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对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对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对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对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对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摘要】要想学生拥有一支生花妙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塑造人品是前提;走近生活是关键;博览群书是起点。【关键词】作文教学;责任;塑造人品;走近生活;博览群书常常会听到学生声声埋怨:又是作文,怎么写?常常会看到老师眉头紧皱:又是作文,怎么批?总之,在许多学生心目中,写作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对于许多老师而言,批阅学生的作文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事实上,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试想,孩子们作品中的一个个文字像跳跃的音符,像怒放的花朵,老师也能有幸倾听孩子们奏出的来自心底的乐曲,体味出他们深藏心田的美丽,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然而想要真正拥有一支生花妙笔,老师就有责任把孩子们引向一条乐于写作的道路。一、塑造人品是前提“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是说一个人作文和做人是一脉相承的,作文是做人的反映。因此我们认为作文的实质就是做人,作文的首要功能是育人,也就是说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才能更好的教学生作文。古今中外的多少文学巨匠从来都是用伟大人格奠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圣杜甫没有经过专门特殊的写作训练,但他可以用一颗关乎民生,体察民情的悲悯之心,客观动情的反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残酷的社会现实。托尔斯泰能够写出誉满世界的优秀作品,也应该是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农奴生活的深刻同情。由此可见,文豪和巨匠显然都是作家博大的情怀造就了他的千古文章和美名。不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一味地进行有关作文技能的习得训练,学生只能写出假、大、空的文章,所以,作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应该包括责任心、求知欲、坚强的意志、灵活的态度、科学的思想、实证的方法,以及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信心,思接千载、想落天外的浪漫情怀,悲天悯人、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作文如一面镜子,它能够反映作者做人的思想境界、品德情操,作文也是一种对作者做人的人生态度、生活感悟的反映。所以,作文教学要“教人求正”,教学生如何做人是作文的前提和根本。二、走近生活是关键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或脱离生活,以知识代替生活,或对生活理解肤浅、片面甚至偏激,这是当前学生作文的通病。写作绝不是一种外在的要求、一种外加的任务,而是一种内在的情感需求、一种必备的生活能力,走进生活才能写好文章。因此,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而且要求学生有勇气把自己内心的世界表白出来,教会学生把写作当成自己真实思想情感的外现。而这种品质和精神的培养不是几节教学课就可以达到目的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向生活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即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大语文”的观念,就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语文,社会处处有语文的应用。有语文的地方就可以有写作。叶圣陶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教师应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只有让学生直接参与,亲身体验的事情才是具体生动有情感基础,最富有生命活力的。首先要教会学生体验生活。教师和学生在校时间相处最久,生活轨迹也很相像,共同的生活话题很多,大到国内外的政治事件,小到社区、校园、班级的生活事件。教师要适时地提醒学生注意身边发生的事情,用心去体验这些事情给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用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去体察他人的感受,从而使他们的视野更广阔,知识容量更广博,心灵世界更丰富,并把给自己印象深刻的这些事情记下来,把自己对这些事件的感悟表达出来。其次,在教学中打破了封闭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投入到社会生活中。著名语文专家魏书生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生活,写出好文章的高水平教师。他说:“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是生活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引导孩子们用具有个性的眼睛去欣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去欣赏城市的高楼大厦、乡村的小桥流水人家。用具有个性的耳朵去聆听春天燕子第一声婉转的啼唱,夏夜青蛙欢乐的蛙鼓,乡镇小贩大声的叫卖,母亲耳边温柔的唠叨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另外,教师不光要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更重要的事还要教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体会。同一片飘落的黄叶,杜甫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苍凉,刘禹锡却说“我言秋日胜春朝”,龚自珍表现出的又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象,看到本质的、内在的东西。让他们能从劳动者额头滚动的汗珠中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从狂风暴雨中摇动的小草上感受到“春风吹又生”的抗争;从最黑暗的夜晚得到的祝福明白雪中送炭的真挚;从母亲的絮叨中理解血浓于水的亲情。叶圣陶老先生还说:“作文的源头是生活。”只有到生活中去,老老实实,真真切切地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将内心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真实地诉诸笔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对生活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最终促进自己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也就是说让“生活教会我们做人,让生活教会我们写作。”三、博览群书是起点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学生能写出优美流畅,充满神韵的作品,博览群书是起点。红楼梦中林黛玉教香菱作诗时,她没有具体教香菱如何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只是说:“你如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这足以说明博览群书的重要性了。广泛阅读。除不健康的读物外,学生阅读之物不宜限定,凡是手边的都可以读,天文地理、文史经哲、小说散文等,不求什么深刻理解,只求有些印象、有些感悟。正因为是泛读,所以没有压力,没有功利,一目十行可以,随手翻翻也行,求的就是大范围的涉猎,增长见识,于潜移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