者如何安全地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提高读者的网络鉴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使读者以正确的态度运用网络信息、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和网络安全,共同维护良好、和谐的网络环境。 4.2 技术培训服务 读者培训服务是目前数字资源阅览室一项比较繁重的工作。数字资源阅览室的读者要想在网上顺利地查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既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文献检索的知识和技巧,因此对读者进行适当的技术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培训工作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操作知识、网络基本知识及各种光盘数据库的检索方法等方面;培训方式是以办班培训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使读者经过培训,尽快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与检索技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效果。 4.3 大力开展网络咨询服务 数字资源阅览室建设的好坏,应以能否开展网络咨询服务为评价标准,因为咨询服务是最能体现图书馆深层次的服务,最能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最能体现图书馆的重要性,也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的核心支柱之一。网络信息资源浩如烟海,读者在检索查询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数字资源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日常积累和丰富的网络查询经验为读者快速的查找相关文献,也可以为读者查找相关学科文献提供指向性的网址目录,从而为读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同时有数字资源阅览室的还可以为读者提供栏目式最新服务、技能培训服务、网上专家咨询服务、互动式论坛服务等。这些咨询服务可视各数字资源阅览室具体硬件环境分阶段实现。 5 结束语 总之,随着图书馆网络化、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广大读者对数字资源阅览室服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尽管数字资源阅览室的服务工作只是图书馆整体工作的一部份,但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组织协调与创新,是一项需要科学管理的系统工程。我们图书馆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秉承一切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