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浅谈新课程实施与高考改革的关系.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浅谈新课程实施与高考改革的关系.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浅谈新课程实施与高考改革的关系.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浅谈新课程实施与高考改革的关系.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浅谈新课程实施与高考改革的关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浅谈新课程实施与高考改革的关系摘要:基础教育教学与高考在目标、过程、思维特征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高考的题目与日常教与学过程中的研究、学习方法之间也不尽相同。所以,现阶段,要注意克服以高考成绩作为评价新课程标准实施成功与否的思维模式,因为认识或澄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将有助于二者的健康、持续发展。2005年,我国高中开始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这一改革被认为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广泛深刻的基教改革”和“教育系统的一场深刻革命”。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从规模发展到质量、内涵的进一步提升。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受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一些人习惯于用高考成绩来评价新课程标准的优劣或实施的成败,这在思想上便陷入了一个误区。而这种思想认识无疑会对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和高考的改革都造成不利的影响。笔者认为现阶段厘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在观念上,承认和认识教学与考试在目标、过程、思维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教学与考试的确是一对矛盾,尽管它们分属教育过程的不同环节,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形式上,它们却存在差异。教学目标是人们按照社会的需要,依据总体目标而对教学活动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具体地说,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育过程,预期学生应产生的思想、情感、智能和行为的变化。而考试目标则是通过根据考试目的、规则和命题原则编制的试题,来检测和鉴定考生在相关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达成度。由于二者的目标不同,决定了它们在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思维及行为方式的迥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行为,其本质是教育。有教无类,期望所有学习同样材料的学生达到同一水平,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学习不同的内容。因此,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便是对学习内容测验的通过率。而考试是根据考试目的鉴定或筛选学生的行为,其本质是区分。期望能根据考试的目标需求从参加测试的全体考生中将符合要求的人挑选出来。为了保证这种区分的公平性,测试的内容必须是全体考试共同具备的。评价考试命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区分度。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事物被混淆在一起的后果可能是每一事物都失去了既定的目标。如果混淆了教学与考试在目标、过程、思维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就会以教学要求替代考试目标要求。假如在考试说明中将规定的考试内容具体化、细化,并将其教学方法给予具体描述,就会让考试说明成为事实上的复习备考参考书,以致对正常的教学过程和秩序产生严重影响。它可使所有课程改革的目标或成果不再独立存在,导致课程改革本身丧失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也使考试的评价目标不再具有存在价值。二、在理论上,承认和认识不同类别、层次的考试在目标、水平、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一)考试的分类教育测量或考试的方法有多种,可根据考试目的的不同,选用适当的方法,达成最佳结果。按功用,考试可分为两类。(1)学绩测验(学业成就测验):测量个人(或团体)经过一定形式的学习活动后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它主要是为测量学习成绩而设计,旨在检测教育目标希望学生能达到的具体行为。它既可以是经过认真编制、有充分依据的标准化测验。也可以是教师为检验学习效果而编写的试题。如平时教学过程中举行的考试或测验。(2)能力测验:旨在测量个体的不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轻易改变的、较稳定的、表现在认知能力方面的心理特质,如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概括力、空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这一类型多用于选拔考试和竞赛。按目的,考试可分为三类。(1)诊断性测验(配置性测验):是指在教学活动的一定阶段,如学年、学期或教学某一课程章节之初进行的测验,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准备状况,使教师对学生的水平、差异心中有数,以便合理组织教学和恰当处理教学内容。(2)形成性测验:是指在教学活动的进程中所实施的、以改进教学为目的的测验,这种测验形式灵活,师生可以通过形成性测验了解前一阶段教与学的状况,以便采取措施及时矫正。这种形式尤其适用于教材中难点比较集中的章节。(3)终结性测验:是指在学期学年或某一门课程终了时举行的测验。其目的在于鉴定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甚至一门课程的设计与编制。按照解释分数的方法分类,考试可分为以下两类。(1)常模参照测验:是指参照被测群体的实际水平解释分数的测验。群体的平均分数一般可以反映群体的水平,称为常模。以常模为参照点,将被测个人的成绩与常模比较,并把比较的结果所反映出来的差异数量化,作为导出分数。这类测验的目的主要是考查被试的个体差异,一般用于测量被试相对水平的、以选拔为目的的大规模测验。因此,单独解释被试在这类测验中所取得的分数是毫无意义的,必须将它放到被试所在的团体中,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等级或相对位置来评价被试的能力水平。(2)标准参照测验:是参照被测达到目标的程度来解释分数的测验,也称作目标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强调被试对测验目标或内容的掌握程度,因而能反映出被试的绝对水平和达标程度。这是一种绝对评价的方法。例如,高中毕业会考就是以教育部颁布的高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育目标为标准,衡量学生的达标情况而进行的考试。很明显,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应属于有能力测验诉求、终结性测验内涵的常模参照测验。高考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其考试内容在知识方面应是对学生所学全部学习内容的抽样,在能力方面则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习能力包括发现问题、信息分析、综合、思辨、论证论述等方面思维品质的检测。(二)高中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的不同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特别是使课程具有了多样性和选择性,使基础教育更充满活力。但对于考试特别是目前采用的纸笔考试而言,并非新课程的所有学习内容都适合考试。并且,由于大规模选拔考试最优先考虑的条件是公平,即考试的内容应该对所有考生都是相同的。如果不理解或无视高考的性质,将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选修模块在考试说明中规定成必考内容或全部选考内容,这对于基础教育而言,选修内容必将成为事实上的必修内容,这不仅增加了考生的课业负担,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而对于考试命题而言,则是增加了操作难度和公平性的风险。三、在形式上,承认和认识题目类型与研究、学习方法存在的差别高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