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张扬学生的天性.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张扬学生的天性.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张扬学生的天性.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张扬学生的天性人的天性是什么,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可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天性却被公认为:对世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幻想,有无穷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这些天性是青少年学生思维品质中最可贵的因素,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动力,是形成创新意识的基石。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加以积极的引导,保护和发展这些天性,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创新教育就会落到实处。一、好奇创新思维的先导好奇是人们的一种天性,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当外界事物发生某种变化时,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进行探求。好奇中蕴含着巨大的探索未知的原始动力,因而它往往是创新思维的先导。正是因为有了牛顿对苹果落地的好奇,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有了瓦特对水沸时壶盖跳动的好奇,才有了蒸汽机的诞生。科学发现离不开好奇。实验表明,外界事物的刺激强弱与外界刺激的新奇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越新奇或越复杂,人们就对之越好奇。新奇的内容、新奇的功能、新奇的方法等等都能引起人们好奇,进而诱发人们的兴趣和求知欲。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学生对自然界的千姿百态。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科学知识的浩瀚无边、生活的丰富多彩,都感到极大的惊奇、赞叹和有趣。教师一方面应注意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应及时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探索上,这样好奇心就升华为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在积极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发展其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二、幻想创新思维的翅膀幻想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想象力。人类所有的新发明,新创造,都是通过想象,从尚未存在的事物中发展而来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幻想,往往较少地受现有知识的限制,充满了“异想天开”的成分,也就更具有创新思维的价值。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更不能以其不合情理而加以斥责。在飞机发明以前,多少人都曾幻想能飞上天空,在当时这样的幻想是非常荒唐的,遭到无数的嘲笑和责难,可正是有了这种幻想,才促使人们进行不懈的追求直至成功。倘若人们从未想过飞上天空,显然到今天也不会有飞机的出现。想象在创造性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引导着人们前进的方向。青少年学生的幻想则是培养想象力的基石,是他们创新思维的翅膀。教师还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阅读或观看一些健康的科幻作品,既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想象空间,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使用科学知识的兴趣。三、求知欲创新意识的助动器求知欲是人们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欲望。学生的求知欲集中表现在好问上,喜欢提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经常因好奇而生疑,因生疑而求知。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伟大不仅是因为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有突出贡献,更在于他们发现和提出了一般人难以想到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勤提问,把教会学生怎样思考和怎样提出问题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切不可认为这个学生爱钻牛角尖而不予理睬。优秀的教师不是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而是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的,教师也要给予明确的肯定和积极的引导,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意识强、创新思维活跃的高素质人才。从心理学上讲,求知欲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碰到了问题,就产生了探究新知识或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出现,认知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求知欲。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欲是在后天生活、学习活动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需要有适宜的环境刺激和正确的教育引导与培养。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多次受到冷遇或打击,就会在心理上产生认知倾向丧失、求知欲减退的现象。久而久之,将导致学生思维冷淡、不活跃和以被动学习为主的不良倾向产生。在课堂上我们通常看到,小学生举手如林,问题一个接一个,一个孩子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初中生举手提问就寥若晨星,多数学生认为没有问题可问;高中的学生全然没有举手的了,完全没有问题了。学生是真的没有问题吗?猜想起来好像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思维能力的增强,学生的问题应该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深才对。可事实上却是年级越高的学生,就越提不出问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就是因为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用机械的灌输代替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有意无意地压制,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已完全习惯了被动的学习方式,对外界信息的刺激不能做出积极的反应。这样的教学,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四、表现欲创新能力的催化剂无论成人还是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表现欲,青少年学生的表现欲主要体现在他们好说、好动、喜欢表演上,特别是在课堂上,他们的好说、好动,往往被老师视为“不安分”、“不守纪律”。实际上表现欲是人的一种天性,是渴望被他人或社会承认和注意的一种正常心理的外在表现,而且它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学生为了表现自己,有时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例如有些平时并不用功的学生,可能为了解决一个老师留下的、同学们都不会做的题目而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以期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所以说表现欲的背后也蕴含着一种强大的动力。教师若能对学生的“好表现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加以积极地引导,多以教学内容为主线,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表现能力、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励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毫无疑问,表现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