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培养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整体教学策略实验.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培养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整体教学策略实验.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培养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整体教学策略实验.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培养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整体教学策略实验.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培养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整体教学策略实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培养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整体教学策略实验一、问题的提出中学历学科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发展学生智力的中心环节。它不仅成为同行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而且是被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近几年来,国内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各种期刊上,绝大多数研究文章尚倾向于进行理论界定和经验型方法总结,真正把该课题当作教育科研进行研究的实验报告,则极为缺乏。而要建立起进行思维能力教育的理论,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进行专门的教育实验,将理论建构的过程融合在实验过程之中,不断地探索、验证、发展、完善有关的理论观点,逐步形成科学的教育理论与实验的体系。为此,我们扬州中学进行了该项实验(本文为实验中期报告)。实验的基本假设是:实施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深入的目的在于:探索历史学科新的整体教学策略,对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发展施加影响的客观规律,以期形成历史学科较完整的思维教学理论体系。二、实验的过程与方法(一)实验过程从1991年到1993年,是实验的准备阶段。在这段时间内,主要工作是搜集、整理国内外有关资料,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进行理论界定,建构实验的主要指导思想和具体假设,并探索、试行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为建立教学模式奠定基础。1993年到1995年是实验的初步实施阶段,选择与对照等组的实验班,进行小规模实验,对实验的假设、指导思想及训练材料作补充与修订,设计并试行一整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从而形成整体教学策略。与此同时对各种方法与模式在教学中的成效进行初步检验评价。(二)实验方法整体教学策略应涉及教与学的两个方面,林崇德教授在学习与发展一书中在阐述教育原则时说,“教学的方式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的学法是学会学习的前提”,“我们意识到中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个性化差异较强,并且某些思维品质的差异趋向基本定型”,因此,我们设想进行“整体教学策略”的改革,从更广泛、更深刻的程度上,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1.与新课教学相结合,进行基本思维方法的介绍与训练将历史教材进行分解与处理,选择其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作为训练学生掌握基本思维方法的材料,再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把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与掌握基本思维方法的过程结合起来。例如隋朝的统治一课,选择其中的三个问题,“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南北,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隋朝的大运河,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概念,包括哪些内容?”、“秦朝与隋朝有哪些相似之处?”,分别进行“背景分析”、“概念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分析方法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与阶段复习教学相结合,进行基本思维方法的综合训练依据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选择有关史料与理论性问题,作为综合训练的材料,着重进行辩证思维方法训练。例如在学完西安事变后,向学生提问:“有人说,如果蒋介石不去西安,就不会有西安事变,就不会有国共第2次合作。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该问题可以训练学生掌握运用“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这两种辩证思维方法。3.与学习方法的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我审视与发展能力学生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的监控,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关键点。通过控制、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能提高思维活动的自觉性、独立性及效率。具体作法是:第一,培养沉思反省的习惯,指导学生思考自己学习的过程,尤其是考虑问题的过程;第二,介绍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法与之比较讨论,进行修正;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反馈,利用板书记录、录音记录等方法,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及时纠正错误的思维方法;第四,指导学生掌握预习、听课、讨论、表达、复习等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4.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学习活动本身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益。因此,培养思维能力,必须强调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创设、优化有益的学习环境。经过第二阶段的实验,我们针对历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初步建立了“讨论式思维教学模式”和“分析式思维教学模式”。这两个模式都注重的原则是:(1)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兴趣;(2)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3)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己的学习状况,提出改进建议;(4)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关于讨论式思维教学模式另有文章专论)。三、实验的初步结果76.9,对照班总均77.1,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新的综合性78.87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表1综合考试成绩实验前后对比表实验班76.978.8对照班77.170p值0.050.052.实验前,思维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在基本思维方法的掌握方面的总均分为8.2,实验后上升到9.6。其中分析、综合方法的得分较好的人数,在实验前是57,实验后为73。思维品质测试主要分两项,使用思维方法的广度与思维的深刻性,广度得分较好的人数由62上升到78,深刻性由51.3上升到75.5,都呈显著性差异(P0.05)。表2思维能力测试自身对照表思维方法的掌握情况思维品质较好的人数总均分分析综合得广度深度分较高人数实验前8.221(57)23(62)19(51.3)实验后9.627(73)29(78)28(75.5)p值0.050.050.013.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体现在学生主观性评价的各项统计结果上。有69的同学感到它对自己的学习很有帮助,27的同学认为有一定帮助(总计96)。有73的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感到兴趣很浓,19的学生感到兴趣较浓(总计92),有89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其中84的学生认为,新方法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较大正面影响。四、对实验的认识与分析由于该实验仍在进行之中,第二阶段的实验尚未结束,上述统计结果只是初步的,还不全面。因此以下的讨论分析不仅针对上述几次统计,而且也针对在实验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积累的经验与教训,以便为今后新阶段的研究工作指明方向。(一)实验结果的讨论1.实验结果是经综合性测试(包括知识与能力)、思维能力测试与学习者主观评价调查三种方法显示出来的,尽管这几种测试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它基本上能从主、客观方面反映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及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到的促进作用。当然测试中的不足之处,要求我们要尽快建立完整的科学评价系统。初步形成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虽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整体教学策略,但是,这种方法与模式已经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作了整体的思考,兼顾到教与学的诸方面,因而它得到学生们的肯定,从而取得初步的成绩。2.该实验选择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尽管对无关变量进行了控制,但是由于高三年级与高二年级两个阶段中的学生,在升学压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高三学生的主动性、自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