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随着美术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美术教学被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和活力,但在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理念误解的痕迹。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仍有机械和形式主义的倾向或不左就右的问题。因此。要推进新课程,我们还必须提升理念,优化美术教师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防止走进误区。一、片面理解新课改倡导的理念认为“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惟一学习方式,所以在美术教学中,不是根据实际的学习内容去设计教学流程,而是生搬硬套,不管教什么内容,都叫学生去“合作、探究”。其实,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有创新,还有继承,而不是简单刻板地转换一种教学方式。多元的学习内容需要多元的学习方式。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关键在于能不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技能和所学的新内容以及情感价值观、审美观自然地融会到一起;能不能为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中进行学习,而不是在于人为地搬进什么表面形式。没有一种美术教学模式能完全适用所有的学习风格,所以不管什么类型的美术课,只要我们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能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智慧训练,那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并不是要我们硬把“自主、合作、探究”套进每一堂课,非要搞个让人看得见的形式才行,这完全是对美术课程标准的曲解。二、分离“设计应用”与“欣赏评述”在教学中,“设计应用”与“欣赏评述”两类活动不是相互独立的,不是一节课要分两大环节,逐一完成,而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学生获得审美与美术实践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的过程。只不过“设计应用”更倾向于外化,“欣赏评述”则更偏重于内化。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要完成和掌握“欣赏评述”与“设计应用”,“设计应用”是可以传授和检测的,是“摸得着,看得见的”。而“欣赏评述”更多的是隐性的,不可量化的长期效应。它既不是通过硬性的讲授来实现,也不能单靠某一节课来完成,而是依附贯穿于美术课堂的各种活动,即学习的全过程。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学校美术教育、人文滋养、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自身生长、成长的丰厚汇报。目前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教程中,过分强调“设计应用”的传授,整节课都是围绕美术技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审美的重要性。而也有部分教师却走进了另一个极端,他们片面地强调审美,课堂教学中,从“欣赏评述”开始,欣赏后就是创作了,学生完全是“瞎子摸象式”的创作,有的学生抓住了“尾巴”以为是绳子,有人抓住了“耳朵”以为是扇子,盲目性地“创作”,天花乱坠地想像。教师淡化甚至是放弃了技法教学,这样学生连最起码的构图知识都不懂,怎能创作?几年下来学生的应用设计水平还是“原地踏步走”。本人认为“欣赏评述”正是为了审美,审美是在包括“设计应用”在内的所有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培养和提高,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也是为更好地“设计应用”服务。没有一幅优秀作品不是建立在高层次审美基础之上的,因此,没有好的审美就没有好的“设计应用”。所以,“欣赏评述”与“设计应用”的实现并不是矛盾的两个环节,而是对立统一的,是靠教师对学生创作与欣赏能力的培养,当成一种内在的自觉的教学行为,利用美术课程资源去熏陶,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获得“设计应用”的同时得到情感的体验,获得“欣赏评述”的感悟,达到那种水到渠成的升华境界。三、片面强调“整合”,放弃了美术学科特点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此,新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然而,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这一新理念,在美术教学中,一节40分钟的美术课,听下来不知是上的是什么学科,什么“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全抛至脑后,正所谓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本人认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等等都是和谐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片面地强调“综合”而忽视学科特点就会使美术学科的课程目标难以实现,这必然是错误的。四、滥用探究性学习,否定接受性学习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教与学的方式单一,一些教师把接受学习当成了惟一的学习方式,机械性接受学习方式较多。本次课程改革针对这些问题,鲜明地提出了学习方式要多样化,要让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探究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一些人在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时候,却因此而否定接受性学习。其实,非改不可的地方,并不是不该以接受学习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而在于教学的手段和教学方式是否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否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知道,各种教与学的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具有各自所长的功能。从目前来看,接受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仍然有存在的价值。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接受学习方式的短处和局限,它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如何在接受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更有难度,也就更需要我们在改进和提高接受学习上下功夫。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探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知其所以然,还要知其必然。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美术知识,增强创新能力和探索学习美术的信心。然而,我们一些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无论什么类型的课都要让学生探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本人认为:引导学生探索,首先要找准探索的问题;探索的问题应有挑战性,答案是未知的,教材上也没有现成的解释;探索的问题要有适应性,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与他们的美术知识、生活经验有联系,学生经过个体的努力和群体的合作,能够取得成功;探索的问题还应该是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感兴趣的。要找准探索的问题,根据现行的教材,应抓住以下一些切入点、发散点、空白点、模糊点、创新点。探究性的学习,真正的结果如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探究的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并在进行中有所研究。因此,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但不是万能的,不能滥用,要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变通或再创造,但要杜绝无病呻吟,否则这样的学习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五、过于强调自主学习,忽视教师主导作用1把自主学习简单地视为自学自学是完全脱离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学习,当前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做主,自己学习。教师的职责只是维护纪律,充其量就是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欣赏,自己设计。这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误解,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具体表现。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善于独立提出、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自主学习”不是学生“自己学习”,不是不要教师教。一方面学生美术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指导;另一方面,学生的自主也需要教师由牵到扶再到放的过程。因此,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懂得自己学习。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职责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