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学科教育论文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政策性,实践性强。针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高职;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12-0114-036伴随着加入WTO,中国急需一批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熟悉国际惯例,通晓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的管理类人才。国际贸易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开设迎合了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笔者分析了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就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如何有效地开展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理论性和政策性强并可供实际操作使用的应用型课程。从教学目标上看,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惯例,理解各种调整进出口贸易的措施并熟悉履行进出口合同的流程,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基础,教学方式等多种原因,在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一国际贸易课程内容繁多,专业性强。学生学习兴趣难以培养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国家分工和国际市场,介绍各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和贸易措施以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特点是理论性,政策性强,内容比较枯燥。而由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在先行课程中较少涉及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至多在政治经济学中,在商品价值,劳动分工理论有简单提及。因而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相当陌生,感觉比较遥远,一开始接触该门课程容易缺乏学习兴趣。国际贸易实务部分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往往偏爱该部分的学习,但由于条例多,内容繁琐,特别是贸易术语部分,术语多容易混淆,再加上学生比较少地接触到贸易实践,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困难,由此容易产生学习厌倦感。二学生英语基础差,国际贸易教学难以真正地达到效果虽然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国际贸易课程并非为了培养外贸实用型新型人才,然而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中,如国际贸易合同以及各个条款的举例,单证的讲解,难免会涉及到部分专业英语。而工商管理专